请选择 目标期刊

煤矿通风系统稳定性分析 下载:86 浏览:464

张峰光 《中国能源进展》 2018年6期

摘要:
简要分析煤矿通风系统,探讨影响煤矿通风系统稳定性的因素,从角联分支的角度和通风系统稳定性特征指标计算两方面对通风系统稳定性进行分析,以期优化煤矿通风系统,提高通风系统的稳定性,保障工作人员的生命安全,提高煤矿的经济效益。

提高电力系统稳定性的直流附加阻尼与发电机励磁非线性协调控制 下载:93 浏览:432

从兰美1,2 李啸骢1 徐俊华1 陈登义1 《电网技术研究》 2019年2期

摘要:
直流附加阻尼控制通常是利用有功功率或频率进行调制,控制目标单一,且不考虑与励磁控制的协调,导致有些情况下不能取得满意的控制效果。为此,该文提出一种协调直流附加阻尼和发电机励磁的微分代数多目标全息反馈非线性控制方法。该方法通过合理确定目标函数并由目标函数构建符合Brunovsky标准型的多目标方程,将非线性空间控制问题转换到线性空间设计;通过对目标函数求导数建立线性空间控制律和非线性空间控制律的等效映射,从而实现对非线性系统目标量的镇定,使其以良好的动态性能达到期望的稳定运行轨迹。将该方法应用于典型四机两区域交直流混合输电系统,设计直流附加阻尼和发电机励磁的非线性协调控制器。仿真结果表明,所设计的控制器在负荷扰动或发生严重短路故障时,均能够通过快速功率和励磁控制稳定系统功角、频率和电压,有效提高系统的稳定性和控制鲁棒性。

全功率风电变流器网侧LLCL滤波器设计方法 下载:45 浏览:271

顾伟峰1 韩坚2 《电气学报》 2019年11期

摘要:
为了保持电网的电能品质,对于并网型风电变流器,要求对电网侧逆变器设计滤波器以保证入网电流总谐波畸变率(THD)和单次谐波含量均满足相关并网标准。对比L、LCL和LLCL滤波器传递函数幅频特性,定性分析了三种滤波器在各频段、特别是开关频率附近的谐波抑制能力,得出LLCL滤波器的优点,并针对MW级全功率风电变流器引入了LLCL滤波器的设计。根据并网型风电机组拓扑结构特点,给出了LLCL滤波器参数设计方法,并分析了新型滤波器拓扑结构下的电网侧阻抗特性及控制系统稳定性。实例仿真验证表明,相比于LCL滤波器,LLCL滤波器可以在采用更小的变流器输出滤波电感的情况下,保持其他频率点性能基本不变且开关频率附近的谐波得到更好的抑制。

判定定常Chetaev型非完整系统稳定性的三重组合梯度方法 下载:91 浏览:436

章婷婷1 张毅2 张成璞3 陈向炜4 《动力技术研究》 2019年10期

摘要:
研究判定定常Chetaev型非完整系统稳定性的三重组合梯度方法.首先,分别给出4类基本梯度系统和4类三重组合梯度系统的定义和微分方程;其次,得到非完整系统的相应完整系统成为三重组合梯度系统的条件,从而将定常Chetaev型非完整系统化成各类三重组合梯度系统;最后,利用三重组合梯度系统的性质来研究系统的稳定性.举例说明结果的应用.

一类磁性刚体航天器的混沌控制研究 下载:81 浏览:488

邢子琦 于洪洁 《动力技术研究》 2019年5期

摘要:
采用基于误差线性系统稳定性准则的混沌控制方法,控制具有结构内阻尼的磁性刚体航天器在重力场与磁场共同作用下在圆形轨道的混沌姿态运动.讨论了航天器姿态运动方程中部分参数的取值对于运动姿态的影响,给出了这些参数通过倍周期分岔或逆倍周期分岔通往混沌的途径.当参数使系统做混沌姿态运动时,采用上述方法将混沌运动控制至周期-4轨道,并实现周期-1、2、4轨道之间转换的灵活控制.此外,分析了控制参数的变化对于控制效果的影响,并分别给出了控制至不同轨道时的输入扰动范围及控制参数范围.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实现混沌姿态运动在预定周期轨道间的灵活控制,且输入扰动量小、控制速度快、具有高精度,从而验证了该方法在航天器混沌姿态运动控制方面的有效性.

含锁相环的两级三相式光伏并网系统稳定性分析及控制 下载:71 浏览:471

舒展1 杨越1 谷铮2 陶翔1 徐衍会2 《电力研究》 2019年12期

摘要:
为了分析并改善光伏并网系统稳定性问题,本文建立了包括锁相环(PLL)在内的两级三相式光伏并网系统小信号模型,利用特征值法分析了电网强度、最大功率追踪(MPPT)控制参数、锁相环控制参数对系统稳定性的影响。分析可知弱电网下主导振荡模态与锁相环控制参数直接相关。基于锁相环和电流内环控制的相互作用,提出一种附加控制方法,将锁相环的输出频率变量通过控制系数附加作用于电流内环控制。利用特征值法和时域仿真证明该方法可解决弱电网情况下由于锁相环控制参数设置不当带来的系统稳定性问题,并找出了控制系数在不同锁相环参数设置下的可行域。

电力系统稳定性评估及自动化保护控制策 下载:86 浏览:800

周静涵 《电力研究》 2024年6期

摘要: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电力系统的自动化保护控制已经成为一种必然趋势。在电力系统中,自动保护控制能够及时处理电力系统故障,保证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而在对电力系统进行稳定性评估时,需要对其运行状态进行全面的分析和判断,因此自动化保护控制策略对其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从电力系统自动化保护控制的基本理论出发,探讨了电力系统自动化保护控制策略,希望能为相关工作者提供一些参考。

电力系统的可靠性评估与弹性规划研究 下载:195 浏览:2025

陈鲲鹏 《电力研究》 2023年8期

摘要:
在当前电力需求日益增长,电力系统复杂性不断提升的背景下,电力系统的可靠性评估与弹性规划研究变得尤为重要。本文主要探讨电力系统的可靠性评估和弹性规划的研究方法对电力系统稳定运行的影响。从电力系统的可靠性分析、弹性规划设计和实际操作的三个方面进行了深入研究。来确保电力系统在面临不确定性和变化时,能够稳定、高效的运行。

输油设备维护管理与自控仪表在系统稳定性中的应用探讨 下载:75 浏览:775

惠刚庆 梁万 王鹏儒 《中国仪器》 2024年7期

摘要:
目前,国内的长距离输油管道发展非常迅猛,输油站的设备越来越复杂,输油设备维护管理和自控仪表在系统稳定性中的应用对于输油系统的安全、高效运行具有重要意义。综合来看,输油设备维护管理和自控仪表在系统稳定性中的应用相辅相成,共同为输油系统的可靠、安全、高效运行提供了全面的保障。

通信系统对电力系统稳定性控制的影响研究 下载:311 浏览:2983

凌超 《电力研究》 2021年2期

摘要:
现当今,随着我国科技不断进步,我国的电力行业也得到了很大程度的发展。电力通信系统的及时性和准确性直接影响到电力工作的顺畅开展,如电力调度工作效率与通信系统的性能有着直接联系。因此企业需要就通信对电力系统运行造成影响进行分析,使系统稳定可靠,确保正常的电能供应。

铁路变电系统的数字化监控与远程控制技术研究 下载:31 浏览:663

陶鹏程 《电气学报》 2024年10期

摘要: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铁路变电系统的数字化监控与远程控制技术日益显得强大且必不可少。在本研究中,我们对该技术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和研究。首先,我们详细阐述了铁路变电系统的基本构造和运行原理,为研究奠定了理论基础。然后,我们采用先进的数字化监控技术,对铁路变电系统进行了全面的监测和控制。实验结果表明,通过对数字化监控与远程控制技术的应用,不仅可以实现铁路变电系统的实时监测和自动化控制,有效地提高了电力供应的稳定性和可靠性,还能大大减少维修成本和人员风险,从而提高整个铁路运输系统的运行效率。最后,我们也讨论了这种技术可能面临的挑战和未来的发展趋势。本研究的结果对推动铁路变电系统的数字化进程,提高铁路运输的安全性和效率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际意义。

多电飞机高压直流供电系统稳定性研究综述 下载:129 浏览:1279

赵斯彤 唐广群 杨欣蓉 《中国电气工程》 2023年7期

摘要:
本文针对目前飞机供电适应性测试电源研究存在的标准不清晰、需求不明确、使用不方便、方法不高效的问题,通过分析飞机供电特性和供电适应性标准,对供电适应性测试电源需求进行梳理,并对测试电源进行程控设计和实验验证,解决了测试电源效率低、准确性差等问题,推动了飞机供电适应性测试的科学高效开展。

新能源电站的电网连接与系统稳定性研究 下载:99 浏览:1053

杨永军 《能源学报》 2024年1期

摘要:
本文探讨了新能源电站的电网连接与系统稳定性研究,分析了电网连接方式对系统稳定性的影响,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其中,首先介绍了新能源电站的电网连接方式。然后,深入讨论了高比例可再生能源接入带来的挑战。比较了就地消纳和远距离输送的优劣之处。最后提出了两个关键对策来提高电网连接与系统稳定性,即增强电网调度与运行管理能力以及推动新能源技术创新与设备升级。通过这些对策的实施,可以有效应对新能源电站的电网连接挑战,实现清洁能源的可持续发展。

智能电网中电力系统稳定性分析与控制技术研究 下载:161 浏览:778

​张爱军 《电网技术研究》 2024年6期

摘要:
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智能电网已成为全球能源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电力系统的稳定性是保证电网高效、安全运行的关键因素。本文旨在深入探讨智能电网环境下电力系统稳定性的问题,并研究相应的控制技术,以期提升整个电网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森林经营对生物多样性维护的作用与策略研究 下载:73 浏览:817

张宏英 《生物技术研究》 2024年8期

摘要:
森林经营在维护生物多样性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本研究以不同类型的森林经营措施为基础,通过实地调查和数据分析方法,探讨了森林管理对植物、动物以及微生物多样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合理的森林经营能够显著提高生物多样性,促进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可持续发展。具体策略包括多样化植被种植、保护原生物种、合理砍伐与更新等。研究结论为制定科学的森林经营政策提供了重要依据,有助于实现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双赢目标。

储能技术在新能源电力系统中的应用 下载:74 浏览:991

吴逸鸣 《电力技术学报》 2024年8期

摘要:
全球环境保护和可再生能源议题的强烈聚焦已使新能源电力系统的研究与推广得以蓬勃发展,无污染与可持续使用是它们的显著特质。新能源供电,受环境影响颇大,电力产出不稳,储能技术于此显得格外重要。本篇论文倾力于储能技术在新能源电力系统中的运用,同时运用理论与实践的研究方法进行深究。电池、飞轮、超级电容器等,各类储能设备的研究中心,其在风能、光伏产生的新能源电力系统中的效用明显。结果显示,储能技术的运用能够有效解决新能源电力系统的供电不稳定问题,提高系统稳定性和用电质量,并且可以有效减少对电力调度的依赖,提升系统的可靠性,有利于新能源电力系统的广泛应用并减少对环境的影响。此研究的结果旨在为新能源电力系统的稳定运营和优化提供理论依据和实验支持。

水电站电气设备更新改造对系统稳定性及经济性的影响研究 下载:56 浏览:828

​张宁 《现代经济研究进展》 2024年1期

摘要:
电气设备更新改造可以提高水电站的系统稳定性,通过改善设备性能、提升响应速度等方式,减少系统频率和电压的波动。在经济性方面,电气设备更新改造可以降低维护成本、提高能源利用效率,从而实现经济效益的提升。然而,我们也发现在实施电气设备更新改造时,需要综合考虑设备状况、投资成本、预期效益、政策支持和市场价格等因素。
[1/1]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