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变形温度对2A14铝合金组织与力学性能的影响 下载:79 浏览:459

童灯亮1,2 易幼平1,2,3 黄始全2,3 何海林1,2 郭万富1,2 王并乡2,3 《新材料》 2020年12期

摘要:
针对大型2A14铝合金高筒件制造存在的粗大晶粒与第二相聚集等问题,本研究提出一种高筒件中温轧制新工艺。借助金相显微镜(OM)、扫描电镜(SEM)、透射电镜(TEM)与拉伸测试等手段研究了热轧与中温轧制对2A14铝合金组织与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相较于480℃热轧,2A14铝合金在200℃下进行中温轧制并结合热处理可显著提升其综合力学性能,其抗拉强度、屈服强度、延伸率分别达到464 MPa、386 MPa、9. 3%。中温轧制以高密度位错形式累积大量存储能,提高了固溶过程的再结晶形核率,使晶粒显著细化;同时,中温轧制协同热处理使合金中粗大第二相化合物充分破碎与溶解,改善了其在基体中的不均匀分布,并促进了2A14铝合金主要强化相S'相的析出。

镁合金表面电沉积铝工艺的研究进展 下载:88 浏览:477

姚天宇1,2 杨海燕2 周素洪3 叶兵1 蒋海燕1 《新材料》 2019年4期

摘要:
镁合金具有质轻,比强度和比模量高,加工性、减震性和抗冲击性好,环保易回收和电磁屏蔽性能良好等优点,在军事、航空、汽车、电子通讯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但镁合金极易发生腐蚀,因此,镁合金在使用前必须进行有效的表面防护处理。在诸多的表面处理方法中,镁合金表面镀覆铝层不仅具有良好的耐腐蚀性和耐摩擦磨损性,还可保持镁合金的金属属性,同时具有轻质、易回收等优点,一直是研究和关注的热点。镁合金表面镀覆铝层的方法主要有:喷涂法、液体扩散法、渗铝法、高能束熔覆法和沉积法。沉积法又包括溅射沉积、物理/化学气相沉积、电沉积。其中电沉积法因其设备简单、操作方便、成本低廉,且镀层的厚度和质量可控,引起了研究者们的广泛关注。电沉积铝技术主要包括前处理工艺、电解液种类、电沉积工艺参数、镀后处理工艺和镀层性能等几个方面。镁合金电沉积铝前处理工艺十分关键,主要包括机械打磨、碱性除油、酸性浸蚀、活化处理和预沉积金属底层。电沉积铝电解液分为有机溶剂、离子液体和无机熔盐三类。其中,有机溶剂易挥发,现在已很少使用;离子液体绿色环保,但成本高;无机熔盐成本低,但沉积温度高,对仪器设备要求较高。电沉积工艺参数与常规水溶液相似,主要包括电流密度、电沉积温度、搅拌速率、添加剂和水含量。需要特别注意的是水含量,水汽的引入将严重影响镀层质量甚至无法电沉积铝。电沉积铝镀层与基体结合力不好是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之一,因此镀后处理工艺非常重要,镀后处理包括热处理和阳极氧化处理。热处理可在镀层与界面处形成冶金结合,显著提高镀层结合力;阳极氧化可进一步提高镀层耐腐蚀性和硬度。另外,合金化是提高镀层综合性能的有效方法之一。本文针对镁合金表面电沉积铝镀层技术,从镁合金前处理、电解液类型、电沉积铝工艺参数和镀层后处理与性能四个方面的研究现状进行了阐述,并在文献综述的基础上,结合本课题组在铝镀层方面的研究经验,对镁合金表面电沉积铝的技术难点进行了分析,并对未来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适用于机器人焊接的搅拌摩擦焊技术及工艺研究现状 下载:83 浏览:450

张昊1 黄永德1 郭跃2 陆青松3 《新材料》 2018年1期

摘要:
集绿色化与智能化于一体的机器人搅拌摩擦焊技术具有极高的焊接柔性,在工业生产中受到广泛重视与应用。从减小搅拌摩擦焊接过程中的轴向力方面入手,对一些低轴向力且适用于机器人搅拌摩擦焊的技术方法进行了综述,同时,对能够进一步降低搅拌摩擦焊过程中轴向力的搅拌摩擦焊工艺进行了分析,并对机器人搅拌摩擦焊的发展进行了展望,以期拓宽机器人搅拌摩擦焊的应用范围。

实施设备管理“三大工程”推进提质降耗 下载:48 浏览:441

杨俊山 孟林 《能源学报》 2018年11期

摘要:
东北轻合金有限责任公司是国家"一五"期间建设的我国第一个铝镁加工企业。自上世纪八九十年代至今经过两次技术改造,装备已达到国内领先\国际先进水平。但全公司设备6 000余台套,如何做好设备管理,为生产保驾护航就显得尤其重要。因为实施了设备管理"三大工程",有效的推进了设备综合管理,取得了较好效果。

报废深井复活措施与效果 下载:68 浏览:427

杨俊山 《能源学报》 2018年6期

摘要:
东北轻合金有限责任公司一直使用地下水。但由于深井使用年限长,报废率增加,汲水量下降,影响了公司的正常生产。针对这一现状,经过技术论证,对深井进行复活,取得了理想效果。

锻态TB6钛合金β相区压缩变形行为和动态再结晶 下载:55 浏览:405

欧阳德 来崔霞 鲁世强 徐勇 《材料科学研究》 2019年11期

摘要:
使用圆柱形试样在Thermecmaster-Z型热模拟试验机上进行锻态TB6钛合金β相区的热压缩实验(变形温度950~1100℃,应变速率0.001~1 s-1),研究了合金的高温压缩变形和动态再结晶行为。结果表明,这种合金在β相区的变形激活能为246.7 kJ/mol,其热变形机制是动态再结晶,动态再结晶新晶粒的主要形核机制是弓弯形核。当应变速率为0.01~0.1 s-1、变形温度为<1000℃时动态再结晶的发展比较充分,变形组织明显细化;当变形温度高于1000℃、应变速率低于0.001 s-1时,动态再结晶的晶粒明显粗化。在动态再结晶的晶粒尺寸D与Z参数之间存在着相关性,其函数关系为D=6.44×102·Z-0.1628。

含有Cu、Mo、Sn的高强度蠕墨铸铁的蠕变行为 下载:66 浏览:457

武岳 李建平 杨忠 郭永春 马志军 梁民宪 杨通 陶栋 《材料科学研究》 2019年9期

摘要:
研究了一种含有Cu、Mo、Sn的高强度蠕墨铸铁在623~823 K、40~150 MPa的蠕变行为,观察了不同形态的蠕变损伤组织并分析了蠕变变形及断裂机理。当T/Tm>0.5(T为使用温度,Tm为蠕墨铸铁熔点)、载荷大于150 MPa时这种蠕墨铸铁的蠕变变形显著,且变形主要来自基体变形、蠕变空洞的形核长大以及石墨/基体界面的开裂。随着温度的提高和载荷的增加,蠕变变形逐渐由晶界移动转变为晶内变形。在蠕变过程中有两种开裂机制:(I)微裂纹在石墨/基体开裂处形核长大并优先沿铁素体向基体扩展,与邻近石墨/基体开裂连接而逐渐形成主裂纹;(II)晶界处的蠕变空洞形核长大转变成蠕变裂纹。氧原子通过石墨的连通性向组织内部扩散,造成上述两种裂纹表面氧化。由于,石墨、铁素体、珠光体三者性能的差异,石墨/铁素体界面比石墨/珠光体界面更易发生开裂。另外,在773 K、823 K组织中的珠光体分解明显,层片状渗碳体逐渐转变为短棒状,在晶界附近则以颗粒状为主。

关于航空航天中的轻合金焊接工艺探讨 下载:46 浏览:550

姜悦 《航空航天学报》 2025年1期

摘要:
随着我国航天飞行的发展,相应的工艺技术也越来越火热,国内航天飞机逐步朝轻盈、安全、性价比例较大,特别是轻合金焊接技术,在航天飞机的应用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本文介绍在以往之前,对可焊性铝锂合金的研究状况,并对其离子弧焊、电子束焊、搅拌摩擦焊等进行研究,并对其焊接技术进行探讨。

自动化控制系统在85MN拉伸机中的应用 下载:187 浏览:1876

曹宇轩 《传感器研究》 2022年11期

摘要:
铝合金厚板在轧制、冷却过程中,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往往产生纵向弯曲、横向弯曲、边缘浪形和中间瓢曲弯等形状缺陷。为了消除这些缺陷,需要在矫直机上进行矫直。拉伸是消除形状简单产品残余应力的最简单方法,可有效达到基本消除残余应力和明显改善不平度的目的。

利用比色法测定铝合金中的铁元素的化学分析 下载:336 浏览:3001

​赵世卓 《冶金学报》 2021年1期

摘要:
铝合金材料纯度与材料性能有着密切关系,铁元素是铝合金中比较常见的杂质元素,如果铝合金中铁元素含量超过一定标准,就会对铝合金材料的质量和性能产生影响。要想保证铝合金的机械性能,在材料生产过程中一定要对铝合金中的铁元素含量进行快速掌握,以此实现对铁元素含量的有效控制。比色法在测定铝合金中铁元素含量方面有着良好效果,在化学分析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测定结果的准确性和有效性可以得到保障。

铝合金铸旋轮毂的减重设计方法研究 下载:313 浏览:3477

李晓 《中国设计》 2021年4期

摘要:
汽车数量在不断增加的过程中其各项性能也得到了改进和优化,轻量化发展是现代车辆发展的主要趋势,尽可能的减轻车辆整体重量可以降低燃油、燃气的消耗同时也可以保证汽车整体的稳定性。汽车轮毂在汽车实际重量中占据着较大比例,实现对汽车轮毂工艺的优化并做好减重设计工作可以满足现代车辆的发展需求,也能够充分发挥铝合金铸旋轮毂技术优势。本文主要对铝合金铸旋轮毂的减重设计方法进行了分析,确保能够在减轻轮毂重量的同时优化轮毂使用性能,保证汽车行驶期间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数控系统在机械制造自动化生产线的优化与实现 下载:94 浏览:734

孙聪聪 《中国机械研究》 2024年12期

摘要:
随着现代工业技术的快速发展,数控系统(Numerical Control System)在机械制造自动化生产线中的应用日益广泛。数控系统不仅提高了生产效率,还显著提升了产品质量和加工精度。本文探讨了数控系统在机械制造自动化生产线中的优化与实现,分析了数控系统的关键技术及其优化策略,并通过实例展示了数控系统在自动化生产线中的应用效果。

计算机技术在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中的应用 下载:241 浏览:2610

袁清泉 《计算机研究与应用》 2023年6期

摘要:
计算机技术的快速发展和普及应用为多个行业和领域的发展均带来了一定程度的影响。在实践应用中,计算机技术表现出了较强的适用性和兼容性,可以与其他技术进行有效联合,生成新的技术类型,服务于不同的行业发展。在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中,计算机技术的应用可以打破传统机械制造行业的技术局限性,实现机械设计制造业的现代化转型。现阶段,已经有越来越多的机械制造和生产企业应用计算机技术来提高机械制造效率和质量。实践证明,计算机技术的相关功能可以达成提高机械设计制造水平的目标。为能进一步发挥计算机技术的应用价值,下文围绕其在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中的具体应用展开研究。
[1/1]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