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一种新型高淬透性Ni-Cr-Mo-B钢的热变形本构分析 下载:86 浏览:423

高志玉1 盛凯1 康宇1 张旭1 潘涛2 《新材料》 2019年7期

摘要:
基于Gleeble单道次热压缩实验并结合OM表征手段及回归方法,研究了一种新型高淬透性Ni-Cr-Mo-B特厚板钢在850~1 150℃和0. 01~10 s-1热变形参数下的热变形行为。结果表明,Ni-Cr-Mo-B钢在热变形过程中流变应力随变形温度的升高而减小,随应变速率的增加而增大。建立的典型应变补偿Arrhenius型本构方程可用于粗略预测Ni-Cr-Mo-B钢的流变行为。考虑到应变速率、变形热对变形过程的影响,提出修正应变补偿Arrhenius型本构方程,其统计学参量Rc=0. 994 68、AARE=3. 69%、RMSE=6. 44 MPa、NMBE=1. 25%,相对误差大部分(94. 87%)在±10%之内,表明该方程具有极高的流变应力预测精度。

露天煤矿排土场边坡表层土壤水分物理性质空间变异特征 下载:29 浏览:282

吕刚1,2 刘雅卓1 李叶鑫1,3 傅昕阳1 王磊1 《土壤研究》 2018年7期

摘要:
为加快海州露天煤矿排土场边坡的水土流失治理进程,同时为同类矿山排土场边坡的有效治理提供理论依据与技术支持,基于GIS原理,采用地统计学与经典统计学相结合的方法开展对排土场边坡表层土壤水分物理性质的空间变异性及其分布特征的研究。结果表明:排土场边坡表层土壤容重表现为弱变异性,饱和导水率表现为强变异性,毛管孔隙度与砾石含量表现为中等变异;毛管孔隙度的相关距离大于容重、砾石含量和饱和导水率,其在坡面分布上的均一性高于其他土壤水分物理性质;土壤水分物理性质具有强烈的空间相关性,其Co/(Co+C)值介于4.88%15.95%;在排土场边坡不同研究尺度下,同一土壤水分物理性质相关距离范围变化规律较为一致;容重和砾石含量沿坡长方向从上到下表现为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毛管孔隙度和饱和导水率则为先减小后增大的趋势,土壤水分物理性质在各个坡位的变异程度不一且差异显著。

基于加权集成Nystr?m采样的谱聚类算法 下载:69 浏览:365

邱云飞 刘畅 ​ 《人工智能研究》 2019年11期

摘要:
针对Nystr?m方法在谱聚类应用中存在聚类效果不稳定、样本代表性较弱的问题,提出基于加权集成Nystr?m采样的谱聚类算法.首先利用统计杠杆分数区别数据间的重要程度,对数据进行加权.然后基于权重采用加权K-means中心点采样,得到多组采样点.再引入集成框架,利用集群并行运行Nystr?m方法构建近似核矩阵.最后利用岭回归方法组合各个近似核矩阵,产生比标准Nystr?m方法更准确的低秩近似.在UCI数据集上的测试实验表明,文中算法取得较理想的聚类结果.

受载煤岩破裂电荷传感器系统设计 下载:10 浏览:407

杨桢1 辛元1 孙斌2 李鑫1 邱彬1 《传感器研究》 2018年10期

摘要:
岩体变形破裂过程的电荷感应规律可对煤岩动力灾害进行预测预报。针对井下环境复杂,电磁干扰严重,利用高性能双运放AD823芯片研制了一种新型煤岩破裂电荷传感器,采用压电陶瓷片制作前端感应探头。对PCB板进行合理布局,采取半敷铜方式,通过集成优化硬件电路,增强电路去噪抗干扰能力。测试电荷传感器放大倍数有21.97倍,输入噪声小于2.3 ke V。实验结果显示:电荷传感器线性度好,抗干扰能力更强,可以准确测试煤岩体受载破裂变形时所产生的电荷感应信号,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局部加权最小二乘回归的重叠子空间聚类算法 下载:82 浏览:479

邱云飞1 费博雯2 刘大千3 《人工智能研究》 2018年4期

摘要:
针对大多数子空间聚类方法处理非线性数据时聚类效果不理想、不同子空间数据相似性较高及聚类发生错误时无法及时校验的问题,提出局部加权最小二乘回归的重叠子空间聚类算法.利用K近邻思想突出数据的局部信息,取代非线性数据结构,通过高斯加权的方法选择最相似的近邻数据点,得到最优表示系数.然后使用重叠概率模型判断子空间内数据的重叠部分,再次校验聚类结果,提高聚类准确率.在人造数据集和真实数据集上分别进行测试,实验表明,文中算法能够取得较理想的聚类结果.

基于IMC观测器的永磁同步电机预测控制 下载:65 浏览:452

任志玲 张钟保 侯利民 张广全 林冬 赵星 《建模与系统仿真》 2019年2期

摘要:
预测控制策略应用于永磁同步电机控制系统中可以实现快速的动态响应和高精度的跟踪控制,但依赖电机的数学模型,负载扰动会影响系统的控制性能。提出一种基于内模控制(IMC)的观测器与预测控制相结合的控制方法,基于模型预测控制算法和无差拍电流预测控制算法设计速度外环控制器和电流内环控制器以构成双环预测控制系统,设计IMC观测器估计负载扰动,据此产生转矩电流补偿量作为速度环的前馈补偿,实现扰动抑制。仿真结果表明,所提出的方法能够提高控制系统的动态响应性能和稳态精度,增强系统的鲁棒性。

采煤机截割部传动系统非线性特性研究 下载:66 浏览:458

张东升 于海洋 徐健 博李岩 《建模与系统仿真》 2018年6期

摘要:
以采煤机截割部齿轮传动系统为研究对象,建立了非线性动力学模型,将非线性动力学理论应用到采煤机截割部齿轮传动系统中,综合考虑阻尼比和激振频率对系统非线性动力学的影响,运用变步长四阶Runge-Kutta方法对非线性系统微分方程进行了求解,得到不同参数下系统响应的相平面图和庞加莱截面图。结果表明:阻尼比越小,太阳轮位移响应的非线性影响越大;激振频率在一定区间由小变大时,太阳轮位移响应由周期性变为混沌性,再变为周期性。此研究方法为采煤机截割部齿轮传动系统的相关非线性问题提供了理论支撑。

大学生公益创业教育的路径探析 下载:73 浏览:448

苏海泉 《中国教育探索》 2020年4期

摘要:
大学生公益创业教育作为思想政治教育与创业教育融合的有效载体,对于人才培养具有重要作用。目前,公益创业教育存在认知和重视不足、高影响力的公益创业教学实践匮乏等问题。大学生公益创业教育的路径包括:开展创新教学,树立科学的公益创业教育理念;实行"聚集"培养,加强创业专业和班级建设;发挥课外实践育人作用,实现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的双轮驱动;发展公益服务类社团,促进公益服务向公益创业转化;贴合地方发展实际,凝练公益创业教育特色等。

“思想道德与法治”课教学方法改革创新研究 下载:186 浏览:2511

林红梅 《中国法学研究》 2021年1期

摘要:
本文基于《思想道德与法治》教材,探讨了新时代背景下“思想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方法的改革与创新。通过分析当前教学方法的现状与问题,结合新时代大学生的特点,本文提出了一系列教学方法的改革措施,旨在提高“思想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教学效果,培养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和法治观念。

传统PID与模糊PID的仿真对比分析 下载:436 浏览:2362

赵纪 付鹏 朱飞宇 《建模与系统仿真》 2021年6期

摘要:
本文对传统PID控制以及模糊PID控制进行具体研究,首先对二者的控制方式以及工作原理进行了分析,并对控制对象的具体模型以及电路元素进行了设计,最后,对控制系统在Simulink仿真平台进行仿真分析,搭建整体控制系统,并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得到了就控制结果来看,模糊PID控制比传统PID好的结论。

新能源动力电池及其管理系统的分析 下载:199 浏览:2126

洪鑫 郭建勋 耿殿哲 《动力技术研究》 2023年4期

摘要:
我国新能源产业得到了快速的发展,新能源动力电池的技术创新在一定程度上促进着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动力电池在新能源汽车内是重要的动力来源,为了确保新能源汽生产研发以及制造使用得到有效的完善,有关部门需要对动力电池使用的可靠性及安全性予以重视。基于上述角度,文章对新能源动力电池与其实际的管理系统进行详细的分析,希望为我国电力对新能源动力电池的相关项目提供参考。

能源与动力工程的节能技术概述 下载:387 浏览:3713

姜学峰 温靖群 陈湛铎 《动力技术研究》 2021年5期

摘要:
在市场经济体制的发展中,现代人的生活水平得以不断提升,而经济增长形势得以显著的增加。由此,也使得能源在发展中所存在重要性得以进一步的体现。能源在社会发展过程中,是极为重要的现实资源,影响了国家的综合经济发展水平以及科技发展水平。由于当前的经济速度得到了不断的发展,我国这农业利用率需要得到进一步的提高,而目前能源利用率相对较低,并且能源损失较高与浪费问题严重,使得当前社会的发展过程中所存在的局限性特征进一步的体现,在动力工程在发展过程中,需要充分的对各类节能技术进行详细的分析。基于上述角度,文章对能源与动力工程在发展过程中所存在的节能技术进行概述,希望能够为我国的能源节能工作提供有效的线性参考,使我国能源的应用过程中所存在的节约性特征能够得到进一步的体现。

碳排放减少策略与绿色能源政策对能源动力行业的影响研究 下载:124 浏览:1472

王敬迪 《中国能源进展》 2023年11期

摘要:
随着全球气候变化问题的不断严峻化,国际社会逐渐意识到减少碳排放的紧迫性。为应对这一挑战,各国纷纷制定了碳排放减少策略,并采取了一系列绿色能源政策。这些政策和策略不仅对全球环境产生深远影响,也直接塑造了能源动力行业的未来格局。本研究旨在深入探讨碳排放减少策略和绿色能源政策对能源动力行业的影响。通过深入研究和分析,本研究旨在为了解碳排放减少和可持续发展问题提供有力支持,并为能源动力行业的未来发展提供有益见解。

基于555定时器的循环声光设计及应用研究 下载:305 浏览:2658

刘庚建 何世培 赵亮 《设计研究》 2021年11期

摘要:
本文采用555定时器实现蜂鸣器以两种声音频率交替发音和彩灯以两种闪烁频率交替闪烁的功能,并对电路的应用进行研究。在分析多谐振荡电路的特性基础之上进行电路设计。再根据多谐振荡电路内部结构,使用电容状态响应方程、叠加定理等理论知识对电路中各元件的参数确定进行研究,进而使该电路的应用更加方便。该电路具有成本低、可靠性高等优点,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研究生创新教育模式的构建及应用 下载:206 浏览:2001

孙凯1 张海涛2 王晶1 《教育实践与创新》 2022年1期

摘要: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发展,对研究生教育的教学要求也在不断地提高,因此就必须需要教师对传统的教学理念进行创新改革,使研究生能够快乐学习,在创新课堂上体会到学习的愉悦感,明确激发研究生学习的主要动机管理,增强研究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本文首先探讨了研究生创新教育模式的构建意义,再结合实际情况,提出了加强研究生教育教学管理工作的创新性策略,希望借此为完善我国研究生创新教育教学的开展提供些许参考。
[1/1]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