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土地利用/土地覆被变化对大盈江流域径流的影响 下载:68 浏览:451

窦小东 1易琦2 黄玮3 《地理研究进展》 2019年5期

摘要:
为揭示大盈江流域土地利用/土地覆被变化对径流变化的影响,基于SWAT(Soil and Water Assessment Tool)模型,通过设置不同情景,定量分析了土地利用类型变化对流域内径流的影响。结果显示:(1)SWAT模型在大盈江流域径流模拟中具有较好的适用性,率定期的模型参数R2、Ens分别达到0.68、066,验证期的模型参数R2、Ens分别达到0.69、0.67;(2)大盈江流域月均径流量与土地利用类型关系密切:把农业用地变成林地或者草地,径流量均会减少,把林地变成草地径流量则会增加,农、林、草3种土地利用类型中产流由强到弱依次为农业用地、草地、林地。(3)2006~2015年,大盈江流域土地利用类型变化主要为农业用地和林地转化为草地,这种转变导致流域的月均径流量略有增加,增加的径流量主要是由林地转化为草地所致,且林地转化为草地引起的径流增加量强于农业用地转化为草地引起的径流减少量。

DSA与高分辨MRI诊断颅外段颈内动脉闭塞性病变的对比研究 下载:84 浏览:504

​吕涛1 王小雅1 吴宇伦1 李也1 党美娟1 李涛1 黄玮2 李晓会2 王虎清1 张磊1 卜宁1 孙宏1 张茹1 展淑琴1 张桂莲1 《神经科学研究》 2020年9期

摘要:
探讨DSA和高分辨MRI(HR-MRI)在颈内动脉闭塞性病变(ICAO)评估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前瞻性纳入单中心符合纳排标准、且经同期DSA和HR-MRI检查,诊断为颈内动脉闭塞的患者。根据Bouthillier法将颈内动脉分为7段,按照Lee诊断标准对所有患者进行DSA诊断,按照Hasan法对所有患者进行闭塞分型。根据Ming-Li的标准对靶血管进行HR-MRI诊断。观察DSA和HR-MRI对ICAO诊断的灵敏度、特异度,比较两种检查方法对闭塞残端形态、闭塞分型、闭塞近端和远端的位置诊断的一致性。结果本研究共纳入47例患者,其中男35例(74.5%),年龄30~79岁,平均(58.6±11.5)岁。33例(70.2%)有临床症状,以偏侧肢体力弱、麻木(53.2%)和言语障碍(21.3%)最常见,少数表现为头晕,视力及视野改变及发作性意识障碍等后循环表现。有症状者mRS评分为(2.0±1.4)分,NIHSS评分为(4.2±4.2)分。DSA诊断为动脉粥样硬化38例,动脉夹层9例。HR-MRI诊断为动脉粥样硬化35例,动脉夹层12例。以HR-MRI为标准,DSA在诊断ICAO病因为动脉粥样硬化的敏感性为97.1%,特异性为66.7%;诊断动脉夹层的敏感性为66.7%,特异性为97.1%;HR-MRI与DSA诊断ICAO病因具有很高的一致性(κ=0.695,P<0.001)。两种影像对判断闭塞起始端、终末端的位置及残端形态也具有很高的一致性(κ=0.846,κ=0.903,κ=0.960;均P<0.001);以HR-MRI为标准,DSA对Hasan分型的不同类型的敏感性差异较大,其中A型和B型可以达到100%,而C型和D型的敏感性分别为77.8%和73.7%,特异性分别为86.8%和92.9%。结论对颅外段动脉粥样硬化和夹层引起的ICAO评估,DSA的敏感性更高,HR-MRI的特异性更高,二者诊断具有较高的一致性,尤其对A型和B型闭塞,但对于C型和D型闭塞,常常需要二者结合判断。

韶关市献血者抗-HIV检测假阳性结果回告与心理疏导研究 下载:165 浏览:1776

向庆林 胡烨 黄玮 霍宝锋 王莉娟 张国英 梁海燕 李慧文 张天弼 《心理学研究》 2023年12期

摘要:
目的:探讨对HIV检测假阳性的无偿献血者进行心理疏导的重要性及其方法。方法:2022年1月1日-2023年6月30日期间在韶关市中心血站无偿献血的献血者中HIV检测阳性献血者60例进行分组实验,设定实验组进行设计好的心理疏导内容,设定对照组按照标准操作程序进行回复,选取30例作为实验组,随机抽取30人作为对照组1,,从2021年1月1日-2021年12月30日选取30例作为对照组2,进行统计学分析,采用自制的电话咨询反馈评分标准对HIV检测阳性献血者进行调研,了解HIV检测阳性献血者对心理疏导服务的满意度。结果:实验组中, 9-10分("非常理解,很满意")的人数最多,为12人;7-8分("能够理解,较满意")的人数为6人。对此感到"心里无奈,不太满意"及以下的人数总计12人,对照组1和对照组2中,5-6分("心里无奈,不太满意")的人数最多,分别为10人和11人,实验组的满意度整体高于对照组。结论:适当的心理疏导对于抗-HIV检测假阳性献血者的心理帮助非常重要,通过加强心理疏导、强化宣传教育、优化短信内容以及加强归队管理可以更好地保护抗-HIV检测假阳性献血者的心理健康,促进无偿献血事业的持续发展。

教师怎样批评教育,学生才更愿意接受? ——浅谈批评教育的艺术 下载:279 浏览:2120

黄玮 《当代艺术》 2021年6期

摘要:
批评是教育的一种重要手段,批评教育更是一门艺术。教师要学会巧妙地运用批评手段,使批评教育成为培养和发展学生的一把利剑。需要明确的是,教育的前提是为了学生的成长与发展,始终要从尊重和关爱学生出发。而在开展批评教育的具体实践过程中,也有许多章法可循,笔者认为,各种批评方法和技巧最终都应指向一点:批评重“评”不重“批”。这样,批评教育才能发挥其正面效应,学生才有可能得以健康、全面地发展。
[1/1]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