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浅析初中音乐教学策略 下载:342 浏览:3430

马永娟 《中国音乐学报》 2023年5期

摘要:
由于音乐特有的审美元素和艺术的感染力,深受学生和教师的喜爱。在初中进行系统的教学,既可以巩固基本的音乐理论,又可以把所学的知识应用到实际的教学之中,还可以使学生的审美能力得到提高,从而提高学生的音乐学习能力。当前我国初中音乐教学质量普遍偏低,学生对音乐学习的热情较低,这对提高音乐教学的教学效果有很大的影响。因此,在培养学生整体的音乐素质方面,要充分发掘新的教学材料,提高其实际效果。

新课标背景下培智生活适应新教材的创新教学 下载:41 浏览:277

邱贵蓉 《中国教育学报》 2025年3期

摘要:
2017年开始由教育部审定的统编培智新教材陆续诞生,从此改变了东西南北各特殊教育学校教材不一、各自为阵的局面。面对学生的实际情况,如何落实新课标精神,凭借生活适应新教材,满足学生的多元需要,笔者认为,应以新课标为引领,从学生实际及生活需要出发,充分发挥新编教材的作用,创新教学方式,才能使智障学生的生活能力得到最大限度的发展。

浅谈幼儿园开展“微耕”活动的意义 下载:35 浏览:390

李煌妹 《课程教育研究》 2025年3期

摘要:
微耕是自然生态环境的一个缩影,是儿童了解自然生态的一种载体,在微型耕作中,儿童可以获得足够的时间和环境的支撑,使儿童能够在自由而形象的观察中,对生活进行探索,获取新的知识。我园充分利用现有的设施,为孩子们建立“开心农场”,通过真实情境,真实体验,真实收获,让孩子们在情感、习惯、技能等方面得到积极的体验。激发孩子成为-一名亲近自然,爱探究,爱表达的阳光孩子。

初中地理教育中乡土资源的探索与应用 下载:23 浏览:258

张倩 《中国教育探索》 2025年2期

摘要:
地理教育是初中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乡土资源作为地理教育的宝贵财富,其在教学中的应用对于提升学生的地理实践能力和增强对本土文化的认同感具有重要意义。

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的几点思考 下载:60 浏览:636

李文瑶 《当代中文学刊》 2024年11期

摘要:
古诗词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通过学习古诗词,学生能提高审美情趣,在内心扎下传统文化和民族精神的根基,对语文核心素养的发展具有重要影响。在教育改革背景下,探寻古诗词教学的优化策略已经成为广大教师关注的焦点问题。

优化初中语文现代诗歌教学的对策 下载:47 浏览:475

​张丽红 《现代教育教学研究》 2025年4期

摘要:
在欣赏现代诗歌时,学生的学习兴趣会得到激发,学生往往也会产生强烈的创作意识,希望通过写作的方式记录阅读感受、抒发阅读感悟。教师可以在开展现代诗歌教学时,采用以赏促写的教学模式,引导学生深度解读现代诗歌,让学生了解现代诗歌的内容和特点,真切感受到现代诗歌的美,同时据此进行写作,写作的过程中充分抒发感悟、表达情感,提升语言运用素养和审美创造素养。

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相关探究 下载:82 浏览:840

张丽兰 《当代中文学刊》 2024年1期

摘要:
古诗词是我们中华传统文化之一,如何把它更好地传承下去,是我们每一个老师的责任。古诗词教学不仅能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而且能拓展小学生对我国历史文化的认识。所以,在小学课堂上有效地开展古诗教学,是非常有意义的。本文笔者针对小学语文课堂古诗词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对其具体优化策略进行了相关探讨。

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与途径 下载:295 浏览:878

张莹 《心理学研究》 2024年10期

摘要:
幼儿的心理健康备受社会的关注,幼儿园必须要将心理健康教育列入重点工作,打造具有特色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给予幼儿关心和爱护,促进幼儿的心理健康成长。幼儿心理健康教师应充分发挥主导作用,观察幼儿的心理变化和行为举动,给予及时的指导和点拨,引导幼儿在教学活动中有所表达、有所体验,获得自我发展的动力。本文以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为出发点,进而分析开展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措施。

关于楹联书法艺术的教学研究 下载:34 浏览:423

​陈锋 《国学研究》 2025年4期

摘要:
楹联,又被称为——楹帖——对联——对子,由诗词形式演变而来,指的是悬挂或粘贴在壁间柱上的联语。楹联是书法和对联的有机结合,可谓是珠联璧合,是人们十分喜闻乐见的一种艺术形式。中国书法凭借独具魅力的点画、章法、力度变化和快慢差异等,带给人们震撼心灵的感受,对于自历史发展长河中遗留下来的宝贵艺术财富——楹联进行书法艺术分析,具有十分重要的当代艺术价值。

高中语文古诗词情境化教学策略 下载:207 浏览:2098

赖道金 《当代中文学刊》 2022年10期

摘要:
高中阶段是中学生步入大学的关键时期,中学的学习对于培养学生的思想观念、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良好的生活态度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语文是一门基本学科,它承载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民族精神。古代诗歌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它在历史发展的进程中,是一种很好的培养学生的文学素质的方法。然而,从教学上讲,因为大部分的古代诗词都是文言文,使得许多学生感到古诗晦涩难懂,难以理解,从而影响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因此,在中学语文的古典诗歌教学中,我们可以采取情景教学法,并对其进行分析与建议。

九年级道德与法治生活化教学策略研究 下载:190 浏览:2514

吴莺评 《中国法学研究》 2021年9期

摘要:
作为九年义务教育课程,道德与法治这门课程对学生的成长十分重要,促使学生形成正确的三观,并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行为和习惯。在九年级道德与法治教学中,采用生活化的教学方法,其教学效果非常显著。其中,在道德与法治的课堂上,与实际生活先联系,能有效地改变人生。

利用建模教学法提升高中生数学思维能力的方法分析 下载:197 浏览:880

姜慜 《建模与系统仿真》 2024年2期

摘要:
在高中阶段的数学教学中,数学建模教学设计作为系统性活动,具体可划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为简单建模,第二个阶段为典型案例建模,第三个阶段为综合建模阶段。教师需结合不同阶段,为学生设计建模学习空间,供学生结合数学问题进行建模,降低学生学习难度,简化学生建模学习步骤,使学生深入探究数学知识和数学建模的有效方式,为获得良好学习成效奠定坚实根基。

浅析客家文化融入幼儿园童玩课程的实践与研究 下载:362 浏览:2598

​李煌妹 《课程教育研究》 2022年7期

摘要:
福建三明市宁化县第二实验幼儿园立足于本土丰厚的客家文化教育资源,以审美与教学为主线,致力于客家文化建设课题的研究,从创设互动的教学环境、开展内容丰富的园本实际教学、开展多种多样的教学活动等方面着手,并通过开展丰富多元的教学活动,逐步建立独具客家特点的童玩课程体系,进一步完善和丰富幼儿园童玩教学资源体系和教育内涵,有效推动孩子的全面与身心健康发展。

基于如何提升小学体育教学质量的教学分析 下载:253 浏览:2529

傅兵健 《体育学报》 2022年4期

摘要: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人才的要求也在不断发生着变化,不仅要求专业知识能力过硬,对各方面综合素质也作出了许多要求。对于小学生而言,为了适应高速发展的社会,应该早早开始注重自身综合素质的提高。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背景”下, 小学体育教学对提高学生体育意识、增强学生身体素质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有着不可取代的地位。学校应加强对体育教学的重视程度,体育教学工作者应在教学过程中不断提高体育教学质量,发挥体育课程的作用,帮助小学阶段的学生树立正确的体育意识、养成良好的体育运动习惯。

核心素养下历史大单元教学实践 下载:89 浏览:999

​袁尾香 《历史研究进展》 2024年5期

摘要:
在初中历史学科教学中,素质教育已经全面提上日程, 要求教师关注学生的综合学科素养,并依托于此推动教学内容与方式的创新拓展。这也要求教师积极更新教学理念,融入多元教学资源,打造高质量历史课堂教学。本文尝试剖析了初中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内涵,探讨了初中历史学科教学中全面落实核心素养的具体路径,认为教师应借助于单元主题教学和史料分析培育学生的史学观念,并优化课堂互动环境,发散学生的思维。

初中历史大单元教学策略 下载:98 浏览:995

陈辉 《历史研究进展》 2024年5期

摘要:
随着课程改革的有序推进,历史教学模式不断创新。作为初中阶段的基础课程,历史学科反映着一个民族与一个国家过去发生的事件。在学习历史知识时,能开阔学生视野,提升学生的历史素养,促进学生的综合发展。历史新课标中明确提出要以学生为本,体现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因此,为优化初中历史课堂的整体质量,历史教师应及时采取大单元教学,注重单元知识内容的有机整合,引领学生系统、全面地掌握历史知识,满足学生的个性需求。

推进城乡一体化优质数字教育资源共建共享及有效应用浅谈 下载:251 浏览:2568

张翠林 《城镇建设与科学》 2021年6期

摘要:
信息资源在当今社会发展中变成了具备较高使用价值的资源,在信息化时代的发展中,信息资源共创共享变成当今的一大发展趋势。信息科技的发展为互联网资源的共创共享提供了服务支持。教育公平公正、平衡难题及全员教育、高质量教育、人性化学习培训和终生学习的发展规定也对数据教育资源共创共享提出明确的实际要求。

信息化资源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运用 下载:163 浏览:1812

​赖盛强 《历史研究进展》 2022年3期

摘要:
信息技术在我国教育行业的深入发展,为传统的历史课堂注入活力,有助于活跃历史课堂氛围、提升高中学生参与的积极性。本文先说明信息化资源为高中历史教学带来的改变,最后对信息化资源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运用策略进行阐述。

运用初中历史教学地图培养学生空间观念的策略 下载:405 浏览:4389

余福荣 《历史教学研究》 2022年1期

摘要:
历史地图是分析历史问题的基本工具,可以有效丰富学生的直观认识,使其自主整合地图信息,由此建构历史知识。因此,初中历史教师要引导学生自主观察、综合与归纳历史地图所反映的各类信息,由此培养学生空间观念与历史思维能力。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和深入发展,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成为各科教学的重点。在历史核心素养教学中,时空观念是最基础的学科核心素养。文章简述了历史地图的含义,针对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如何利用地图培养学生的时空观念素养提出了几点建议。

浅议如何提高初中历史课堂教学的效率 下载:478 浏览:5664

张雷香 《历史教学研究》 2021年5期

摘要:
从目前的情况看,大部分初中阶段的学生对于历史学科并没有产生较高的学习兴趣,也缺乏学习历史知识的积极性,因此在历史课堂中,往往与教师缺乏互动和交流,这样就会造成学生在课堂上遇到难点后不能及时解决。为了有效地解决这一问题,帮助学生提升历史学习能力,历史教师需要积极转变教学策略,帮助学生在历史课堂中进行高效学习,从而打好扎实的历史学习基础。所以,在新课程的教学背景下,教师应该彻底改变教学模式,营造轻松、愉悦的课堂氛围,整个课堂教学要以学生为主体,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热情,让学生主动、积极地参与课堂教学活动。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