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融合思政理念创新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模式 下载:52 浏览:563

王红梅 《教师教育与创新》 2025年3期

摘要:
在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融入思政教育,成为教学新亮点。此举不仅能拓展学生视野,激发思维活力,更能为他们营造真实体验,传递社会正能量。教师应因势利导,深入挖掘课程中的思政元素,帮助学生内化知识,实现价值最大化。同时,组织实践活动,因材施教,打造特色思政课程,践行课程标准,更新教学理念,旨在实现教书育人的崇高目标,为培养具有思政素养的新时代小学生贡献力量。

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与家庭教育融合的路径探索 下载:83 浏览:855

白玉金 《中国教育探索》 2024年10期

摘要:
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与家庭教育的融合不仅是教育内容的相互补充,更是教育理念与方法的深度融合。本文旨在通过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探讨如何有效促进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与家庭教育的有机融合,以期在学生的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小学道德与法治教育的思考与实践探析 下载:65 浏览:676

吴宇飞 《中国教育探索》 2024年1期

摘要:
近几年,在新课程改革与“立德树人”理念在教育领域得到深入渗透的背景下,德育成了一项热门话题,也逐渐融入小学阶段教育目标中。在我国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中,道德与法治是向学生渗透德育教育的重要途径,具有无可取代的教育功能。如何更好地发挥道德与法治课程在小学阶段德育教育的抓手作用,已成为当前中小学德育工作中亟待解决的重大问题。

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法治教育策略研究 下载:148 浏览:860

​热萨来提·达妮娅尔 《课程教育研究》 2024年4期

摘要:
道德与法治课程是小学阶段的必修课,道德与法治教学是在品德与生活的延伸,随着新课改的深入,强调了在进行道德教育的同时还要加强法治教育的渗透,全面提升小学生的法治意识与能力。因此,老师应该注重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中法治意识的教育,培养学生的法治观念和法治维权手段。

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有效教学方法研究 下载:161 浏览:896

​李莹 《课程教育研究》 2024年2期

摘要:
本研究旨在探讨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有效教学方法。通过文献综述和实证研究,本文提出了三种有效的教学方法:课堂导入、课堂模式和开放式教学。这些方法均有助于提高小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兴趣,培养其道德观念和法治意识。本研究对于推进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的改革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核心素养背景下小学道德与法治社会实践活动探索 下载:67 浏览:829

王维 《社会科学研究进展》 2024年11期

摘要: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核心素养的培养成为教育的重要目标。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作为培养学生良好品德和法治观念的重要途径,需要通过社会实践活动来增强学生的体验和感悟,提高教学效果。在核心素养背景下,探索小学道德与法治社会实践活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对此,本文针对小学道德与法治社会实践活动对核心素养培养的重要性、小学道德与法治社会实践活动的实施策略进行研究。

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中的德育教育探究 下载:244 浏览:1365

黄东 《课程教育研究》 2023年9期

摘要:
德育旨在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立德树人”作为教育教学根本目标,要求学校教育落实“以生为本”的教育理念,提高全体学生的德育思想意识。小学时期的学生思想发展不成熟,开展道德与法治课程有利于学生的德育素养提升以及精神文明建设。教师需要加强学生德育方面的正确引导,有效开展教学活动促进学生社会性发展,引导学生树立正确观念。

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与社会情感学习融合的实践探究 下载:75 浏览:928

陶正军 《中国社会科学学报》 2024年4期

摘要:
小学阶段是儿童道德和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道德与法治课程能够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和法律意识,培养他们的法治意识和法治精神;而社会情感学习则是培养学生良好情感态度和人格素养的重要途径。融合这两者可以更全面地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提高他们的社会适应能力和道德情感素质。本文探讨了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与社会情感学习融合的实践,分析了融合实践的重要性和意义,介绍了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和社会情感学习的特点及融合的可行性,总结了融合实践的价值,并提出了进一步完善融合实践的建议。

整合《小学道德与法治》优秀传统文化引领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策略探究 下载:79 浏览:962

何彩芸 《中国社会科学学报》 2024年4期

摘要:
本文主要探讨了如何促进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效果的提升。首先提出了通过实践活动和创新传统文化活动与日常生活结合,引导学生深入体验和感悟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性。其次,强调了教师在教学反思和关注学生日常生活方面的重要性,以提高教学效果。最后,强调了教师应该准确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含义,明确适应学生情况的教学目标,为教学提供指导。整体而言,本文提供了一些实用的教学方法和思路,对于提升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效果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读本》融入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的研究 下载:144 浏览:1157

陶艳 《社会科学研究进展》 2024年1期

摘要: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小学阶段的道德与法治教育显得尤为重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读本》(以下简称《读本》)作为党的十九大报告的重要论述汇编,具有很高的指导性。本文旨在通过分析《读本》的主要内容,结合小学生的认知特点和道德与法治教育的需求,探讨如何将《读本》的相关内容融入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发挥其在小学生道德与法治教育方面的重要作用。

浅谈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路径 下载:349 浏览:2603

​徐榕 《课程教育研究》 2022年11期

摘要: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以及社会竞争的日益激烈,家长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想法愈发强烈,让孩子上各种课外辅导班,生怕孩子输在起跑线上。这种具有功利性的教育思想剥夺了学生快乐成长的机会,使学生承受来自学习、人际、特长等各方面的压力,不利于学生的身心健康,对其今后的发展造成了不良的影响。“道德”与“法治”既是衡量人类社会文明程度的两个重要标准,也是开展德育实践的重要媒介。教师立足于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不仅要将正确的道德价值、法治观念传授给学生,还要通过道德力量、法治精神促进学生心理健康的成长,帮助学生塑造健全的人格。

体验式教学在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中的实践研究 下载:356 浏览:2553

​沈光平 《课程教育研究》 2022年7期

摘要:
当前,学生的主要学习动力还是“要我学”,把学习当成必须完成的任务,没有从自身产生内驱力。学生对于课本内的理论断章取义,不能将所学运用到生活中,也不能运用生活常识体验式学习,导致出现学习和体验相割裂的状况。而学习活动是一个自己体验、自己发现、自己分析解决问题的过程。没有亲自投入情境,体验人物的感情,学生的综合素养就停滞不前。课堂教学处于一成不变的状态,也收不到预设的效果,学生的学习兴趣逐渐丧失。长此以往,学生会进入浅尝辄止的不良状态,不会批判性学习。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体验式教学,为学生提供了有效的学习方法。

立德树人视域下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中法治教育的研究 下载:418 浏览:3119

​翁娟秋 《课程教育研究》 2021年12期

摘要:
小学阶段的学生正处于成长和发育初期,年龄尚小,心智也不太成熟,再加上如今社会的信息传播速度过快,所以特别需要小学道德与法治老师良好的引导和指导。从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现状来看,融入立德树人思想非常关键,不论是小学道德与法治老师,还是学生,都应该积极面临挑战,为构建小学道德与法治高效课堂而努力。因此,本文主要谈谈基于立德树人的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研究,仅供参考。

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实施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研究 下载:462 浏览:3669

温敬梅 《课程教育研究》 2021年2期

摘要:
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有助于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使其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受客观条件的影响,仅靠诵读经典、一周一课等方式很难达成文化教育的目标。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中深入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学科教学融合的研究。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下小学道德与法治高效课堂的构建策略 下载:167 浏览:1486

罗玉东 《社会科学研究进展》 2023年3期

摘要:
近年来,新课程改革持续推进,要求小学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必须强调核心素养的培养。对于道德与法治这门学科来说,教师应当借助趣味性的教学方法来促进小学生道德素养和法治意识的培养,促进高效课堂的构建。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应当采取科学的教学策略,合理设计教学内容,组织开展各种教学活动,通过有效的教育引导来促进小学生正确价值观的形成,确保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目标最终得以实现。

小学道德与法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学策略研究 下载:204 浏览:1696

谢雪花 《社会科学研究进展》 2023年1期

摘要:
在思想道德教育和法制教学中有机融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是对思政课教育的必然需要。为了更有效贯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学,道德与法治课的老师们必须从平时的德育教学中,强化学习方法、培养整合意识、坚持融合理念等方面进行着力,以增加道德与法治课的教学亲和力、兴趣、针对性和实效性。同时道德与法治课老师们不仅要重视学习者的主动性,而且还要以身作则,充分发挥道德表率作用。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小学道德与法治课教学 下载:256 浏览:2768

罗亚宁 《中国社会科学学报》 2022年1期

摘要:
随着社会主义的发展及新课程改革教学背景的深入,现阶段的小学道德与法治课教学过程中越来越重视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构建特色社会主义的前提下不断地完成教学目标,提升学生的认知水平,为学生后续的发展及全面素质的提升打下坚实的基础,提升学生的德育素养,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

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培养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方法 下载:254 浏览:2684

张洁祥 《社会科学研究进展》 2021年12期

摘要:
小学是学生认知发展的关键时期,也是培养他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阶段。近年来,社会对于青少年安全问题的关注度不断提高,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也作出了相应的改革,融入了更多法治安全方面的知识,公民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落实全面依法治国的基础,小学生是社会未来发展的重要力量,他们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于法制社会的建设有着重要影响。因此,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师应当通过多种途径,加强对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养,促进学生安全快乐地成长。

浅析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践策略 下载:253 浏览:3007

金正龙 《社会科学研究进展》 2021年12期

摘要:
小学道德与法治,作为规范小学生道德观念和价值情操,对于小学生健康的价值观形塑有着特别重要的作用和意义。因此有必要探析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视域下小学道德与法治课教学的实践策略和模式,为促进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的全面贯彻和落实提供坚实的基础和有力的保障。

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策略 下载:265 浏览:3133

陈妍文 《社会科学研究进展》 2021年12期

摘要:
文章从实际情况出发,浅谈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策略,具体措施为:教师应当紧扣教学大纲,对授课内容做到“心中有数”;教师应将课堂归还给学生,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翁”;教师应将多媒体技术运用到课堂中,跟随时代的步伐;教师应当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并对教学内容做出适当的调 整。希望给出的方案能为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提供有意义的参考。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