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中青年2型糖尿病住院患者的认知功能特点及影响因素研究 下载:23 浏览:439

张真真1 王群2 张丽洁3 苏叶3 孙玉梅3 2018年7期

摘要:
探究中青年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住院患者的认知功能特点,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方便抽样法,选取北京市4所医院140例中青年T2DM住院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北京版进行认知功能测评。结果中青年T2DM住院患者的认知功能障碍发生率为37.9%,其中以延迟记忆受损(85.0%)最常见,其次为语言受损(73.6%)和视空间与执行功能受损(50.7%)。而注意力、抽象和定向力受损少见,命名未见受损。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高龄、女性和血糖控制不良可能是T2DM患者发生认知功能障碍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中青年T2DM住院患者认知功能障碍发生率较高,以延迟回忆受损最为显著。高龄、女性和血糖控制不良与认知功能障碍的发生有关。

不同种族冠心病患者ABCA1基因R219K SNPs的分布及其相关性 下载:81 浏览:499

包美珍 袁托亚 《心脑血管病研究》 2020年5期

摘要:
目的探讨不同种族(蒙古族与汉族)冠心病患者ABCA1基因R219K单核苷酸多态性的分布情况及其相关性。方法选取2013年5月至2015年1月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冠心病患者153例。收集患者年龄、性别、体质量指数(BMI)、吸烟、疾病史及冠心病家族史等一般资料,以及相关生化检查指标,包括TC、TG、LDL-C、HDL-C等。并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片段长度多态性方法检测ABCA1基因R219K的各基因型。组间计量资料的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的比较采用χ2检验,基因多态性与种族关系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153例冠心病患者中蒙古族62例,汉族91例。两族冠心病患者一般资料中仅性别、BMI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220、t=2.057,均P <0.05),ABCA1基因R219K多态性位点RR、RK、KK基因型和R、K等位基频率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8.071、7.298,P <0.05/0.01)。在显性模型中,与汉族冠心病患者相比,蒙古族冠心病患者ABCA1基因R219K多态性位点RR基因型在校正其他因素前后均是冠心病发生的危险因素(校正前:OR=2.641,95%CI=1.340~5.201,P <0.01;校正后:OR=2.443,95%CI=1.172~5.093,P <0.05)。结论蒙古族人群和汉族人群中ABCA1基因R219K多态性位点RR、RK、KK基因型和R、K等位基因分布存在差异,蒙古族人群较汉族人群更易患冠心病。

AMI患者血清miR-208、VEGF-B与左室重构及炎症反应的关系 下载:86 浏览:512

叶茂 罗贵全 何小君 余冬梅 杨翰暄 《心脑血管病研究》 2020年5期

摘要: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血清微小RNA-208(miR-208)、血管内皮生长因子-B(VEGF-B)的变化与患者左室重构及炎症反应的关系。方法选取遂宁市中心医院2017年1月至2018年8月收治的90例AMI患者(AMI组)、健康对象90例作为对照组,检测对比两组的血清miR-208、VEGF-B、白细胞介素-10(IL-10)、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sICAM-1)水平,采用超声心动图检测左室舒张末期容积(LVEDV)、左室舒张末期内经(LVEDD)、左室射血分数(LVEF)。结果 AMI组患者的血清miR-208水平显著的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16.445,P <0.05),AMI组患者的血清VEGF-B水平显著的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11.625,P <0.05);AMI组患者的血清IL-10、TNF-α、sICAM-1水平显著的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19.236、17.910、36.624,P <0.05);治疗12个月后,AMI组患者的LVEDV、LVEDD均显著的高于入院时(t=-7.697、-9.602,P <0.05),治疗12个月后的LVEF与入院时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911,P> 0.05);AMI患者的血清miR-208水平与LVEDV、LVEDD均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r=0.594、0.621,P <0.05),AMI患者的血清VEGF-B水平与LVEDV、LVEDD均呈显著的负相关关系(r=-0.552、-0.497,P <0.05);AMI患者的血清miR-208水平与血清IL-10、TNF-α、sICAM-1水平均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r=0.591、0.642、0.618,P <0.05),AMI患者的血清VEGF-B水平与血清IL-10、TNF-α、sICAM-1水平无明显的相关关系(r=-0.095、-0.117、0.153,P> 0.05)。结论 AMI患者早期出现血清miR-208表达升高、VEGF-B水平降低,可能与AMI患者炎症反应程度、远期心室重构形成有关。

急性腔隙性脑梗死患者血管周围间隙扩大程度的影响因素研究 下载:94 浏览:516

​王飞1 杨卓璇2 费敏1 乔彦生1 《神经科学研究》 2018年5期

摘要:
探讨基底节区、半卵圆中心急性腔隙性脑梗死患者血管周围间隙(VRS)扩大程度的影响因素。方法收集运城市中心医院神经内科自2016年1月至2017年6月收治的238例基底节区、半卵圆中心急性单发腔隙性脑梗死患者(基底节区梗死患者131例,半卵圆中心梗死患者107例)的临床资料,使用MRI对患者VRS扩大程度进行评价,采用单因素分析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基底节区血管周围间隙(BG-VRS)、半卵圆中心血管周围间隙(CSO-VRS)扩大程度的影响因素。结果基底节区梗死患者与半卵圆中心梗死患者BG-VRS、CSO-VRS分级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单因素分析显示,BG-VRS轻度扩大组与BG-VRS重度扩大组在性别分布、高血压比例、收缩压水平及体质量指数(BMI)方面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CSO-VRS轻度扩大组与CSO-VRS重度扩大组在高血压比例、糖尿病比例、BMI方面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高血压、BMI对BG-VRS扩大程度有显著影响(OR=6.272.95%CI:1.931~20.365,P=0.002;OR=0.757,95%CI:0.619~0.927,P=0.007),而BMI对CSO-VRS扩大程度有显著影响(OR=0.775,95%CI:0.655~0.918,P=0.004)。结论 高血压是BG-VRS扩大程度的危险因素,BMI是BG-VRS、CSO-VRS扩大程度的保护因素。

丁苯酞联合依诺肝素钠对急性脑梗死纤溶系统和血液流变学的影响 下载:79 浏览:518

杨君君1 陈颖1 李伟1 朱新岭2 陈卓3 《心脑血管病研究》 2020年4期

摘要:
目的探讨丁苯酞联合依诺肝素钠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及对纤溶系统活性及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9月廊坊市第四人民医院240例老年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丁苯酞组、依诺肝素钠组和联合用药组,每组60例。常规治疗组应用常规药物治疗;丁苯酞组在常规药物治疗基础上加用丁苯酞软胶囊治疗;依诺肝素钠组在常规药物治疗基础上加用依诺肝素钠注射液治疗;联合用药组在常规药物治疗基础上加用丁苯酞软胶囊和依诺肝素钠注射液治疗。四组均连续治疗14d。比较四组治疗前后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C反应蛋白(CRP)、D-二聚体(D-D)、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1(PAI-1)、组织纤溶酶原激活物(t-PA)、全血高切黏度(HSV)、全血低切黏度(LSV)、血浆黏度(PSV)、红细胞变形指数(EDI)、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及治疗后总有效率。记录药物不良反应和近期预后情况。结果⑴与治疗前比较,四组患者药物治疗14d后TNF-α、CRP、D-D、PAI-1水平下降(F=9.364-16.208,P <0.05),t-PA水平增高(F=8.707,P <0.05),但联合用药组变化较常规治疗组、丁苯酞组、依诺肝素钠组更明显(P <0.05)。⑵与治疗前及常规治疗组、丁苯酞组、依诺肝素钠组比较,联合用药组治疗14 d后HSV、LSV、PSV下降(P <0.05),EDI增高(P <0.05)。而常规治疗组、丁苯酞组、依诺肝素钠组治疗前后以上指标无明显变化(P> 0.05)。⑶联合用药组治疗14 d后总有效率为55例(91.67%),高于常规治疗组的40例(66.67%)、丁苯酞组的44例(73.33%)和依诺肝素钠组的43例(71.6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联合用药组预后良好率为29例(48.33%),优于常规治疗组的16例(26.67%)、丁苯酞组的18例(30.00%)和依诺肝素钠组的16例(26.6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丁苯酞联合依诺肝素钠治疗能明显改善急性脑梗死患者的炎性反应状态、纤溶系统活性、血液流变学以及神经缺损症状,其疗效优于单纯应用丁苯酞或依诺肝素钠治疗。

血流储备分数指导下功能性血运重建对SAP多支病变患者的临床意义 下载:84 浏览:512

陈倩 《心脑血管病研究》 2020年3期

摘要:
目的探讨血流储备分数(FFR)指导下功能性血运重建对稳定型心绞痛(SAP)多支病变患者的临床意义。方法收集2014年3月至2017年3月于辽宁省金秋医院就诊的SAP患者共88例。根据患者经皮冠脉动脉支架植入(PCI)过程中是否施行FFR分为两组,其中43例在FFR指导下接受血运重建,归为FFR组,余45例患者在单纯冠状动脉造影(CAG)指导下进行血运重建归为CAG组,比较两组患者临床资料、PCI术中资料及预后情况。结果 (1)FFR组患者人均植入支架数目及植入支架患者比例显著小于CAG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07~7.67,P <0.05);(2)随访FFR组患者心绞痛及心功能情况优于CAG组,同时FFR组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比例显著低于CAG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02,P <0.05)。结论 FFR指导下的功能性血运重建减少了多支病变SAP患者支架植入数目及比例,改善此类患者的预后。

载脂蛋白E、热休克蛋白27在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中表达及临床意义 下载:76 浏览:499

孟晓京1 项宁2 刘亚军3 《心脑血管病研究》 2019年3期

摘要:
目的探讨载脂蛋白E(ApoE)、热休克蛋白27(Hsp27)在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中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144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按照是否发生心脏事件分为心脏事件组和无心脏事件组,探讨ApoE、Hsp27与慢性心力衰竭预后的关系。结果无心脏事件组缺血性心肌病患者比例、ApoE、N末端原脑利钠肽(Nt-proBNP)、Hsp27、心功能分级Ⅲ级患者比例均显著低于心脏事件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无心脏事件组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E/A显著高于心脏事件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肺动脉压(m PAP)、右心室舒张末期压力(RVEDP)、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LVEDP)、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显著低于心脏事件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poE、Nt-proBNP、Hsp27、心功能Ⅲ级、LVEF、舒张早期最大血流速度/舒张晚期最大血流速度(E/A)为CHF心脏事件预后的影响因素(OR=1.78~1.95,P<0.05)。高危组2年生存率为79.10%,低危组为97.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ApoE和Hsp27升高与CHF心脏事件具有相关性,对患者预后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老年心脑血管病患者发生院内感染的相关影响因素及防治措施 下载:88 浏览:507

甘灵玲1 陈力锋2 《心脑血管病研究》 2019年1期

摘要:
目的探讨老年心脑血管病患者发生院内感染的相关影响因素及防治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在桂东人民医院治疗老年心脑血管病患者456例,依据在住院期间是否发生医院感染分成感染组和非感染组,其中感染组105例,非感染组351例。收集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并观察两组患者的医院感染发生率,总结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和防治措施。结果在性别、年龄、吸烟史、饮酒史、糖尿病史等指标上,两组患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感染组在脑血管意外、大小便自理、气管切开手术、意识不清等指标上与非感染组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感染组105例患者中,呼吸道感染发生56例(53.33%),泌尿系统感染发生34例(32.38%),胃肠道感染发生9例(8.57%),其他类型感染发生6例(5.71%);感染组105例患者标本中培养得到病因菌株152株,其中革兰阴性菌92株(60.53%),其中鲍曼不动杆菌46株(30.27%),肺炎克雷伯菌24株(15.79%),铜绿假单胞菌22株(14.47%);革兰阳性菌38株(25.00%)均为金黄色葡萄球菌;真菌22株(14.47%);将是否发生医院感染作为因变量,把大小便自理情况、血管意外、气管切开术以及意识情况作为自变量,大小便自理情况、血管意外、气管切开术以及意识情况是发生医院感染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结论脑血管意外、大小便自理情况、气管切开手术、意识不清等因素是老年心脑血管病患者医院感染的主要影响因素,并且老年心脑血管疾病患者医院感染的病原微生物主要是革兰阴性菌;可以采取减少侵入性操作、加强医院病房的空气流通、时刻关注患者的病情变化、加强卧床患者的护理、控制抗菌药物的使用等防治措施。

浅析心理疏导在心血管内科护理中的作用 下载:30 浏览:867

王淑艳 陈春玲 孙晓莉 杜海波 曲桂兰 《医学研究杂志》 2025年2期

摘要:
目的:对心理疏导在心血管内科护理中发挥的作用进行分析探究;方法:选择64位患有心血管疾病的患者作为此次探究活动观察对象,将其均分为参照组与实验组,比较两组患者之间存在的差异。结果:对相关数据进行分析,计算实验组患者各项指标并与对照组进行对比,p<0.05,两者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特征。结论:将心理疏导运用于心血管内科护理能够起到显著作用,可在临床领域大规模推广应用,以加快病人身体恢复速度。

步长脑心通胶囊辅助急诊经皮冠脉介入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观察 下载:71 浏览:1005

吴娟 《心脑血管病研究》 2024年7期

摘要:
目的:探讨在治疗急性心肌梗死使用步长脑心通胶囊辅助急诊经皮冠脉介入治疗的效果。方法:在2017年4月-2019年4月内,选择102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随机抽取各51例设为研究和对照两组,使用阿司匹林+步长脑心通胶囊辅助急诊经皮冠脉介入治疗的为研究组,使用阿司匹林辅助急诊经皮冠脉介入治疗的为参照组,分析两组的治疗效果以及心功能指标。结果:研究组治疗效果比对照组好(P<0.05),心功能比参照组提高(P<0.05)。结论:在治疗急性心肌梗死使用步长脑心通胶囊辅助急诊经皮冠脉介入治疗,效果明显,有效改善患者的心功能,促进心功能的恢复,有临床推广的价值。

伊布利特对老年心房颤动射频消融术病人心肌损伤与术后复发的影响研究 下载:33 浏览:1571

丁宇辉 杨克平(通讯作者) 《中国医学研究》 2025年2期

摘要:
目的:探讨老年心房颤动射频消融术病人接受伊布利特治疗对心肌损伤与术后复发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于2022年9月至2023年7月期间收治的90例心房颤动老年病人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表法对患者进行分组,其中45例分为对照组,另外45例分为观察组,两组病人均接受射频消融术治疗,其中观察组在进行射频消融术治疗后接受伊布利特治疗。对比两组心肌肌钙蛋白 I(cTnI) 以及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水平、复发情况。结果:两组术后4h cTnI、CK-MB水平均升高,但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1周内的复发率为6.67%,对照组术后1周内的复发率为15.56%,两组复发率比较(P>0.05)。结论:老年心房颤动病人接受射频消融术治疗后增用伊布利特治疗,可降低心肌损伤情况,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复发率。

氯吡格雷预防冠心病介入治疗心血管的临床观察 下载:144 浏览:1252

酿郭 《医学研究杂志》 2023年11期

摘要:
目的 分析氯吡格雷预防冠心病介入治疗心血管的临床观察。方法 于2022年5月-2023年5月期间,取80例冠心病介入治疗患者进行分组治疗,各40例,对照组予以低分子肝素治疗,观察组予以氯吡格雷,比较治疗效果。结果 两组对比,观察组相关各项指标均更优(P<0.05)。结论 在冠心病介入治疗心血管中,氯吡格雷的治疗效果更加显著。

心电散点图在心律失常快速诊断中的应用探讨 下载:39 浏览:1556

汪春庆 《中国医学研究》 2025年1期

摘要:
目的:分析心电散点图心律失常快速诊断中的应用效果与价值。方法:抽取我院在2022年2月-2023年10月收治的128例心律失常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实施常规心电图检查、心电散点图检查,分析不同方法在心律失常快速诊断方面的价值。结果:在心律失常诊断准确率方面,常规心电图小于心电散点图,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类型心律失常患者对应的心电散点图斜率方面存在差异,其中室上性期前收缩的心电散点图斜率最大,而室性期前收缩的心电散点图斜率最小,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电散点图在心律失常快速诊断方面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实际诊断中可结合常规心电图共同使用,便于提高心律失常诊断准确率,及时指导患者开展治疗。

沙库巴曲缬沙坦治疗慢性心衰的价值进展 下载:212 浏览:2397

孙立平 《医学研究杂志》 2022年7期

摘要:
慢性心衰是临床常见病症,发病率高。患病后对心肌产生侵袭性损伤,临床症状表现为呼吸困难、四肢乏力、运动能力下降,严重影响患者工作和生活状态。临床治疗主要以药物为主,常用药物包括血管紧张素II受体拮抗剂,通过提高心肌收缩力,缓解对心肌的损伤,使慢性心衰的临床症状得到改善。沙库巴曲缬沙坦是临床新型抗心衰药物,在慢性心衰疾病的治疗中有着较高的关注度。本文结合临床大量研究文献,梳理慢性心衰的发病机制和沙库巴曲缬沙坦的药理作用,并就沙库巴曲缬沙坦治疗慢性心衰的临床价值展开综述。

延续性护理对原发性高血压老年患者用药依从性的影响 下载:167 浏览:1746

杨茜 韦书梅 詹贵丽 周鸿霞 谢雨 陈顺泽 《老龄研究进展》 2024年4期

摘要:
观察在原发性高血压老年患者护理中实施延续性护理方法所取得的护理效果。方法:病例来源时间为2023年1月份至2023年12月份,共计76例原发性高血压老年患者,随机分组,每组各38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法,观察组实施延续性护理法。结果:血压指标观察组低于对照组,生活质量评分观察组高于对照组,服药依从性观察组高于对照组,SAS、SDS评分观察组低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原发性高血压老年患者护理中实施延续性护理法,有助于降低患者血压水平,改善不良心理情绪,患者用药依从性高,提升生活质量,对护理工作有较高的满意度。

通心络胶囊联合沙库巴曲缬沙坦对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炎性细胞因子及血浆CT-1、β-EP和sTREM-1水平影响 下载:159 浏览:1663

李冠宇 涂智平 《老龄研究进展》 2024年3期

摘要:
探讨通心络胶囊联合沙库巴曲缬沙坦对老年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炎性细胞因子及血浆心肌营养素-1(CT-1)、β-内啡肽(β-EP)和可溶性髓样细胞触发受体-1(sTREM-1)水平影响。方法:选择杭州顾连通济医院于2021年10月~2022年10月老年CHF患者112例,运用随机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6例。观察组患者给予通心络胶囊联合沙库巴曲缬沙坦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沙库巴曲缬沙坦治疗。两组治疗疗程均为4个月。比较两组治疗4个月总有效率,治疗前与治疗4个月心功能[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和左室射血分数(LVEF)]、N末端B型利钠肽前体(NT-proBNP)、炎性细胞因子[C反应蛋白(CRP)、肿瘤坏死因子(TNF)-α和白介素(IL)-6]、CT-1、β-EP、sTREM-1水平变化。结果:观察组老年CHF患者总有效率(91.07%)高于对照组(73.21%)(P<0.05)。两组治疗4个月老年CHF患者LVEDD和LVESD低于治疗前,而LVEF高于治疗前(P<0.05);观察组治疗4个月老年CHF患者LVEDD和LVESD低于对照组,而LVEF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4个月老年CHF患者血浆NT-proBNP水平低于治疗前(P<0.05);结论:通心络胶囊联合沙库巴曲缬沙坦对老年CHF患者疗效明显,可降低CRP、TNF-α和IL-6水平而减轻炎性反应,提高CT-1水平,降低β-EP、sTREM-1水平。

冠心病合并心绞痛心血管内科疾病的治疗与分析探究 下载:324 浏览:3386

肖海泉 《医学研究杂志》 2019年7期

摘要:
目的:心血管内科治疗冠心病心绞痛患者时采用络泰治疗,观察络泰治疗效果。方法:将我院收治的冠心病心绞痛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时间为2018年5月到2020年5月,并且根据患者使用的治疗方法不同,将患者分成两组。参照组采用常规治疗,研究组使用常规治疗加络泰。结果:(1)研究组治疗有效率为94.59%,参照组治疗有效率为78.37%,(P<0.05),结果有差异。(2)研究组疼痛持续时间为5.13±1.34(min),参照组为14.49±2.68(min),(P<0.05),结果有差异。结论:冠心病心绞痛患者采用络泰治疗效果明显,该种方法值得推广。

1例右冠开口左主干并发急性心肌梗死冠脉内溶栓的病例报告 下载:104 浏览:1251

吴霞 杨博 许春华 刘庆梅 《心脑血管病研究》 2023年8期

摘要:
加一段引文、综述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目前仍是全球范围内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的首要死亡原因,是临床常见的危急重症之一,起病急,进展快,病死率高,由于坏死心肌不可再生,心肌梗死后心肌重构,功能下降,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给家庭和社会都带来极大的负担,也加大了医疗资源的花费。因此,目前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再灌注治疗(血运重建术)至关重要。其中PPCI已成为STEMI标准的血运重建策略[1]。PPCI过程中对于梗死相关血管的预处理尤为关键,冠脉内溶栓就是其中一种。冠脉内溶栓改善了STEMI患者的CTFC(校正的TIMI帖数)[2]

健康教育在老年病专科心血管病患者护理中的应用研究 下载:237 浏览:2565

陈桂娥 《老龄研究进展》 2023年2期

摘要:
目的:研究健康教育在老年病专科心血管病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18年5月-2019年5月老年病专科收治的心血管病患者96例,随机分成的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8例。对照组开展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开展健康教育。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后的依从性及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总依从率为95.83%,高于对照组的75.00%,有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护理总满意率为91.67%,高于对照组的70.83%,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在老年病专科心血管病患者护理中,开展完善系统的健康教育,能够有效提高患者依从性和满意度,临床应用效果十分理想。

多学科护理在老年心血管内科护理中的应用研究 下载:219 浏览:2339

阿依汗•阿布得胡马尔 《老龄研究进展》 2023年1期

摘要:
目的:探究多学科护理在老年心血管内科护理中的应用。方法:选择2018年2月~2019年2月本院心血管内科患者9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常规护理,49例)与观察组(多学科护理,49例),以住院情况、情绪和行为状况、满意度判断护理质量。结果:观察组住院时间和费用、情绪和行为状况及护理满意度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多学科护理可改善老年心血管内科患者生理心理状况,提高了护理质量和临床疗效。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