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优质护理对改善老年心脑血管患者睡眠质量的效果 下载:118 浏览:1266

赵红 《心脑血管病研究》 2024年9期

摘要:
睡眠是人体活动中的重要环节,良好的睡眠有助于保证人体健康和良好的生活质量。老年心血管疾病患者因自身生理因素,药物因素和疾病因素等睡眠质量下降,出现情绪低落、血压增高和心律失常等不良情况,不利于患者预后。良好的睡眠对于促进老年心脑血管疾病患者疾病好转具有重要意义需临床护理给予重视。优质护理是临床护理新模式,可满足患者的合理需要,改善患者身心状态,减少不良护理事件的发生。本文分析优质护理改善老年心血管疾病患者睡眠质量所取得的效果,现总结如下。

生酮饮食疗法联合个体化护理干预在难治性癫痫患儿中的应用效果研究 下载:78 浏览:303

陈玉芬 廖建湘 段婧 《中国护理学报》 2018年3期

摘要:
探讨生酮饮食疗法联合个体化护理干预在难治性癫痫患儿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4年1月2015年6月接诊的难治性癫痫患儿68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等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对照组给予生酮饮食疗法加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给予生酮饮食疗法加个性化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儿应用效果。结果:研究组患儿疗效、家长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患儿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生酮饮食疗法治疗难治性癫痫患儿的同时联合个性化护理干预,可有效提高临床应用效果,降低患儿不良反应发生率,提高家长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生酮饮食疗法联合个体化护理干预在难治性癫痫患儿中的应用效果研究 下载:75 浏览:317

陈玉芬 廖建湘 段婧 《临床医学杂志》 2018年3期

摘要:
目的:探讨生酮饮食疗法联合个体化护理干预在难治性癫痫患儿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4年1月2015年6月接诊的难治性癫痫患儿68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等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对照组给予生酮饮食疗法加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给予生酮饮食疗法加个性化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儿应用效果。结果:研究组患儿疗效、家长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患儿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生酮饮食疗法治疗难治性癫痫患儿的同时联合个性化护理干预,可有效提高临床应用效果,降低患儿不良反应发生率,提高家长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海马横切术与其他传统术式治疗颞叶内侧型癫痫的疗效比较 下载:98 浏览:523

​赵全军1 王伟2 王佳3 王涛1 崔绍杰1 史铁钧1 王培新1 李连峰1 黑博1 《神经科学研究》 2018年3期

摘要:
比较海马横切术、前颞叶切除术及选择性海马杏仁核切除术3种不同术式对顽固性颞叶内侧型癫痫患者的治疗效果及其对认知和记忆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自2012年1月至2015年10月解放军第三〇六医院收治的29例顽固性颞叶内侧型癫痫患者为研究对象, 其中海马横切术组8例, 前颞叶切除术组10例, 选择性海马杏仁核切除术组11例。分析比较3组患者的癫痫控制率以及手术前后神经心理学检查结果[包括韦氏智力检查中的言语智商(VIQ)、操作智商(PIQ)、总智商(FIQ)和记忆商(MQ)]。结果 3组患者术后癫痫控制有效率均达80%以上, 无发作率达60%左右, Engel分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海马横切术组手术前后神经心理学检查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前颞叶切除术组术后各项评分均较术前明显下降,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选择性海马杏仁核除组患者术后PIQ、FIQ、MQ评分较术前明显下降,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相比于前颞叶切除术与选择性海马杏仁核切除术, 海马横切术在有效控制癫痫发作的同时可以较好地保留患者认知及记忆功能。

抗富亮氨酸胶质瘤失活1蛋白抗体脑炎12例临床特点 下载:94 浏览:508

​孙桂芳1 胡文涛1 袁志浩2 李京红3 刘希1 王梦涵1 张博爱1 卢宏1 《神经科学研究》 2018年2期

摘要:
总结抗富亮氨酸胶质瘤失活1蛋白(LGI1)抗体脑炎患者的临床表现,并随访观察其预后。方法收集2015年6月至2016年12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12例抗LGI1受体脑炎患者,总结其临床表现和脑电图、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结果,进行随访,并观察预后。采用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进行治疗前后评估。结果 12例患者中表现为近记忆力下降者10例,定向力下降7例,全身强直阵挛性发作9例,面臂肌张力障碍发作7例,低钠血症5例,精神行为异常1例,易惊醒1例,睡眠增多3例,语言障碍4例,饮水呛咳、吞咽困难2例,头痛1例,头昏沉感2例,乏力2例,共济失调2例,合并心动过缓3例,小便障碍2例,肠梗阻1例,腹泻1例。入院mRS评分3分者8例,4分者4例。脑电图异常者6例,多为局灶性或弥漫性慢波,可伴异常癫痫波发放。头颅MRI异常者4例,主要累及海马、颞叶内侧、基底节区,1例患者因植入心脏起搏器不能做MRI检查。2例患者合并肺部结节,1例合并甲状腺抗体阳性和类风湿因子增高。治疗后6~24个月随访结果显示,无1例死亡,mRS评分2分者2例,1分9例,0分1例,遗留症状为记忆力障碍、睡眠增多、面臂肌张力障碍发作。结论抗LGI1脑炎是可治性疾病,主要临床表现为癫痫发作、高级智能下降、低钠血症等,免疫治疗可明显改善症状,预后相对较好。

小儿癫痫“痰伏脑络,气逆风动”病机论 下载:86 浏览:501

马融 张喜莲 《当代中医药》 2020年1期

摘要:
提出"痰伏脑络,气逆风动"为小儿癫痫的核心病机。痰浊内伏是癫痫发作的内在因素,或因脾气虚弱,运化失常,水聚为痰;或因肾气不足、肾阳虚损,致气化失常、温煦失职,水泛为痰。发热、疲劳、精神刺激、饮食不当等诱因触动伏痰,致气机逆乱,痰随气逆,阻滞脏腑气机升降之路,蒙蔽清窍,阻滞经络,发为癫痫。据此确立了豁痰开窍、顺气熄风的基本治法,临证常以六君子汤加减化裁,以达到气顺痰消风灭的目的。

柴贝止痫汤及其主要入血成分柴胡皂苷a对癫痫模型大鼠卡马西平脑内分布的影响 下载:86 浏览:499

孙江燕1 刘冲冲2 袁斯远1 王潇慧3 刘金民2 《当代中医药》 2019年10期

摘要:
目的观察柴贝止痫汤及柴胡皂苷a治疗难治性癫痫的可能作用机制。方法 88只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12只及模型组、卡马西平组、柴贝止痫汤+卡马西平组、柴胡皂苷a+卡马西平组19只。除空白组外,其余各组采用侧脑室注射海人酸制备癫痫大鼠模型。卡马西平组给予卡马西平混悬液0.75 ml/(100 g·d),柴贝止痫汤+卡马西平组给予柴贝止痫汤0.5 ml/(100 g·d)和卡马西平混悬液0.75 ml/(100 g·d),柴胡皂苷a+卡马西平组给予柴胡皂苷a混悬液0.25 ml/100 g和卡马西平混悬液0.75 ml/100 g,模型组及空白组给予等量羧甲基纤维素钠混悬液。给药60天后比较各组海马P糖蛋白、Mdr1a mRNA表达及全脑卡马西平(CBZ)、1011-环氧化卡马西平(CBZE)含量。结果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海马P糖蛋白表达升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卡马西平组、柴胡皂苷a+卡马西平组海马P糖蛋白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柴贝止痫汤+卡马西平组海马P糖蛋白表达降低(P<0.05);与卡马西平组比较,柴贝止痫汤+卡马西平组和柴胡皂苷a+卡马西平组海马P糖蛋白表达均降低(P<0.05),柴贝止痫汤+卡马西平组和柴胡皂苷a+卡马西平组海马P糖蛋白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模型组Mdr1a mRNA表达较空白组升高。卡马西平组的Mdr1a mRNA表达高于空白组(P<0.05),空白组、模型组MDR1a mRNA表达分别为卡马西平组的0.36倍、0.87倍。柴贝止痫汤+卡马西平组较卡马西平组Mdr1a含量降低(P<0.01),为卡马西平组的0.14倍。与卡马西平组比较,柴贝止痫汤+卡马西平组CBZE含量升高(P<0.01),柴胡皂苷a+卡马西平组CBZE含量降低(P<0.01),且柴贝止痫汤+卡马西平组和柴胡皂苷a+卡马西平组CBZ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柴贝止痫汤+卡马西平组比较,柴胡皂苷a+卡马西平组CBZ、CBZE含量均降低(P<0.01)。结论柴贝止痫汤联合卡马西平可降低癫痫模型大鼠海马Mdr1a/P糖蛋白表达,促进CBZ、CBZE入脑,对CBZE作用突出,柴胡皂苷a在其中不发挥主要作用。

定痫汤对癫痫模型大鼠海马BDNF/Trk B通路的影响 下载:85 浏览:511

孙宏1 王小荣2 陈松盛1 高震1 任宏伟1 《当代中医药》 2019年4期

摘要:
目的探讨定痫汤抗癫痫的可能作用机制。方法将66只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定痫汤组、定痫汤+K252a组各22只,采用锂-匹罗卡品建立大鼠癫痫模型,另将22只健康大鼠设为正常组。定痫汤+K252a组在大鼠造模前1周开始每日给予酪氨酸激酶受体B (Trk B)拮抗剂K252a侧脑室注入,每次5μl,每日1次,共1周;定痫汤组和定痫汤+K252a组在造模后1 h开始给予浓度为1. 55 g/ml定痫汤2ml灌胃,同时正常组、模型组均灌服等体积生理盐水,均每日1次,连续6周。各组大鼠中11只监测大鼠脑电图并记录大鼠癫痫自发性再发作行为的潜伏期、发作频率及持续时间,另11只检测大鼠海马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蛋白表达。结果正常组发生癫痫自发性再发作0只,模型组大鼠9只,定痫汤组5只,定痫汤+K252组8只。与模型组比较,定痫汤组癫痫自发性再发作潜伏期明显延长,发作频率下降,持续时间明显缩短,海马BDNF蛋白表达降低(P <0. 01)。与定痫汤组比较,定痫汤+K252组癫痫自发性再发作的发作频率增加,持续时间延长,潜伏期缩短,BDNF蛋白表达降低(P <0. 01)。结论定痫汤可能通过调节BDNF/TrkB通路发挥抗癫痫作用。

伴中央颞区棘波的儿童良性癫痫的临床及脑电图分析 下载:258 浏览:2712

吴成念 《医学研究杂志》 2021年6期

摘要:
目的:研究伴中央颞区棘波的儿童良性癫痫的临床及脑电图。方法:选取我院2019年12月-2020年12月收治的20例伴中央颞区棘波的儿童良性癫痫患儿作为此次研究对象,全部患儿接受脑电图检查,回顾性分析患儿的临床特征和脑电图。结果:在20例患儿当中,共有继发全面性发作8例,占比为40.00%,局灶发作12例,占比为60.00%,全部患儿在睡眠的状态当中发病,表一表示不同患儿在入院之后,其实际发作的时间,入睡之后1h之内和觉醒时的发作频率均比较高,癫痫的实际发作时间在30s到4min之间,平均时间是(2.06±0.43)min,在临床监测环节,患儿的发作次数在2次到15次之间,平均次数是(4.18±0.39)次,患儿发作之后,其临床症状表现主要包含口咽喉部出现症状、唾液的分泌量比较多、出现语言障碍和眼球偏斜、意识障碍和呕吐等。对患儿的动态脑电图进行有效监测可以得知,患儿在实际发作期间,所有患儿的背景活动均正常,睡眠结构也正常,患儿在清醒状态下,总共有8例出现了癫痫性放电,占比为40.00%,在睡眠状态下,全部患儿均表现出癫痫样放电的表现,在睡眠的状态之下,出现较为典型的中央和颞区棘波,其中,共有10例患儿的异常放电局限于中颞区,占比为50.00%,存在2例异常放电逐渐向四周扩散,占比为10.00%。结论:伴中央颞区棘波的儿童良性癫痫通常会在睡眠期间发病,脑电图表现比较典型,利用脑电图能够为伴中央颞区棘波的儿童良性癫痫的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重要依据。

微信平台在癫痫术后患者延续护理中的应用 下载:84 浏览:495

​马海萍 涂惠 顾蕊欣 胡小燕 卢明 巍艾琼琼 张超 《预防医学杂志》 2018年4期

摘要:
目的探讨微信平台对癫痫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90例癫痫术后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观察组(n=45)和对照组(n=45)。两组均在接受抗癫痫治疗的基础上对患者进行长期教育和管理,观察组建立微群信,在医患间建立网络微信服务平台,为癫痫术后患者提供延续护理服务,主要涉及术后随诊、服药指导、健康教育以及心理咨询等。对比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医嘱依从性、并发症发生情况、焦虑及满意度等情况。结果观察组生活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医嘱依从性及满意度均较对照组高,患者癫痫发作次数明显降低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90%以上患者再次选择本院复诊人数,两组之间无差异(P>0.05)。干预后患者焦虑程度较对照组低(P<0.05)。结论通过微信平台管理癫痫,可以有效强化患者自我管理能力,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癫痫术后患者生活质量和满意度。

健康教育在小儿癫痫患儿护理中作用分析与探究 下载:187 浏览:2015

康世萍 于洋(通讯作者) 《中国儿科杂志》 2024年8期

摘要:
分析健康教育在小儿癫痫患儿护理中作用。方法:抽取我院2020年9月-2022年9月收治的86例小儿癫痫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n=43)与观察组(n=43),对对照组患儿采用基础护理干预方式,对观察组患儿实行健康教育干预,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有效率、护理满意率、疾病知识掌握情况。结果:观察组、对照组患儿护理满意率分别为95.35%、74.42%,两组数据相比差别较大,观察组明显更优(p<0.05)。观察组、对照组患儿护理有效率分别为93.02%、72.09%,两组数据相比差别较大,观察组明显更优(p<0.05)。观察组患儿家属引起癫痫的起因、癫痫危害、生活饮食掌握情况明显更佳,与对照组分数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小儿癫痫患儿护理中,实行健康教育干预的价值较为显著,可以确保患儿家属掌握疾病相关知识。在改善患儿与家属不良心态的同时,提升患儿的生活质量水平,确保护理行为的有效性与安全性,进而形成良好的护患关系,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与推广价值。

癫痫患者在神经内科护理中的个性化管理模式探索与实践 下载:78 浏览:808

柯小琴 《神经科学研究》 2024年11期

摘要:
目的 探讨个性化管理模式在神经内科癫痫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大英县人民医院2023年7月-2024年7月收治的80例癫痫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管理模式不同分为对照组(n=40)与观察组(n=40),对照组采用常规管理模式,观察组采用个性化管理模式,针对两组患者的癫痫发作情况、满意度、生活质量进行观察比较。结果 观察组干预后的癫痫发作频率、持续时间、受外伤次数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满意度为97.5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2.50%(P<0.05);观察组干预后的生活质量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个性化管理模式在神经内科癫痫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良好,有利于改善患者的癫痫发作情况,提升患者满意度,避免患者各项生活质量越来越差,值得推广应用。

癫痫发作时神经元网络的同步与失调机制分析 下载:91 浏览:935

潘艳玲 《神经科学研究》 2024年5期

摘要:
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癫痫发作时神经元网络的同步与失调机制。方法:我们对2022.7.1-2023.9.1期间的65例癫痫患者进行了详细的研究,收集了他们在癫痫发作时的脑电图数据。利用先进的神经网络分析方法,我们分析了这些数据,以了解神经元网络在癫痫发作时的同步与失调情况。结果:我们发现,在癫痫发作时,神经元网络的同步性显著增强,特别是在发作高峰期。这种同步性增强可能导致神经元活动的过度同步,进而引发癫痫发作。同时,我们也观察到神经元网络的失调性,即网络中的节点之间的连接出现了异常。这些失调的连接可能影响神经元的正常活动,从而加剧癫痫的发作。结论:我们的研究结果表明,癫痫发作时神经元网络的同步与失调机制可能是重要的病理生理过程。未来的研究可以进一步深入探讨这些机制,以期找到更好的治疗方法。

丙戊酸钠对癫痫患儿脑电图及血清NSE、Hcy的影响 下载:258 浏览:2607

张静1 张丽1 左艳芳1 王荣1 孙素真2 《中国儿科杂志》 2023年1期

摘要:
分析丙戊酸钠对癫痫患儿脑电图及血清NSE、Hcy的影响。方法:选择2020年5月至2022年1月到我院接受治疗的癫痫患儿94例当成试验对象,根据治疗药物进行分组,将其分为丙戊酸钠组和奥卡西平组,每组各47例。奥卡西平组患儿选择接受奥卡西平治疗,丙戊酸钠组患儿选择接受丙戊酸钠治疗,比较两组患儿治疗前后的NSE、Hcy水平、以及脑电图情况,同时比较两组患儿治疗后的癫痫持续时间和发作次数。结果:治疗前,两组患儿的NSE、Hcy水平没有太大差别(P>0.05),治疗后,两组患儿的NSE水平均显著低于治疗前,且Hcy水平均显著高于治疗前,组间存在显著差别(P<0.05),而治疗后的两组患儿的NSE、Hcy水平没有太大差别(P>0.05);治疗前,两组患儿的β波、α波、θ波、δ波次数没有太大差别(P>0.05),治疗后,两组患儿的β波、α波、θ波、δ波次数均显著降低,且丙戊酸钠组患儿的β波、α波、θ波、δ波次数均显著低于奥卡西平组,组间存在显著差别(P<0.05);丙戊酸钠组患儿的癫痫持续时间和发作次数均低于奥卡西平组患儿的癫痫持续时间和发作次数,组间存在显著差别(P<0.05)。结论:丙戊酸钠能使癫痫患儿的脑电波活动得到改善,降低患儿的血清NSE水平,同时还能减少患儿癫痫的持续时间和发作次数,但也会使患儿的Hcy水平提升。

对儿童癫痫病的健康教育与护理指导研究 下载:263 浏览:2755

丘丽欢 《中国儿科杂志》 2022年10期

摘要:
探究儿童癫痫病的健康教育与护理指导。方法:从我院2017年12月到2019年12月选取85例癫痫病患儿,进行健康教育与护理指导,观察患儿的生活质量。结果:护理后患儿的生活质量评分(QOLIE-31)明显比护理前更高,两组数据存在明显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科学合理的健康教育与护理指导,有利于提高癫痫病患儿的生活质量,促进患儿的治疗。

左乙拉西坦治疗儿童癫痫的安全性及有效性分析 下载:293 浏览:2606

牟荣芳 《中国儿科杂志》 2022年7期

摘要:
观察左乙拉西坦治疗儿童癫痫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采用回顾性方法分析,2017年12月—2020年2月选取82例儿童癫痫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法分为对照组(41例,给予丙戊酸钠自化疗治疗)与研究组(41例,给予左乙拉西坦治疗),比较两组患儿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及治疗前后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水平。结果:研究组患儿的临床疗效(95.12%)明显高于对照组(73.17%),有显著差异(P<0.05)。研究组患儿的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水平(23.89±2.84)、不良反应发生率(4.87%)低于对照组(21.06±2.11、19.51%),均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左乙拉西坦治疗儿童癫痫有较高安全性及有效性,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儿童脑卒中后癫痫的临床特征与治疗研究 下载:274 浏览:2339

牟荣芳 《中国儿科杂志》 2022年7期

摘要:
探讨儿童脑卒中后癫痫的临床特征与治疗。方法:采用回顾性方法分析,选取本医院自2017年1月-2020年1月收治的58例儿童脑卒中后癫痫的临床资料,分析其临床特征、治疗方法及效果。结果:58例儿童脑卒中后癫痫中,早发性癫痫32例(55.17%)、迟发性癫痫26例(44.83%)。早发性癫痫在服药6个月,随访6个月后,有2例仍有发作,其余患者未发作。迟发性癫痫患儿在服药12个月后,随访期间,4例患儿病情未得到控制,仍发作。结论:儿童脑卒中后癫痫有着较高发生率,多为早发性癫痫,通过抗癫痫药物治疗,可改善预后。

癫痫患者的护理措施与注意事项的研究 下载:106 浏览:1081

张晓蕾 王晓敏 《护理研究杂志》 2024年6期

摘要:
目的:分析综合护理干预在癫痫患者护理中应用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23年1月—2023年12月本院诊治的40例癫痫患者,经系统抽样随机分为20例试验组与20例对照组。对照组常规护理,试验组综合护理,分组探究干预的效果。结果:试验组采用综合护理,患者的生活质量与护理满意度均更高(P<0.05)。结论:综合护理对癫痫患者具有显著的效果,帮助癫痫患者改善症状,提高生活质量。

多学科协作护理干预在小儿癫痫护理中的运用研究 下载:82 浏览:928

杨柳娇 《护理研究杂志》 2024年2期

摘要:
目的:探究在小儿癫痫护理中应用多学科协作护理干预的干预价值。方法:本医院当中选取小儿癫痫患者共计80例,双盲法进行分组,可分为探究组、常规组,探究组采取多学科协作护理干预,常规组利用常规护理,对比两组护理前后患儿自护能力评分、患儿家属负性情绪评分。结果:护理前,探究组自护能力评分与常规组比较,无统计学对比意义(P>0.05),护理后,探究组自护能力评分高于常规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前,探究组患儿家属负性情绪评分与常规组比较,无意义(P>0.05),护理后,探究患儿家属负性情绪评分显著低于常规组,有意义(P<0.05)。结论:多学科协作护理干预应用在小儿癫痫护理中可提高患儿自护能力,使患儿家属负性情绪改善。

神经内科继发性癫痫患者康复护理的临床研究 下载:178 浏览:2512

慕莉 霍艳虹 黑朵朵 《国际护理学》 2021年7期

摘要:
目的:观察在神经内科继发性癫痫患者中应用康复护理效果。方法:随机分组,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联合康复护理。结果:观察组癫痫发作次数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神经内科中,对于继发性癫痫患者而言,借助康复护理,可有效减少癫痫发作次数。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