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临床护理路径在纤维支气管镜检查中的应用 下载:62 浏览:375

黄秋婷 王幼绢 宋端虹 《现代康复医学》 2019年5期

摘要:
目的:探究临床护理路径在纤维支气管镜检查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本院于2018年8~12月接受纤维支气管镜检查患者53例,随机分成传统护理组26例和临床护理路径组27例。完成护理后,对两组患者焦虑、抑郁评分及满意度比较。结果结果:临床护理路径组护理后满意度显著高于传统护理组(P<0.05),临床护理路径组护理后焦虑、抑郁评分显著优于传统护理组(P<0.05)。结论:采取临床护理路径对接受纤维支气管镜检查的患者实施护理,对于患者护理后满意度的提升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身心健康,临床护理效果显著。

护理干预对开放性颅脑损伤手术后早期癫痫发作的影响效果 下载:48 浏览:348

黄丽娜 《现代康复医学》 2019年5期

摘要:
目的:探究护理干预对开放性颅脑损伤手术后早期癫痫发作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7~12月本院接收的接受开放性颅脑损伤手术后早期癫痫发作患者71例,随机分成常规护理组35例和护理干预组36例。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后不良事件发生率及肢体运动功能评分。结果:护理干预组护理后不良事件发生率显著低于常规护理组(P<0.05),护理干预组护理后肢体运动功能评分显著高于常规护理组(P<0.05)。结论:对开放性颅脑损伤手术后早期癫痫发作患者实施护理干预措施,有利于患者肢体运动功能水平的提高,对于帮助患者减少受到术后不良事件的影响也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护理效果显著。

全程护理干预在消化道异物内镜下取出术围术期应用效果分析 下载:51 浏览:377

林云1 周巧芳2 《现代康复医学》 2019年2期

摘要:
目的:分析全程护理干预在消化道异物内镜下取出术围术期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4月~2018年7月本院收治的行消化道异物内镜下取出术的患者6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试验组各34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试验组实施全程护理干预。对比两组异物清除率、不良心理状态评分、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试验组异物清除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 05),不良心理状态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全程护理干预应用于消化道异物内镜下取出术围术期护理中,不仅可以提高异物清除率,还可以缓解不良心理、减少并发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康复护理在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保守治疗中的应用 下载:60 浏览:408

柏忠萍 郭家芬 李秀云 《现代康复医学》 2019年1期

摘要:
目的:探讨康复护理在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8年6月就诊于我科的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4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试验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康复护理。采用视觉疼痛模拟表(VAS)、日本骨科协会评估量表(JOA)、Barthel指数评分评估两组患者的腰椎疼痛、腰椎功能、自理能力的改善情况,同时比较两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的VAS评分、Barthel指数均较治疗前显著改善(P<0.05),且试验组治疗后的VAS评分、Barthel指数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腰椎功能改善率、对护理工作满意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 05)。结论:康复护理在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显著,能提高患者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

IGFBP3基因多态性对动脉化静脉皮瓣术后手功能康复的影响 下载:63 浏览:451

严文1 崔淑仪1 慕容嘉颖2 《现代康复医学》 2018年8期

摘要:
目的:观察IGFBP3基因多态性对动脉化静脉皮瓣术后手功能康复效果的关系。方法:将2016年1月~2017年12月本院手部动脉化静脉皮瓣术后患者30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15例,对照组术后进行临床常规药物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进行常规康复方案,治疗8周后观察两组患者疗效变化,分别对受试者进行躯体功能评定、精神心理评估及IGFBP3基因基因型进行后续关联分析,对数据整理及临床疗效评价。结果:治疗前两组Fugl-Meyer上肢运动功能评分、FIM评分、HAMD评分比较均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Fugl-Meyer上肢运动功能评分及FIM评分比治疗前增加(P<0.05),但试验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HAMD评分比治疗前减低(P<0.05),但试验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rs924140,rs12702181位点在试验组中的分布低于对照组,虽不存在统计学差异,但有差异化趋势(P>0.05)。结论:IGFBP-3基因多态性与动脉化静脉皮瓣术后手功能康复效果关系尚需进一步研究证实。

从脑卒中患者康复期治疗谈基层医学模式的转变 下载:64 浏览:451

靳东红 王伟成 《现代康复医学》 2018年7期

摘要:
目的:对脑卒中患者康复期治疗基层医学模式的转变进行探讨分析。方法:选取成都市第五人民医院康复医学科在2016年1~12月期间所收治的36例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8例,对照组给以生物医学模式,观察组给以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观察两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心理健康、日常生活能力、患者社会环境适应能力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基层医院必须要积极转变传统的生物医学模式,采用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加强对脑卒中患者的康复治疗。

中药熨敷治疗骨质疏松疼痛的临床研究 下载:67 浏览:456

邓锦辉 邓荣庆 苏丽萍 《现代康复医学》 2018年5期

摘要:
目的:探讨鲑鱼降钙素及阿法骨化醇结合中药熨敷治疗老年骨质疏松疼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老年骨质疏松疼痛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鲑鱼降钙素及阿法骨化醇治疗,观察组则联合中药熨敷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VAS评分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VAS评分改善程度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6.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3.3%(P<0.05)。结论:鲑鱼降钙素及阿法骨化醇结合中药熨敷治疗能有效提高老年骨质疏松疼痛的临床疗效,缓解疼痛,值得临床推广。

基于倾向性评分匹配的患者术后医院感染的影响因素再评价 下载:56 浏览:422

解晓曦1 赵晓明2 《预防医学杂志》 2019年8期

摘要:
目的探索倾向性评分匹配法在患者术后医院感染的影响因素分析中的适用性。方法回顾性收集某医院2016年术后住院患者,首先精确匹配未发生医院感染和发生医院感染的入院诊断,并采用倾向性评分匹配的方式均衡2组基本人口学信息以及部分住院情况,对匹配后的人群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医院感染的影响因素。结果匹配后2组在年龄、性别、手术方式、ICU病人比例、急诊病人比例以及手术切口类型等方面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均衡可比。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提示导尿管留置天数增加(OR=1.35,95%CI:1.06~2.38)、患者有糖尿病(OR=2.16,95%CI:1.23~3.59)、患者具有脑梗死病史(OR=1.98,95%CI:1.13~3.74)是医院感染发生的危险因素,术前预防使用抗生素(OR=0.86,95%CI:0.62~0.95),术前生物样本菌群培养(OR=0.92,95%CI:0.57~0.98)为医院感染的保护因素。结论倾向性评分匹配可以减少常规收集数据的研究的选择偏倚,其研究结论与非匹配性研究不完全一致。可进一步结合多中心数据,推广倾向性评分匹配法在挖掘包括医院感染在内的医院常规监测疾病的影响因素,指导临床实践。

康复护理模式对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下载:144 浏览:1310

徐小红 耿慧娟 《现代康复医学》 2024年9期

摘要:
目的:探讨老年高血压病人的康复护理模式对其血压控制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本院2022年3月至2023年3月住院的110例老年高血压病人,经病人及家属同意后,用随机数字表法将他们分成两组,每组55人,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康复护理,并对两组病人的血压控制情况及生存质量进行比较。结果:经过4周的护理,两组病人的血压都得到了很好的控制,而且他们的血压都比护理前高了很多(P<0.05)。护理1年后,观察组病人生存质量较对照组提高,有显著性(P<0.05);结论:在老年高血压病人中运用康复护理模式,可以提高病人的血压,提高病人的生存质量,是一种有推广价值的护理方法。

康复护理干预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患者的应用效果及NRS疼痛评分影响分析 下载:121 浏览:1467

蒲杰 张钰虹 《现代康复医学》 2023年1期

摘要:
目的:分析康复护理干预用于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的价值。方法:随机均分2021年12月-2022年12月本科接诊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病人(n=80)。试验组采取康复护理干预,对照组行常规护理。对比NRS评分等指标。结果:关于NRS评分:干预结束时,试验组数据比对照组低(P<0.05)。关于JOA评分:试验组数据比对照组高(P<0.05)。结论: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用康复护理干预,病人的疼痛感减轻更加明显,腰椎功能改善更为迅速。

胸外科护理在术后并发症预防中的作用研究 下载:60 浏览:659

李会娜 《中国护理学报》 2025年2期

摘要:
目的:研究胸外科护理在术后并发症预防中的作用。方法:选取本院于2023年4月至2023年12月收治的胸外科患者200例,采用抓阄法将20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0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用术后并发症预防护理。对比两组胸外科患者的并发症情况、生活质量评分。结果:观察组肺不张、切口感染、胃肠道反应、肺部感染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2.00%、1.00%、2.00%、2.00%,低于对照组的8.00%、4.00%、9.00%、6.00%,差异显著(c2=4.893、3.102、5.260、3.971,P<0.05)。护理后,观察组Quality of Life(QOL)生活质量评分为85.64±3.59(分),高于对照组的74.68±5.13(分),差异显著(t=8.275,P<0.05)。结论:胸外科护理在术后并发症预防中具有积极作用,更具推广价值。

研究优质护理服务在老年性脑梗塞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下载:62 浏览:682

张英 《中国护理学报》 2025年2期

摘要:
目的:探讨将优质护理模式应用于老年性脑梗塞患者的护理工作中所呈现的效果。方法:选取本院于2023年9月-10月所接收的发生老年性脑梗塞的患者(70例)作为主要观察对象,按照双盲法将其展开分组,最终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各35例,将两组的日常生活能力恢复情况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的大便(6.69±0.73)分、小便(6.06±0.48)分、修饰(3.84±0.25)分、用厕(6.86±0.38)分、进食(6.28±0.49)分、转移(8.38±1.22)分、活动(8.03±0.85)分、穿衣(7.94±0.55)分、上下楼梯(7.97±0.65)分、洗澡(4.37±0.36)分,高于对照组的(5.31±0.48)分、(4.84±0.35)分、(2.34±0.16)分、(5.01±0.26)分、(4.94±0.37)分、(6.67±1.04)分、(5.94±0.63)分、(5.54±0.26)分、(6.85±0.53)分、(2.53±0.27)分(P<0.05)。结论:在优质护理的干预下,老年性脑梗塞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获得较好的恢复。

输尿管结石患者实施疼痛护理管理的价值研究 下载:62 浏览:649

陈阿红 《中国护理学报》 2025年1期

摘要:
目的:探究疼痛护理管理在输尿管结石患者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纳入研究对象经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共有例输尿管结石患者60例,纳入时间:2021年4月至2022年4月,应用常规护理于对照组(30例),观察组(30例)在对照组基础上接受疼痛护理,观察指标:疼痛程度与护理满意度。结果:治疗12h、24h、72h后,观察组疼痛数字评价量表(NRS)评分低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将疼痛护理管理应用于输尿管结石患者中,可改善疼痛程度并提高护理满意度。

脑卒中患者后遗症的康复护理 下载:28 浏览:652

任素萍 《心脑血管病研究》 2025年4期

摘要:
目的:分析脑卒中患者后遗症的康复护理;方法:选取在我院接受护理干预的脑卒中患者60例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选取时间跨度为2021年1月~2022年1月期间,按照患者入院时登记身份证最后一位将其分为康复组和常规组,每组患者各30例,常规组患者接受常规治疗方式,康复组患者接受常规治疗基础上,增加简易康复治疗技术,分析并对比两组患者不同时间NIHSS评分;分析并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分析并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凝血功能指标,内容包括:凝血酶时间(APTT),凝血酶原时间(PT),纤维蛋白原(FIB),部分凝血活酶(INR);分析并对比两组患者运动功能评分,内容包括:上肢运动功能评分、下肢运动功能评分;分析并对比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内容包括:心律失常、下肢静脉血栓、压疮、感染、无脑疝;结果:康复组患者不同时间NIHSS评分显著高于常规组患者(P<0.05),康复组患者治疗效果显著优于常规组患者(P<0.05),康复组患者治疗前后凝血功能指标显著优于常规组患者(P<0.05),康复组患者运动功能评分显著优于常规组患者(P<0.05),康复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常规组患者(P<0.05),两组患者对比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给予脑卒中后遗症患者采用简易康复治疗技术可减轻神经功能缺损(NIHSS)程度,改善凝血功能指标,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患者肢体运动功能,显著提高了其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安全性较高,值得临床推广。

人性化护理在乳腺癌患者围手术期护理中的应用价值 下载:248 浏览:2415

张健 《医学研究杂志》 2021年8期

摘要:
目的:探究人性化护理在乳腺癌手术前后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2020年1月到2021年1月,选择60例乳腺癌手术患者为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服务,观察组采用人性化护理。结果:护理后观察组负面情绪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护理后观察组满意度大于对照组(P<0.05)。生活质量评分,观察组高,对照组低,(P<0.05)。结论:乳腺癌手术患者应用人性化护理,可减轻负面情绪,提高满意度。

以MEWS为指导的护理干预在急性心力衰竭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下载:79 浏览:362

付红玲1 徐瑞霞2 王希珏1 《临床医学杂志》 2020年12期

摘要:
目的探讨以MEWS为指导的护理干预在急性心力衰竭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2月至2018年6月我院收治的80例急性心力衰竭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等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以MEWS为指导的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治疗配合度及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治疗配合度高于对照组(P <0. 05),观察组患者对护理效果、护理态度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 <0. 05)。结论以MEWS为指导的护理干预在急性心力衰竭患者中应用,可提高其治疗配合度、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腕部夹板联合口服药物对轻中度腕管综合征的疗效研究 下载:79 浏览:498

​孙成梅 戴月 杨林丽 蒋瑞 《神经科学研究》 2019年12期

摘要:
探讨口服药物联合腕部夹板治疗对轻中度腕管综合征(CTS)的治疗作用。方法选取轻中度CTS患者70例,随机分成夜间腕部夹板组、口服药物组、夹板及口服药物联合治疗组。分别在治疗前、治疗4周、治疗12周时对各组患者进行包含症状严重程度评分(SSS)和功能状态评分(FSS)的波士顿腕管量表(BCTQ)评分、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及包括正中神经末端运动潜伏期(DML)、感觉神经传导速度(SCV)、感觉神经波幅(SNAP)在内的电生理检测。结果联合治疗组患者在4周时BCTQ评分、VAS评分及DML、SCV、SNAP指标改善,12周时较4周SSS及VAS评分及DML、SCV值进一步好转,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联合治疗组患者在4周时的BCTQ评分、VAS评分及电生理指标均明显优于夹板组和(或)口服药物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夜间腕部夹板及口服药物联合治疗能在短期内缓解CTS患者病情,并能长期持续改善患者的症状及功能,可应用于临床CTS患者。

脑出血后早期血肿扩大预测评分的建立及其效果的初步评价 下载:77 浏览:485

​孔祥宇 董军 钱志远 《神经科学研究》 2019年9期

摘要:
建立脑出血后早期血肿扩大预测评分并初步评价其效果。方法 回顾性收集苏州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神经外科自2016年1月至2018年5月收治的317例脑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脑出血后早期血肿扩大的危险因素,取其中P<0.05的独立危险因素建立预测评分,以偏回归系数(β值)为权重进行赋分,并简化取整。应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价预测评分的鉴别能力,应用Hosmer-Lemeshow拟合优度检验及校准曲线评价其准确性,应用决策曲线分析法评价其临床实用性,最后将建立的预测评分应用于本组患者进行验证。结果 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抗凝药物史、超早期血肿扩大率≥2.7 mL/h、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8分、非增强CT征象(岛征、黑洞征、混杂征、液平)出现一种或多种为脑出血后早期血肿扩大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其中GCS评分≤8分赋值分值为2.0分,超早期血肿扩大率≥2.7 mL/h赋值分值为2.5分,非增强CT征象(岛征、黑洞征、混杂征、液平)出现一种或多种赋值分值为2.0分,抗凝药物史赋值分值为4.5分,预测评分总分为0~11分。预测评分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854(95%CI:0.803~0.904,P=0.000),校准度高(χ2=3.323,P=0.344),决策曲线分析的净获益率高,可选阈概率范围大。预测评分应用于本组患者显示高危组(预测评分≥4.5分)预测早期血肿扩大的敏感度为0.77,特异度为0.85,准确度为0.83。结论 本研究建立的脑出血后早期血肿扩大预测评分可以为临床上精准识别脑出血后早期血肿扩大高危个体、指导临床诊疗及临床试验等提供一些参考和帮助。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短期预后预测模型的建立 下载:21 浏览:441

安莹 王艳玲 2019年4期

摘要:
建立适合于急诊科医护人员使用的评估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病情危重程度的预测规则,以便更好地辨识危重患者并及时为其提供治疗、护理干预。方法采用方便取样的方法,收集2017年3月—2018年1月进入急诊科的符合纳入、排除标准的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信息,将患者分为病情平稳组和病情危重组,对两组患者资料进行单因素分析、Logistic回归分析,从而得出模型并对其进行简化。结果本研究共纳入142例患者,国家早期预警评分、Charlson合并症指数、年龄这3个因素进入模型。模型对患者短期预后预测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903[95%CI(0.845,0.960)],进一步简化评分规则,其ROC曲线下面积为0.900。结论本研究所得预测模型可以科学、有效地对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的预后进行预测,且所有指标简单易得,可快速获取,为急诊临床护理工作带来了便利。

中医干预慢性肾脏病真实世界研究的可行性分析 下载:54 浏览:249

李星锐 崔伟 锋华琼 唐桂军 《中医研究杂志》 2020年11期

摘要:
通过对慢性肾脏病中医临床研究现状和随机对照研究在慢性肾脏病中医临床应用中的局限性分析,认为应增加真实世界研究在慢性肾脏病中的应用,真实世界研究将慢性肾脏病的中医临床实际作为数据源,以中医药干预慢性肾脏病的累积时间分组,以结局指标为效应指标开展临床评价,采用倾向评分法处理中医真实世界临床数据中的混杂因素,注重依从性,符合中医药长期复杂干预的特点,能够充分体现中医药治疗的优势,适合中医药干预慢性肾脏病研究的临床疗效评价。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