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浅谈何念善主任医师治疗肺结节经验 下载:114 浏览:1377

彭燕霞 何念善 高妍 《中国医学研究》 2023年12期

摘要:
针对肺结节何念善主任医师提出“散瘀化痰、益气扶正”法治疗,临床效果颇佳,充分体现了中医“未病先防,既病防变”的防治思想。

PDCA循环管理模式在小儿支气管肺炎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探讨 下载:95 浏览:816

卞加琴 周艳 《中国护理学报》 2024年3期

摘要:
探究PDCA循环管理模式在小儿支气管肺炎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2021年10月至2023年8月我院收治的70例小儿支气管肺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各35例。对照组、观察组分别实施常规护理、PDCA循环管理模式。结果:在护理满意度方面,观察组为94.28%,对照组为77.14%,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实施PDCA循环管理模式在小儿支气管肺炎患者的护理中,患者对护理工作的认可度较高,对护理流程的依从性有所提升。同时患者也愿意更加积极主动的配合护理措施实施,保障护理质量,降低患者出现各种不良反应的几率,值得参考。

中医护理技术:老年重症肺炎患者的‘肠胃守护神’! 下载:137 浏览:698

肖欢 《中医研究杂志》 2024年9期

摘要:
重症肺炎是一种严重的呼吸系统疾病,治疗难度大,死亡率也高。在重症肺炎患者中,胃肠功能障碍很常见,这可能是由于全身炎症反应和多个器官功能障碍导致的。有研究表明,超过半数的重症肺炎患者因为胃肠功能障碍无法正常吸收和利用食物中的营养物质,这可能进一步加重他们的病情,影响恢复。这种胃肠营养不耐受是患者住院时间延长和死亡的危险因素之一。因此,在治疗重症肺炎的过程中,除了传统的治疗和护理外,还需要保护肠道屏障功能及肠道内菌群平衡。今天向大家介绍一些中医护理技术,关注肠道健康,以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

肺结节患者中医体质分布探析 下载:122 浏览:1496

向霞 《当代中医药》 2023年11期

摘要:
目的:探究肺结节群体的中医体质分布状况,并在该基础上提出相应的管理措施。方法:利用随机抽样法完成2022年1月-2023年1月期间于我院就诊的肺结节患者样本收录工作,共收录肺结节样本78例,作为研究组,收录同期体检健康患者样本78例,作为对照组。利用中医体质判定量表完成两组样本中医体质的判定工作,并对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肺结节群体的中医体质分布情况与健康群体中医体质分布情况存在明显差异,偏颇体质为肺结节群体的主要中医体质类型,气郁质、阴虚质、阳虚质、气虚质为肺结节患者的主要中医体质。结论:肺结节群体多为偏颇体质,建议在后续肺结节干预工作中,重视偏颇体质的影响,采取多种措施改善肺结节群体体质状况,促使其以更好的状态面对疾病,提升该群体生活质量。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与阻塞型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重叠综合征的临床特征及危险因素 下载:239 浏览:1584

董卫东 《临床医学杂志》 2022年2期

摘要:
目的:分析研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与阻塞型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重叠综合征的临床特征及危险因素。方法 选取2017~2020年于我院呼吸科就诊的OS患者65例,同时选择同期就诊的年龄、性别与之相匹配的OSAHS、COPD患者各50例。比较OS患者在睡眠障碍、BMI及爱泼沃斯嗜睡量表(ESS)评分与OSAHS、COPD患者的差异,总结OS患者的临床特点。结果 OSAHS组、OS组患者打鼾、呼吸暂停及憋醒的发生率高于COPD组(P<0.05),其中OS组患者憋醒的发生率高于OSAHS组(P<0.05),但打鼾、呼吸暂停发生率与OSAHS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OSAHS组、OS组患者中超重者(BMI>31kg/m2)比例及ESS评分高于COPD组(P<0.05),其中,OS组ESS评分高于OSAHS组(P<0.05),但两组超重者(BMI>31kg/m2)比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颈围增大、BMI增大、吸烟及打鼾均是COPD合并OS的危险因素,而OS患者较单纯COPD患者更容易出现低氧和高碳酸血症。

布地奈德福莫特罗治疗慢阻肺稳定期、慢阻肺合并肺癌稳定期患者的临床比较研 下载:179 浏览:1461

杨成艳 《临床医学杂志》 2022年2期

摘要:
目的:研究布地奈德福莫特罗对于慢阻肺稳定期、慢阻肺合并肺癌稳定期患者的作用与效果。方法:选出2017年7月-2021年1月采用布地奈德福莫特罗的62例慢阻肺合并肺癌稳定期患者,将其作为对照组,另选出在此基础之上采用布地奈德福莫特罗的62例慢阻肺稳定期患者,将其作为观察组,观察比较其结果。结果:观察组患者在治疗后其慢阻肺症状评分(CAT)、肺功能、生活质量评分都优于对照组患者,观察组和对照组加以对比具有十分显著的差异性(P<0.05)。结论:对于慢阻肺稳定期患者,运用布地奈德福莫特罗后,治疗效果十分显著。

个体化护理对重症肺炎患者病情及转归的影响探究 下载:94 浏览:851

冉文君 何漪 《中国护理学报》 2024年1期

摘要:
有关资料表明重症肺炎患病率约22%,ICU接收的患者当中,83%的患者都需实施机械通气干预,其中发生感染性休克患者占比是50%,此类疾病有极高死亡率,病死率达到50%左右。本次内容部分是以重症肺炎患者,开展个体化护理方面展开全面调研。方法:近些年发生重症肺炎病症越来越多,为解决此类疾病问题,选入其中的72例患者进行调研,在进行各项操作前,先依据研究要求完成分组,以单双数为依据,对照组全部36例是单数病例,选用常规护理手段,观察组是双数者,运用个体化护理模式,对此次患者护理前后的生理指标方面展开组间对比,主要对此次病患的症状改善所使用时间进行记录与对比,以相关量表方式对比APACHEII评估。结果:在经过干预后患者的各指标发生改变,其中观察组患者生理指标均达到正常水平;观察各病例干预后APACHEII评分,对照组各指标情况较不理想;患者发病后有一系列的症状表现,此次主要对患者实施对症干预,对患者症状缓解所用时间记录比较,其中观察组改善时间较迅速(P<0.05)。结论:针对重症肺炎患者进行了临床护理,主要实施个体化护理服务,可以迅速减轻患者身体症状,早期转归正常生活。

观察血必净联合胸腺肽α1治疗重症肺炎合并脓毒症的疗效 下载:121 浏览:1453

马世俊 王席度 李成荣 《医学研究前沿》 2023年9期

摘要:
探讨血必净注射液联合胸腺肽α1 对重症肺炎合并脓毒症患者血气指标、炎症因子及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 年1 月到2023年5 月期间我院收治的47例重症肺炎合并脓毒症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案的不同分为A 组(血必净注射液治疗,n=23)和B组(血必净注射液联合胸腺肽α1 治疗,n=24),两组均治疗10 d。对比两组疗效、常规疗效指标、血气指标、炎症因子及免疫功能,比较两组治疗期间不良反应情况。结果:B 组治疗10 d 后的临床总有效率为93.33%,高于A组的81.33%(P<0.05)。B组28 d内机械通气时间、ICU治疗时间短于A组,急性生理学及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Ⅱ(APACHEⅡ)评分、快速序贯器官功能衰竭(SOFA)评分低于A组(P<0.05)。治疗10 d 后,B 组氧分压、血氧饱和度高于A 组,二氧化碳分压低于A 组(P<0.05)。治疗10 d 后,B 组超敏C 反应蛋白(hs-CRP)、降钙素原(PCT)、白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低于A组(P<0.05)。治疗10 d后,B组CD3+、CD4+、CD4+/CD8+高于A组,CD8+低于A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组间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必净注射液联合胸腺肽α1 治疗重症肺炎合并脓毒症患者,疗效确切且安全性较好,能改善患者血气状况,提高免疫功能,减轻炎症反应。

自我管理教育对尘肺患者自护能力与肺功能的影响 下载:185 浏览:1459

杨菊莲 《临床医学杂志》 2022年1期

摘要:
目的:探讨自我管理教育对尘肺患者自护能力与肺功能的影响。方法 将113例尘肺患者按入院奇偶顺序随机分为观察组56例、常规组57例,常规组患者给予尘肺患者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自我管理教育,比较两组患者自我管理教育前及出院6月后自护能力及肺功能情况。结果 自我管理教育前观察组及对照组两组患者自护能力及肝功能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出院6月后观察组患者自我护理能力评分及肝功能指标(肺活量、用力肺活量、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及FEV1/FVC)均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 对尘肺患者进行自我管理教育,能够提高尘肺患者自护能力,改善肺功能,有效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

个性化护理在重症肺炎高热惊厥小儿护理中临床应用的效果分析 下载:154 浏览:1277

陈妯 《中国护理学报》 2023年9期

摘要:
研究个性化护理在重症肺炎高热惊厥小儿护理中临床应用的效果。 方法:选取我院2021年1月~2022年9月期间收治的重症肺炎高热惊厥小儿患儿79例,按照信封法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分别为39例、40例。观察组采取个性化护理,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对比两组患儿的病情恢复时间(体温正常时间、惊厥抽搐症状消退时间、神智恢复时间)、护理满意度。 结果:观察组病情恢复时间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 结论:对重症肺炎高热惊厥小儿患儿采取个性化护理,能够有效提高恢复效率,减少病症发作次数,提高患儿及其家属护理满意度,具有推广价值。

急诊护理干预对心肺复苏后患者康复效果的影响评价 下载:137 浏览:1266

邱灵鑫 杨美琴 廖雯静 危丽华 《中国护理学报》 2023年9期

摘要:
探究在心肺复苏后患者中将急诊护理干预方法进行应用对患者康复效果的影响情况。方法:以我院患者为例展开研究,时间为2021年7月——2022年7月,共选取10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接受心肺复苏,对患者展开护理,以不同护理方法为主,分别为常规护理和急诊护理,对比分析不同护理方法对患者的影响效果。结果:护理干预前,两组患者的动脉压和心率水平均无显著差异,P>0.05。护理干预后,各项指标均发生变化,实验组患者的各项指标值更高,与对照组各项数据形成显著差异,表示为P<0.05。实验组患者的体位,气道护理、胸部护理、环境,心理护理和健康教育等方面的护理满意度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而且实验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更低,各项数据均与对照组患者数据存在显著差异,表示为P<0.05,存在意义,实验组护理效果更好。结论:在心肺复苏后患者中将急诊护理干预方法进行应用实施,其临床效果显著,有利于改善患者生命体征,促进患者康复。

新生儿肺透明膜病的临床与DR检查分析 下载:301 浏览:1973

曾敏 《临床医学杂志》 2021年12期

摘要:
目的:DR检查对于HMD新生儿肺透明膜病的应用分析与呈像表现。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HMD新生儿肺透明膜病患者32例,以及同期收治的其他肺部疾病患儿32例作为观察对象进行回顾性分析,将符合标准条件的HMD患儿设置为观察组,其他肺部疾病患儿设置为对照组,两组患儿均接收DR检查,对比观察两组患儿的DR检查胸片结果,分析两组患儿肺部成像区别以及表现征象。结果:分析两组患儿肺部成像区别以及表现征象可见,其他肺部疾病患儿中肺纹理粗糙率81.25%,HMD患儿肺纹理粗糙率40.63%;其他肺疾病患儿毛玻璃样成影率15.63%,HMD患儿84.38%;其他肺疾病患儿白肺率3.13%,HMD患儿白肺率21.88%;其他肺疾病患儿支气管充气征率3.13%,HMD患儿白肺率53.13%;其他肺疾病患儿与HMD患儿肺出血率均为6.25%;其他肺疾病患儿斑点样成影率71.88%,HMD患儿白肺率43.75%;其他肺疾病患儿细小颗粒网状成影率3.13%,HMD患儿白肺率46.88%;分析可见HMD患儿较为典型的肺部征象有毛玻璃样成影、白肺、支气管充气征以及细小颗粒网状成影四项(P<0.05)。结论:使用DR检查诊断HMD新生儿肺透明膜病具有应用价值,DR检查胸片表现一般可见毛玻璃样成影、白肺、支气管充气征以及细小颗粒网状成影的现象,但仍需配合其他实验室检查结果进行最终诊断。

中药自拟方穴位贴敷配合护理治疗小儿支气管肺炎的疗效观察 下载:208 浏览:726

李娟 《中医研究杂志》 2024年3期

摘要:
目的 对小儿支气管肺炎患者实施中药自拟方穴位贴敷,同时进行护理干预,观察其临床症状改善情况及治疗效果。方法 随机选取2021年12月-2022年12月期间,与我院就诊的72例小儿支气管肺炎患者,采用配偶法将其分成两组,观察组(36例)采用中药自拟方穴位贴敷配合护理治疗方案,对照组(36例)予以传统西药治疗,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症状对比分析。包括咳嗽、咳痰、退热及气喘消退时间,同时对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分析。结果 结果显示,观察组临床各项指标均有显著改善,均短于对照组,且治疗效果方面,观察组治愈人数27人,治愈率达66.67%,有效人数11例,有效率为30.56%,无效人数1例,无效率为2.78%,其总有效率高达97.22%。而对照组治愈人数15人,治愈率达41.67%,有效人数15例,有效率为41.67%,无效人数6例,无效率为16.67%,其总有效率为83.33%。由此可见,观察组的总有效率更高,(P<0.05)。结论 中药自拟方穴位贴敷配合护理治疗小儿支气管肺炎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症状,减轻肺部炎症,促进病情康复,值得在临床实践中推广应用。

心肺复苏术中骨髓腔输液在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的教学研究 下载:129 浏览:1588

胡蓬勃 许玲(通讯作者) 《医学研究前沿》 2023年6期

摘要:
探讨网络在骨髓腔输液技能操作中的教学效果。方法:将10名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学员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对照组在示教室给予临床技能操作带教,试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让其关注微信,此微信中有临床技能操作视频,可随时点击学习,比较两组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学员临床技能操作的时间,得分情况。

老年重症肺炎患者使用抗生素降阶梯方案治疗的临床观察 下载:257 浏览:2168

何丹 《临床医学杂志》 2021年10期

摘要:
目的:临床探讨抗生素降阶梯治疗方案运用于老年重症肺炎病例的相关价值。方法
以双盲数表方式,对80例老年重症肺炎病例进行综合分组,其中研究组40例、对照组40例,治疗时间区间:2020年4月~2021年4月,在治疗时,对照组运用常规抗生素开展治疗,研究组运用抗生素降阶梯方案开展治疗,比较组间临床疗效、住院时间等问题。结果 在临床疗效比对中,研究组效果更佳;在住院时间等指标比对中,研究组更为稳定,组间相比差异十分显著。结论 在老年重症肺炎的相关治疗中,运用抗生素降阶梯治疗方式,有利于控制肺炎病情,缩短住院时间,在临床上大力推广。

数字化摄影在诊断肺结核方面的优势 下载:143 浏览:1411

张蓉 李娜 高磊 《中国医学研究》 2023年2期

摘要:
伴随着数字化技术不断的进步和创新,医学影像也由传统的增感屏—胶片向着数字化方向发展,数字化X射线摄影也逐渐地步入各种各样的大型医院,逐渐的取代普通X射线摄影方式。本文从数字化摄影诊断肺结核方面展开讨论,简单的阐述数字化摄影在诊断肺结核方面的优势。

循证护理在小儿肺炎合并心力衰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分析 下载:198 浏览:2203

董玉君 《临床医学杂志》 2021年9期

摘要:
目的:研究循证护理应用于小儿肺炎合并心力衰竭临床治疗中的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3月至2020年9月我院收治的肺炎合并心力衰竭患儿20例,采取随机数字表法的形式分为两组,实验组和对照组各1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干预,实验组采取循证护理干预,对两组患儿肺炎症状消失的时间以及护理前后心功能进行对比。结果:实验组患儿肺炎症状的消失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护理后心功能改善程度明显大于对照组。结论:循证护理应用于小儿肺炎合并心力衰竭临床治疗中具有极大价值,值得推广。

肺癌患者化疗中的护理体会 下载:154 浏览:1292

李娜 师培琼 吴静 《中国护理学报》 2023年1期

摘要:
探讨肺癌患者化疗期间的不良反应及护理对策,改善化疗不良反应的影响。方法:对60例本院肺癌化疗患者制定合理的护理方案,从心理支持化疗护理饮食护理,用药护理等方面,指导患者积极配合治疗。结果;通过悉心护理及患者的配合,60例患者顺利完成化疗无死亡病例及永久性脏器损害发生。结论:合理的护理反感是预防及减少肺癌化疗不良反应的重要因素,可明显减少并发症,保证化疗顺利完成。

茶碱类药物在支气管哮喘治疗中的应用 下载:119 浏览:1455

何鑫 《医学研究前沿》 2023年1期

摘要:
研究茶碱类药物在支气管哮喘患者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21年7月-2022年7月收治的80例支气管哮喘患者,根据不同治疗方式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40例。结果:实验组治疗有效率(95.00%)高于对照组(80.00%);肺功能指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支气管哮喘患者应用茶碱类药物进行治疗,可明显改善肺功能,提高治疗效果。

肺癌患者弥散功能特点及临床意义探讨 下载:295 浏览:2012

冯丹 《临床医学杂志》 2021年8期

摘要:
目的:探讨肺癌患者弥散功能特点及临床意义。方法:将2020年1月至2020年9月入选的62例患者作为观察组,另选择62例无性别和年龄差异的正常人进行研究,作为对照组。对所有研究人员进行进行肺及弥散功能检测。对比两组临床指标、肺功能及弥散功能差异。结果:对照组组FEV1、PEF、MMEF、RV、TLC分别为(93.25±7.15)%、(81.25±14.63)%、(39.24±3.47)%、(116.35±25.84)%、(98.23±10.25)%,观察组分别为(43.25±6.98)%、(38.13±11.21)%、(16.25±4.22)%、(216.32±11.25)%、(118.36±12.36)%,观察组患者肺容量和弥散功能指标比对照组差,P<0.05,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临床指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肺功能及弥散功能指标可以用来诊断肺癌疾病。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