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快速康复护理对股骨骨折术后深静脉血栓的预防效果 下载:163 浏览:2551

林潇潇 郑蓉 杜红英 《预防医学杂志》 2022年6期

摘要:
目的:研究快速康复护理对股骨骨折术后深静脉血栓的预防效果。方法:作者选择我院在2019年4月至2020年4月期间收治的60例股骨骨折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然后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对所选对象进行分组,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组均由30例患者组成,通过常规护理的患者为对照组,通过快速康复护理的患者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指标(首次排气时间、下床活动时间、进食时间、住院时间)以及深静脉血栓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的首次排气时间、下床活动时间、进食时间、住院时间分别为:(24.46±2.43)h,(26.01±2.45)h,(22.46±2.15)h,(4.42±0.29)d,对照组患者的首次排气时间、下床活动时间、进食时间、住院时间分别为:(38.49±2.19)h,(52.47±2.24)h,(41.98±2.34)h,(6.79±0.32)d,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的深静脉血栓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普外科股骨骨折患者的临床护理中,应用快速康复护理,可以有效改善手术指标,降低术后深静脉血栓发生率,应用效果优良,值得推广。

脑血管介入术后患者下肢静脉血栓的预防性护理效果 下载:173 浏览:2065

俄红霞 《预防医学杂志》 2022年3期

摘要:
目的:研究采用预防性护理模式,对脑血管介入术患者出现下肢静脉血栓中应用价值。方法:在我院的住院患者中,随机选取100例脑血管介入术后的患者进行研究,将所有患者均分为两组。试验组患者采用针对性下肢静脉血栓护理,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围术期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凝血功能相关指标和下肢静脉血栓的发生率。结果:试验组与对照组相比较,实验组血栓凝血功能更好,有较大差异(P<0.05);试验组患者出现下肢静脉血栓所占比例为2%,对照组出现下肢静脉血栓所占比例为14%,(P<0.05)。结论:采用预防性护理方法,在脑血管介入术患者中有重要应用价值,可以在临床上得到应用。

脑血管介入术后患者下肢静脉血栓的预防性护理效果 下载:195 浏览:2560

俄红霞 《预防医学杂志》 2021年12期

摘要:
目的:研究采用预防性护理模式,对脑血管介入术患者出现下肢静脉血栓中应用价值。方法:在我院的住院患者中,随机选取100例脑血管介入术后的患者进行研究,将所有患者均分为两组。试验组患者采用针对性下肢静脉血栓护理,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围术期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凝血功能相关指标和下肢静脉血栓的发生率。结果:试验组与对照组相比较,实验组血栓凝血功能更好,有较大差异(P<0.05);试验组患者出现下肢静脉血栓所占比例为2%,对照组出现下肢静脉血栓所占比例为14%,(P<0.05)。结论:采用预防性护理方法,在脑血管介入术患者中有重要应用价值,可以在临床上得到应用。

孕产妇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的护理对策探讨 下载:140 浏览:1618

靳红霞 《护理研究杂志》 2022年1期

摘要:
目的 探讨孕产妇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的护理对策。方法 选择2019年7月至2021年7月来我院治疗的21例妊娠期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及同期产后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的11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均进行综合性治疗的基础上进行心理、体位、饮食、病情、饮食、运动等多方位护理指导,并在患者出院后对其进行预防DVT复发的指导。结果 所有患者在全面护理下临床症状均得到了好转和痊愈 ,护理有效率为100%,治疗过程中出现2例阴道流血、1例子宫收缩异常不良反应,经及时治疗症状均消失,妊娠期发病患者预后效果较好,治愈后继续妊娠,娩出胎儿未发现异常。结论 针对妊娠期及产褥期并发DVT患者应及时采取对症治疗,并对患者进行心理、病理、饮食、运动、预防保健等多方面护理,以避免严重并发症的出现,保障孕产妇及新生儿生命健康。

人性化护理在前列腺增生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预防中的应用 下载:181 浏览:2550

赵君 《预防医学杂志》 2021年8期

摘要:
目的:探究人性化护理应用于前列腺增生术患者术后护理中预防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临床效果。方法:以简单随机抽样法纳入阆中市人民医院的77例前列腺增生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病例选取始于2019-12并止于2020-12。以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参照组(38例)和护理组(39例),前者在术后行常规护理,后者则给予人性化护理,统计并分析两组凝血功能以及深静脉血栓发生率。结果:护理前,两组患者各项凝血功能指标相似(P>0.05)。护理后,较参照组,护理组凝血功能指标、深静脉血栓形成发生率等数据更优(P<0.05)。结论:人性化护理应用于前列腺增生术患者术后护理中不仅对凝血功能有改善作用,预防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效果更理想,建议优先选择。

对住院治疗的神经外科疾病患者进行预防下肢静脉血栓护理的临床效果 下载:193 浏览:2554

王莹 李志英 《预防医学杂志》 2021年2期

摘要:
目的:在住院治疗的神经外科疾病患者中,探究对其进行预防下肢静脉血栓护理的方法及其临床效果。方法:在2020年02月~2021年02月期间,随机选择在我院进行住院治疗的神经外科疾病患者100例,根据数字随机分配法将其分为参照组与试验组,前者进行常规护理,后者在此基础上进行预防下肢静脉血栓护理,比较护理效果。结果:两组患者的下肢静脉血栓发生例数分别为试验组2例、参照组10例,护理有效率分别为96.00%(48/50)和80.00%(20/50),以试验组效果更优(P<0.05)。统计两组患者及家属对护理的满意度,试验组(98.00%)明显高于参照组(82.00%),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住院治疗的神经外科疾病患者中,对其进行预防下肢静脉血栓护理,可有效降低血栓发生情况,患者满意度提高,利于构建和谐的护患关系,值得大力推广应用。

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下肢深静脉血栓的临床研究 下载:160 浏览:1299

郑夏冬 《诊断医学》 2024年6期

摘要: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下肢深静脉血栓的价值。方法:选择我院2018年6月至2019年6月收治的50例静脉造影确诊为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入组对象,选择同期50例健康体检的志愿者作为对照组。所有患者进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对比两组检查结果。结果:研究组血管内径股总静脉内径、股浅静脉内径、腓静脉内径、胫前静脉近端内径均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收缩期峰值流速、舒张末期流速高于对照组,阻力指数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下肢深静脉血栓的价值高,管径扩张和彩色血流信号数据差异明显,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后综合征的应用价值 下载:324 浏览:3843

黄智华 《诊断医学》 2022年5期

摘要:
目的:分析讨论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后综合征的诊断价值,以期为下肢深静脉血栓的诊断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9年4月,在本院接受诊治,经上行性静脉造影被诊断为下肢深静脉血栓综合征的患者800例为研究资料,800例患者还接受了二维超声检查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对800名患者的病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分析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后综合征的诊出率以及与二维超声检查诊出率的差异。结果:根据统计结果,彩色多普勒超声的诊出率要明显地高于二维超声,P<0.05,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讨论: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后综合征的诊断价值较二维超声更高,值得临床使用和推广。

低分子肝素钙用于下肢烧伤患者术后预防静脉血栓栓塞症的临床价值分析 下载:89 浏览:817

司海莉 郭建鹏 高京 田瑞雪 刘杰 《临床医学杂志》 2024年5期

摘要:
静脉血栓栓塞症(VTE)是下肢烧伤患者术后的常见并发症之一,其形成机制复杂,涉及多种因素。VTE不仅影响患者的康复进程,还可能危及患者生命。因此,对下肢烧伤患者术后进行有效的VTE预防显得尤为重要。近年来,低分子肝素钙因其独特的药理作用,在VTE预防中得到了广泛应用。本文旨在探讨低分子肝素钙用于下肢烧伤患者术后预防VTE的临床价值。

中西医结合下关节置换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及预防的临床研究进展 下载:156 浏览:1169

吴至锋1 张怡元2(通讯作者) 《临床医学杂志》 2023年10期

摘要:
关节置换手术是治疗关节疾病的有效方法,它可以显著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然而,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是该手术的一种潜在且严重的并发症,可能导致严重的后果[1]。在近年来,随着医学研究的不断发展,临床医生和研究人员对关节置换术后DVT的风险因素、预防措施和治疗方法进行了广泛研究。本综述将回顾目前的临床研究进展,重点关注关节置换术后DVT的风险因素、预防策略和治疗方法。

中药金黄散外敷在下肢深静脉形成治疗中的临床观察 下载:365 浏览:4524

潘定满 《中国中医药》 2023年9期

摘要:
研究中药金黄散在下肢深静脉血栓治疗中的应用效果,为今后使金黄散治疗此类疾病提供参考。方法:选择2021年1月至2023年7月50例恶性肿瘤伴有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患者,观察治疗前效果和临床症状改善效果,比较血浆相关指标。结果:经过治疗,这50名患者的治疗效果中有46人提示显效,3人有效,1人无效果。外用金黄散后,血浆指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基础上,使用中药金黄散可明显缓解临床症状,对改善血液黏稠度有明显效果,可作为有效的辅助治疗手段。

肝移植术后行优质护理干预对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预防效果 下载:89 浏览:733

陶蕊 《中国护理学报》 2024年9期

摘要:
研究肝移植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预防中引进优质干预理念的价值。方法:把时间为2023.2-2024.2月中接受肝移植术治疗的患者126例患者列入观察范围,按照随机模式对这些患者划分小组,普通指导组的患者接受术后普通护理,优质指导组的患者接受术后优质护理,统计患者恢复与下肢深静脉血栓预防的情况、术后凝血功能恢复情况和干预肯定度的评价情况。结果:优质指导组身体恢复时间好于普通指导组,且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出现率是3.2%,低于普通指导组7.9%,p<0.05;干预结束,优质指导组凝血酶原时间、血小板指标等多个凝血指标均优于普通指导组,p<0.05;优质指导组患者的肯定度评价分数更高,p<0.05。结论:肝移植术后,护士应及时纳入优质干预理念,更好地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改善患者身体指标,促进患者康复。

预防护理干预在肝胆胰外科患者术后下肢静脉血栓预防中的应用研究 下载:97 浏览:790

朱海红 陈硕 刘林坡 《中国护理学报》 2024年5期

摘要:
本研究旨在通过随机对照试验,探讨预防性护理干预在减少肝胆胰外科患者术后下肢静脉血栓形成中的应用价值,为临床提供科学依据和护理策略。方法 本研究严格选取了200名在我院接受全身麻醉下手术治疗的肝胆胰疾病患者作为研究样本。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这些患者均分为两组。对照组实施标准护理措施,而实验组则实施预防性护理措施。研究旨在对比分析两组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DVT)的发生率,以评估预防性护理措施在降低DVT风险方面的有效性。结果 统计结果显示,实验组患者术后下肢静脉血栓的发生率为1%,而对照组的发生率为5%,实验组的血栓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且差异具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结论 预防性护理干预在减少肝胆胰外科患者术后下肢静脉血栓形成中的积极作用。

VTE评分的优质护理干预对高龄住院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作用分析 下载:91 浏览:790

胡丹 《中国护理学报》 2024年4期

摘要:
探讨高龄住院患者采取VTE评分的优质护理干预对其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预防效果。方法:选取我院80名高龄住院患者,采取数字随机法分为两组,每组各40例,考察组采取VTE评分的优质护理干预,一般组利用常规护理,对比两组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结果:考察组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低于一般组,有意义(P<0.05)。结论:VTE评分的优质护理干预可减少高龄住院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

心胸外科手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危险因素分析及护理 下载:142 浏览:1527

沈丰华 张丽燕 《中国医学研究》 2023年9期

摘要:
目的:探讨心胸外科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影响因素,制定适宜的护理干预措施。方法:90例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分别分析形成相关危险因素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给予针对性的护理干预。结果:观察组护理评分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于心胸外科下肢深静脉血栓高危因素要给予针对性护理干预,这样可减少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和致残率。

综合康复护理气压治疗仪对预防脑出血患者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效果分析 下载:147 浏览:1239

赵丽 《中国护理学报》 2023年9期

摘要:
分析综合康复护理气压治疗仪对预防脑出血患者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20年06月-2023年06月收治的60例脑出血术后患者进行研究,做随机分组处理,对照组30例,实施常规康复护理,观察组30例,在前者基础上使用综合康复护理气压治疗仪,对比两组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神经功能缺损情况、日常生活能力。

标准化护理措施在预防颅脑外科深静脉血栓形成分析 下载:139 浏览:1219

兰小燕 《中国护理学报》 2023年7期

摘要:
近年来,临床护理朝着专科方向发展,提高专科护理质量是医院与专科护理建设的重要内容。通过护理学会组织搭建的健康管理护理专委会学术平台,对从事健康体检工作的机构及护士进行规范化管理、培训,交流相关体检护理工作服务模式,全面提高其工作和管理效能,进一步预防颅脑外科深静脉血栓形成。下面本文就标准化护理措施在预防颅脑外科深静脉血栓形成进行简要分析。

早期运动护理对脑梗死偏瘫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应用效果探讨 下载:223 浏览:1890

黄海彦 吴爱娟 《中国护理学报》 2022年9期

摘要:
探讨早期运动护理在预防脑梗死偏瘫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上的作用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64例脑梗死合并偏瘫患者的临床资料,治疗时间2020.5至2021.11,依据入院单双数均分两组,运动组32例,实施早期运动护理,干预组32例,实施常规护理,比较运动组与干预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 运动组静脉血流峰速与静脉血平均流速从表1看,高于干预组患者,组间数据差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前,运动组ADL评分从表2看,接近于干预组患者P>0.05;护理后,运动组ADL评分从表2看,高于干预组患者,组间数据差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早期运动护理在预防脑梗死偏瘫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上的作用效果比较突出,值得广泛利用。

腹腔镜术后下肢静脉血栓的护理研究进展 下载:159 浏览:1690

李燕均 《医学研究前沿》 2022年8期

摘要:
腹腔镜手术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等优势,因此被临床广泛推广应用,但其术后多存在多种并发症,下肢深静脉血栓(DeepVeinThrombosis,DVT)是极为常见的一种,影响到患者生活质量,若治疗不及时易引发肺栓塞,导致患者猝死。对此,在患者术后临床人员应做好DVT护理工作。

探讨间歇加压抗栓系统在剖宫产围术期下肢深静脉血栓预防中的应用效果 下载:157 浏览:1691

雷凌 《医学研究前沿》 2022年8期

摘要:
分析间歇加压抗栓系统对预防剖宫产产妇围术期内并发DVT的效果。方法 以2020.9-2021.8期间我院接收的120例剖宫产产妇为例,随机抽签将其分成两组。参照组60例产妇接受常规护理,在此基础上对实验组60例产妇采取间歇加压抗栓系统干预,观察两组产妇DVT发生率。结果 实验组2例产妇发生DVT,发生率3.33%,参照组7例产妇发生DVT,发生率为11.67%,显著较实验组高,组间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间歇加压抗栓系统可有效预防剖宫产围术期DVT,有较强的临床推广意义。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