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形神之辩——论插画艺术语言的形式美学 下载:302 浏览:2934

赵泠婕 《中国艺术研究》 2021年2期

摘要:
形式美是客观事物和艺术形象外在形式上的美,是从古希腊时期由“美的形式”,演变为一种规范化的形式,成为独立的“审美对象”。而插画是“形式美”的一种表现形态。本文以“形”为出发点,探究插画艺术在画面“意象”和绘画“形象”的层次。以现代插画中具有创新性、时代性、生动性特征的案例,解读插画的内蕴美感。探析插画艺术语言在当下时空中多样性的形式美学。

传统艺术视角下图像的符号美学 下载:295 浏览:2941

张哲笑 《中国艺术研究》 2021年2期

摘要:
在工业、科技、艺术、文化高度发展的今天,面对外来文化的冲击,我国的传统文化艺术却被挤压到一角。中国传统艺术不仅在国际社会中缺少广泛的认知,甚至一些比较少见的文化艺术在国内也鲜有人知。相较于中国的传统文化艺术,日本等周边国家的传统文化不仅得到了保护和延续,更是将自己的传统文化转化成为代表自己国家的文化符号,使之成为人们了解本国文化的窗口。东亚地区的文化艺术,大都受我国文化的影响,与我国的传统文化艺术具有相似性,因此在国际上中国传统文化艺术非常容易被错认成韩国文化或日本文化。因此我国对传统文化的保护、普及与传播刻不容缓。本文从图像符号出发,通过分析具体作品,探寻传统文化艺术的本质与内核,把握传统文化艺术的图像符号,从而加强传统文化艺术的交流与传播。

真实的经验与感性的表现——插画艺术异质相融的表现语言 下载:311 浏览:2930

张奇勋 《中国艺术研究》 2021年2期

摘要:
当下是以跨界、多元、探索为特征的艺术时代,插画艺术受其他姊妹画种的渗透,及新媒体艺术的影响,成为了多种元素共建起的艺术形式,具有丰富表现意味。这使它超越了对架上绘画形式上、文学形式上对语言表达的依赖。其艺术语言的多元性、广泛性、维度化的表现特征是插画作为独立画种的显著特点。在众多风格中,强调其艺术的表现性插画尤为突出。本文从表现性绘画为研究的出发点,探究表现性插画的形式语言和内在精神及艺术价值,探索插画在形式创作、意象传达上与其他形式间之间的异质与相融。

美学视角下创新幼儿美术教育的策略研究 下载:65 浏览:577

历莉 《教育研究与发展论坛》 2025年3期

摘要:
美学,作为一种启迪心灵的审美视角,完美契合了幼儿探索世界的纯真好奇心,为他们的美术学习之旅增添了无限深度与广度。在生命美学的滋养下,幼儿美术教育展现出多元化风采,教师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模式,引领幼儿跨越界限,多维度领略生命的斑斓之美,这不仅滋养了他们的审美情感,更激发了无限的创造潜能与想象力。展望未来,生命美学将持续照亮幼儿美术教育之路,成为培养幼儿创造力与绘画技艺的坚实基石,助力孩子们在艺术的海洋中自由翱翔,收获更加丰富多彩的成长体验。

马克思主义与当代美学的发展研究 下载:153 浏览:1824

陈杰 《哲学研究进展》 2022年5期

摘要: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美学经过60年以上的发展形成了独特的美学传统。这个传统的形成不能当作成《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的解释。在接受1844年经济学哲学原稿的过程中,把美学理论基础深深地根植在了实践基础上。在此背景下,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美学,除了实践存在一定的相关联外,还要构造出人们不同的行为观点。

李子柒现象背后的中国文化美学意蕴及哲学内涵探析 下载:182 浏览:2213

李燕秀 《哲学研究进展》 2021年7期

摘要:
李子柒在2019年被中国新闻周刊评为年度文化人物、在油管中文频道最多订阅量的吉尼斯世界纪录也多次刷新、还被人民日报、央视等国家级媒体纷纷点赞。获得如此成就源自于她的视频内容还原了田园生活,让更多人看到中国美食、了解中国风俗,其创作的视频内容代表了中国文化的审美情趣,被粉丝称为中国文化输出大使。
李子柒从KOL演变成一种文化现象,变成一个有生命力的文化符号,除了背后有品牌团队运作以及社会发展阶段的需要以外,也是中国文化、哲学内涵显现等多维度综合影响的结果。本文以李子柒现象为案例,从其表现的中国文化中探析蕴含的美学意蕴及哲学内涵,为中国文化的“表达”找到一些底层逻辑和语境,为“中国文化” 的未来努力。

工业建筑设计的美学与节能要素 下载:191 浏览:1907

汪洛锋 《中国建筑》 2022年3期

摘要:
改革开放以来,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使人们的生活水平逐渐提高,与此同时,人们对现代化工业建筑的设计要求也越来越严苛,已经不再仅仅满足于建筑结构使用空间的大小,而是对工业建筑设计中的美学与节能有了新的追求。然而,由于我国工业建筑的发展较晚,相关的设计理念和设计水准在现代化的建筑领域中还没有得到很好的展现。本文通过对工业建筑领域美学与节能要素应用的详细阐述,为我国建筑行业的健康发展和创新提供了可靠的参考依据。

建筑设计与建筑美学结合的分析 下载:280 浏览:2815

安晓月 《中国建筑》 2021年2期

摘要:
房屋建筑设计和建筑美学二者关系十分紧密,二者可以在某些方面实现有机的结合,打造出高质量高水平的建筑,是有机的结合体。经济水平的提升带动了人们生活质量和审美标准的提升,人们对建筑设计提出了更高的质量要求与审美要求。因此,为了进一步研究建筑设计与建筑美学二者的关系。本文首先从二者的有机结合开始介绍,接着介绍了房屋建筑设计中美学设计的具体表现以及提升措施,希望可以推动今后房屋建筑设计的发展,更加满足现代人们的审美需求。

新闻播音中的中国传统美学思想与运用 下载:33 浏览:1016

毛馨 《中国新闻传播》 2024年9期

摘要:
艺术的至高境界,在于打动人心,洗涤心灵,使人从自然之美,生活之美,精神之美。它以“气韵生动”的形式、“中和向心”的协调美、“天人合一”的“意境美”为其实践创造的途径和方式,旨在用“仁”的道德认识来传达“义”与“真”的声音,从而创造出“崇高”的“普遍”的境界。可以说,“崇高”的美是它的基本的播音风格,也是它的一种审美境界,它的基本特征就是“人民追求更好的生活”,这一点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美学与中华传统审美的契合,也是马克思主义美学在中国的另一个重要证据。

教育信息化视域下的高中音美学科艺术欣赏教育探究 下载:194 浏览:1966

杨德林 《中国教育探索》 2022年4期

摘要:
目前教育信息化视域已经走入越来越多的中学课堂,音美学科欣赏作为中学音美学科程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需要更多的教学资源来满足授课教师与学生的需求。与传统教学方式相比,教学信息化视域下的音美学科艺术欣赏教育,有其自身的独特优势,例如,视听效果的良好体现、信息资源的快捷开放和教学功能的互动性,而且更能够提高学生的音美学科素养,强化学生对音美学科的欣赏能力,并能够借助自己已掌握的知识内容营造美的大环境。同时,也有利于教师完善并革新教育观念、改进教学方式,将音美学科欣赏与文化有机结合,进而提升中学音美学科艺术欣赏教育的有效性。尽管教育信息化视域逐渐在各个中学铺开,但依旧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因此,目前中学音美学科艺术欣赏教育的形势,仍然是信息化和传统教育相融合的状态。

基于园林艺术美学视角下的低碳景观设计 下载:80 浏览:796

徐玉琴 《低碳研究》 2024年2期

摘要:
随着社会不断的发展,人们的低碳环保意识不断增加,低碳景观设计已经成为城市应对气候变化、降碳减排的有效方法之一,但是其在现代园林艺术领域中还没有得到广泛的应用。基于此,深入分析了将低碳景观设计融入现代园林艺术所产生的改善生态文明环境的作用,巧借创新材料手法的设计条件,提出低碳文化立意、低碳艺术装置、生态绿地空间的设计应用途径,旨在对增强景观设计、减少碳排放效应及发挥现代园林的艺术价值等方面提供帮助。

公园园林景观设计的创新思路与实施 下载:77 浏览:843

焉青 《中国设计》 2024年5期

摘要: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公园园林景观作为城市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设计创新性对于提升城市居民的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旨在探讨公园园林景观设计中的创新思路及其实施效果,通过分析当前设计实践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创新性设计策略,并结合案例展示其在实际应用中的效果。研究结果表明,创新性设计能够有效提升公园园林的生态功能和美学价值,增强市民的游憩体验。本文的结论为公园园林景观设计提供了新的视角和实践指导。

绘画笔触史及其美学的社会成因 下载:161 浏览:1358

苟静莉 《社会科学研究进展》 2023年8期

摘要:
绘画笔触史在不同的语境下具有某些共同的特性,在这之中包含了社会的发展、工业的发展、权利的影响、需求的变化等。从绘画起源开始,绘画笔触就随之出现了,笔触语言的发展过程也体现了艺术史发展过程,并且因社会环境需求的不同而产生变化和发展。在这样的思考下,以材料的发展、科学的发展、教权与皇权的消亡三个主要方面按照时间顺序来分析绘画笔触史及其美学的社会成因,进而联系到艺术的发展和社会的发展,从而引发对当代艺术发展的深思。

分析纳米复合树脂在前牙美学修复中的临床效果 下载:89 浏览:817

季丽颖 《临床医学杂志》 2024年6期

摘要:
目的:分析纳米复合树脂在前牙美学修复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22年1月份至2024年1月份,本院门诊收治的60例行前牙美学修复患者,以随机抽签法分组。对照组进行修复治疗时采用光固化复合树脂材料,观察组进行修复治疗时采用纳米复合树脂材料。对比患齿健康指数、新骨轮廓和骨密度评分、牙槽骨垂直吸收量、修复后患者满意度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SBI、GI水平均较低;观察组新骨轮廓、骨密度及牙槽骨垂直吸收量三个维度评分均较对照组高;观察组各维度修复满意度评分均较高;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较低。上述指标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 在前牙美学修复中,纳米复合树脂展现出显著效果,为患者外观及口腔健康提供了有力支持。不仅可以改善患齿健康指数,减少牙槽骨垂直吸收量,而且还可以有效降低并发症风险,患者修复后满意度显著提高。

美学融入体育 技术推进创编——高中健美操教学创新实践路径探究 下载:131 浏览:1659

申俊杰 《教育实践与创新》 2023年9期

摘要:
高中健美操作为一门独特的体育课程,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身体素质和协调能力,还能提升学生的艺术修养和审美意识。然而,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很难充分发挥健美操的潜力。因此,探索高中健美操教学的创新实践路径,提升其艺术性和观赏性,成为当前教学改革的重要课题。本文通过阐述高中健美操教学创新实践应用意义,探讨高中健美操教学创新实践路径的应用策略,旨在通过高中健美操创新教学为健美操教学的有效实施效果提供借鉴。

核心素养下初中学生数学计算能力的有效培养分析 下载:237 浏览:2478

何正锋 《计算数学学报》 2023年7期

摘要:
在过去的几年里,随着新的课程标准的推行,我们发现初中数学的学习方式与以往有所不同。这些内容涉及到的领域非常广泛,特别是在计算方面。通过这些方法,我们希望能够为学生培养良好的数学能力。在初中阶段,培养学生的数学计算能力一直都是一个棘手的课题。因此,我们应该着眼于如何在这个阶段帮助他们更好地掌握这门课程,并且在课堂上更加注重实际应用。

漫画美学在当代艺术表达中的融合与创新 下载:166 浏览:657

张琬悦 《中国教育学报》 2024年6期

摘要:
本论文深入探讨了漫画美学如何在当代艺术中实现融合与创新,并通过此过程强化了艺术在社会评论和文化对话中的作用。首先,文章详细分析了漫画美学的核心特征,如夸张的表现形式、鲜明的线条与色彩,以及如何将这些元素融入当代艺术创作中,赋予作品新的视觉语言和深层意义。随后,本文探讨了漫画元素如何促进艺术家与观众之间的互动,以及这种互动如何提升艺术作品的社会参与度和文化共鸣。此外,论文还着重讨论了漫画美学在提供社会批评和促进跨文化理解方面的重要价值,指出其如何成为跨越文化界限的通用语言,促进全球范围内的文化对话。总之,本研究突出了漫画美学在当代艺术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展示了它如何促进艺术形式的多样化和深化艺术与社会的联系。

基于传统美学的学前教育美术课程创新设计 下载:72 浏览:814

王学军 《教师教育与创新》 2024年6期

摘要:
在全球化浪潮的推动下,世界各国的文化交流日益频繁,新兴文化与传统文化的碰撞日趋激烈,传统文化的保护与传承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学前教育作为人生教育的起点,承载着塑造幼儿基本价值观、培养审美情趣与创造力的重要使命。美术课程作为学前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不仅是学前儿童表达自我、感受世界的窗口,更是传承与发展民族文化、美学理念的重要途径。本文针对的是传统美学在学前教育中的价值与意义以及基于传统美学的美术课程创新设计的研究。

医美企业规范化进程与医生专业化培训——围绕患者健康福祉的核心研究 下载:142 浏览:1347

丘汉华 《中国医学研究》 2024年5期

摘要:
《健康文摘》研究了医美企业的规范化发展以及对医师进行的专业培训的重要性,并突出了病患健康幸福的中心作用。这篇论文深入探讨了医美行业中现存的几大挑战,例如市场的不稳定秩序、不一致的从业人员资格等问题,并强调了建立规范化管理和相应制度的紧迫性。该文同时突出了医生的专业培训在提高医美服务品质及确保患者保障上的核心影响,并强烈建议加大医美专业工作人员的培训力度和进行资质审核。文章结合案例研究与数据探讨,提供了一系列的策略建议,如设立行业准则、加强监督措施、促进医生的持续性教育等,以推动医美领域走向健康和持续的发展道路,最后目的是提高患者的健康状况和福祉。

平面设计中的色彩美学分析研究 下载:155 浏览:1624

刘飞 《现代教育教学研究》 2022年6期

摘要:
伴随着互联网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们对于信息的传播手段以及接收渠道越来越丰富,对于美的标准也在发生着改变。在现代平面设计中,针对图片的处理不仅仅是简单的内容拼接,同时还需要考虑图片的色彩搭配,从而满足人们在视觉上的美学需求,这种视觉传达的要求提高也促使着人们越来越关注平面设计中的色彩美学分析,这也是本文研究的重点。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