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浅谈许玲教授从调护脾胃防治恶性肿瘤的临床经验 下载:297 浏览:2930

孙嘉融1 姚嘉麟2 岑睿康1 《肿瘤研究》 2021年7期

摘要:
总结许玲教授从调护脾胃防治恶性肿瘤的临床经验。许教授认为:脾胃功能强弱与肿瘤病人预后密切相关,调护脾胃是防治肿瘤的要法,而斡旋中焦之气是扶正抑瘤的基础。防治肿瘤当以调护脾胃为先,待脾健胃和后再施予扶正抑瘤之药。

牛羊脾胃疾病诊断及治疗技术 下载:63 浏览:721

库尔曼别克·吐尔孙斯地克 《当代畜牧兽医》 2024年1期

摘要: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生活的质量有了新的要求,使得养殖业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在对牛羊进行养殖的过程中,会由于养殖的环境和养殖的技术等问题导致牛羊在成长的过程中会出现很多的疾病,这些疾病的出现会对牛羊的健康造成很严重的影响,如果不对有疾病的牛羊采取有效的治疗措施,就很有可能造成牛羊的死亡,所以对牛羊常见的疾病进行诊断和治疗是十分有必要的,本篇文章主要介绍对牛羊常见疾病的诊断以及治疗的措施。

牛脾胃病的治疗措施 下载:127 浏览:1274

金胜柱 许金奎 孟灵宇 《当代畜牧兽医》 2023年7期

摘要:
民生发展中对牛肉制品的需求越来越多,很多养殖场为了满足市场发展需求,不断扩大养殖规模,且牛的数量也在增多。但是在不同的养殖环节,容易受到环境、天气变化及牛群抵抗力等因素影响,导致牛感染脾胃疾病,一旦发病,患病牛会出现采食量下降、食欲不振、精神萎靡、粪便稀薄等临床症状,养殖人员应该做好日常观察及初步诊断,选择合理的方法进行治疗,减少因牛脾胃疾病带来的经济损失,为养殖行业的健康稳定发展提供助力。

循环模式管理下的综合营养护理在重症消化道出血患者中的应用探析 下载:85 浏览:1090

黄丽叶 黄燕玲 曾莉 《中国食品与营养》 2024年6期

摘要:
目的 探讨循环模式管理下的综合营养护理在重症消化道出血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收集56例于2020年1月至2023年12月接受治疗的重症消化道出血患者的基本资料,并以传统护理(对照组n=28)与循环模式管理下的综合营养护理(研究组n=28)进行对比,研究结束后采集患者各项信息,判断护理方法的有效性。结果 研究组患者营养指标与护理满意度比对照组更好(P<0.05)。结论 在循环管理下进行全面的营养护理,是治疗重症消化道出血最有效的方法,既可以缓解病人的症状,又可以保障病人的营养指数,因此,在临床的护理工作中,必须在循环方式下进行全面的营养护理,才能保障病人的生活和健康。

捏脊疗法在脾胃虚弱型消化不良患儿临床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下载:62 浏览:932

黎艳庄 《临床医学杂志》 2024年1期

摘要:
目的:探讨捏脊疗法在脾胃虚弱型消化不良患儿临床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7月—2023年7月我院收治的97例脾胃虚弱型消化不良患儿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其中对照组48例,给予常规护理,研究组49例在此基础上给予捏脊疗法,干预4周后,比较两组临床护理效果及干预前后中医证候积分、尼平消化不良指数(NDI)评分、实验室各指标。结果:干预后,研究组中医证候积分主症、次症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5);干预后,研究组NDI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研究组胃动素、瘦素、神经肽Y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捏脊疗法可有效改善脾胃虚弱型消化不良患儿临床症状,提高其血清胃动素、瘦素及神经肽Y水平,护理效果确切,值得临床推广。

颜勤教授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经验 下载:157 浏览:1081

邓娜1 李勰1 颜勤2 《临床医学杂志》 2023年10期

摘要:
颜勤教授认为肝郁脾虚型功能性消化不良多是以上腹部胀痛不适,受情志因素影响较大的一类疾病。其基本病机为中焦气机不利、脾胃升降失和,以疏肝解郁、健脾和胃为治法,方选四君四逆汤加减,在疏肝理气的基础上调理脾胃,在临床上取得了较好的临床疗效。

探讨在中医内科治疗脾胃病中行柴胡疏肝散对其治疗有效率及临床效果 下载:254 浏览:2586

魏万荣 《中国中医药》 2024年10期

摘要:
探讨在中医内科治疗脾胃病中行柴胡疏肝散对其治疗有效率及临床效果。方法:研究时间起于2022年10月,止于2024年04月,参考对象具体构成为:罹患脾胃病的患者,而后分组,指导原则为:随机抽签法,具体组别为:对照组、实验组,2组脾胃病患者病例数为78,各组中收纳样本数为39;其中,对症西药治疗用于对照组,对症西药联合柴胡疏肝散治疗用于实验组,就2组治疗效果展开比较。结果:中医候症积分、炎性指标对比,治疗前没有显著差异,治疗后,实验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医内科治疗脾胃病中应用柴胡疏肝散,能够显著优化药物治疗有效率,稳定患者疾病症状。

对脾胃虚寒胃脘痛患者施行改良艾灸联合中医特色护理的效果研究 下载:654 浏览:2577

任翠 《中国中医药》 2023年4期

摘要:
对脾胃虚寒胃脘痛患者施行改良艾灸联合中医特色护理的效果研究。方法 选取2022年5月-2023年5月本院收治的脾胃虚寒胃脘痛患者60例作为观察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应用常规治疗、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应用改良艾灸联合中医特色护理。比较干预效果。
结果 观察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中医症状积分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生存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改良艾灸联合中医特色护理可以在脾胃虚寒胃脘痛患者的干预中发挥重要作用。

中医护理方案对脾胃虚寒证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疗效 下载:452 浏览:3693

李桂桂 《中国中医药》 2023年4期

摘要:
观察脾胃虚寒证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应用中医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于2021年10月--2022年10月就诊于本院48例脾胃虚寒证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作为护理对象,通过简单随机抽样法,将之随机设为常规组(辅以常规护理)、中医组(辅以中医护理干预),两组分别24例。结果:中医组护理总有效率、FDDQL生活质量评分较常规组更高(P<0.05);中医组四肢畏寒、脘腹疼痛、胃脘胀满等中医症候积分较常规组更低(P<0.05)。结论:脾胃虚寒证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应用中医护理干预措施的临床效果更佳,可以显著减轻病症,提高生活质量。

八髎穴导气针法联合温针灸治疗脾肾阳虚型溃疡性结肠炎的效果 下载:541 浏览:3290

唐仕燕 陈剑敏 《中国中医药》 2023年3期

摘要:
研讨对脾肾阳虚型溃疡性结肠炎采用八髎穴导气针法联合温针灸治疗效果。方法:给予脾肾阳虚型溃疡性结肠炎74例患者采用不同治疗方案,对比组患者采用西药治疗方法,共37例,干预组患者采用八髎穴导气针法联合温针灸疗方法,共37例,对比不同方案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有效率、不良反应发生率与复发率对比,干预组高(低)于对比组(P<0.05);治疗前,炎性因子指标水平无差异(P>0.05),治疗后,干预组炎性因子指标水平低于对比组(P<0.05)。结论:通过八髎穴导气针法联合温针灸治疗对脾肾阳虚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起到良好的治疗效果,值得推广。

观察多酶片,健脾益气汤,推拿联合方案治疗小儿厌食症的临床效果 下载:365 浏览:3581

许洪义 《中国中医药》 2023年2期

摘要:
厌食症的发生是儿童中较为常见的一种疾病,本次研究探讨分析针对小儿厌食症治疗时将多酶片、健脾益气汤与推拿方案联合应用于患者的治疗中的效果,分析临床可应用价值。方法:研究在进行设置时,实验时间段设置为2020年3月至2021年5月,录入36名我院中收入的小儿厌食症儿童作为研究对象,将其进行随机两组均分,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组内各设置18名患者。对照组内儿童在接受治疗时,研究人员单纯应用多酶片进行治疗,实验组内儿童在接受治疗时,在多酶片的治疗基础上配合应用补脾益气汤与推拿方案进行联合治疗。治疗后针对两组患儿疗效进行评价,分析组间差异。结果:在本次研究结果中显示,相较于对照组来说,实验组儿童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更高,数据进行对比分析差异显著,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研究结果中,针对所有患儿的临床症状进行评价,发现实验组儿童的症状积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对比分析差异显著(P<0.05)。结论:厌食症患儿的病情较为复杂,并且容易受到各方面因素的影响, 在针对患儿的厌食状况进行临床治疗时,研究人员将多酶片,健脾益气汤,推拿联合方案应用于患儿的治疗中,能够获得较为良好的治疗效果,本次研究证实这一观点,确定具有良好的可推广价值。

中医时间护理干预在中医内科患者中的应用研究 下载:365 浏览:3699

马云娟 《中国中医药》 2023年1期

摘要:
本研究目的是针对中医内科患者,分析中医时间护理干预的具体应用和价值。方法选择我院在2020年8月到2022年8月期间收治的240例慢性肠胃炎患者进行研究,采用随机分组的方式,将患者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120例,统计两组患者的生存质量、临床治疗有效率和患者的护理工作满意度并进行对比。结果是在观察组中,患者的临床治疗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其护理工作满意度也显著比对照组高(P<0.05);观察组患者SF-12量表各维度得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针对中医内科患者,实施中医时间护理干预能够显著提高患者满意度,在临床中值得推广和应用。

论益气健脾在中医肿瘤治疗中的作用 下载:421 浏览:3567

马永军 《中国中医药》 2022年7期

摘要:
随着经济水平的提高,我国正在进行较为快速的发展与建设,国家各项发展项目都在积极的开展与进行,我国医疗事业也在近些年的发展过程中有着较为提高。医疗水平的发展与提高对于我国人民的健康有着重要的意义,所以在我国现阶段的发展过程中对于医疗水平的发展有着很高的重视程度。目前我国医疗发展的过程中,肿瘤的治疗一直是一项较为困难的内容,对于肿瘤治疗的手段不能进行较好的突破,所以肿瘤是致使我国人民死亡的一种严重疾病。现阶段随着我国医疗水平的逐渐提高,对于肿瘤治疗也有着一定的创新研究,中医中益气健脾就是对于肿瘤治疗有着较好疗效的方法,在我国医疗发展中受到一定的重视。

中医护理干预对脾胃虚弱证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临床症状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下载:226 浏览:2378

李福霞 张璐 《中国中医药》 2024年1期

摘要:
对脾胃虚弱证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的护理中采取中医护理干预的临床症状及生活质量的影响进行观察与分析。方法:选取脾胃虚弱证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作为目标,共选取80例患者,患者皆来自我院近一年内时期,根据对患者护理时采用的不同方法将患者划分为两组,将其中实施常规护理方法的患者列为对照组,其余患者都采用了中医护理干预方法,列为观察组,两组患者的例数皆为40例,对两组不同的护理干预模式的预后效果进行记录和对比。结果:相较于对照组脾胃虚弱证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观察组的患者有着更高的护理满意度(P<0.05)。结论:对于脾胃虚弱证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的护理中采取中医护理干预,能够带来显著的提升效果,能够有效提升护理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值得临床应用采纳推广。

常规药物联合中药汤剂治疗慢性胃炎的临床治疗 下载:287 浏览:4177

林媛挚 《中国中医药》 2022年6期

摘要:
临床探讨慢性胃炎的治疗采取中药健脾清胃汤联合常规西药治疗的相关价值。方法 以数字抽签,对我院慢性胃炎112例病例进行实验研究,其中对照组56例、观察组56例,对照组开展常规方案治疗,观察组通过中药汤剂方案开展治疗,在完成治疗后,综合比对两组症候积分与疗效。结果 在症候积分的对比中,观察组数据平稳度更高。在疗效对中,观察组优越性更强,组间的数据比对差异十分显著。结论 临床对于慢性胃炎的治疗方案,通过中药汤剂方式,选择健脾清胃汤,能够实现胃炎症状的有机优化,促使症候积分更为趋向平稳,临床上推广价值较大。

中医补肾益肺,健脾化痰,理气止咳治疗慢性支气管炎的临床分析 下载:350 浏览:2390

何俊清 《中国中医药》 2023年6期

摘要:
分析慢性支气管炎疾病进行中医补肾益肺,健脾化痰,理气止咳治疗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2020年1月~2023年1月期间我院收治的24例慢性支气管炎患者,按不同治疗方法划分成西医组和中医组,每组各12例,西医组患者采用西医疗法,中医组患者采用中医补肾益肺,健脾化痰,理气止咳疗法,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结果: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有效率分别为83.33%、91.67%,且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33.33%、8.33%,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价值,P<0.05。结论:慢性支气管炎疾病治疗中运用中医补肾益肺,健脾化痰,理气止咳疗法,不仅疗效显著,且不良反应少,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黄芪建中汤治疗脾胃虚寒型胃痛的中医治疗研究进展 下载:165 浏览:1597

刘国明 《当代中医药》 2024年5期

摘要:
目的:探讨黄芪建中汤治疗脾胃虚寒型胃痛的效果。方法:收录于2022.6-2023.6,收治的100例脾胃虚寒型胃痛患者。采用摸球法回顾性分为2组,每组分别纳入50例样本。对照组西医治疗,观察组黄芪建中汤,分组探究治疗的效果。结果:治疗前评估中医积分P>0.05;治疗后观察组积分明显减少,结果比较P<0.05。对照组有效率84.00%,观察组有效率98.00%,结果比较P<0.05。结论:黄芪建中汤作为一种中医治疗脾胃虚寒型胃痛的药方,在临床应用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通过温中补气、增强脾胃功能的作用,它可以缓解胃痛症状,提高整体健康状况。

归脾汤加减治疗心脾两虚型失眠症临床疗效分析 下载:183 浏览:1681

郭栋 《临床医学杂志》 2022年5期

摘要:
目的:研究心脾两虚型失眠症患者行归脾汤加减治疗的效果。方法:数据选择本院2019年8月-2021年8月收治72例心脾两虚型失眠症患者,“双盲法”分参照组(西医治疗,n=36)、中医组(归脾汤加减治疗,n=36),2组疗效比较。结果:用药前比较2组临床指标无差异,P>0.05;用药后与参照组比较,中医组PSQI评分更低,5-HT指标更高、DA指标更低;中医组有效率(97.22%)高于参照组(83.33%),P<0.05。结论:归脾汤加减治疗心脾两虚型失眠症可改善睡眠、降低血清因子,增强用药效果、值得推崇。

针刺和中药汤剂治疗脾胃湿热型胃痞患者的临床效果 下载:190 浏览:868

刘竹林 《中医研究杂志》 2024年5期

摘要:
目的:探究脾胃湿热型胃痞患者采用针刺结合中药汤剂的治疗方式及其疗效。方法:选择2022年1月至2023年1月我院收治脾胃湿热型胃痞患者60例作为案例进行研究。结合不同治疗方式划分为两组,常规组单纯采用西医药物进行治疗。实验组采用中药针刺与中药汤剂进行联合治疗。回顾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以及证候积分。结果:实验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常规组,数据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治疗后各项中医证候积分均明显优于常规组,数据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刺和中药汤剂治疗脾胃湿热型胃痞患者的临床效果显著,不仅整体治疗效果明显并且对于症状积分的控制效果突出,值得推广。

浅析胃炎胃溃疡的发病与中医脾胃的关系 下载:299 浏览:3000

刘超祥 《当代中医药》 2022年6期

摘要:
目的:结合临床实际分析了胃炎胃溃疡的发病机制,结合中医在胃炎胃溃疡临床治疗中的相关方法,探讨了中医脾胃之间的关系。方法:结合某医院2019年4月至2020年1月期间收治的10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析这些患者胃病产生原因,总结了胃炎胃溃疡的发病与中医脾胃之间的关系。结果:通过对100例患者进行研究和分析,胃炎胃溃疡发病机制与中医脾胃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研究其关系为临床胃炎胃溃疡治疗提供了重要依据。结论:采用现代科学技术探讨脾胃实质,通过胃炎胃溃疡发病机制与中医脾胃关系的分析,对消化系统疾病治疗开辟了新的途径,是一种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临床效果好的治疗措施,值得推广。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