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论教师的无意识离间及其教育影响 下载:60 浏览:418

张楚然1 蔡辰梅2 《国际教育论坛》 2018年5期

摘要:
师生关系的紧张往往源自教师不恰当的教育方式,并且这种教育方式时常是教师的无意识行为。现代教育场域中,鲜有教师以热暴力手段规训学生,规训手段基本转型为软暴力。有一种方式通常不被察觉,且被认为是正常的教学手段,即教师的无意识离间。按照教师在离间过程中的语言表述形式和行为表现方式,教师无意识离间的形式可分为:孤立式离间、控诉式离间和比较式离间。教师的这种行为会让学生产生强烈的分别心,破坏班级团结;让偏见心遮蔽了教师公正;让学生在从众心理和教师权威的驱使下变得盲从,制约了学生的自主性,限制了学生的独立思考。

论高校意识形态话语权的全面建构 下载:74 浏览:445

司慧颖 《课程教育研究》 2018年4期

摘要:
新时期高校在话语环境的营造、话语主体权威性维系以及话语内容的建设等方面面临严峻挑战。在话语权建构的实践路径上,应从优化话语环境,净化网络空间;以学生为中心,打造师生话语共同体;加强理论解读,提升议题设置能力等三个方面着力。

重症患者谵妄评估的现状调查及影响因素分析 下载:22 浏览:467

孙建华1 郭海凌1 孙丹丹2 赵明曦1 李奇1 汤铂1 朱振男1 梁涛2 王小亭1 2018年4期

摘要:
调查护士应用ICU意识模糊评估法评估重症患者谵妄的现状,探讨影响其准确性的相关因素,为临床常规监测谵妄提供依据。方法选取某三级甲等医院ICU的30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研究者和责任护士分别采用ICU意识模糊评估法对患者进行评估,分析谵妄评估的差异。结果谵妄评估中,研究者和责任护士评估一致的患者有225例,一致性检验系数Kappa=0.546。44例谵妄患者中,低活动型谵妄评估一致率为17.6%,高活动型谵妄评估一致率为77.8%。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评分、Richmond躁动-镇静量表评分、谵妄分型是影响谵妄评估准确性的因素,OR值分别为0.878、1.778和0.405(P<0.05)。结论 ICU护士进行谵妄评估的准确性一般,其中低活动型谵妄评估的准确率最差。

核心素养视域下小学劳动教育的思考与探索 下载:20 浏览:219

徐雅芳 《中国教育探索》 2025年1期

摘要:
在核心素养视域下,劳动教育作为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正日益受到重视。教育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更是能力的培养和价值观的塑造。通过劳动教育,学生能够在实践中锻炼动手能力、增强团队合作意识,培养责任感和创新精神,从而为他们的全面发展奠定基础。在小学阶段,劳动教育尤为重要,它不仅帮助学生认识劳动的意义,树立正确的劳动观,还能提升他们的生活技能和社会适应能力。本文旨在探讨在核心素养背景下,小学劳动教育的优化路径,希望为教育工作者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以推动劳动教育的有效实施,使其真正融入到学生的日常学习与生活中。

手术室护理质量管理与法律意识的关系 下载:40 浏览:505

王蓉 王乐 《法学学报》 2025年4期

摘要:
分析探索手术室护理质量管理与法律意识的关系。手术室是患者进行医疗救治的一个特别的地方,其护理工作和法律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手术室的护理人员要学法、懂法、遵纪守法,严格遵守各项法律。在保障患者利益的前提下,运用法律手段来维护自身的权利,从而有效地防范和化解医疗纠纷,维持良好的医疗秩序。

初中生体育规则意识培养策略 下载:43 浏览:493

温小波 《中国体育科学》 2025年2期

摘要:
对于初中体育学科来讲,如何培养学生的规则意识呢?作为初中生,由于在青年期阶段,要培养学生的规则意识,需要更多的教学方式、方法。笔者在查阅相关资料,并结合多年从事初中体育学科经验出发,探索初中生体育规则意识的培养策略。

从唯物史观角度看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内涵与价值 下载:30 浏览:337

魏亚文 《当代中文学刊》 2025年3期

摘要:
从唯物史观的视角看,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内涵与价值具有深远的历史性、现实性和前瞻性。本研究首先通过历史沿革的角度,揭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历史渊源和发展脉络,强调其在中华民族历史发展中的引导和推动作用。接着,我们使用理论分析的方法,深入剖析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基本内涵和核心价值,如自身认同感、互相尊重、团结互助及尊重多样性等。研究发现,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维系与发展,对于构建更和谐、公正、尊重文化多样性的社会,以及推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重要的价值。最后,从前瞻性角度出发,对基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未来发展进行探讨。研究结论指出,唤醒与弘扬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重要条件,对于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现代转化和世界性发展,加强中华民族的内聚力和凝聚力,具有深远的实践意义和理论价值。

核心素养背景下初中英语教学与信息技术的融合研究 下载:20 浏览:231

陈婷 《当代中文学刊》 2025年1期

摘要:
伴随信息技术的大力创新和发展,在新课改背景下,信息技术无疑成为了初中英语课程中重要的模式改革。将信息技术和英语教学内容很好的融合,可以大大提升学生的英语综合素养,同时也能够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构建高效课堂。

新课标背景下高中数学建模教学研究 下载:137 浏览:849

白冉月 王万福 《建模与系统仿真》 2024年12期

摘要:
随着新课程标准的实施,数学建模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重要性日益凸显。本文通过对当前高中数学建模教学现状的分析,指出了存在的问题,并探讨了开展数学建模活动的意义。进而,本文详细阐述了在新课标背景下如何培育学生的建模意识,提出了具体的教学方法和策略。通过创设情境、融入数学建模思想以及利用信息技术辅助教学等手段,可以有效提升学生的数学建模能力和数学素养。本研究旨在为高中数学建模教学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推动数学教学改革的深入进行。

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中的体验意识培养 下载:111 浏览:1256

林燕 《中文研究》 2023年12期

摘要:
中国古典诗词是重人情、重体验、重感悟的文学,所以在小学生初学古诗阶段,教师应将体验意识早早植入学生心中,引导学生发现“诗中有人”,通过分析体验,与诗人在诗中相遇,进而实现心灵共振与情感共享。

高品质高中化学实验改进与创新意识的实践研究 下载:50 浏览:578

闻姬 王坚 《化学研究前沿》 2025年4期

摘要:
化学学科和其他学科存在一定的区别,该学科的实验性极强,而且实验教学也是其中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是帮助学生夯实基础,提升学生实践能力,沟通交流表达能力的重中之重,能够为后续学生的成长发展能力的提升,创新思维的培养,带来极大的助力。以往老师对于实验教学存在一定的认知错误,导致学生的实验学习并不清晰和完善,也导致了学生的化学学习效果质量不佳,阻碍了学生思维能力的提升。而现阶段随着新课改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行,老师需要加强对于高品质化学实验教学的高度关注,并依托于高品质高中化学实验的改进和创新,实现学生实验学习效果质量的提高,化学核心素养的提升,此次研究对高中化学实验创新和改进进行了研究并提出了相应的策略,希望能为相关教育工作人员带来思考和启发。

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学生社会责任意识的培养策略 下载:68 浏览:657

林深友 《社会科学研究进展》 2025年3期

摘要:
信息社会责任是信息技术学科核心素养之一,是信息技术学科教学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体现,将合法性获取、科学性管理、批判性分析、合理性加工、真实性表达、反思性交流、负责性应用渗透到学生的信息活动过程中,提升学生学习与生活的从容感和幸福感,树立危机感,培养使命感是信息技术学科的育人价值目标。鉴于此,本文对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学生社会责任意识的培养策略进行了探索。

法治社会构建中纪检工作的创新路径 下载:67 浏览:750

范文举 《社会科学研究进展》 2025年3期

摘要:
自党的十八大会议中首次提出了有关法治社会构建的问题后,我国进入法治社会建设的关键时期,并大力推进法制建设活动,这为各单位的纪检工作也指明了新的发展方向,要求其以依法治国的方针为指导,不断优化和调整单位纪检工作。现代法治社会构建的背景下,单位纪检工作中暴露出了很多不足与问题,重点表现为缺乏较为完善的纪检工作制度体系作为支持,且纪检监察队伍结构存在不合理的现象,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纪检工作的落实效果。因此,下文基于法治社会构建中纪检工作的创新路径进行探讨,以期改变单位纪检工作现状。

初中体育与健康教学中调动学生主动参与意识的方法研究 下载:46 浏览:512

胥帅林 《体育研究》 2025年3期

摘要:
随着教育事业的发展,体育教学得到了重视。尤其是学生在走入初中生活阶段后,他们的学习任务变得越来越重。为发展学生的身心素质,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学校必须要提升体育学科的地位,教师也必须要注重优化体育教学成果。通过丰富教学的内容和提升教学的趣味性,不断培养学生的主动参与意识,逐步提升学生的体育精神素养。

护士静脉输液风险意识与老年患者输液护理效果及安全性的相关性研究 下载:314 浏览:3185

王馥兰 《老龄研究进展》 2022年6期

摘要:
研究护士静脉输液风险意识与老年患者输液护理效果及安全性的相关性。方法:2019年3月~2020年3月,选择我院门诊输液室进行输液治疗的120例老年患者。对照组及观察组分别60例患者进行随机对照研究。对照组予常规护理,观察组进行静脉输液风险意识管理。结果: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1.67%)明显低于对照组(8.33%),护理质量总得分(24.42±1.01分)明显高于对照组(21.11±2.28分)(P<0.05)。结论:静脉输液风险意识管理有助于降低输液风险,增加护理质量同时提高输液安全性,值得推荐。

意识为先,方法为重——提高道德与法治单选题得分率的实践研究 下载:52 浏览:547

陈国东 《中国法学研究》 2025年4期

摘要:
长期以来,道德与法治课给人的感觉是枯燥无味的,真正对这门课感兴趣的学生并不多;另外,广东省惠州市中考道法科的分值,从2010年开始,按卷面分的70%算入总分(2024年中考按60%算入总分)。本人认为,主要受上述两个原因影响,大多数学生对道法课的学习重视不够,自觉性不够,成绩也不够理想。抛开学习兴趣不说,如何在这种情况下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呢?惠州中考道法科,单选题20题,每题3分共60分;非选择题40分。单选题的分值占了本科目总分的60%。所以,能否提高单选题的得分率,对提高学生的成绩十分重要。基于实践经验,本文将从增强意识和掌握方法两大方面入手,论述如何提高道德与法治单选题的得分率。

传统文化背景下道德与法治教学融入法治意识的策略 下载:53 浏览:548

石黑仁 《中国法学研究》 2025年3期

摘要:
传统文化背景下的道德与法治教学,具有培养小学生法治意识的重要意义。本文强调了传统文化作为法治意识的根源,它蕴含了丰富的道德资源和法治智慧。提出了将传统文化的法治元素与教材内容结合,通过对传统文化中法治元素的挖掘和对传统文化中法治精神的阐释,能够帮助学生树立法治意识,养成守法习惯,成为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合格公民。

新时代法制背景下提高儿童法治意识的策略研究 下载:50 浏览:556

叶建菊 《中国法学研究》 2025年3期

摘要:
随着国家法治体系的逐步完善,法治教育在教育领域中占据了举足轻重的地位。儿童,作为民族未来的栋梁,其法治素养的培育至关重要。在当今法治社会的新要求下,将法治理念融入儿童教育体系,着力提升他们的法治意识,已成为教育工作者及社会各界广泛关注的热点。此举旨在从小培养孩子们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良好习惯。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融入“思想道德与法治”课程的实践探索 下载:51 浏览:528

普巴卓玛 《中国法学研究》 2025年1期

摘要:
思想道德与法治课程是初中教育中非常重要的一门基础课程,能够对学生个人核心素养及综合素质提升起到非常强大的强化作用。初中阶段学生正处于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时期,思维方式、思考能力等都容易受到各因素影响。因此,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融入到初中思想品德课中,有助于激发学生国家意识和社会观念,为国家进步和各民族交流和合作做出贡献。基于此,本文便将对针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融入初中“思想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有效策略加以探索研究。

道德与法治课堂培养学生责任感的实践 下载:89 浏览:978

曾千驹 《中国法学研究》 2024年12期

摘要:
初中阶段是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其中初一年级学生对于初中阶段的学习、生活、交友等方面有了近一个学年的感受体会,学生感觉到初中学习生活的压力比小学阶段要大,几乎每天除了学习还是学习,根据我对学生的调查,很多学生都觉得初中生活压力大、不开心、甚至总有不满的情绪而产生抱怨。这种不良的、消极的心理状态对于学生的成长带来了负面的影响,在学生成长过程中应该有对自我成长的责任意识,那就是能正确应对学习生活中出现的种种不如意、问题和挑战,能积极的自我暗示,学会积极面对一切。
现在的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在家由于父母的溺爱,他们任性、以自我为中心;在学校则表现为:做事缺乏责任心,对他人、集体漠不关心。因此,欲通过道德与法治课的责任教育,培养学生对责任感的正确认知,增强学生的责任意识,帮助同学们认识到自己的不足并改正,增加责任感,同时也让同学们更好更深入地了解“做有责任感的人”的内涵,让“做有责任感的人”这一信念永植心中。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