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最新录用
内科老年患者多重用药安全管理的护理干预模式构建 下载:4 浏览:132
摘要:

目的:构建“评估-干预-监测-反馈”闭环护理干预模式,探究其在内科老年患者多重用药安全管理中的应用效果,为降低用药风险提供实践依据。方法:选取2023年6月-2024年6月某院内科收治的120例老年多重用药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用药护理,实验组实施闭环护理模式:多维用药评估、个性化干预、动态监测及持续反馈。比较两组用药不良反应发生率、用药依从性及用药知识掌握评分。结果:实验组用药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67%(4/60),低于对照组的21.67%(13/60)(χ²=5.926,P=0.015);实验组用药依从性为93.33%(56/60),高于对照组的75.00%(45/60)(χ²=7.292,P=0.007);实验组用药知识掌握评分为(86.52±7.36)分,高于对照组的(68.45±9.12)分(t=12.035,P<0.001)。结论:闭环护理干预模式可降低内科老年多重用药患者不良反应风险,提升用药依从性及知识掌握度,具有重要临床应用价值。

探讨老年糖尿病护理干预对其用药管理效果的影响 下载:236 浏览:2603
摘要:
目的:对老年糖尿病患者进行护理干预,对用药效果的影响进行探讨。方法:选择2021年3月-2022年3月期间统计的42例老年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护理干预,对比护理干预前、后患者用药情况及血糖水平。结果:护理干预前用药差错率为21.43%,护理干预后用药差错率为4.76%,比较差异显著(P<0.05);干预后,老年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对老年糖尿病患者进行护理干预,可有效的控制患者血糖,提高用药管理水平。
喹诺酮类药物合理用药及不良反应 下载:327 浏览:3581
摘要:
目的:分析喹诺酮类药物使用过程中的合理用药情况以及不良反应情况。方法:选择50例喹诺酮类药物使用过程中发生不良反应的患者进行数据研究,对数据进行回顾性分析,促进其合理用药。结果:本组实验中,发生不良反应的药物包括左氧氟沙星、诺氟沙星、加替沙星、环丙沙星药物,诺氟沙星19例,左氧氟沙星23例,不良反应症状是瘙痒、皮疹、腹泻、呕吐、头痛头晕等。结论:喹诺酮类药物在临床上广泛应用,在使用过程中,应对不良反应进行监测,促进药物在临床上科学合理应用,可以促进患者的治疗效果明显提升。
了解消费者用药行为提高药店销售成功率 下载:21 浏览:906
摘要:
欲望是生成消费行为的主要因素,从消费角度来看,利益最大化、喜好以及多种功能是普通消费行为最直观的体现。而物品之所以能够成为消费商品主要是因产品能够满足消费者的欲望,或者产品具有的特征和功能恰好满足消费者提出的需求。药品关乎自身健康,常见药品包括中成药、生化药、疫苗等。尽管药品具有特殊性,但不同消费者用药行为之间存在明显的差异性,为此必须要对其分析以提高销售量。基于此,文章对了解消费者用药行为提高药店销售成功率进行探究。
硝呋太尔制霉素软胶囊治疗混合性阴道感染的疗效观察 下载:187 浏览:2565
摘要:
目的 探讨硝呋太尔制霉素软胶囊治疗混合性阴道感染的疗效。方法 选取2020年1月——2021年12月期间于本院就诊的96例混合性阴道感染患者作为观察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纳入观察组(n=48)、参考组(n=48)。参考组予以常规药物方案,观察组给药硝呋太尔制霉素软胶囊,对比2组患者治疗效果、临床症状(阴道黏膜充血性水肿、阴道分泌物异常、外阴阴道瘙痒、外阴烧灼痛)消失时间及用药安全性,对比2组患者治疗前后的阴道PH值。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5.83%)高于参考组(83.33%),不良反应发生率(6.25%)低于参考组(20.8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019、4.360,P<0.05)。观察组的阴道黏膜充血性水肿、阴道分泌物异常、外阴阴道瘙痒、外阴烧灼痛症状消失时间均短于参考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阴道PH值低于参考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硝呋太尔制霉素软胶囊治疗混合性阴道感染的疗效确切,用药安全性良好,该品可快速促进患者临床症状的消退,改善其阴道PH值。
延续性护理对老年慢性病患者出院后用药安全的影响 下载:74 浏览:892
摘要:
探讨分析延续性护理对老年慢性病患者出院后用药安全的影响。方法:选取2022年1月-2022年12月来我院接受治疗的慢性疾病的老年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通过电脑程序作用下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使用常规用药指导,观察组使用延续性护理。结果:发生不良用药安全事件与在住院概率均更高的一个组别为对照组(P<0.05);最终所得依从性与满意度评分分值均更高的一个组别为观察组(P<0.05)。结论:对于出现慢性疾病的老年患者来说,对其通过延续性护理模式进行相应的干预工作,能够让患者在出院以后的用药安全得到相应的保障,患者所拥有的用药依从性得到了良好的提升,是一种值得临床实际推广与使用的方式。
精益管理用于静脉用药集中调配中心药品配置效果评价 下载:246 浏览:3072
摘要:
目的:探讨精益管理用于静脉用药集中调配中心药品配置效果。方法:以实施精益管理时间点为分组依据,将2019年8月~2020年7月未实施精益管理的时间作为对照组,将2020年8月~2021年3月实施精益管理的时间作为研究组,比较两组退药率、换药差错率。结果:研究组的差错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退药率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研究组的配置时间、退药占用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输出药物所致患者感染率、因静脉药物医疗纠纷率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精益管理能优化静配中心药物调配,使得换药差错率降低,效果更优。
微生物检验对临床合理用药与医院感染发生率的影响 下载:39 浏览:1688
摘要:
目的:探究微生物检验对临床合理用药及降低医院感染发生率的影响。方法:研究时间为2022年1月-2022年12月,研究对象为该阶段我院收治的240例患者。通过随机数表法将入组患者平均分为2组,对照组仅接受常规治疗,观察组需要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开展微生物检验。对2组患者医院感染发生率相关情况进行比较。结果:对照组院内感染疾病发生率为30.00%,观察组院内感染疾病发生率为6.67%,对照组>观察组,组间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对照组中院内感染患者36例,观察组中院内感染患者8例。两组患者感染性疾病轻度与中度差异显著(P<0.05),且观察组无重度感染情况出现。抗菌药物使用率,对照组为69.17%,观察组为30.83%,对照组高于观察组(P<0.05);临床合理用药率,对照组为84.17%,观察组为97.50%,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微生物检验可以提高临床合理用药率,对于降低医院感染发生率有积极作用,具有较高使用价值,可推广。
微生物检验对医院感染控制及临床合理用药的影响分析 下载:39 浏览:1689
摘要:
目的:分析微生物检验对医院感染控制及临床合理用药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1年9月至2022年9月500例住院患者进行研究,随机分为观察组(250例,微生物检验用药)与对照组(250例,常规用药)。分析患者感染发生率、感染程度、感染菌种、菌种耐药性分析以及患者对护理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患者感染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感染程度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本次送检的500例细菌样本中,其中阳性细菌群139例,大肠埃希氏菌为主要分离菌种;对主要分离细菌大肠埃希氏菌进行耐药分析,大肠埃希氏菌对头孢曲松、左氧氟沙星、庆大霉素以及头孢呋辛的耐药性最高;护理满意度对比,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 微生物检验下可有效降低医院感染发生风险,降低感染严重程度,同时能准确的对感染菌种及细菌耐药性进行分析,从而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可靠的依据,值得广泛推广。
ICU住院患者静脉用药并发症情况分析及护理对策 下载:259 浏览:3117
摘要:
目的:分析ICU住院患者静脉用药过程中并发症发生情况,对护理对策进行探讨,总结护理经验,为减少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护理质量提供护理依据。方法:纳入我院ICU科室2019年01月至2019年12月间的12份《输液信息统计表》为研究资料,对用药方式、并发症类型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对风险因素及相应护理对策进行探讨。结果:12份《输液信息统计表》共涉及输液4576例次,其中留置针2586例次,CVC共1983例次,PICC共7例次,留置针次数显著高于CVC和PICC次数(P<0.05);并发症类型分析显示,4576例次静脉用药中共发生并发症43起,占比0.94%,其中局部渗出发生率明显高于药物外渗、静脉炎、局部外渗、导管滑脱(P<0.05);患者血管条件差、输注药物浓度大、肢体约束不到位、观察不到位为主要影响因素。结论在ICU住院患者静脉用药的同时应评估患者机体条件,合理调整用药浓度,如有必要应加强约束,同时给予心理疏导,以减少患者并发症发生几率,改善患者预后,提高护理质量。
水产养殖科学化用药与水产品质量安全的探讨 下载:46 浏览:596
摘要:
近年,随着产业的不断发展,我国渔业发展方式开始从过去单纯追求产量增长,转向更加注重质量和效益的提高。但由于在水产养殖中需要根据养殖品种及水质等因素使用一定的药品,而在使用药品这一过程中容易受到多种因素影响,造成现下水产品质量与安全方面还存在众多问题。基于此,本文将结合现阶段水产养殖中常见的问题展开讨论,并有针对性地给出解决建议,以期能够为提升水产品质量及安全提供参考。
延续性护理对原发性高血压老年患者用药依从性的影响 下载:167 浏览:1824
摘要:
观察在原发性高血压老年患者护理中实施延续性护理方法所取得的护理效果。方法:病例来源时间为2023年1月份至2023年12月份,共计76例原发性高血压老年患者,随机分组,每组各38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法,观察组实施延续性护理法。结果:血压指标观察组低于对照组,生活质量评分观察组高于对照组,服药依从性观察组高于对照组,SAS、SDS评分观察组低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原发性高血压老年患者护理中实施延续性护理法,有助于降低患者血压水平,改善不良心理情绪,患者用药依从性高,提升生活质量,对护理工作有较高的满意度。
精细化护理预防老年高血压患者用药依从性的影响研究 下载:212 浏览:2531
摘要:
目的:研究精细化护理预防老年高血压患者用药依从性的影响。方法:从我院随机挑选2020年1月~2020年10月收治的88例老年高血压患者,并分为常规组(n=44)和研究组(n=44),常规组采用基础护理,研究组采用精细化护理。对两组患者血压水平、用药依从性、生活质量、SAS评分、SDS评分进行观察。结果:护理前,研究组和常规组患者血压水平情况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护理后,研究组患者SBP水平为(132.20±5.13)mmHg、DBP水平为(146.50±5.60)mmHg,常规组患者SBP水平为(80.23±3.16)mmHg、DBP水平为(90.11±4.25)mmHg,研究组患者血压水平要明显好于常规组(P<0.05)。研究组患者用药依从性为97.72%,常规组患者用药依从性为86.36%,研究组患者用药依从性要明显好于常规组(P<0.05)。研究组患者躯体功能评分为(88.40±4.25)、心理健康评分为(89.96±4.21)、社会功能评分为(83.60±4.56)、情感角色评分为(78.69±4.23),常规组患者躯体功能评分为(74.30±3.65)、心理健康评分为(74.63±3.55)、社会功能评分为(75.63±2.16)、情感角色评分为(69.63±3.22),研究组患者生活质量要明显高于常规组(P<0.05)。护理前,研究组患者SAS、SDS评分情况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护理后,研究组患者SAS评分为(32.60±2.63)、SDS评分为(33.69±3.03),常规组患者评分为(43.95±3.62)、SDS评分为(44.50±4.28),研究组患者焦虑、抑郁情况要明显好于常规组(P<0.05)。结论:在老年高血压患者护理中利用精细化护理干预具有确切效果,可以有效改善患者血压水平,提升用药依从性,提升生活质量,缓解患者不良情绪,值得临床推广。
氯吡格雷不同给药方案预防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心血管事件疗效观察 下载:134 浏览:1848
摘要:
目的:探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治疗期间不同的预防性氯吡格雷用药方式对于手术后心血管事件的预防效果。方法:选择2021年1月至2023年4月我院收治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治疗心血管疾病患者80例作为案例进行研究分析。80例患者以随机数表法划分为两组。常规组患者在手术前6小时提供氯吡格雷预防用药,实验组在手术前48小时、24h提供双重负荷量预防用药。回顾分析两组患者手术后心血管事件发生情况。结果:实验组支架内血栓形成率以及缺血性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常规组,P<0.05。结论: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采用双重负荷量氯吡格雷的预防用药效果更加显著,有利于预防心血管事件的发生,值得推广。
中医药治疗糖尿病肾病的用药规律探讨 下载:215 浏览:2283
摘要:
目的:对医院糖尿病肾病的中药处方进行分析,明确其用药特点和规律,为临床合理用药和药物计划采购提供依据。方法:随机选择药房2019年5月-2021年5月在本医院诊疗的糖尿病肾病患者的中药首方剂处方663张,行以组方的药味数、药物类别、使用频率和剂量、配伍禁忌等作为观察指标,分析中医药治疗糖尿病肾病的用药特点和规律。结果:663张首方剂处方中中药味数目共有589味,其中中药味数目<11味、11-14味、15-20味、>20味的处方分别有128张(19.31%)、494张(74.51%)、33张(4.98%)、8张(1.21%);药物组成主要为补虚药物、清热药物、解表药物、利水渗湿药物、活血药物、理气药物,占比分别为38.69%、22.20%、12.63%、11.55%、8.78%、6.14%;8味使用频率较高的中药使用频率为1881次,其中以黄芪、丹参、茯苓使用频次排名前三。663张首方剂处方均合格,其不存在不合理使用处方,处方合格率100.00%,处方合理使用率100.00%;不存在配伍禁忌的处方。结论:中医药治疗糖尿病肾病以清利止痛为主,兼顾补益脾肾固其根本,多选择黄芪、丹参、茯苓等药物配伍使用,增强疗效且安全性较高,其用药特点具有较高的用药参考依据。
基于中医传承辅助平台探讨名老中医治疗绝经综合征的组方用药规律 下载:220 浏览:2261
摘要:
目的 名老中医治疗绝经综合征的组方及用药规律(中医传承辅助平台(V2.5))分析。方法 检索中国知网、万方、维普资料库,依据纳入及排除标准遴选出名老中医运用中药方剂口服治疗绝经综合征的文献,通过中医传承辅助平台进行数据挖掘,核心药物组合借助关联规则、复杂系统熵聚类分析法提取+无监督熵层次聚类预测。结果 通过检索和遴选,最终录入401首处方,共包含333味中药,总计使用频次5044次。其中,白芍、当归、茯苓、酸枣仁、柴胡、生地黄、甘草、山茱萸、知母、浮小麦排名前10,分别归属于调经药、补血药、补气药、安神药、清热药及收涩药等。统理药物四气五味及归经而知,寒性药频次最高,其次是温性药和平味药,归经中频次最高为肝经,其次是肾经和心经。遵循组方规律,白芍-当归应用为首的药物组合,旱莲草和女贞子关联度高达95%,其次是知母和黄柏,关联度达90%;网络图显示:关联网络的核心为当归、柴胡、茯苓、白芍。核心组合8条,核心药对32个,聚类后得出4个潜藏新方。结论 名老中医运用中医药治疗绝经综合征本着“治病求本”、“标本兼顾”原则,从肝肾心脾入手,以滋补肝肾、疏肝解郁、宁心安神、健脾养心、交通心肾等为具体治法。
心理应激对策在治疗慢性盆腔炎护理中的应用效果研究 下载:132 浏览:1304
摘要:
目的探析慢性盆腔炎患者应用心理应激对策的作用。方法:本次研究对象选择均为我院慢性盆腔炎病人,共60名,分成两组进行相关指标对比分析,实验时间范围为2022年1月至2022年9月,并予以不同护理方式,每组病人人数为30名,护理手段为常规护理以及心理应激对策护理,对比指标包括病人用药依从性、满意度、生活质量评分以及负面情绪。结果:通过用药依从性观察,对比结果显示,在提高病人药依从性方面采用心理应激对策效果理想(P<0.05);调查两组对护理手段的满意度结果显示,研究组对于心理应激对策满意度更高(P<0.05);生活质量评估后,结果显示,通过肺康复训练能够提高病人的生理以及心理指标(P<0.05);焦虑以及抑郁情绪改善方面研究组病人更加明显(P<0.05)。结论:针对慢性盆腔炎患者患者来说,采取心理应激对策,效果显著。
心脑血管疾病用药不良反应与药品品种关系的聚类分析 下载:188 浏览:2537
摘要:
目的:采用聚类分析的方法探讨心脑血管疾病患者用药过程中不良反应和药品品种之间潜在的关联。方法:选择2021年6月至2022年5月接诊的90例心脑血管疾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患者在治疗中是否出现了不良反应将其划分成两组,出现不良反应的一组为观察组,未出现不良反应的一组为对照组,针对患者的不良反应类型进行分析以及两组患者使用的药品品种类型进行分析。结果:从观察组患者的情况来看,其出现的不良反应类型主要包括横纹肌溶解、肾功能异常、肝功能异常以及呼吸困难四个方面,肾功能异常、肝功能异常以及呼吸困难的发生概率较高。从观察组患者的情况来进行分析,其在治疗过程中所使用的药物类型主要以降低胆固醇类药物以及受体类药物为主,而从对照组患者的情况来看,其在接受治疗的过程中所使用的药物主要以中枢神经递质药物以及强心苷类正性肌力药物为主。结论:心脑血管疾病患者在用药接受治疗的过程之中,横纹肌溶解、肾功能异常、肝功能异常以及呼吸困难是十分常见的不良反应,以呼吸困难以及肝肾功能异常的发生概率最高。患者在治疗的过程之中降低胆固醇类药物以及受体类药物需要谨慎使用。
HIV暴露未感染儿童预防性用药对其体格生长发育的影响观察 下载:220 浏览:2328
摘要:
研究HIV暴露未感染儿童预防性用药对其体格生长发育的影响。方法:选择在2020年10月到2023年7月期间,从“预防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母婴传播管理信息系统”中获取了HIV感染的孕妇和新生儿的检查、治疗和跟踪的相关资料,已经被排除在婴儿死亡和HIV感染的案例,总计有1000名HEU患者。HEU的预防性治疗方式可以被划分为三种类型:奈韦拉平(NVP)、齐多夫定(AZT)以及无需使用。通过广义估计方程等手段,研究HEU患者用药后,儿童体重、身高等指标的变化。结果:服用AZT的HEU儿童在1月龄消瘦的发生率25(17.50%)高于服用NVP的HEU儿童13(6.50%)(P<0.05),其余各时点消瘦发生率(P>0.05)。低体重、生长迟缓在各年龄段的发生率(P>0.05)。结论:HEU 中1月龄的儿童在体格成长和发育方面表现不佳,而且在服用AZT的HEU儿童满月时,消瘦的情况更为严重,因此需要特别注意。
联合用药治疗慢性阻塞性肺气肿合并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的效果观察 下载:99 浏览:1082
摘要:
本研究针对慢性阻塞性肺气肿合并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的患者开展联合用药治疗方案,并对病症管理效果进行评估。通过观察联合用药对病人神经痛症状的影响及药物对肺功能的改善情况,评价治疗方案的疗效和安全性。对药物副作用及肺气肿患者的肺功能进行了细致监测,分析联合用药对神经痛缓解及神经功能改善的作用。结果表明,该治疗方案能够有效减轻神经痛症状,并对改善肺功能有积极影响,药物相互作用及不良反应可控,展示出较高的安全性与可行性。本研究的结论对临床治疗慢性阻塞性肺气肿合并神经痛提供了新的方案和思路。

版权所有 © 2025 世纪中文出版社  京ICP备202408603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