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录用
口服槐花粉改善皮肤衰老功效人群试验研究
下载:237 浏览:753
摘要:
槐花富含黄酮类物质,如芦丁、槲皮素、异槲皮素等,具有延缓细胞衰老,改善代谢的潜力。本研究通过为期56天的人群试验,系统评估了槐花粉对皮肤健康的多维度改善作用。实验组(n=16)每日摄入槐花固体饮料,对照组(n=16)服用安慰剂。结果显示:皮肤屏障功能:实验组角质层含水量在D56较基线显著提升(p<0.001),表皮层厚度增加57.85%(p<0.001);抗衰老效果:D56时眼角皮肤弹性R2值提升(p<0.001),紧致度F4值下降28.70%(p<0.001),鱼尾纹面积减少17.32%(p<0.001);肤质改善:皮肤粗糙度降低44.20%(p<0.001),ITA°值显著升高(p<0.001),肤色亮度提升;研究表明,槐花可显著改善皮肤水合状态、弹性、紧致度及光老化表征,为口服美容领域提供了新型天然解决方案。
浅谈中医外治法在皮肤科临床应用中的价值研究
下载:28 浏览:207
尿失禁患者的日常护理与康复指导
下载:110 浏览:1190
两种单色鲤皮肤转录组特征分析
下载:49 浏览:382
摘要:
为了探究全红鲤(Cyprinus carpio)和全黄鲤的基因资源,采用Illumina Hi-seq测序技术对两种单色鲤的皮肤进行转录组测序,并对差异表达基因进行注释和富集分析。结果表明:对体长为(33.42±0.24)cm的全红鲤和体长为(38.75±0.43)cm的全黄鲤皮肤测序,分别获得干净数据(clean reads)为129 222 850和130 869 572个;与Nr、Nt、COG、GO、KEGG、Pfam和Uniprot数据库中已知基因进行比对,分别有58 782、61 490、11 468、31 206、31 581、61 385和51 805个基因获得注释,7个数据库中均有注释的基因数为8 378个;在全红鲤和全黄鲤皮肤中存在4 822个差异表达基因,其中,显著上调1 929个,显著下调2 893个;取其中9个差异表达基因进行qRT-PCR验证,证实了转录组数据结果的可靠性;在差异表达基因中,筛选获得了部分参与体色调控的基因,包括mitfa、ednrA、wnt7、agouti和mif等;KEGG分析发现,差异表达基因极显著富集在甘露糖与果糖代谢、糖酵解/糖原异生途径、碳代谢、磷酸戊糖途径和酪氨酸代谢等43条通路;对酪氨酸代谢和黑色素合成通路分析发现,与红色素和黄色素合成相关的基因mif、mif4g、agouti、ednrA和ednrB等显著上调,与黑色素合成相关的基因tyr、tyrp1、mitfa和wnt7等显著下调;差异基因变异分析发现,全红鲤和全黄鲤中均存在的单核苷酸多态性标记(SNP)共388 673个。研究表明,两种单色鲤皮肤组织中差异表达基因主要富集在能量代谢、生长和免疫等通路中,获得的转录组信息可为今后锦鲤分子标记的开发及功能基因的克隆、编辑和功能分析等提供基础数据。
中医外治法在皮肤科临床应用中的价值研究
下载:29 浏览:1093
摘要:
目的文章主要针对中医外治法在皮肤科临床应用中的价值研究进行分析。方法选取2018年6月—2019年2月我院收治的湿疹患者4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采用西药治疗,研究组患者采用西药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中医外治法。结果研究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95.0%,优于对照组70.0%的治疗有效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心理、生理、人际交往、社会活动以及家庭方面的指标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治疗后两组患者的心理、生理、人际交往、社会活动以及家庭方面等指标均得到降低,并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湿疹的治疗过程当中,中医外治法的治疗效果较为理想,其毒副作用相对较小,能够有效的提高治疗的效果,有利于中医外治法于皮肤科。
心理护理联合皮内针疗法治疗慢性湿疹瘙痒症状的临床价值探讨
下载:135 浏览:1470
摘要:
目的:对慢性湿疹瘙痒症状患者的有效干预方案展开探讨,分析心理护理联合皮内针治疗取得的临床效果。方法:以2022.2-2022.9期间至我院接受干预治疗的100例慢性湿疹瘙痒症状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入选者划分至对照组(n=50,常规护理与治疗)及研究组内(n=50,心理护理联合皮内针治疗),记录评价组间症状积分及瘙痒评分情况。结果:干预后观察组瘙痒程度(1.09±0.23)分,瘙痒面积为(1.28±0.22)分,睡眠质量(0.69±0.26)分,继发皮损(1.09±0.32)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数据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接受治疗前的瘙痒评分对比差异不大(p>0.05);接受不同方案干预后观察组瘙痒评分(2.98±0.43)明显低于对照组(6.99±0.65),组间数据差异显著(p<0.05);HAMA、HAMD对比,干预前组间对比P>0.05,护理后,研究组HAMA、HAMD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讨论:临床为慢性湿疹瘙痒症状患者实施心理护理联合皮内针方案展开治疗,临床效果确切,患者瘙痒及心理状态均得到明显改善,值得推广。
中医治疗糖尿病皮肤瘙痒症的临床疗效研究
下载:240 浏览:2346
摘要:
目的 分析中医治疗糖尿病皮肤瘙痒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我院2018年2月至2019年2月收治的20例糖尿病皮肤瘙痒症患者,以抽签法按序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10例。研究组运用消风散治疗,对照组则接受常规西药治疗。对比两组治疗后的临床疗效和中医症候积分、随访复发率和炎性因子测定水平及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研究组总治疗有效率为80.00%,高于对照组的60.00%(P>0.05);研究组的瘙痒程度、瘙痒面积和瘙痒频率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的随访复发率为10.00%,低于对照组的40.00%(P>0.05);研究组的白细胞介素-2明显低于对照组,白细胞介素-4和白细胞介素-10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治疗期间不良反应总发发生率为40.00%,高于对照组的30.00%(P>0.05)。结论 针对糖尿病皮肤瘙痒症,采取中药治疗,可尽早改善瘙痒临床症状,提高临床疗效,有较高的用药安全性,值得临床应用。
不同护理干预对鼻咽喉癌病人颈部皮肤损伤及情绪的影响
下载:248 浏览:2557
心理护理联合皮内针疗法治疗慢性湿疹瘙痒症状的临床价值探讨
下载:132 浏览:1487
摘要:
目的:对慢性湿疹瘙痒症状患者的有效干预方案展开探讨,分析心理护理联合皮内针治疗取得的临床效果。方法:以2022.2-2022.9期间至我院接受干预治疗的100例慢性湿疹瘙痒症状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入选者划分至对照组(n=50,常规护理与治疗)及研究组内(n=50,心理护理联合皮内针治疗),记录评价组间症状积分及瘙痒评分情况。结果:干预后观察组瘙痒程度(1.09±0.23)分,瘙痒面积为(1.28±0.22)分,睡眠质量(0.69±0.26)分,继发皮损(1.09±0.32)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数据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接受治疗前的瘙痒评分对比差异不大(p>0.05);接受不同方案干预后观察组瘙痒评分(2.98±0.43)明显低于对照组(6.99±0.65),组间数据差异显著(p<0.05);HAMA、HAMD对比,干预前组间对比P>0.05,护理后,研究组HAMA、HAMD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讨论:临床为慢性湿疹瘙痒症状患者实施心理护理联合皮内针方案展开治疗,临床效果确切,患者瘙痒及心理状态均得到明显改善,值得推广。
儿童血液肿瘤化疗患者PICC置管部位医用粘胶相关性皮肤损伤发生率及影响因素
下载:186 浏览:1661
摘要:
分析儿童血液肿瘤化疗患者PICC置管部位医用粘胶相关性皮肤损伤发生率及影响因素。方法:本研究为横断面研究,选取样本为银川市妇幼保健院(为儿童专科性医院)儿童血液肿瘤病房化疗期间病人,对其2023.3-12月197例PICC维护患儿的置管部位皮肤进行研究。结果:本研究结果显示儿童血液肿瘤化疗患者PICC置管部位发生MASRI 1-3岁高达32.1%,皮肤过敏高达31%,在皮肤潮湿状况下MARSI发生率高达24.1%,潮湿环境可使潮湿相关性皮肤损伤以及接触性皮炎发生率增加,潮湿相关性皮肤损伤发生率为5.86%,而接触性皮炎发生率0.3%。结论:关于PICC置管部位MARSII的相关研究还较少,临床医务工作者较少关注此类皮肤损伤。本研究基于对儿童血液肿瘤化疗患者PICC置管部位MARSI的发生率进行研究,并发现其相关危险因素,可提高血液病患儿生存质量,减少不必要的治疗费用。
新生儿护理干预对预防新生儿皮肤抓伤与管道脱落的效果分析
下载:204 浏览:2120
面部脂溢性皮炎的中医药治疗近况
下载:51 浏览:615
摘要:
本综述全面探讨了中医药在治疗面部脂溢性皮炎(面部SD)中的应用及其在临床上的效果。面部脂溢性皮炎是一种普遍存在的慢性炎症性皮肤病,其特征是皮脂分泌过盛及皮肤炎症,常导致患者皮肤出现红斑、糠疹和皮屑等症状。尽管传统西医治疗方法如使用抗真菌药物、局部皮质激素等在短期内能够迅速缓解症状,但患者往往面临病情反复发作的问题,且长期使用西药可能带来一系列副作用。中医药治疗面部脂溢性皮炎采用了一种整体调治的方法,通过内服中药和外用治疗相结合的方式,调和人体的内外因素,恢复皮肤的生理平衡。中医药治疗的个体化方案,根据患者具体的体质和病情进行调整,也使得治疗效果更加精准有效。中医药提供了一个治疗面部脂溢性皮炎的有效替代方案,其综合调理体质、少有副作用的特点在现代医疗环境中展示出独特的优势。
面部皮肤肿瘤皮瓣转移手术的临床及预后分析
下载:102 浏览:1238
食管癌患者应用卡瑞利珠单抗致反应性皮肤毛细血管增生症的护理研究
下载:109 浏览:1174
摘要:
目的:探讨食管癌患者应用卡瑞利珠单抗致反应性皮肤毛细血管增生症的护理。方法:选取2021.3~2023.3期间在我院行卡瑞利珠单抗治疗出现反应性皮肤毛细血管增生症的16例食管癌患者,随机将其分为2组,给予对照组常规护理,研究组在此基础上实施针对性护理,对比两组出血感染率、生活质量改善情况。结果:出血感染率:研究组的0.00%低于对照组的50.00%(P<0.05),WHOQOL-100评分:护理前无差异(P>0.05),护理后研究组更高(P<0.05)。结论:对于采取卡瑞利珠单抗治疗,出现RCCEP的食管癌患者,实施针对性护理效果显著,可有效降低RCCEP出血感染率,并可促使患者生活质量得到有效改善。
舒适护理在皮肤激光美容患者中的应用有效性分析
下载:528 浏览:3624
皮肤屏障海藻糖凝胶敷料对激光术后面部皮肤修复作用探讨
下载:570 浏览:3655
探讨皮肤屏障海藻糖凝胶对面部激光术后皮肤修复的临床观察
下载:569 浏览:3650
摘要:
对皮肤屏障海藻糖凝胶对面部激光术后皮肤修复的临床效果进行观察。方法 本研究一共选择了2019年12月至2020年4月期间56例来我院采取了面部激光术治疗的患者治疗期间资料。将所有患者随机分成了对照组(n=28)和观察组(n=28)。对照组中患者使用透明质酸凝胶敷料进行皮肤修复,观察组患者使用皮肤屏障海藻糖凝胶进行皮肤修复,对比两个组别患者治疗后效果以及皮肤屏障功能检测情况。结果 对照组患者治疗效果低于观察组,组别间数据对比有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经皮失水量高于观察组,角质层含水量则低于观察组,组别间数据对比有意义(P<0.05)。结论 在对面部激光术后患者进行皮肤修复时,采取皮肤屏障海藻糖凝胶具有显著效果,值得推广。
综合护理干预在光动力治疗癌前期皮肤病及浅表皮肤肿瘤的应用效果分析
下载:189 浏览:21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