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三农问题与“社会分析小说”的得失——公私之间的高晓声 下载:49 浏览:400

刘大先 《中国文学》 2018年5期

摘要:
高晓声观察并分析了从集体化到改革开放初期经济体制转型对于经济先发地区农民的辐射性影响,留下了学术研究与历史记载所难以触及的细枝末节,尽管其人物形象塑造略显单薄,并且缺乏展望未来的愿望和高度,但对于社会结构、组织方式与现实运行条分缕析的分析足以让他成为在公与私、个人追求与国家关照、社会关怀与审美自足之间颇具特色的存在。考察高晓声的个案,可以清晰地看到从社会主义中国初期以公代私举措对分散、孤立的小农经济的组织、动员和调控,到改革开放时代公私兼顾对于不符合经济实践的计划体制的调适和溢出于僵化制度的生产力的解放,再到市场经济全面到来之际暴露出来的个体化和私己观念对社会结构和人的精神面貌的负面影响。"三农"问题依然是中国当下攸关利害的重大问题,重新返观高晓声及其创作,汲取其成败得失,或许可以为未来文学书写农业、农村和农民辅以镜鉴,为勾勒与想象"新时代"的中国文化形象和价值提供参考。

马克思主义城乡关系理论视域下乡村振兴战略研究实践探究 下载:315 浏览:2933

邓海波 《中国城镇》 2022年10期

摘要:
乡村振兴战略是我党立足于人民,根据现有国情,结合马克思主义城乡关系理论作出的重大战略。本文通过概括阐述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城乡关系的基本原理,并在该原理中国化进程中关照我国乡村振兴战略的发展历程,最后仍在马克思主义城乡关系理论视域框架下,进一步审视和阐释习近平新时代乡村振兴战略新思想、新理论的深刻内涵,并从产业发展、城镇辐射、社会治理和政策扶持等方面对乡村振兴战略新实践进行探究。

全国乡村振兴战略的实践与成效分析 下载:116 浏览:1205

史君卿 《城镇建设与科学》 2024年11期

摘要:
乡村振兴战略是党中央针对“三农”问题提出的重大战略部署,旨在推动农业农村现代化、实现农业强国梦想、打造美丽乡村、促进农民富裕。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农村经济社会发展面临挑战,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具有重要意义。文章分析了全国乡村振兴的主要实践路径,如农业产业转型升级、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乡村文化与旅游融合、乡村治理体系创新等。实施成效显著,包括农业经济与农民收入双增长、农村基础设施与公共服务全面改善、乡村治理效能显著提升。然而,乡村振兴战略仍面临农村人才流失、农业科技创新能力不足、农村生态环境治理压力、乡村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不足等挑战。文章提出了加强农村人才培养和引进、加大农业科技研发投入、加强农村生态环境治理和保护、创新乡村治理体系与提升治理能力等对策。

解决新时期“三农问题”发展集体经济 实现乡村振兴 下载:265 浏览:2515

杨立国 《城镇建设与科学》 2021年2期

摘要:
我们是农业大国,但不是农业强国,解决三农问题长期以来一直是是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改革开放40年之际,从分田单干到乡村振兴是中国“三农”得失的深刻反思和重大转折。发展集体经济,是实现乡村振兴,是达到共同富裕的必由之路。需要构建现代农业体系,发展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经营,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提高农业的集约化、专业化、组织化、社会化水平。需要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推动城乡要素自由流动、平等交换,推动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需要发现实现乡村振兴的进程中所面临的问题,有针对性的提出意见和建议,需要把握基本原则和注意一系列问题。解决新时期的“三农”问题,具体落实“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历史任务。

山区农业机械推广策略研究 下载:341 浏览:2670

王泰金 《农业学报》 2021年11期

摘要:
山区农业生产模式落后,机械化水平低,对地区经济长效、快速发展存在消极影响。为提升山区农业生产效率,本文针对山区农业进行研究,分析机械推广的必要性和推广难点,并且重点探讨了推广可行性策略。
[1/1]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