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测绘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标准下的持续改进机制思考 下载:80 浏览:467

张云鹏 吉文来 苍桂华 《测绘科学与技术》 2019年7期

摘要:
通过持续改进提升专业建设水平和人才培养水平是工程教育认证的初衷。以南京工业大学为例对测绘工程专业的持续改进建设机制进行探讨,从教学过程质量监控机制、毕业生跟踪反馈机制以及社会评价机制等方面探讨了测绘工程专业持续改进机制的建设思路。建立校、院、系三级教学过程质量监控机制,从教学准备、理论教学、实践教学、毕业设计(论文)等环节全面监控教学过程质量,科学设计测绘工程专业课程体系与教学质量评价模式,构建毕业生跟踪反馈与社会评价机制以及培养目标达成评价机制,推进测绘工程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的持续提高。

工程教育专业认证驱动下的《C++程序设计》课程改革与实践 下载:72 浏览:513

李政伟 葛欣 席景科 聂茹 《计算机研究与应用》 2020年1期

摘要:
《C++程序设计》是高校计算机相关专业的重要基础课,是后继课程的学习基础。依照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以学生为中心,以产出为导向"的人才培养理念,以课程示例库为依托,不断优化和完善教学内容,拓展第二课堂,强化实践动手能力,分阶段分层次对学习效果进行过程化考核,构建符合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要求的《C++程序设计》教学体系和教学模式。从实际的教学达成度来看,上述教改措施取得明显的成效。

面向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应用软件开发实践》课程探讨 下载:471 浏览:486

徐慧 《计算机研究与应用》 2019年1期

摘要:
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是高等教育认证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保障高等工程教育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应用软件开发实践》作为计算机类集中性实践环节中的一门重要课程,重在培养学生应用计算机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能力。对课程内容、课程考核方式与专业认证要求之间的关系进行探讨,可以看出该门课程对培养出符合工程认证要求的学生起着重要的作用。

OBE理念下理工科实践教学研究 下载:37 浏览:446

赵健 《中国教育研究》 2019年9期

摘要:
针对目前测绘工程专业实践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文章提出基于OBE教学理念的工程教育实践教学创新途径,从提升实践教学理念内涵、构建递进式实践教学体系、培养学生创新素质、打造一流师资队伍等方面进行深入分析,并将学生的目标能力指标有机地导入实践教学体系中,进行基于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标准的测绘工程专业实践教学模式的创新设计。

论师范类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的达成度评价 下载:70 浏览:410

田腾飞 《教师教育与创新》 2020年8期

摘要:
达成度评价是师范类专业基于产出导向建立质量保障机制的关键环节。师范类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的达成度包括人才培养目标达成度、毕业要求达成度和课程目标达成度三个层面。开展师范类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的达成度评价要注重三个方面:首先,要科学制定并分解毕业要求指标,进而系统设计合适的课程体系,并根据毕业要求指标合理设置课程目标,以实现课程目标对毕业要求指标的有效支撑;其次,要对评价依据、评价机制、评价内容、评价方式、评价工具、判定方法等进行论证,体现现代教育评价理念;再次,要全面、综合、客观地分析评价结果,为师范类专业人才培养工作的持续改进提供依据。师范类人才培养质量的达成度评价对深化高校人才培养质量保障体系改革,促进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教师队伍建设目标的实现具有重要意义。

专业认证背景下学前教育本科人才培养目标的设计与评价 下载:78 浏览:466

李静 李锦 《教师教育与创新》 2020年6期

摘要:
普通高等学校师范类专业认证是推动师范类专业内涵式发展、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举措。培养目标是专业认证的总纲,体现人才培养"产出"的质量预期与追求。在学前教育专业认证的自评自建工作中,准确把握培养目标的内涵,合理设计、有效评价培养目标至关重要。从目标内涵来看,培养目标的构成要素包括目标定位和目标预期;从设计依据来看,需要从方针政策、专业标准、内部基础、外部需求等角度把握党和国家对人才培养的基本要求和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质量标准,把握学校办学定位、专业办学积淀、生源特点、人才培养现状、国内外学前教育发展趋势以及利益相关群体的现实需求;从设计流程来看,包括政策解读、文献梳理、产出现状与需求调研、目标初步形成、目标合理性评价与修订等过程;从目标评价来看,包括建立规范的评价制度、形成多元评价主体、运用多种评价方式、研发科学的评价工具、促进评价结果有效转化等方面。

学前教育专业卓越人才培养的课程体系重构与实践创新 下载:79 浏览:460

胥兴春 李燕 《教师教育与创新》 2020年6期

摘要:
高素质教师队伍是建设教育强国的基础。卓越教师培养是落实高素质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举措。学前教育是终身学习的起点,学前教育专业师范生素质直接决定着学前教育的质量。在教师专业认证的推动下,西南大学紧扣认证理念,按照认证标准(第三级)开展了学前教育专业自评自建工作,并积极探索卓越人才培养模式,努力实现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的"卓越"转向,通过对学前教育专业课程与教学的持续改进,重构卓越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指向的课程体系并进一步探索实践创新路径,以实现卓越学前教育专业人才的有效培养。

论美国师范专业认证工作的特点与走向 下载:84 浏览:514

龙宝新 《教师教育与创新》 2018年7期

摘要:
专业认证是围绕特定社会活动目的来组建认证组织、开展认证工作的过程,多样化的认证目的、多层次的认证机构、"三步走"的认证阶段勾画出了美国师范专业认证活动的当代轮廓。美国师范专业认证工作的4个显著特点是:纯洁性与民间性、持续性与发展性、开放性与科学性、机构权威性与内在有序性。展望未来,美国师范专业认证工作的走向是:提高专业认证标准,走向基于表现的认证,更加关注实践导向的认证,建立各州与认证组织间的合作伙伴关系。

面向师范专业认证的认证标准解析 下载:37 浏览:395

胡典顺1 于文字1,2 《国际教育论坛》 2019年8期

摘要:
师范专业认证是专门性教育评估认证机构依照认证标准,对师范类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状况实施的一种外部评价过程.认证标准是专业认证的唯一依据,也是认证评估指示性和权威性的保证.师范专业理解并践行认证标准需要做好:明晰"一个标准",协调"两对关系",把握"三个要点".具体表现为:充分理解学生中心、产出导向、持续改进的认证理念;处理好当下和未来的关系,做好内部和外部的协调工作;以"说、做、证"一致为原则指导自评报告撰写。

师范专业认证中分子生物学课程目标达成度评价研究 下载:91 浏览:1001

​张庆琛 韩霜 朱晓琴 《纳米技术研究》 2024年4期

摘要:
以师范专业认证工作为契机,以分子生物学课程为对象,详细介绍该课程的直接达成度、间接达成度评价过程,分析评价结果,并提出持续改进措施,为课程质量的持续提升提供了保障。

基于专业认证的工程伦理教学设计 下载:121 浏览:1363

​孙金凤 刘洋 梁龙伟 《国学研究》 2023年4期

摘要:
依据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教育理念,毕业生需要具备相应的工程伦理素养。结合济南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教学实际,对工程伦理学课程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考核方式等进行设计,以培养学生的工程伦理意识、对工程伦理相关规范的认知以及工程决策能力。希望能够对其它院校材料专业工程伦理教育教学提供一定的参考。

工程教育背景下“工程流体力学”一流本科课程建设改革与实践 下载:102 浏览:1044

姜吉光 《航空航天学报》 2024年4期

摘要:
“工程流体力学”是许多工科专业的核心基础课程,基础的好坏直接影响学生对专业知识的理解,因此,围绕新工科建设思路开展切实可行的“工程流体力学”教学改革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以机械类专业为载体,探讨课程目标建设,教学方法改革,教学质量提升,优化课程体系使之更符合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建设要求,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为后续专业课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基于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水污染控制工程设计》教学改革研究 下载:123 浏览:34

孙颖 楼静 齐海云 景长勇 《水资源科学研究》 2024年9期

摘要:
《水污染控制工程设计》课程组对标专业认证目标,针对课程学时不足、学生缺少工程认知,考评手段单一等现状,积极探索教学改革,深化教学内容,构建理论课程、设计实践和生产实习有机结合的课程体系,形成以学生为中心,以成果为导向的教学模式,教学质量由全过程的综合评价体系精细控制。

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理念下电路理论课程教学的改革与实践研究 下载:424 浏览:3257

​杨瑞 《电路系统研究》 2021年10期

摘要:
电路理论在电气类专业中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学好电路理论知识能够帮助学生更好的面对接下来的学习,因此在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大环境下,学校就应加大对电路理论课程教学的改革和创新,通过丰富教学内容、改良教学方法并增加多层次的考核模式等措施,提高教师教学质量的同时也为国家提供了更多创新型专业人才。

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背景下的水利工程制图课程改革研究 下载:115 浏览:810

孔凡丹 郑丽颖 吴娟 《课程教育研究》 2024年10期

摘要:
在全球化和技术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已成为提升高等教育质量的重要手段。水利工程制图课程作为水利工程专业的基础课程,其教学质量直接影响工程师的专业素养和能力。然而,该课程目前在目标设定、内容安排以及教学方法等方面存在较多问题,未能充分满足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要求。课程改革迫在眉睫,不仅需要与时俱进,还需紧密结合工程实践,培养符合时代需求的水利工程人才。本文基于专业认证要求,提出切实可行的改革措施。

“双一流”与专业认证背景下课程思政教育探索 下载:216 浏览:2197

王华 《中国教育探索》 2022年1期

摘要:
课程思政是培养大学生爱国情怀,提高学生自身综合素质的重要教育手段。将思政教育与专业课程完美融合可以使学生在学习专业知识时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本文主要探讨在“双一流”与专业认证背景下,本科大学中课程思政的实施策略。

工程认证教学质量可持续改进体系背景下的基于 OBE 模式的机械产品表达课程教学改革研究 下载:429 浏览:2057

汪珺 徐滟 王学军 刘丹萍 《中国机械研究》 2021年4期

摘要:
文章分析了在工程认证教学质量可持续改进体系背景下的机械产品表达课程特点及其现状,将工程教育认证规定的毕业要求与课程教学目标对应起来,通过课程内容及教学活动来保证毕业要求的实现,加强实践性教学,注重学习过程的考核评价机制,贯彻持续改进的认证理念,供该课程类教学人员和研究者借鉴并提供教学新思路。

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背景下电工电子实习课程创新实践 下载:141 浏览:1659

林英明 《教育实践与创新》 2023年7期

摘要:
随着科技发展的进步、时代的发展,电子电工行业需要越来越多的具有创新思维和创造能力的人才,来为行业的发展做出创新性的贡献。因此,如何培养电子电工专业学生的创新思维,这是每一个院校电子电工专业的教师需要思考的问题。

师范专业认证视阈下川陕革命老区农村 义务教育学校英语课程教学实践探究 下载:220 浏览:1076

唐清雄1 康丹2 《国际教育论坛》 2024年5期

摘要:
目前全国普通高等院校的师范专业开展着认证工作,认证以“学生中心、产出导向、持续改进”为基本理念,这为从事教师职业的师范生人才培养提供了质量保障。为顺应新时代基础教育人才培养发展的教育规律,国家发布了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22年版),这为川陕革命老区农村义务教育学校英语课程教学提供了教学支撑依据,这类学校在认证理念下从实践中探索出三方面的路径,即明确课程“学生中心”育人理念,达成学习活动目标;发展英语“产出导向”核心素养,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畅通落实“持续改进”反馈渠道,实现评价促学促教。
[1/1]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