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补肾养血方治疗肾阴虚型卵巢储备功能下降的临床观察 下载:98 浏览:481

李善霞 何东云 张艳红 曾维霞 林寒梅 陈慧侬 《中国中医药》 2019年8期

摘要:
目的:观察补肾养血方治疗肾阴虚型卵巢储备功能下降(DOR)的效果。方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口服补肾养血方(农本方),对照组采用雌孕激素联合序贯治疗(口服戊酸雌二醇片+黄体酮胶囊),观察患者治疗前后月经情况、临床症状、血清FSH、FSH/LH、E2等指标,来评估补肾养血方干预卵巢储备功能下降患者的疗效。结果与结论:补肾活血法治疗DOR,明显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及降低FSH、FSH/LH、E2水平,增加窦卵泡数,起到改善和恢复卵巢储备功能的作用。

中医疗法治疗脾胃虚寒型胃溃疡疗效分析 下载:232 浏览:2243

王修琪1 张涛2 《中医研究杂志》 2021年11期

摘要:
目的:中医疗法治疗脾胃虚寒型胃溃疡临床效果分析。方法:选取我单位自2021年10月到2023年2月收治的76例脾胃虚寒型胃溃疡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分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8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西药治疗方法;观察组患者在常规西药治疗基础上给予口服加味黄芪建中汤,治疗后,对两组数据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治疗后半年内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治疗后的生活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结果均有统计学上的意义(p<0.05);结论:中医疗法治疗脾胃虚寒型胃溃疡临床效果肯定,总有效率高,副作用小,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中医疗法治疗阴虚阳亢型高血压病的研究进展 下载:29 浏览:451

Valeriia Ionova1 刘飞2 《当代中医药》 2025年2期

摘要:
高血压病 (Essential hypertension, EH) 为最常见的心血管疾病之一,临床主要表现为动脉血压持续增高,其致残率、致死率均较高,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全和生活质量。本文通过对阴虚阳亢型眩晕的相关中医疗法进行归纳、收集和分析,从中药疗法、针灸疗法、耳穴疗法、穴位贴敷疗法进行梳理,以期为临床上治疗阴虚阳亢型高血压患者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同时为患者提供更加优质的诊疗服务。

中医针灸综合疗法治疗强直性脊柱炎临床疗效观察 下载:231 浏览:2395

张剑 《中医研究杂志》 2022年9期

摘要:
目的:本次研究围绕强直性脊柱炎患者为探讨目标,分析中医针灸综合疗法实施效果。方法:将医院100例强直性脊柱炎患者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取传统疗法,观察组实施中医针灸综合疗法,观察疗效。结果:通过评估比较,观察组临床治疗有效率94.00%高于对照组80.00%,中医症候积分腰骶疼痛评分(1.45±0.19)分、腰背痛评分(1.56±0.24)、晨僵评分(1.31±0.19)分均低于对照组骶疼痛评分(2.42±0.24)分、腰背痛评分(2.51±0.33)、晨僵评分(1.87±0.28)分;观察组脊柱活动度(42.74±5.22)cm和腰廓活动度(5.17±0.51)cm均大于对照组脊柱活动度(39.42±5.13)cm和腰廓活动度(4.25±0.48)cm,且血清核因子-κB(2.22±0.36)ng/L、CC趋化因子受体6(5.05±0.88)ng/L、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7.84±1.85)ng/L均低于对照组血清核因子-κB(2.78±0.51)ng/L。、CC趋化因子受体6(7.24±0.97)ng/L、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12.04±2.16)ng/L,所有数据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针灸综合疗法能够有效改善强直性脊柱炎患者症状,减轻机体炎症反应,促使脊柱活动度提高。

中医综合治疗异位妊娠的护理体会 下载:216 浏览:2218

张琪1 叶妮妮2 《中医研究杂志》 2021年2期

摘要:
目的:总结妇科中西医结合保守治疗异位妊娠的护理体会。方法:选择在银川市中医院妇科进行异位妊娠保守治疗的患者88例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其临床要点及护理要点。结果:通过严密细致的护理,88例异位妊娠患者中,80例经药物保守治疗。耐心护理后获得痊愈,8例因包块增大,腹痛加剧而施行手术治疗,保守治疗治愈率为92%。结论:观察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

中医在新冠治疗的心得体会 下载:315 浏览:3760

邓利君 何燕 《心脑血管病研究》 2021年6期

摘要:
目的:探讨中医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中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本次实验的研究对象即2020年2月18日至2020年3月17日期间的40例医学观察人员。无症状集中医学隔离观察人员22例,有症状集中医学隔离观察人员18例。分别给予不同的中医治疗方法。结果:22例无症状集中医学隔离观察人员于隔离期满后未见任何症状而解除医学观察,18例有症状集中医学隔离观察人员总有效率94.44%,其中1例确诊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转至定点医院治疗。结论:在疑似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治疗中中医效果显著,患者的发热、咳嗽等临床症状改善明显,值得推广。

整脊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应用进展 下载:73 浏览:873

张俊峰 《临床医学杂志》 2024年4期

摘要:
神经根型颈椎病是一种常见的脊柱退行性疾病,给患者带来严重的生活和工作障碍。整脊疗法源于西方,近年来在治疗该病方面取得了令人瞩目的进展。随着临床实践的不断深入,整脊疗法正与中医疗法、牵引、物理治疗的日益融合,形成了多种创新的综合治疗模式,发挥了中西医理论和技术的协同优势,取得了令人鼓舞的成果。临床研究表明,整脊与针灸、推拿、中药内服、牵引、物理治疗等多种治法相结合,不仅能有效缓解患者的疼痛、麻木等症状,改善生活质量,而且安全性高、无创伤,患者可接受度良好。这种中西医理论和技术的融合创新,不仅突破了学科界限,更为临床实践贡献了一种全新的、优化的综合治疗模式。相信在未来,整脊疗法与中医疗法、牵引、物理治法的融合将继续深化发展,为缓解患者的病痛贡献更大力量。

中医疗法治疗阴虚阳亢型高血压病的研究进展 下载:169 浏览:570

1Valeriia Ionova 2刘飞 《中医研究杂志》 2024年9期

摘要:
高血压病 (Essential hypertension, EH) 为最常见的心血管疾病之一,临床主要表现为动脉血压持续增高,其致残率、致死率均较高,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全和生活质量。本文通过对阴虚阳亢型眩晕的相关中医疗法进行归纳、收集和分析,从中药疗法、针灸疗法、耳穴疗法、穴位贴敷疗法进行梳理,以期为临床上治疗阴虚阳亢型高血压患者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同时为患者提供更加优质的诊疗服务。

中医疗法联合微创引流技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疗效 下载:321 浏览:3270

姜正辕 卢永强 张彦军 《中国中医药》 2021年7期

摘要:
在高血压脑出血(HIH)治疗中联合应用微创引流技术与中医疗法,并分析其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20年3月-2020年12月,在我院治疗的32例HIH患者。按照随机分组原则,将其分为对照组、观察组2组,每组16例。两组患者均接受微创引流技术治疗,在此基础上,观察组联合应用中医疗法。比较两组的脑水肿体积变化以及神经功能。结果:较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患者治疗2周、治疗4周的脑水肿体积均更低(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NIHSS评分更低,Barthel指数更高,差异明显(P<0.05)。结论:在HIH治疗中联合应用微创引流技术与中医疗法能够缓解其脑水肿,改善其神经功能,治疗效果更佳,值得推广。
[1/1]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