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口唇粘膜移植治疗SJS/TEN睑球粘连和睑缘角化的临床疗效 下载:58 浏览:362

陈俊曌 姚钦科 邵春益 傅瑶 《中国眼科杂志》 2019年7期

摘要:
目的评价口唇黏膜移植重建眼表和睑缘治疗Stevens-Johnson综合征/中毒性表皮坏死松解症引起的睑球粘连、睑缘角化和眼表瘢痕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Stevens-Johnson综合征/中毒性表皮坏死松解症存在晚期眼部并发症11例(12只眼)患者,应用口唇黏膜移植进行眼表重建和睑缘重建矫正睑球粘连、睑缘角化和眼表瘢痕。手术方案采取切除眼表及睑缘的角化瘢痕组织,彻底松解睑球粘连,应用羊膜移植覆盖角膜和球结膜的缺损,取自体口唇黏膜移植替代缺损的穹隆结膜、睑结膜和睑缘。对比手术前后视力、症状、角膜病变、睑球粘连和睑缘病变的改善情况。结果术后平均随访(41±16. 6)个月,全部12只眼对比术前视力稳定或有提高,异物感、烧灼感和干涩症状得到了明显的改善;术前12只眼都存在着睑缘角化瘢痕、倒睫或乱睫,7只眼引起角膜上皮病变,口唇黏膜移植眼表重建后上皮愈合,1只眼残留少许倒睫但不对角膜产生摩擦;术前9只眼存在着睑球粘连,术后8只眼睑球粘连完全改善,1只眼部分粘连复发。结论口唇黏膜移植进行眼表重建治疗Stevens-Johnson综合征/中毒性表皮坏死松解症的晚期并发症,不仅可以矫正睑球粘连,同时可以矫正睑缘角化瘢痕和倒睫,改善眼表环境,稳定视功能。 线性皮脂腺痣综合征及其眼部表现

肠炎沙门菌食物中毒的病原学检测分析 下载:75 浏览:475

杨慧 金玉娟 洪敏丽 刘渠 甘莉萍 李静媚 李斌 《预防医学杂志》 2020年3期

摘要:
目的对一起食物中毒事件进行病原学分析和流行病学调查,探讨其中毒原因、传染源及传播途径。方法通过现场流行病学调查对数据资料进行Fisher确切概率检验,对患者肛拭子、剩余食品、原材料等28份样品进行实时荧光PCR检测及分离培养;对分离菌株进行生化鉴定和血清分型,用改良K-B法进行药敏试验,应用脉冲场凝胶电泳(PFGE)分型技术进行同源性分析。结果从可疑食品蛋糕和6个患者中共分离到7株肠炎沙门菌,生物学性状、血清型和药敏试验结果一致, PFGE条带聚类分析显示所有菌株属同一克隆株。结论这是一起肠炎沙门菌污染引起的食物中毒事件。食品卫生监督部门应加强网购食品卫生管理,减少食物中毒的发生。

某电厂2014~2017年噪声作业体检听力损伤分析 下载:67 浏览:399

林淑华 《现代康复医学》 2019年8期

摘要:
目的:探讨某电厂2014~2017年噪声作业职业健康体检的听力损伤情况,为制定有效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选择2014年1月~2017年12月到我院进行健康体检的噪声作业者140例,开展基本情况调查(职业史、既往史及职业病危害因素接触史)及职业健康检查(五官科检查、听力测试),检查前均让其脱离噪声环境24h以上,记录并统计噪声作业健康体检者的听力情况。结果:健康体检的噪声作业者140例中共有51例出现不同程度听力损伤,损伤率为36.43%。其中,作业工龄<5年听力损伤8例,低于作业工龄5~10年及>10年者(P<0.05);作业工龄5~10年又低于>10年工龄(P<0.05);140例健康体检者均在不同噪声下作业,检出异常率排在前两位的分别为噪声作业强度>100dB、95~100dB,异常率为90.91%和43.38%;140例健康体检者听力损伤作业车间排在前三位的分别为气机检修、燃料检修及锅炉检修,分别占75.00%、71.43%和52.00%。结论:某电厂2014年~2017年噪声作业者听力出现不同程度损伤,且多与工龄有关,应根据电厂情况制定有效的措施干预,降低听力损伤率。

急救护理对急诊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的作用评价 下载:54 浏览:393

陈锦秀 《现代康复医学》 2019年4期

摘要:
目的:探讨对急诊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实施急救护理的效果。方法:将60例急诊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2017年1月~2018年12月)随机分为对照组(n=30)和急救组(n=30),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急救组进行急救护理干预,分析两组护理效果。结果:急救组并发症发生率为3.3%,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0.0%(P<0.05);两组死亡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急救组存活者护理24h后血糖水平、血糖达标时间、尿酮转阴时间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急诊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实施急救护理可减少并发症,及早控制病情。

急诊护理对一氧化碳中毒患者急救效率和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 下载:89 浏览:995

马冬梅 《现代康复医学》 2024年10期

摘要:
目的:研究一氧化碳中毒病人的急诊护理,对抢救工作的有效性和神经系统的恢复情况。方法:选择本院2021年6月-2022年6月住院的58例一氧化碳中毒病人,将他们随机分成两组,即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9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急诊护理,对两组病人的急救效率进行评估,同时对他们的神经功能进行观察。结果:48小时内观察组的抢救成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吸入高流量氧气的时间显著缩短(P<0.05);观察组的日常生活能力(ADL)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一氧化碳中毒病人进行急诊护理,不但可以提高急救工作的效率,而且可以使病人尽快脱离危险,而且可以加快病人的神经功能,提高病人的生活自理能力,具有很高的实用价值。

高压氧治疗在一氧化碳中毒后康复中的应用 下载:116 浏览:1117

谢家艳 费延荣 《现代康复医学》 2024年12期

摘要:
本文探讨了高压氧治疗在一氧化碳中毒后康复中的应用,分析了高压氧治疗的生理基础、作用机制以及在促进患者康复中的重要性。高压氧治疗通过提高氧合血红蛋白饱和度、改善细胞代谢和神经细胞保护与修复,为一氧化碳中毒患者提供了有效的康复治疗手段。

牛磺酸对急性氨中毒的鲫和草鱼抗氧化及炎症相关基因表达影响的比较 下载:79 浏览:492

章倩 张木子 黎明 王日昕 《水产研究进展》 2020年3期

摘要:
为了比较牛磺酸对急性氨中毒的鲫和草鱼缓释作用的差异,实验分别构建了4个处理组,组1实验鱼通过腹腔注射生理盐水,组2注射醋酸铵(鲫7 mmol/g,草鱼9 mmol/g),组3注射醋酸铵和牛磺酸(100μg/g),组4注射牛磺酸。毒性实验持续96 h。结果显示,组2鲫肝脏中SOD、CuZnSOD和CAT基因mRNA表达量显著低于组1和组3;组2和组3鲫肝脏中GPx基因mRNA表达量显著低于组1;组1鲫大脑中SOD、CuZnSOD、CAT和GPx基因mRNA表达量最高;组2草鱼肝脏中SOD、CuZnSOD、CAT和GPx基因mRNA表达量显著高于其他组;组2和组4草鱼大脑中SOD和CuZnSOD基因mRNA表达量显著低于组1和组3;组3草鱼大脑中CAT和GPx基因mRNA表达量最高;此外,组2鲫和草鱼肝脏及大脑中TNF和IL基因mRNA表达量均显著高于其他组。研究表明,鱼类氨中毒会扰乱机体的抗氧化酶系统和免疫应答,引起氧化损伤和炎症反应;草鱼通过提高抗氧化相关基因表达以应对氨中毒;牛磺酸能够有效缓解氨中毒对鲫和草鱼造成的氧化伤害,但牛磺酸并不能降低氨中毒对鲫和草鱼造成的炎症反应。

B细胞淋巴瘤/白血病-2和腺病毒E1B19 000相互作用蛋白3在一氧化碳中毒引起的少突胶质细胞凋亡中的机制 下载:89 浏览:507

​陈财良 田小菲 田亚汀 张国徽 《神经科学研究》 2018年1期

摘要:
探讨B细胞淋巴瘤/白血病-2和腺病毒E1B19 000相互作用蛋白3(B cell lymphoma/leukemia-2 and adenovirus E1B19 000 interacting protein 3,BNIP3)在一·氧化碳中毒引起的少突胶质细胞凋亡中的可能作用机制。方法选用C57BL/6小鼠建立一氧化碳中毒模型,将25只雄性小鼠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5组(n=5):正常对照组、CO染毒后1 d组,CO染毒后3 d组,CO染毒后7 d组,CO染毒后14 d组。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方法和蛋白免疫印迹法检测小鼠脑组织内髓鞘碱性蛋白(myelin basic protein,MBP)和少突胶质细胞转录因子2(oligodendrocyte transcription factor 2,Olig2)的表达,评价一氧化碳中毒后的髓鞘脱失及少突胶质细胞死亡程度;采用蛋白免疫印迹技术检测小鼠脑白质部位BNIP3蛋白、Bcl-2相关X蛋白(Bcl-2 associated X protein,Bax)、含半胱氨酸的天冬氨酸蛋白水解酶9(cysteinyl aspartate specific proteinase 9,caspase 9)的表达情况。结果 MBP与对照组(0.16±0.02)相比,染毒后1 d(0.12±0.02,t=3.357,P<0.05)表达开始降低,3 d后(0.09±0.02,t=5.960,P<0.01)表达持续降低,7 d后(0.05±0.02,t=9.730,P<0.01)降至最低,直至14 d后(0.13±0.02,t=2.897,P<0.05)其表达有所回升,但仍低于对照组。采用蛋白免疫印迹法进行MBP的表达变化分析,与对照组(0.55±0.03)比较,1 d组(0.39±0.02,t=10.391,P<0.01)、3 d组(0.23±0.02,t=23.115,P<0.01)、7 d组(0.09±0.01,t=34.767,P<0.01)和14 d组(0.45±0.03,t=6.146,P<0.01)均显著降低。Olig2在一氧化碳染毒3 d后(72.2±5.45,t=12.211,P<0.01)表达较对照组(36.6±3.58)升高显著;蛋白免疫印迹结果与对照组(0.31±0.02)比较,3 d组(0.52±0.02,t=16.651,P<0.01)显著升高。BNIP3在染毒后与对照组(0.25±0.03)相比1d组(2.49±0.40,t=15.342,P<0.01)表达量明显增高,在3 d后(1.90±0.24,t=12.417,P<0.01)开始降低,至14d后(0.24±0.02,t=0.798,P>0.05)恢复正常。Bax在染毒后与对照组(0.44±0.03)相比,1d组(1.09±0.15,t=9.427,P<0.01)表达明显增加,随后的3d(0.86±0.10,t=9.015,P<0.01)和7d组(0.64±0.09,t=4.540,P<0.05)开始降低,至14 d组(0.45±0.05,t=0.511,P>0.05)恢复正常。caspase9在染毒后与对照组(0.51±0.08)相比,1 d后(1.10±0.17,t=7.131,P<0.01)明显增加,3d后(0.79±0.10,t=5.051,P<0.01)降低,7 d后(0.55±0.05;t=0.910,P>0.05)恢复正常,其表达变化趋势与BNIP3基本相同。经过相关性分析,BNIP3分别与Bax(r=0.995,P<0.01)和caspase9(r=0.950,P<0.01)显著正相关。结论BNIP3参与了一氧化碳中毒引起的少突胶质细胞caspase依赖性线粒体凋亡途径。

药物中毒的急救护理应用研究 下载:215 浏览:2260

华梓君 《医学研究杂志》 2021年5期

摘要:
目的:研究药物中毒的急救护理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80例药物中毒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14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研究组实施急救护理。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经过急救护理后,两组护理满意度有明显差异,研究组满意率为98.5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92.85%;研究组死亡率低于对照组;研究组负面情绪水平及生活质量评分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药物中毒患者实施急救护理效果显著,可提高护理满意率,改善护患关系,值得临床推广。

一起酒店聚餐引起的食物中毒调查分析 下载:95 浏览:516

​郁旷明 寇俊 刘战峰 吴爱萍 李琳 《预防医学杂志》 2018年9期

摘要:
目的调查引起食物中毒事件的原因和可疑危险因素,为减少类似事件发生提供建议。方法通过流行病学调查确定事件性质,查找可疑食物,通过卫生学调查发现可能的污染环节及因素,采集可疑食物和病例等标本进行实验室检测,判定可能致病因素。结果本次事件共发生病例35例,症状主要为腹泻、腹痛等。2个病例粪便检出血清型为O3K6的副溶血性弧菌。结合病例对照研究结果和实验室检测结果推测可疑食物为蒿菜、越香蒸宝蟹2个菜肴。结论该事件为一起副溶血性弧菌食物中毒事件,加工环节中的交叉污染为可能的危险因素。建议食品安全监管部门应进一步加强对餐饮业的管理,在食物加工环节上要督促规范操作,控制风险。

早期血糖和离子水平对急性百草枯中毒患者的预后评估 下载:88 浏览:510

​武小娟1 李彦国2 孟舰1 李川1 刘红新1 《预防医学杂志》 2018年3期

摘要:
目的探讨急性百草枯中毒(APP)患者早期血糖和离子水平与预后的关系。方法收集2009年1月至2016年12月在我院急救中心住院治疗的APP患者共218例,根据预后情况分为存活组和病死组。比较两组入院即刻和入院后第2、3天晨06:00血糖和离子(血K+、血Na+、血Ca2+、血Cl-、血Mg2+)水平的差异并进行ROC曲线分析。结果218例APP患者中,病死组入院即刻、入院后第2、3天血糖水平高于存活组(P<0.05);病死组入院即刻、入院后第2、3天血钾(K+)水平低于存活组(P<0.05);对血糖水平判断患者预后的ROC曲线分析显示,第3d血糖水平判断患者预后的ROC曲线下面积最大(0.893),灵敏度为83.4,约登指数为0.62,但第1d血糖水平判断患者预后的特异度最高,为79.3。血钾(K+)水平判断患者预后的ROC曲线分析:第2d血钾(K+)水平判断患者预后的ROC曲线下面积最大(0.751),灵敏度为79.9,特异度为79.7,约登指数为0.59。结论早期血糖和血钾(K+)水平可作为预测APP患者预后的指标。

超高效液相色谱-三重四极杆/线性离子阱串联质谱法同时快速筛查和检测食物中毒样品中的12种抗凝血杀鼠剂 下载:93 浏览:502

​曹小丽 杨晓倩 焦海涛 刘仲 刘素华 张鑫 《预防医学杂志》 2018年3期

摘要:
目的建立食物中毒样品中12种抗凝血杀鼠剂的超高效液相色谱-三重四极杆/线性离子阱串联质谱(QTrap LC-MS/MS)的检测方法。方法样品经快速分散固相萃取法(QuEChERS)提取和净化,ACQUITY UPLC BEH-C18柱(1.7μm,2.1mm×50mm)分离,5mmol/L乙酸铵和乙腈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按照多级反应监测(MRM)→信息相关采集(IDA)→增强子离子扫描(EPI)→谱库检索的模式进行分析。结果 12种抗凝血杀鼠剂线性相关系数均大于0.99,平均回收率为78.2%108.2%,相对标准偏差为1.8%12.3%,方法的检出限为0.006~0.03μg/kg,定量限为0.02~0.10μg/kg。结论该法简便快速,灵敏度高、重现性较好,适用于食物中毒样品中12种抗凝血杀鼠剂同时快速测定。

急性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致呼吸衰竭患者的临床急诊急救 下载:459 浏览:4884

张珣 《医学研究杂志》 2018年9期

摘要:
有机磷农药是我国目前应用最广泛的杀虫剂,按毒性强弱可分为高毒、中毒、低毒三类,其中高毒类有机磷农药少量接触即可中毒,低毒类大量进入体内亦可发生危险。有机磷中毒是一种急诊科普遍病情,服用药物主要从呼吸道、消化道和皮肤等方式进入体内,会阻碍病人呼吸功能,严重的还会造成病人出现呼吸衰竭。急性有机磷中毒常常会伴有呼吸衰竭,与此同时它也是最严重的并发症,导致死亡的几率占据1/10。对于急性有机磷中毒的医治,最具影响力的就是实现综合护理。本文在这里主要探究急性有机磷中毒伴呼吸衰竭病人的急救和护理方式,以下是详细内容。

分析细菌性食物中毒患者样本的病原学情况及微生物检验结果 下载:277 浏览:3039

李俊童 刘倩 《国际检验医学》 2022年12期

摘要:
研究细菌性食物中毒患者样本的病原学情况及微生物检验结果。方法:选择2022年07月-2023年09月到本院治疗细菌性食物中毒患者58例,对全部患者实施排泄物、呕吐物、肛门拭子、手指拭子、饮食和工作环境进行检验,记录被发现的细菌数量以及血液中的病毒种类的分布状态。结果:在所有的食品中毒病例里,20例是由大肠埃希菌引起的,6例是沙门杆菌引发的,10例是由变形杆菌引发的,8例是由副溶血性弧菌引发的,4例是由金黄色葡萄球菌引发的,4例是由志贺菌引发的,2例是由蜡样芽孢杆菌引发的;共检测到116种病原菌,其中粪便的检出率最高,达到60.00%(36/60),肛拭子的检出率为43.80%(42/98),呕吐物的检出率为14.80%(8/54)。病原菌中,副溶血性弧菌的检出率最高,达到6.30%(58/924),其次是致泻性大肠埃希氏菌检出率为2.80%(26/924),再次是变形杆菌检出率为1.10%(10/924)和沙门氏菌检出率为0.60%(6/924);在沙门菌中,有2种是鼠伤寒沙门菌,6种是肠炎沙门菌。在副溶血性弧菌中,有2株O4:K8型,30株O3:K6型,以及9株其他型。在金黄色葡萄球菌中,有1株A-C型,2株A型,以及4株a型。在致泻性大肠埃希菌中,有3种是侵袭性大肠埃希菌,5种是产毒性大肠埃希菌,而10种则是致病性大肠埃希菌。结论:通过对大量样本的特定微生物分析,可以帮助医师在实际操作中准确识别细菌性食物中毒的病原菌及其相应的血清病毒种类。

急诊急救护理流程在重症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中的应用价值研究 下载:50 浏览:541

孙雪安 于蕾 《国际护理学》 2025年2期

摘要:
目的:探究急诊护理路径在重症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本院100例重症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2020年4月至2022年4月)进行分组护理,通过随机分配方法将100例患者分为对照组(50例)与实验组(50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干预,实验组在其基础上进行急诊急救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患者的抑郁焦虑状况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实验组的并发症发生率、SAS及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重症有机磷农药中毒护理中进行急诊急救护理干预的效果显著,可有效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改善患者的心理状况,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基于MDT模式下一例肿瘤免疫治疗所致中毒性表皮松解症护理体会 下载:0 浏览:897

杨芬 李玲彦 黄学琼 杨霞 李敏 《肿瘤研究》 2024年2期

摘要:
总结1例肿瘤免疫治疗所致中毒性表皮松解症病人行MDT模式干预的护理体会。肿瘤专科护士、营养专科护士、伤口造口护士、口腔专科护士、心理咨询师共同参与,组成护理MDT团队,对患者进行全面的护理评估,制定个性化管理的护理方案和措施,采用全程全方位护理,加强对患者的创面管理、感染管理、营养管理、心理干预、疼痛管理、延续护理等,将其的病情进行了显著的控制,提高了患者生活质量。

探究急诊护理路径对一氧化碳中毒患者抢救效果的影响 下载:101 浏览:1135

孙娜娜 莫广婷 王霞 《护理研究杂志》 2024年10期

摘要:
目的:探讨急诊护理对一氧化碳中毒病人的救治作用。方法:采用计算机随机抽样法,将参加探讨的病人平均分成两组即对照组和观察组,同时对全部病人进行紧急处理,对照组在紧急情况下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紧急情况下接受紧急护理,然后对两组病人的抢救成功时间、住院天数、并发症的发生率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在抢救成功所需时间、平均住院天数等方面均明显优于对照组,且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其并发症明显减少P<0.05,具有显著性。结论:对一氧化碳中毒病人进行急救,可有效地延长病人的生命周期,降低病人的死亡率,是一种值得推广的治疗方法。

浅谈牛青杠叶中毒的防治 下载:128 浏览:1253

胡明森 《当代畜牧兽医》 2023年4期

摘要:
牛青杠叶中毒是由于牛误食青杠植物,被青杠叶中含有的有毒物质引起的牛中毒现象,青杠叶中毒一般发生在 4 ~ 5 月份,清明前后为发病高峰。青杠叶中毒的症状多种多样,如果发现牛出现青杠叶中毒的症状,应该及时采取措施进行治疗,以避免症状加重甚至危及牛的生命安全。预防青杠叶中毒是非常重要的,本文将介绍一些预防青杠叶中毒的措施。

牛养殖中常见中毒病及防治措施 下载:192 浏览:1966

裴俊涛 《当代畜牧兽医》 2022年12期

摘要:
在畜禽的规模化饲养中疾病是影响其产品特性和机体健康状况的主要阻碍因素,牛饲养过程中,消化系统疾病也是一个很常见的病症类型。肉牛饲养中的消化系统疾病发生的大部分因素都是由于肉牛养殖饲养管理措施不适当,以及饲养品种的频繁变更,饲料饲喂量过多或饲料原料质量不好等原因造成的肉牛出现瘤胃蠕动迟缓,以及胃肠管消化吸收机能下降等状况。一般患得消化系统疾病的肉牛会发生反刍停止和异常的情况,同时牛体内消化系统菌群出现异常,胃肠管消化管不良,积食以及胀气的状况。下面将对肉牛饲养中常见消化系统疾病的预防措施加以阐述,力求给肉牛的健康饲养带来帮助。

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的急诊急救护理干预措施分析 下载:135 浏览:1588

邓琪 《护理研究杂志》 2023年1期

摘要:
目的 研究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的急诊急救护理干预措施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统计2020年3月-2022年4月期间,在本院救治的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52例作为此次研究样本,依据电脑录入病例先后顺序分为2组,参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试验组则实施急诊急救护理模式,观察两组患者临床效果。结果试验组患者清醒时间、洗胃时间以及胆碱酯酶活性恢复时间等指标均较参照组明显缩短,统计间有较大差异(P<0.05)。同时试验组抢救成功率位96.15%较参照组69.23%提高,差异较大(P<0.05)。试验组患者并发症发生几率为7.69%与参照组42.3%相比较低,数据差距极大(P<0.05)。结论 针对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采取急诊急救护理模式,提高抢救成功率,缩短患者洗胃时间,降低并发症发生几率,提高预后疗效,临床推广价值极高。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