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中药提取车间的工艺设计 下载:64 浏览:379

许青 《国际科技论坛》 2020年8期

摘要:
本文结合国内主要中药提取工程及其设计、管理的先进理念重点阐述了中药提取车间工艺设计需要考虑的各种因素,同时依据国内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的要求,对中药提取车间的工艺设计所涉及的总平选址、车间布局、工艺流程等方面进行了较详细的分析与讨论。

温阳法治疗恶性肿瘤方剂组方规律分析 下载:50 浏览:401

滕文静 朱为康 李雁 《肿瘤研究》 2018年6期

摘要:
[目的]分析温阳法治疗恶性肿瘤的组方规律及特点。[方法]应用中医传承辅助系统,收集并整理从1995~2015年中国知网数据库、维普数据库、万方数据库及Pubmed数据库中温阳法治疗恶性肿瘤的中英文文献,包括临床观察、个案报道、经验总结、经典方剂记载等记录方剂,采用软件集成的数据挖掘方法,对筛选出温阳法方剂进行组方规律分析。[结果]经过筛选以温阳法为治疗方法的方剂共86个,使用频次在10次以上的药物有10味,其中前3位分别为附子、黄芪、甘草;关联度分析发现常用中药药对15对,并基于复杂系统熵聚类的核心组合分析得出核心组合32个,挖掘新处方8个。[结论]温阳法指导下的温阳类中药抗肿瘤方剂存在一定的组方规律。

中药熏蒸联合地奈德乳膏治疗小儿慢性湿疹血虚证55例临床观察 下载:50 浏览:407

陈书悦 单筠筠 徐田红 温伟为 黄骏 《中国儿科杂志》 2020年9期

摘要:
目的观察中药熏蒸联合地奈德乳膏治疗小儿慢性湿疹血虚证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6月至2018年5月于杭州市第三人民医院皮肤科诊治的慢性湿疹血虚证患儿11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55例。对照组外用地奈德乳膏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方法的基础上联合中药熏蒸治疗,2组均治疗7 d后,比较临床疗效、临床症状改善情况及血清炎症因子水平。随访6个月,比较2组的复发率。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9.09%(49/55),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9.09%(38/55),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2组的湿疹面积及严重度指数(EASI)、瘙痒程度和中医证候积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治疗后,2组的EASI、瘙痒程度和中医证候积分均较同组治疗前明显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下降更显著(P<0.05)。治疗前,2组白细胞介素-4(IL-4)、白细胞介素-10(IL-10)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治疗后,2组IL-4、IL-10及TNF-α水平均较同组治疗前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降低更显著(P<0.05)。随访6个月,治疗组复发率为6.12%(3/49),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3.68%(9/3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熏蒸联合地奈德乳膏治疗小儿慢性湿疹血虚证,可有效改善临床症状,提高临床疗效,降低炎症反应,且复发率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中药灌肠方辅助治疗小儿疱疹性咽峡炎64例临床观察 下载:50 浏览:360

陆玉廷 陈锴 邢燕如 《中国儿科杂志》 2020年8期

摘要:
目的观察中药灌肠方辅助治疗小儿疱疹性咽峡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8年5—10月就诊于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嘉兴市中医院儿科住院部的127例疱疹性咽峡炎患儿,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63例和治疗组64例。对照组予以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方法的基础上给予中药灌肠方治疗。2组均以5 d为1个疗程,1个疗程后比较临床疗效、患儿退热时间、咽痛消失时间、疱疹消失时间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87%(62/64),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9.37%(50/63),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的退热时间、咽痛消失时间、疱疹消失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出现腹泻1例,恶心呕吐2例,皮疹1例,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6.25%(4/64);对照组分别为2例、2例、2例,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9.52%(6/63)。2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灌肠方辅助治疗小儿疱疹性咽峡炎临床疗效显著,能够明显缩短临床症状消失时间,同时解决了患儿服药困难的问题,且安全性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中药外敷辅助治疗小儿肱骨髁上骨折40例临床观察 下载:50 浏览:362

王强 《中国儿科杂志》 2020年4期

摘要:
目的观察中药外敷辅助治疗小儿肱骨髁上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9月至2018年9月绍兴文理学院附属医院骨科收治的80例肱骨髁上骨折患儿,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手法复位、夹板外固定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方法的基础上给予中药外敷,连续治疗15 d后统计2组的临床疗效。结果对照组骨折愈合优良率为80.0%(32/40),治疗组为97.5%(39/4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肘关节功能(疼痛、稳定性、活动范围、日常生活功能)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疼痛消失时间、肿胀消退时间及骨折愈合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均随访6个月,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为20.0%(8/40),治疗组为5.0%(2/4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外敷联合手法复位、夹板外固定能提高小儿肱骨髁上骨折的愈合效果,促进疼痛、肿胀缓解和肘关节功能恢复,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中药灌肠辅助治疗小儿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60例临床观察 下载:53 浏览:367

姜云 《中国儿科杂志》 2020年1期

摘要:
目的观察中药灌肠辅助治疗小儿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浙江省中医院下沙院区儿科确诊的120例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患儿,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阿莫西林钠克拉维酸钾静脉滴注,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方法的基础上结合中药灌肠疗法。2组均3 d为1个疗程,1个疗程后比较2组的临床疗效,临床症状、体征消失时间和总治疗时间。结果治疗组退热时间、咽痛消失时间、脓点消失时间和总治疗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6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6.67%,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灌肠辅助治疗小儿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临床疗效满意,可显著缩短临床症状、体征消失时间和总治疗时间,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过饱和度理论及过饱和药物递送系统 下载:28 浏览:336

薛一凡1 孟文卉1 汪润泽2 任俊杰1 衡伟利1 张建军1 《应用化学学报》 2020年12期

摘要:
在药物研发领域,如何有效提高难溶性药物的溶解与吸收是一个极具挑战的难题。目前,过饱和药物递送系统(Supersaturating drug delivery systems,SDDS)利用药物溶液处于过饱和态的优势,可同时提高难溶性药物的表观溶解度与渗透性。本文对过饱和度的理论及其在药物研发领域中的实际应用进行了系统的综述,介绍了过饱和度的产生与维持、及其与药物吸收的关系,归纳了常用的SDDS技术,并对无定形固体分散体、共晶、无定形/共无定形产生过饱和进行重点阐述。

液质联用中接口离子化新技术 下载:32 浏览:304

田甜1 张芳1 张曙盛1 冯陈国1 苏越2 林国强1,3 《应用化学学报》 2020年9期

摘要:
液相色谱-质谱联用(简称液质联用,LC-MS)将色谱的高分离效能与质谱强大的结构测定功能结合,不仅实现了对复杂混合物更准确的定性定量分析,而且简化了样品的前处理过程,使样品分析更简便,在药物分析、食品与环境分析以及生物样品检测等众多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作为LC-MS的核心组成部分,液质接口的作用是将LC的液体引入,发生电离,并将生成的离子传输进MS。因此,接口离子化技术的改进直接影响了LC-MS的发展和应用。为了获得更高的灵敏度和更广泛的适用性,研究人员一直致力于离子化技术的研究,以促进分析物的解吸,提高其电离和传输效率,减少基质效应的干扰。本文针对近年来LC-MS接口离子化技术的改进和发展,从离子化原理出发,对接口离子源的构造、影响电离的因素、以及相关的应用进行综述,探讨其优缺点,并对LC-MS接口离子化技术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鹿气管硫酸软骨素的提取分离与抗氧化活性研究 下载:87 浏览:470

宫瑞泽1 祁玉丽1,2 霍晓慧1 王泽帅1 孙印石1 《中国食品与营养》 2019年3期

摘要:
分别采用稀碱-酶解法和稀碱-浓盐法提取鹿气管中的硫酸软骨素,通过比较提取率、提取时间等对2种方法进行考察,最终选取提取率高、耗时短的稀碱-浓盐法提取其中的硫酸软骨素。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鹿气管中硫酸软骨素含量进行测定,并探讨鹿气管硫酸软骨素及硫酸软骨素寡糖的抗氧化活性。结果发现,稀碱-浓盐法提取鹿气管中硫酸软骨素的得率为21.88%;鹿气管中总硫酸软骨素含量为35.31 g/kg,硫酸软骨素A、B和C含量分别为19.54、2.06 g/kg和13.71 g/kg;鹿气管硫酸软骨素及其寡糖均具有一定的抗氧化活性,且硫酸软骨素寡糖的抗氧化活性显著高于硫酸软骨素。

液质联用中接口离子化新技术 下载:25 浏览:305

田甜1 张芳1 张曙盛1 冯陈国1 苏越2 林国强1,3 《应用化学学报》 2020年7期

摘要:
液相色谱-质谱联用(简称液质联用,LC-MS)将色谱的高分离效能与质谱强大的结构测定功能结合,不仅实现了对复杂混合物更准确的定性定量分析,而且简化了样品的前处理过程,使样品分析更简便,在药物分析、食品与环境分析以及生物样品检测等众多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作为LC-MS的核心组成部分,液质接口的作用是将LC的液体引入,发生电离,并将生成的离子传输进MS。因此,接口离子化技术的改进直接影响了LC-MS的发展和应用。为了获得更高的灵敏度和更广泛的适用性,研究人员一直致力于离子化技术的研究,以促进分析物的解吸,提高其电离和传输效率,减少基质效应的干扰。本文针对近年来LC-MS接口离子化技术的改进和发展,从离子化原理出发,对接口离子源的构造、影响电离的因素、以及相关的应用进行综述,探讨其优缺点,并对LC-MS接口离子化技术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枸杞子贮藏中平衡含水率变化规律及等温吸附曲线研究 下载:76 浏览:473

刘珈羽 方皓 栗圣榕 陈鸿平 冯靖雯 胡媛 刘友平 陈林 《中国食品与营养》 2018年4期

摘要:
目的:研究不同初始含水率枸杞子在相对湿度35%85%,温度分别为5、15、25、35℃条件下吸附平衡含水率变化规律,得到等温吸附曲线模型,通过模型可对枸杞子贮藏中的安全水分起预测作用。方法:采用静态吸附原理,根据目前在食品吸附中运用较多的6种模型对枸杞子实验吸附数据进行模拟分析比较。结果:枸杞子的平衡含水率随水分活度的增加呈上升趋势,其等温吸附曲线属于"J"型,而描述这一吸附特性的最佳数学模型为Halsey模型,并由模型方程计算得到枸杞子的绝对安全水分和相对安全水分。结论:该实验中的Halsey模型可作为枸杞子贮藏中平衡含水率的预测模型,为枸杞子安全水分的控制及科学贮藏提供参考。

自拟清热凉血解毒方辅助治疗小儿过敏性紫癜性肾炎湿毒内蕴型的临床疗效和对凝血机制的影响 下载:21 浏览:215

丁浏江 《中国儿科杂志》 2019年11期

摘要:
目的观察自拟清热凉血解毒方辅助治疗对小儿过敏性紫癜性肾炎湿毒内蕴型的临床疗效和凝血机制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4月至2018年6月过敏性紫癜性肾炎湿毒内蕴型患儿7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8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药对症治疗,如口服激素及抗凝药物。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方法的基础上给予口服自拟清热凉血解毒方治疗,每日1剂,早晚分服。2组均连续治疗2周后,观察临床疗效、临床症状消失时间和治疗前后凝血指标的变化。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4.74%,高于对照组的78.95%,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的皮肤紫癜、腹痛、便血消失时间均短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同组治疗前比较,2组治疗后D-二聚体、抗凝血酶、凝血酶时间、凝血酶原时间、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纤维蛋白原、血小板指标均有所改善(P<0.05),且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自拟清热凉血解毒方辅助治疗过敏性紫癜性肾炎湿毒内蕴型患儿临床疗效满意,可显著缩短临床症状消失时间,有效改善凝血情况,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自拟清热凉血解毒方辅助治疗小儿过敏性紫癜性肾炎湿毒内蕴型的临床疗效和对凝血机制的影响 下载:24 浏览:248

丁浏江 《中国儿科杂志》 2019年10期

摘要:
目的观察自拟清热凉血解毒方辅助治疗对小儿过敏性紫癜性肾炎湿毒内蕴型的临床疗效和凝血机制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4月至2018年6月过敏性紫癜性肾炎湿毒内蕴型患儿7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8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药对症治疗,如口服激素及抗凝药物。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方法的基础上给予口服自拟清热凉血解毒方治疗,每日1剂,早晚分服。2组均连续治疗2周后,观察临床疗效、临床症状消失时间和治疗前后凝血指标的变化。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4.74%,高于对照组的78.95%,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的皮肤紫癜、腹痛、便血消失时间均短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同组治疗前比较,2组治疗后D-二聚体、抗凝血酶、凝血酶时间、凝血酶原时间、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纤维蛋白原、血小板指标均有所改善(P<0.05),且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自拟清热凉血解毒方辅助治疗过敏性紫癜性肾炎湿毒内蕴型患儿临床疗效满意,可显著缩短临床症状消失时间,有效改善凝血情况,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湿热蕴肺型40例临床观察 下载:35 浏览:357

钱富红 《中国儿科杂志》 2019年2期

摘要: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MPP)湿热蕴肺型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6月至2017年9月在我院治疗的MPP湿热蕴肺型患儿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抗感染对症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方法的基础上予甘露消毒丹加减。治疗2周后观察2组治疗1周和2周的肿瘤坏死因子(TNF-α)、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6(IL-6)变化水平及呼吸音异常、高热、胸闷和气促改善情况,高热、咳嗽、痰中带血持续时间情况。结果治疗前,2组TNF-α、CRP及IL-6水平及呼吸音异常、高热、胸闷及气促例数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 05),具有可比性。与同组治疗前和治疗1周比较,治疗2周时2组TNF-α、CRP及IL-6水平显著下降,呼吸音异常、高热、胸闷及气促例数显著减少,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下降或减少更显著,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高热、咳嗽、痰中带血持续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MPP湿热蕴肺型,可显著改善患儿的临床症状,促进疾病恢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玉屏风颗粒联合氯雷他定治疗小儿过敏性鼻炎36例临床观察 下载:36 浏览:375

吴婷婷1,2 颜伟朝2 杨明华3 《中国儿科杂志》 2019年2期

摘要:
目的观察玉屏风颗粒联合氯雷他定治疗小儿过敏性鼻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本院诊治的过敏性鼻炎患儿7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6例。对照组口服氯雷他定,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方法的基础上口服玉屏风颗粒,比较2组的临床疗效、细胞免疫水平、不良反应和复发率。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7.2%,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2.2%,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2,4周后的IgE和辅助性T细胞(Th1/Th2)水平均较同组治疗前显著改善(P<0.05);且治疗2,4周后治疗组的IgE和Th1/Th2水平改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和复发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玉屏风颗粒联合氯雷他定治疗小儿过敏性鼻炎疗效确切,可提高患儿的免疫力,降低复发率,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玉屏风颗粒联合氯雷他定治疗小儿过敏性鼻炎36例临床观察 下载:25 浏览:262

吴婷婷1,2 颜伟朝2 杨明华3 《中国儿科杂志》 2018年12期

摘要:
目的观察玉屏风颗粒联合氯雷他定治疗小儿过敏性鼻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本院诊治的过敏性鼻炎患儿7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6例。对照组口服氯雷他定,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方法的基础上口服玉屏风颗粒,比较2组的临床疗效、细胞免疫水平、不良反应和复发率。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7.2%,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2.2%,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2,4周后的IgE和辅助性T细胞(Th1/Th2)水平均较同组治疗前显著改善(P<0.05);且治疗2,4周后治疗组的IgE和Th1/Th2水平改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和复发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玉屏风颗粒联合氯雷他定治疗小儿过敏性鼻炎疗效确切,可提高患儿的免疫力,降低复发率,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细胞连接分子对上皮组织物质转运的调控机制 下载:76 浏览:482

杨斐1,2 杨艳红3 张馨月1,2 吴慧娟1,2 阳长媛1,2 朴胜华1 雷自立1 《生物技术研究》 2019年4期

摘要:
细胞连接分子对上皮组织物质转运有重要的调节作用,其分子机制有待总结归纳。上皮组织中多数细胞连接分子参与形成紧密连接、粘附连接、桥粒连接和间隙连接等连接结构,调控细胞间转运和跨细胞运输。构成紧密连接的Claudin蛋白通过栅栏功能、受体功能和维持上皮细胞极性三种机制在调控上皮组织物质运输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其它细胞连接分子通过对紧密连接的调控间接影响物质运输。由于Claudin家族的各成员之间的功能代偿作用及转录后调控对Claudin蛋白的表达的重要性,给细胞连接研究造成一定局限,新的研究方法和技术有待发展。该文总结归纳出上皮细胞间连接分子调控物质转运的三种方式及当前应用于检测连接分子的生物技术,为基础和临床研究提供参考。

重组人IgE Fc的制备及抗过敏应用 下载:84 浏览:487

王一涵1 王红勋2 易小萍3 兰燕宇1 孙祥明2 《生物技术研究》 2018年9期

摘要:
考察重组人Ig E Fc的抗过敏反应作用。[方法]建立阴离子交换和疏水层析为主的分离纯化工艺,从CHO细胞培养的上清中获得重组人Ig E Fc样品;利用流式细胞法测定重组人Ig E Fc与表达人FcεRIα的CHO3D10细胞的亲和力;利用表达人FcεRIαEG-RBL2H3的细胞评价重组人Ig E Fc对细胞活化的抑制;在猴体上考察重组人Ig E Fc阻止被动皮肤过敏反应的作用。[结果]制备的重组人Ig E Fc的纯度达到98%;重组人Ig E Fc与CHO3D10细胞的亲和常数为1.40×109(mmol/L)-1是人Ig E的5倍;重组人Ig E Fc的剂量为NP-Ig E的5或6倍时可完全抑制体外细胞活化和体内过敏反应。[结论]重组人Ig E Fc可以抑制Ig E介导的过敏反应,具有新型抗过敏药物开发的前景。

NAD(P)H再生及其依赖型酶在工程菌中研究进展 下载:97 浏览:510

许盈芃 赵淑娟 《生物技术研究》 2018年1期

摘要:
许多氧化还原型酶都属于辅酶依赖型酶类,在生物转化中添加外源性辅酶将增加生产成本,而辅酶的缺乏又将直接影响生物转化效率,因此构建能实现辅酶再生的基因工程菌是辅酶依赖型基因工程菌走向工业化的有效手段之一。该综述对目前已报道的辅酶依赖型酶常用的还原态辅酶和氧化态辅酶再生的脱氢酶体系进行整理,并简述了在基因工程菌中通过辅酶再生提高酶催化的生物转化效率的研究进展,以期为构建辅酶再生型基因工程菌,以及实现这类工程菌自动化和一体化的发酵工艺提供借鉴。

盐胁迫对紫苏叶片光合特性及离子平衡的影响 下载:23 浏览:217

易家宁 王康才 董雨青 张琪绮 毛晓敏 邓艳婷 《土壤研究》 2020年11期

摘要:
以紫苏实生苗为材料,以正常供水为对照,研究不同盐胁迫程度对紫苏叶片光合特性及离子平衡的影响,以期为紫苏规范化栽培提供依据。结果表明,在盐胁迫下,紫苏叶片中丙二醛(MDA)含量、相对电导率均随着NaCl浓度的升高而增加,光合参数(Pn、Gs、Ci、Tr)则均随着盐胁迫程度的加强而下降;光合色素和抗氧化酶活性随着NaCl浓度的增加均呈现出先增加后下降的趋势,光合色素含量则在NaCl浓度为25 mmol L-1时达到最大值,抗氧化酶(SOD、POD、CAT)活性则在Na Cl浓度为40 mmol L-1时达到最大值。紫苏叶片中Na+、K+、Ca2+含量在低盐浓度条件下变化缓慢,在高盐浓度下Na+含量显著增加而K+、Ca2+含量则显著下降。本试验结果说明紫苏能够忍耐一定程度的盐胁迫伤害,对盐有一定的适应性。
[1/28]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