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文化自信语境下提升大学生传统文化认同的价值意蕴 下载:70 浏览:471

杨红英 《中国教育研究》 2020年3期

摘要:
新时代,加强大学生关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教育,提升他们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价值:一是培育公民国家认同与塑造国民价值秩序的理论诉求;二是文化多元化时代抵御外来文化渗透与维护我国文化安全的现实要求;三是有助于更好地培育价值观自信,实现以文化人的战略目标,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四是有利于提升大学生群体的综合素质,促进他们成长成才,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小学音乐教育中审美教育的价值意蕴探微 下载:267 浏览:2672

张琪 《中国音乐学报》 2021年12期

摘要:
审美体验教学策略的成功实施需要良好的课堂组织、和谐融洽的学生教师关系、身历其境的音乐感官情景体验,因此教师转变传统的音乐领唱式、跟学式教学十分必要。审美体验教学策略能在有效强化音乐教学气氛的同时,让学生音乐的表演能力和音乐知识的学习能力快速增强,让沟通障碍有效消弭于快乐的游戏之中。因此审美体验是能高效组织课堂、促使学生全身心投入、引导教师灵活多变的教学模式。

大学科研育人的价值意蕴与作用机理 下载:48 浏览:515

刘香菊 刘在洲 《教育研究与发展论坛》 2020年10期

摘要:
大学科研具有丰富的精神意蕴和道德价值。大学科研活动中教师对学生的指导和训练是一种典型的"师徒模式",教师的指导和示范以及学生的模仿和创新是科学精神和科学道德培育与传递的主要方式。学生的模仿是一个包括观察、学习、领会、体验和判断以及知识经验重构的综合过程。教师的科学品位和科研风格经

红医精神融入医学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意蕴与路径探究 下载:87 浏览:893

庞玉琦1 梁俏伶2 孙佳3 《神经科学研究》 2024年7期

摘要:
红医精神是红色基因的重要组成部分,蕴含着政治坚定、救死扶伤、艰苦奋斗、技术优良的重要内涵。将红医精神融入医学院校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能够丰富医学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创新医学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形式、增强医学院校思想政治教育效果、提升医学院校思想政治教育质量,对于培育青年医学生坚定理想信念、提高专业素养具有重要意义。红医精神融入医学院校思想政治教育需要赓续红医血脉,强化思想政治引领;营造校园氛围,丰富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加强媒介宣传,创新思想政治教育载体;打造实践品牌,提升思想政治教育实效。

抗疫精神融入常态化协同劳育的理论渊源和价值意蕴 下载:270 浏览:2981

李治钧1 李芊2 《神经科学研究》 2022年6期

摘要:
抗疫精神和劳动精神内在的一致性,为抗疫精神融入家校社生协同劳育、解决当前劳育问题提供了价值依据和实现的可能性。协同劳育需要学校劳育要系统化,家庭劳育要日常化,社会劳育要多样化,自我劳育要主动化。

孔繁森精神对实现中国梦的价值意蕴研究 下载:271 浏览:2731

刘景喜 《中国教育探索》 2021年12期

摘要:
新时代需要构建引人向上、催人奋进的时代精神。在新时代我们要学习弘扬孔繁森精神,从中汲取奋进力量,汇聚起实现中国梦的强大力量,战胜前进道路上一切艰难险阻,努力开创伟业。本文拟对孔繁森精神的价值意蕴及孔繁森精神是实现中国梦的精神动力进行研究。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融入课程思政的价值意蕴与路径 下载:107 浏览:1383

李浩丽 《数学教学与研究》 2023年8期

摘要:
在初中阶段,初中生进入了青春期,这个时期正是他们三观、道德素质培养的关键时期。在此阶段,每个教育工作者都要坚持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指导,在教学中充分结合思政的内容,才能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培养学生端正的三观,从而培育出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美好品质的杰出青年。在这样的背景下,初中数学教师应积极开展具有学科特点的思想政治教育,使其更好地融入日常的数学教学之中,以此达到了鼓励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目的。

职业院校教师企业实践的价值意蕴、现实困境与突破路径 下载:105 浏览:2028

颜锋 《中国职业教育》 2024年9期

摘要:
企业实践是职业院校教师专业成长和实践教学能力提升的关键途径,对于构建"双师型"教师团队具有重要的基础性作用。职业院校教师企业实践的内容涵盖广泛,形式灵活多变,评价体系综合全面,不仅有助于教师的专业发展,还有助于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并促进校企之间的良性互动。然而,当前职业院校教师在企业实践过程中经常遭遇身份认同、观念转换和行为适应的挑战,这些困境显著地降低了他们的参与热情并限制了实践的深度。鉴于此,为了有效提升职业院校教师企业实践的质量和效果,必须重视批判性反思,激发教师企业实践的内驱力;加强理性沟通,营造教师企业实践的和谐氛围;完善实践保障,实现职业院校与企业的协同管理。

美育视域下大学语文价值意蕴研究 下载:211 浏览:1866

许艳1 孙铁军2 《语文教学与创新研究》 2024年1期

摘要:
随着“十四五”规划的深入实施,美育在高等教育中的地位日益凸显。大学语文作为提升学生文化素养、审美能力和人文精神的重要课程,其教育价值在美育视域下显得尤为突出。本文以徐中玉《大学语文》(第11版)为例,结合中央和国家最新的美育和思政要求,探讨美育视域下大学语文在高职学段的价值意蕴。
[1/1]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