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脑动静脉畸形介入术后患者伽玛刀治疗的护理 下载:52 浏览:517

黄焱 《护理研究杂志》 2019年3期

摘要:
总结12例脑动静脉畸形介入术后畸形血管团未完全闭塞患者实施伽玛刀治疗的护理。治疗过程中,护士积极配合医生,准确定位,提供舒适环境,做好患者的心理护理,提供健康教育,降低治疗后脑出血、脑水肿等严重并发症的发生率。

提高伽玛刀处方剂量对老年三叉神经痛疗效的影响 下载:84 浏览:518

丁建波1 吴瀚峰1 许云2 潘力1 王滨江1 张南1 汤旭群1 陈晶晶1 董艳1 《神经科学研究》 2020年5期

摘要:
分析提高伽玛刀处方剂量对治疗老年三叉神经痛疗效的影响。方法 60例接受伽玛刀治疗的老年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患者根据处方剂量分为普通剂量组(80~85 Gy)及提高剂量组(86~90 Gy)。根据巴罗神经病学研究所(BNI)量表于治疗后3个月、6个月、12个月和24个月对患者疼痛缓解及面部麻木程度进行评分。结果提高剂量组开始起效时间、达到最佳稳定疗效时间显著早于普通剂量组(P=0.009,P=0.006)。与普通剂量组比较,提高剂量组疗效优异率显著升高(P=0.005),但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492)。与普通剂量组比较,提高剂量组患者治疗后3个月、6个月的BNI分级显著降低(P=0.002,P=0.045),12个月、24个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77,P=0.148)。两组间面部麻木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96)。两组患者未发生其他严重不良反应。提高剂量组与普通剂量组疼痛复发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671)。结论提高伽玛刀治疗剂量至86~90 Gy可以更快、更高效的控制老年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患者的疼痛发作,同时不会增加治疗相关的风险。

伽玛刀照射兔三叉神经后TSEP变化的实验研究 下载:94 浏览:493

​程轶峰 刘东 徐德生 宗永青 戈有林 《神经科学研究》 2018年7期

摘要:
观察不同剂量伽玛刀照射正常动物三叉神经后三叉神经体感诱发电位(TSEP)的变化特点,以进一步探讨伽玛刀照射剂量与三叉神经受照后变化的关系。方法将15只新西兰兔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60 Gy照射组、80 Gy照射组、100 Gy照射组、120 Gy照射组及对照组,每组3只。前4组采用Gamma Plan 5.34剂量计划系统进行照射靶点设计及剂量规划,照射靶点置于三叉神经脑干进入区,双侧照射,中心剂量分别为60Gy、80Gy、100Gy和120Gy。在照射前及照射后6个月采用神经电检诊仪监测各组实验兔双侧TSEP的潜伏期、峰间潜伏期及波幅,详细记录监测数据并行统计学分析。结果60Gy照射组P1、N1、P2波潜伏期及P1-N1、N1-P2峰间潜伏期以及波幅在照射后6个月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80 Gy照射组、100 Gy照射组、120 Gy照射组P1、N1、P2波潜伏期及P1-N1、N1-P2峰间潜伏期以及波幅在照射后6个月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随剂量增加变化增大。结论TSEP的变化与伽玛刀照射剂量密切相关,随剂量增加变化增大,其中80 Gy为三叉神经产生变化的最低剂量。
[1/1]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