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环糊精在土壤有机污染物治理中的应用 下载:150 浏览:2049

罗玉虎 何俐蓉 《水土保持与应用》 2022年5期

摘要:
本文对环糊精及其衍生物在低极性土壤中的应用进行了研究。环糊精能与弱极性有机污染物形成气态包合物,从而增加了其在水中的溶解性、加快了解吸速度、去除了金属离子、改善了材料的物理性能、促进了光解反应、降低了有机物的毒性、加快了降解速度。

芽孢杆菌生物防治机制及存在问题 下载:872 浏览:1834

何俐蓉 罗玉虎 《生物学报》 2022年3期

摘要:
作为一种理想的生防菌筛选对象,芽孢杆菌已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近年来,国内外对其各方面应用的研究日益增多。文章主要对芽孢杆菌的生防作用形式与机制、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综述,总结得出:芽孢杆菌的生防作用主要有拮抗作用、竞争作用、诱导抗性和促生作用等几种式,其对植物病原菌的抑制并非由某一种形式发挥作用,而是2种或多种形式协同作用的结果,目前仍存在问题主要有防治效果不稳定、生防菌对环境适应性较窄、拮抗和促生作用结合较难等。鉴于以上问题,建议通过施用有机肥、改造有益微生物及与其他拮抗微生物协同互作等途径解决,为进一步扩大其在新型生物肥料研发中的应用前景提供理论支撑。

有机污染场地物理修复技术研究进展 下载:899 浏览:2294

何俐蓉 拓星星 《现代物理学报》 2021年3期

摘要:
有机污染土壤中有机物种类繁多,对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存在极大的安全隐患。由于我国工农业的快速发展,诸多有机污染场地亟待治理修复,但我国的土壤治理修复工作相对于美国等发达国家起步较晚,针对有机污染因子种类繁多的污染土壤治理修复技术相对落后,在严峻的土壤修复形式下,有机污染土壤的治理修复得到了诸多科研工作者的关注。 文章综述了现阶段针对有机污染土壤的治理修复技术,主要包括生物修复技术、物理修复技术以及化学修复技术。 分析各类修复技术的技术原理,结合现阶段污染土壤治理修复工作现状,对其优缺点进行归纳,展望了有机污染土壤修复技术的应用前景,为我国今后开展有机物污染土壤的治理修复工作提供依据。

长期拌沙改良措施对陕北盐碱地土壤盐分特征的影响 下载:282 浏览:2942

何俐蓉1,2,3 拓星星4 《农业研究进展》 2021年2期

摘要:
为探究不同拌沙措施对盐碱地的长期改良效果,本研究以陕北定边县盐碱地土壤为研究对象,结合野外田间试验与室内检测方法,分析改良1~6年间盐碱地土壤盐分及有机质的变化特征,揭示不同拌沙厚度对重度盐碱地土壤盐分及有机质分布特征的影响。结果表明:整体盐碱地土壤盐分含量未随拌沙量或改良年限的改变而呈现规律性的变化;不同厚度(比例)拌沙措施间对盐碱地改良效益未有显著差异。随时间推移,拌沙处理对盐碱地全土层土壤盐分含量无明显改变,但耕作层土壤盐分含量呈现逐年递减趋势,且短期内改良效益显著;长期拌沙改良措施下土壤有机质含量总体上呈显著提高趋势。综上长期拌沙改良措施有利于盐碱地耕作层的改善,进而减少作物生长发育过程中遭受盐害等,关于拌沙处理对土壤微生物及酶活性的影响还有待继续探究。
[1/1]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