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黑土区植物篱带对土壤抗蚀性作用效果研究 下载:83 浏览:494

刘绪军1 延秀杰2 《中国土壤》 2018年7期

摘要:
植物篱系统内部发挥的作用不尽相同,研究分析植物篱系统内影响土壤抗蚀性能、水土保持效果的主要部位,为黑土区推广应用植物篱模式提供技术支撑。通过小区定点试验研究发现,在黑土区植物篱模式中,篱带植物部位的土壤结构优于篱间耕地,篱带部位的土壤抗蚀性也高于篱间耕地部位,而土壤入渗性和抗冲性与篱间部位相比有显著的提高,由此可见,在黑土区坡耕地中由于引入了植物篱,篱带植物根系的作用,改善了土壤结构与性能,固结了土壤,提高了土壤综合抗蚀性能,从而发挥了减轻水土流失的重要作用。在黑土区植物篱模式内,篱带部位植物是影响土壤综合抗蚀性能和防蚀效果的重要因素,因此,植物模式研究应用中,要注重篱带植物品种保持水土性能的研究,开发优良植物篱品种,以提高植物篱模式的综合效益,进一步促进植物篱模式在黑土区的推广应用。

双模互融营养行为干预对3~4期慢性肾病患者的作用效果 下载:68 浏览:474

张先芹 《中国护理学报》 2019年6期

摘要:
探讨3~4期慢性肾病患者双模互融营养行为干预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9月至2017年9月我院接受诊治的3~4期慢性肾病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等分为对照组与试验组,对照组接受常规营养行为干预,试验组接受双模互融营养行为干预。比较两组患者行为改变与自我效能、SGA评分。结果两组患者干预后在行为改变与自我效能、SGA评分的比较存在显著性差异,试验组行为改变与自我效能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SGA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 <0. 05)。结论采用双模互融干预法对3~4期慢性肾病患者施加营养行为干预,可显著提升患者营养行为改变与效能,赢得较好的营养状态改观效果。

认知干预对血管性痴呆患者作用效果的Meta分析 下载:84 浏览:501

​刘莹 岳萌 邹永明 《神经科学研究》 2019年3期

摘要:
系统评价认知干预对血管性痴呆患者的整体认知功能、记忆力和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方法 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JBI Library、Cochrane Library、CINAHL、APA PsyCNET、中国知网、万方等数据库,收集其中收录的自2000年1月至2017年12月公开发表的关于血管性痴呆患者进行认知干预与常规干预比较的随机对照试验(RCT)文献。依据纳入与排除标准筛选文献,并提取资料及评价文献质量。采用RevMan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采用Stata11.0软件进行敏感性分析及采用Begg’s检验进行发表偏倚分析。结果 研究共纳入14篇RCT文献。Meta分析结果显示,与常规干预相比,认知训练[均数差(MD)=2.07,95%CI:1.29~2.86,P=0.000]、认知刺激(MD=1.63,95%CI:0.61~2.65,P=0.002)与认知康复(MD=3.36,95%CI:1.94~4.79,P=0.000)均有利于提高血管性痴呆患者的整体认知功能,认知干预能提高血管性痴呆患者的记忆力(MD=5.53,95%CI:1.09~9.97,P=0.010)和日常生活能力(MD=2.85,95%CI:0.95~4.74,P=0.003)。敏感性分析提示结果较稳定,Begg’s检验显示未见明显发表偏倚。结论 认知干预有利于提高血管性痴呆患者的整体认知功能、记忆力和日常生活能力。

双模互融营养行为干预对3~4期慢性肾病患者的作用效果 下载:96 浏览:443

张先芹 《临床医学杂志》 2019年6期

摘要:
目的探讨3~4期慢性肾病患者双模互融营养行为干预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9月至2017年9月我院接受诊治的3~4期慢性肾病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等分为对照组与试验组,对照组接受常规营养行为干预,试验组接受双模互融营养行为干预。比较两组患者行为改变与自我效能、SGA评分。结果两组患者干预后在行为改变与自我效能、SGA评分的比较存在显著性差异,试验组行为改变与自我效能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SGA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 <0. 05)。结论采用双模互融干预法对3~4期慢性肾病患者施加营养行为干预,可显著提升患者营养行为改变与效能,赢得较好的营养状态改观效果。

牡蛎酶解产物改善睡眠作用效果研究 下载:66 浏览:351

张婷1 秦小明1,2 章超桦1,2 曹文红1,2 郑惠娜1,2 高加龙1,2 林海生1,2 《中国水产学报》 2021年4期

摘要:
为探究香港牡蛎Crassostrea hongkongensis酶解产物(enzymatic products of oysters, EPO)改善睡眠的作用效果,将试验小鼠分为阴性对照组(灌胃等体积蒸馏水)、阳性对照组(灌胃地西泮2mg/kg体质量)及EPO低、中、高剂量组(分别灌胃250、500、1000mg/kg体质量,分别记为EPO-L、EPO-M、EPO-H),每天灌胃一次,连续灌胃30d后进行直接睡眠试验、延长戊巴比妥钠睡眠时间试验、戊巴比妥钠阈下剂量催眠试验和戊巴比妥钠潜伏期试验,并采用ELISA试剂盒检测小鼠下丘脑和大脑皮层中5-羟色胺(serotonin, 5-HT)、γ-氨基丁酸(gamma aminobutyric acid, GABA)、褪黑素(melatonin, MT)、去甲肾上腺素(norepinephrine, NE)和多巴胺(dopamine, DA)的含量。结果表明:牡蛎酶解产物3个剂量组均无直接睡眠作用,但与阴性对照组相比,均能显著延长小鼠睡眠时间(P<0.05),缩短睡眠潜伏期(P<0.05),且EPO中剂量组能显著提高小鼠入睡率(P<0.05);与阴性对照组相比,EPO低、中剂量组均能显著提高下丘脑5-HT、GABA含量(P<0.05),且显著降低下丘脑DA、NE含量(P<0.05),高剂量组能显著降低下丘脑DA含量(P<0.05);EPO低剂量组能显著提高大脑皮层GABA含量(P<0.05),中剂量组能显著提高大脑皮层GABA、MT含量(P<0.05),且显著降低大脑皮层DA含量(P<0.05),高剂量组能显著提高大脑皮层MT含量(P<0.05),且显著降低大脑皮层DA、NE含量(P<0.05)。研究表明,牡蛎酶解产物通过提高脑内抑制性神经递质5-HT、GABA、MT含量,降低兴奋性神经递质DA、NE含量,缩短睡眠潜伏期,提高睡眠发生率,延长睡眠时间,起到改善睡眠的作用,且灌胃EPO中剂量500mg/kg体质量时改善睡眠效果最佳。

探讨农技推广对提升农业种植业的效果 下载:197 浏览:2072

董东建 《农业研究进展》 2022年7期

摘要:
为加快现代农业的发展,我国农业农村部门针对农技推广出台诸多政策与方法,但其推广范围并未得到有效拓展,了解农技对农业种植重要性的农户较少,不利于种植业的理想发展。基于此,通过阐明农技推广对提升种植业的作用效果,引领更多农户了解农业技术的重要性,继而指出强化我国农技推广的途径。

贝复舒联合玻璃酸钠滴眼液对干眼症患者症状改善的作用效果 下载:290 浏览:2921

沈文娟 吴晓燕 王芳 《中国眼科杂志》 2021年6期

摘要:
目的 观察贝复舒联合玻璃酸钠滴眼液对干眼症患者症状改善情况的临床效果。 方法 选取 2018 年 5 月-2019 年5 月于我院就诊的干眼患者 60 例,随机分为观察组(贝复舒联合玻璃酸钠滴眼液治疗,30例)和对照组(玻璃酸钠滴眼液治疗,30例),比较这两组患者的疗效。 结果 治疗后两组患者在症状方面均比治疗前好转,但治疗后这两组患者症状比较,疲劳感、异物感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症状不具备统计学价值(P>0.05);BUT、SIt、FL对比分析,存在的差异满足统计学价值(P<0.05);在整体的有效率上,观察组(93.33%)显然超过了对照组(86.67%),二者之间的差异满足统计学价值(P<0.05)。结论 这两组方法均可减轻干眼症状,且疗效相当,但在缓解疲劳感、异物感,增加泪液分泌量,改善泪膜破裂时间,降低角膜染色方面,贝复舒联合玻璃酸钠滴眼液的治疗方案更好。

研究急诊分诊安全管理结合风险管理对急诊科护理质量的作用效果 下载:97 浏览:1015

向炼 《国际护理学》 2024年2期

摘要:
目的:探讨急诊分诊安全管理结合风险管理对急诊科护理质量的作用。方法:选取2022.3~2023.3期间我院急诊科接收的50例患者,按照抽签法分为2组,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研究组在此基础上应用急诊分诊安全管理结合风险管理,观察两组风险事件发生率、护理质量、护理满意度。结果:风险事件发生率:研究组更低(P<0.05),护理质量评分、护理满意度评分:研究组更高(P<0.05)。结论:将急诊分诊安全管理结合风险管理应用于急诊科护理中效果显著,可促使风险事件发生率有效降低,并可提升护理质量、护理满意度。

VR技术应用于历史课教学优势分析 下载:124 浏览:1376

​刘涛 《历史研究进展》 2023年12期

摘要:
随着大数据、虚拟现实、人工智能等技术的发展,“互联网+教育”成为趋势,各个学科争相构建“互联网+”模式。高校思政课作为铸魂育人的主阵地,更要与时俱进,创新教学模式。本文分析了VR技术在历史课教学中的效果优势,包括更好完成知识建构、突破时间空间界限、突显学生主体地位、推动教育均衡发展等方面,这些效果契合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可有效提高历史课教学质量和学生学习效率。

非语言沟通技巧在儿科护理工作中的作用分析 下载:168 浏览:1280

李炜嘉 《中国护理学报》 2023年1期

摘要:
对儿科护理工作中非语言沟通技巧的效果进行研究分析。方法:选择在我院2021年6月到2022年6月收治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本次研究对象一共96例,通过随机方式将患儿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患儿各48例。在临床护理中,对照组患儿应用常规护理方式,观察组患儿基于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非语言沟通方式。护理后对两组患儿家属护理满意度、护理依从性等进行对比分析。结果:通过对两组患者护理模式进行分析对比发现,观察组患儿家属护理满意度和依从性等方面,统计两组患儿家属对儿科护理工作的满意度,观察组为97.92%;对照组为83.33%;显然研究组患儿家属临床护理满意度更高(P<0.05)。在患儿临床治疗与护理依从性方面,研究组为93.75%;对照组为81.25%。显然研究组患儿更加配合(P<0.05)。结论:在儿科临床护理中,护理人员和患儿沟通是非常重要的,基于常规语言沟通基础上,通过利用肢体语言和面部表情等技巧来实施护理工作,不仅可促进护理人员和患儿的距离,而且患儿也更加的配合护理人员工作,促进了护理人员和患儿之间的关系,提升了护理人员的工作水平和质量,患儿家属对护理工作的认知和满意度也得到进一步提升,因此,非语言沟通技巧可在儿科护理中加强推广。
[1/1]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