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宅基地使用权的制度困局与破解之维 下载:86 浏览:496

陈小君 《中国法学研究》 2019年6期

摘要:
宅基地使用权的制度困局,源于宅基地承载的社会保障功能和经济价值功能间的冲突加剧,而流转开禁下的制度因应设计亦难点众多。破解之维,一是完善宅基地使用权取得规则,在取得条件上坚守宅基地使用权的身份属性和基本原则,肯认不同情形下的权利分野,丰富宅基地的申请与重新分配制度并完善配套法定程序;二是照应宅基地使用权流转开禁的现实需求并预设规制,其中宅基地使用权转让的边界、宅基地法定租赁权的制度设计、农房买卖和宅基地使用权抵押的实现路径为其重点;三是补全宅基地使用权消灭机制,完善宅基地使用权收回制度和自愿退出机制,积极探索以保障宅基地资格利益为核心的宅基地使用权回复路径。民法典物权编应以"得丧变更"为主线完整展开宅基地使用权制度的构建。

乡村振兴背景下的宅基地权利制度重构 下载:86 浏览:471

宋志红 《中国法学研究》 2019年6期

摘要:
现行法下的宅基地权利制度运行失灵,实践中于宅基地继承、内部转让、跨村配置、移民安置、市场化利用、经营性使用等情形,存在大量"法外"运行的宅基地利用样态。这些利用样态在主体、功能、用途上呈现出分化。宅基地法定租赁权的设想无法涵盖实践中丰富的宅基地利用需求,以体系化思维融合多种举措分类重构宅基地权利制度成为必要。以"三条底线"和"体系化分类设计"为指导思想,在总结各地实践探索经验和多方理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以"扩权+转权+分权"为核心内容的宅基地权利制度重构方案,可以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的深化改革和完善立法提供借鉴。

《土地管理法》修正后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的制度构造 下载:56 浏览:404

李国强 《中国社会科学学报》 2020年3期

摘要:
修正后的《土地管理法》增加规定"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使用权",目的就在于实现和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同权",但如果依据物权法的逻辑,"同权"的目标应该是民法典物权编统一规定"建设用地使用权",而不应该还是《土地管理法》单独规定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使用权。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作为用益物权应该与国有土地设定的建设用地使用权在客体、设定权利的主体、设定方式等方面遵循相同的物权逻辑。因为行政管制的不同,集体建设用地在权能限制和收益分配等方面均表现出特殊性,既涉及私权指向的私益,也涉及公权力指向的公益。

再论民法典住宅建设用地使用权续期制度的立法构建 下载:52 浏览:355

石冠彬1,2 《中国社会科学学报》 2019年11期

摘要:
住宅担负着保障公民安居乐业的政治功能,不能由传统私权理论得出住宅建设用地使用权续期应有偿的结论,民法典物权编一审稿采纳法律、行政法规可规定有偿续期的立场值得商榷。抑制房地产投资、平衡资源分配与住宅建设用地使用权自动续期是否有偿并无关联,这一使命应当由房地产税制度予以承载。基于安定人心、保障公民私权、尊重国家所有权、构建城乡一体化福利制度、营造良好营商环境、妥当解决年限纠纷等考量,民法典宜采"房屋安全使用期限内无偿自动续期"的立法方案:房屋安全使用期限内住宅建设用地使用权自动且无偿续期,同时允许对房屋进行修缮;房屋所有权人若于住宅建设用地使用权期限内申请重建,政府原则上应批准,但重建后的建筑物寿命超出剩余住宅建设用地使用权期限部分宜按年缴纳租金。

填海造地权:一个民法典物权编应当新增的用益物权 下载:53 浏览:330

唐俐 《中国社会科学学报》 2019年10期

摘要:
目前中国将填海造地作为海域使用权的一种类型纳入用益物权的范畴,将填海造地的基础权利定位为海域使用权,其母权定位为海域所有权,在理论上存在瑕疵,在实践上产生"换证难"等问题。填海造地的本质是将海域资源转变为土地资源,涉及广泛的公私利益和国家的多重身份。填海造地的基础权利的权能应当涵盖填海造地的各阶段内容,应创设填海造地权作为填海造地的基础权利及填海造地物权制度重构的基石,填海造地权在权利来源、权利内容、权利客体等方面都具有复合性,宜将其在未来的《民法典物权编》中确立为一种新型的用益物权,并通过明确填海造地权的设立、内容、权利的转让与消灭等制度重构中国的填海造地物权制度。

城乡统一建设用地市场的构建:现状、模式与问题分析 下载:41 浏览:414

黄忠 《社会科学研究进展》 2018年7期

摘要:
我国现行的土地立法不仅使地方政府垄断了建设用地的一级市场,还严格限制了集体建设用地在二级市场上的流转,造成城乡土地市场间的巨大鸿沟,有悖《宪法》第10条的使命。城乡统一建设用地市场是城乡融合发展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核心在于推动集体建设用地流转。集体建设用地流转应当包括实物和指标(地票)流转两种模式。在实物交易上,应当放开宅基地使用权流转的限制;放松集体建设用地的使用管制,在符合规划的前提下允许在集体建设用地上开发建设公租房、商品房等商旅项目。在指标交易上,应当进一步扩大交易范围,逐步构建全国统一的地票交易市场。

国土空间立体化开发中的权属界定及管理 下载:45 浏览:399

吕翾 《法学学报》 2020年9期

摘要:
在国土空间立体化开发中,依循空间权利的表达、供应及空间权属管理的逻辑进路,可实现分层建设用地使用权在土地立体化开发权利运行与监管实践中的"适法"与"落地"。我国现行有关建设用地使用权分层划设、分别确权等私法规则无法解决空间开发利用中的实务困局,即二维的权利审批及执行监管机制难以适应三维的空间权利界定和运行要求。借助国土空间规划理念的指引,以构建土地空间利用总体规划与专项规划为核心,以地役权为实施与协调的新型路径,可明确界定空间范围、合理划分权属关系、解决空间权属管理难题。详言之,空间权利的表达以特定空间为客体,采用三维地籍管理技术进行权利表达;空间权利供应采取分别或整体供应的方式,并构建以建筑用途、使用年期、用地指标、出让次序、优先利用权等为要素的空间开发指引体系;空间权属管理尝试引入空间弹性管理理念,以分阶段、逐步明确等弹性机制和公私协力等方式细化空间权属的管理。这既是推进市场配置政府监管的自然资源产权制度改革的落实领域,也是实现空间资源治理体系与能力现代化的应有之义。

唐山市曹妃甸区水资源使用权探析 下载:87 浏览:465

李利 《水资源研究进展》 2018年5期

摘要:
本文通过对河北省唐山市曹妃甸区的供水、用水以及水资源概况的统计分析,研究了唐山市曹妃甸区生活、工业、城镇公共、渔业及生态等用水情况,依据《河北省水权确权登记办法》对本地区农业可分配水量进行计算分析。探索建立了水权水市场制度,突破了农业水价改革难题,为促进水资源保护提供参考依据。

论海域使用权设定抵押权的立法改进 下载:77 浏览:478

罗施福 《中国海洋学报》 2018年6期

摘要:
海域使用权的抵押是实现海域资源优化配置的重要途径。我国关于"海域使用权抵押权的设定方式""抵押登记""不得设定抵押权的范围""不得抵押的财产设定抵押权的法律效果"等规范存在着不足与缺失。如,我国立法遗漏了"法定抵押"这一抵押权的设定方式;在抵押登记规范方面过度强调了登记机关的审查职权与审查责任,而忽视了当事人的意思自治等。这种状况的存在对海域资源市场化将有重大的阻滞作用。从合理性与应然性考虑,我国应当提高相关规定的效力位阶,同时进一步明确海域使用权法定抵押权这一取得方式,修正并调整"不得设定抵押权的海域使用权"的范围,明确规定不得抵押的财产设定抵押权的法律后果为抵押权无效。

外观设计专利出租权国内外比较研究 下载:63 浏览:791

田孝谦 《中国科学研究》 2025年4期

摘要:
我国专利法规定外观设计专利权的权能包括制造权、销售权、许诺销售权和进口权,不包括出租权。但是,出租外观设计专利产品也是实现其价值的一种方式,如果不予以规制,将损害权利人的利益。况且,司法实践已经认可出租行为的侵权属性,只是因为立法空缺,出现解释分歧,出租属于使用还是销售仍无定论。事实上,国外对出租权的保护也不统一,存在单列出租权、包含出租权和不明确规定三种模式。为了完善我国外观设计专利权权能体系,探索我国出租权保护路径,有必要深入比较国际上对出租权的不同保护模式,以资借鉴。

浅析集体土地使用权流转与管制制度 下载:379 浏览:3924

潘勇 《土壤研究》 2021年7期

摘要:
详细了解集体土地管制工作的实际状况,可知,土地管制主要分为流转管制和用途管制两种,实际管制土地用途过程中,相关部门主要利用土地利用计划、土地利用规划、土地专用审批的相关规章制度开展管制工作,通过立法的形式实现土地流转管制,以保障集体土地的利用效率。本文就集体土地使用权流转与管制制度进行分析,提升集体土地管制工作水平。

乡村振兴下宅基地使用权的流转 下载:327 浏览:2940

任心怡 《中国城镇》 2022年9期

摘要:
我国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发展与推进,大部分土地都得到了最高效率的使用。城市里越来越多的建筑高楼林立,经济迅速发展,中国逐渐发展壮大起来,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国,这背后不仅有我国领导人的功劳,更存在着许多关于土地使用权方面的法律制度的更新换代。就比如最经典的“乡村振兴”战略。乡村振兴战略是党中央对“三农”工作所做出的一项重要决策部署,为实现我国人民的美好生活以及推进乡村经济发展起到了良好的作用。在此背景之下,关于乡村宅基地使用权的问题随之浮出水面。本文将分为四个部分,对宅基地使用权的概述以及其发展历程,为以后更好的流通此权利所进行的准备必要工作,提出问题并进行分析,在实践中进行探索以便权利更好地行使。
第一部分,在乡村振兴的背景之下形成的我国国内学者对于宅基地使用权流转情况的评析,提出完善这一制度的建议,更好地促进其流转,保障农民合法的财产权益;第二部分,阐述宅基地使用权的概念、权利性质,学界对此权利的不同观点和看法,宅基地使用权的演进过程和每种学说的优缺点;第三部分,介绍我国关于宅基地使用权流转制度的立法现状,存在的一些制度和实践性的棘手问题进行深度剖析,包括法律并未落实“三权分置”、流转登记制度不够明确等问题;第四部分,对于出现的问题进行总结和归纳,通过实践和学说进行优化该权利制度,使得更好地保障农村经济的发展,更好的保障农民基本权利。

浅析集体土地使用权流转与管制制度 下载:147 浏览:2050

潘勇 《水土保持与应用》 2022年1期

摘要:
详细了解集体土地管制工作的实际状况,可知,土地管制主要分为流转管制和用途管制两种,实际管制土地用途过程中,相关部门主要利用土地利用计划、土地利用规划、土地专用审批的相关规章制度开展管制工作,通过立法的形式实现土地流转管制,以保障集体土地的利用效率。本文就集体土地使用权流转与管制制度进行分析,提升集体土地管制工作水平。

旧村改造中集体经济组织强制收回土地使用权路径选择 下载:133 浏览:1676

孙琳 《现代经济研究进展》 2023年11期

摘要:
《土地管理法》第六十六条规定,因乡村公共设施和公益事业建设等原因需要使用土地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报经原批准用地的人民政府批准,可以收回土地使用权。旧村改造中,集体经济组织作出收回集体土地使用权决定后,土地使用权人拒绝搬迁的,如何通过法定途径强制执行收回集体土地使用权,各地做法不一。本文通过分析民事诉讼途径和行政管理途径两种典型做法,论证旧村改造中集体经济组织强制收回土地使用权的路径选择。
[1/1]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