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技术与制度交互视角下建筑企业绿色转型能力评估 下载:50 浏览:334

杨涛1,2 薛松1,3 《建筑与工程管理》 2020年10期

摘要:
在"外生性政策规制"导向下,利用扎根理论从技术与制度维度提炼出21个企业绿色转型能力的内生性因素。利用ISM方法识别内生性因素影响路径,根据FID原理,确定各个节点的状态模糊集和概率模糊集,计算价值节点的频率矩阵,并以JM公司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技术与制度相互影响、协同促进企业绿色转型能力的形成;市场调研、财务能力是建筑企业绿色转型内生性驱动因素;构建的ISM-FID方法能有效评估建筑企业绿色转型能力,为提升建筑企业绿色转型能力提供理论支撑。

生活圈视角下整合型民生服务模块化研究 下载:55 浏览:354

王淼 吴松涛 《建筑与工程管理》 2020年4期

摘要:
存量化城市发展背景下,为提高城市民生服务水平及效率,基于生活圈视角,提出整合型民生服务规划模式。并针对旧城区、新城区兼顾不同城市建成条件,提出不同整合型规划模式分类。在此基础上,建立民生服务模块化三维框架,从服务功能、服务流程、服务管理3个维度对模块化构建方式进行分析,并确定三维框架下民生服务效能。应用整合型模块化服务框架,对民生服务组织与流程进行落实,并从管理流程、建设时序与住区营造角度提出了落实策略。

基于嵌入式的自感应系统设计 下载:60 浏览:370

常安 万振凯 《中国仪器》 2020年2期

摘要:
设计了一套具有光线感应、温湿度感应及距离感应功能的自感应系统,系统采用的控制设备是树莓派并基于光照强度传感器、温湿度传感器、HC-SR04传感器等核心组件。另外搭配继电器、L298N驱动板、步进电机等辅助组件形成了一个具有探测环境及土壤、环境温湿度、光线强弱、障碍物距离等多种功能的智能小车。该小车具备环境监测功能、自动避障功能以及根据光线强弱调节灯光的功能。

水利工程项目管理信息系统应用研究 下载:62 浏览:357

郭磊1,2 崔争1 李慧敏1,2 汪伦焰1,2 《建筑与工程管理》 2019年2期

摘要:
为了突破传统的水利工程管理模式,打造水利信息化,解决水利工程实现信息化管理所面临的分散管理、传统模式、效率低等问题,以水利部已经颁布的一系列技术规程为基础,利用计算机网络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和编程技术,结合水利工程项目管理的特点对某项目管理信息系统的业务功能及流程进行二次开发。在需求分析的基础上,从建设目标、设计思路及技术路线和功能模块设计等方面进行系统的详细介绍。选择河南省平舆县水环境治理和生态修复工程项目为实际案例,验证系统运行效果。该系统实现了水利工程项目管理全过程的规范化和信息化,提高了工作效率和经济效益,确保水利工程建设按时完工,为事后检查提供基础资料,并探索了工程项目管理信息系统未来的发展方向。

面向危险废弃物处置中心的MES系统架构设计 下载:66 浏览:376

王玥 杨程 孔超 蒋金明 《中国仪器》 2019年12期

摘要:
针对危险废弃物处置中心管理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信息化集成模型的智能化管理系统设计,该系统依托计算机网络技术与数据挖掘技术,实现危险废物处置中心数据的深度处理,实现了对危险废弃物处置企业内部业务的全覆盖、全流程管理。

GB/T 34667关于电动平衡车续航能力的测试方法研究 下载:58 浏览:397

周汝派1,2 余晓斌1,2 《中国仪器》 2019年7期

摘要:
GB/T 34667标准对电动平衡车续航能力的测试方法给出了定义,但对场地和试验条件要求较高,实现起来有一定难度。本文是基于GB/T34667标准,结合整车的工况,选择电动平衡车用电池进行续航能力研究,这种方法易于实现且能有效评估整车的续航能力。电池的续航能力测试主要分两阶段的恒功率放电,第一阶段是整车匀速行驶的电池功率,第二阶段是将整车匀速与爬坡行驶的电池功率进行组合,这两阶段的放电也正好对应了GB/T34667对电动平衡车续航能力的两个测试过程。

城市空间导视系统发展趋势的初步研究 下载:35 浏览:289

张娜婷1 邰杰2 《中国设计》 2020年1期

摘要:
为了让处在城市空间中的导视系统设计追随科技发展的步伐,以多样的指引功能服务于人们的生活。文章从设计特质形式、新材料和新技术的应用、非物质设计的应用三方面对城市空间导视系统进行具体分析。通过对科技发展与导视系统设计之间关系的探讨,得到新型技术和材料在城市空间导识系统中的应用方法,该方法为未来的城市空间导视系统设计提供了指导。

大学生用户画像描绘及舆论引导策略构建研究——以中国石油大学为例 下载:67 浏览:410

刘杰1 姚海田2 韩立峰3 《新闻传播研究》 2019年6期

摘要:
用户画像描绘对于构建网络舆论引导策略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利用PolyInfo网络流量深度分析云系统,建立能够直接反映大学生网络用户直接行为的动-静态指标,根据多项动-静态指标的描绘和说明,构成大学生用户群体的形象集合。宏观上,将大学生网络用户画像描绘与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工作相结合,理性构建网络舆论引导策略,让大学生网络舆论引导工作从被动走向主动,由低效、点对点走向高效、群体式的新型舆论引导方式。

“互联网+”背景下物流企业信息化阶段影响因素评价 下载:64 浏览:346

楼旭明1 侯昆丽2 张程锦2 高熙梅2 《中国经济》 2020年6期

摘要:
"互联网+"背景下,物流企业信息化转型升级是提升竞争力的重要战略举措。本文结合TOE和汉纳模型提出信息化技术、组织及环境三个维度与替代、提高与变革三个阶段间的影响关系模型。研究发现:国内物流企业信息化已基本实现,但信息化水平普遍较低,仍有很大开发空间;各维度影响因素在信息化不同阶段具有显著性差异影响;根据最终结果对模型进行修正,从整体上假设模型基本得到验证。

教育信息化2.0时代智慧班级的建构限域与实践突围 下载:52 浏览:257

张聪 《社会科学研究进展》 2020年9期

摘要:
教育信息化2.0时代的智慧班级是现代班级教育发展、智慧学校构建以及学生智慧成长的必然要求。它实现了对传统教室物理空间、班级建设资源限度、"隔壁班级"教育现象、班级生活同质取向的超越。然而,智慧班级在情感、语言、想象力、素养以及文化安全等方面存在限域。为此,应树立"不能让技术绑架教育"的底线思维、尊重并强化班主任的创造权、以海量教育资源开展"深度学习"、在数据深度挖掘中建构想象力、实现高技术与高情感的适切平衡。

高校档案信息化建设现状分析 下载:70 浏览:408

梁静 《国际科技论坛》 2019年1期

摘要:
档案作为高校中的宝贵资源,是高校教育成果总结、发展规划制定的重要依据。目前在信息社会不断发展以及档案管理工作要求不断提升的双重背景和作用下,已经有越来越多的高校认识到了档案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意义,并在各方的共同努力之下开始走上了新时期高校档案管理的现代化发展道路。但在实际工作开展的过程中苦于受各项因素的阻碍,导致高校档案的信息化建设工作在实效性方面仍存在诸多的不足之处。为此,本文以高校档案信息化建设为研究对象,通过对现代化档案管理相关内容的概述,对高校在开展信息化档案建设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展开探究,并在以上研究的基础上对高校档案信息化建设的完善之路进行了详细的介绍。

高校体育信息化管理的研究综述 下载:68 浏览:412

楼琴 《国际科技论坛》 2018年12期

摘要:
高校想要提升体育教学信息化管理水平,就要运用科学化的网络技术、信息化的数据库等,进行教学数据信息的共享。要不断加强体育教学管理人员的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加强教学软件和设备的质量。本文阐述了高校进行体育信息化管理研究的意义,分析了高校体育信息化管理中存在的不足,提出了增强高校体育信息化管理水平的有效对策。

基于信息化手段的高校就业管理体系建设分析 下载:66 浏览:404

付德永 《国际科技论坛》 2018年11期

摘要:
高校就业管理工作是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分析高校传统就业管理模式的诸多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信息化手段建设高校就业管理体系的思路和方法。实践证明,该管理体系可以有效提高学生就业质量和学校就业管理水平,可以推广应用到高校其他管理领域。

高校体育微课教学的必要性与可行性及实施路径研究 下载:48 浏览:317

杨鄢戎 《体育学报》 2020年10期

摘要:
随着移动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教育信息化已成为高等教育发展的重要趋势。作为移动互联网的重要产物,微课以其时长短、效率高、趣味性好等特点为高校体育教师的教学提供了新的工具。将微课与传统体育教学相结合,可有效提升教学效果。本文分析了高校体育微课教学的必要性、可行性与实施路径,为相关研究者提供参考。

推进高校固定资产管理信息化的思考 下载:68 浏览:410

王东亮 《国际科技论坛》 2018年7期

摘要:
固定资产作为高校开展教学、科研以及行政等活动的基本保障,是办学成果的物质积累,也是学校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条件。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使人类社会进入了大数据时代,高校资产管理基础工作不够规范,资产安全控制体系不够完善,不适应教育改革发展的新形势。如何根据资源的利用情况,形成合理的评价体系,优化资产配置,是高校管理体制改革需要深层考虑的问题。本文在完善管理制度、实现对固定资产的全面监控和提高资产利用率等方面,提出了加强高校资产信息化管理的解决方案。

智慧法院建设浪潮下当事人程序权益之保障 下载:53 浏览:380

柯阳友 李琼 《争议解决研究》 2020年3期

摘要:
在智慧法院建设浪潮持续高涨的背景之下,我国智慧法院的全业务网上办理基本格局已经形成,全流程依法公开基本实现,全方位智能服务的方向已经明确并展现了广阔的前景。各地法院围绕智慧法院关于"智慧审判""智慧管理""智慧诉讼服务"的功能定位,积极探索出建立一体化诉讼服务中心、成立互联网法院、构建全新司法送达平台、建立司法公开平台、运用智审系统提升办案质效等一系列创新举措。本文对智慧法院建设给当事人程序权益包括起诉权、程序选择权、程序参与权带来的影响进行了分析,并对当事人程序权益保障视域下智慧法院建设的未来走向提出了尊重当事人的程序选择权、先进行试点再逐步推广和以公众需求为导向等建议。

民事诉讼智能化与信息化的反思 下载:70 浏览:391

王亚明1,2 《争议解决研究》 2020年3期

摘要:
人工智能的发展已经成为当下热点,而人工智能介入民事司法领域则是对旧有的司法体制的冲击和改革,在这日益高涨的司法智能化的过程中,我们应秉持中立原则,审慎对待,在肯定人工智能便捷价值的同时,也不能忽视人工智能对民事司法裁判体系造成的冲击及其带来的司法伦理困境,需要明确法官在智能化司法中的主体地位,廓清人工职能及信息技术的工具地位。

我国民事司法智能化信息化的功能定位与适用限度——以小额案件审理程序为视角 下载:62 浏览:408

汪静1,2 《争议解决研究》 2020年3期

摘要:
在新的时代背景下,我国司法面临着进一步现代化改革的任务,其中司法智能化、信息化是司法体制改革的重要任务之一。本文以民事小额诉讼程序领域的民事司法智能化信息化改革为视角,探讨司法智能化信息化在民事小额诉讼领域的功能定位与适用限度。我国小额案件审理程序仍处于发展完善阶段,在此阶段的智能化信息化建设应当坚守辅助性定位与渐进性发展的基本原则,开庭审理、证人作证、法官判案仍应当依循传统方式。

民事司法信息化、智能化研究——以江西萍乡中级人民法院信息化实践为视角 下载:60 浏览:410

张健1 易乔羽2 《争议解决研究》 2020年2期

摘要:
不了解民事审判工作当前的形势,就不会理解人民法院民事司法工作对信息化、智能化的渴求,也就认识不到民事司法信息化、智能化实际上就是人民法院自我革命、自我加压后的不二选择。

信息化背景下大数据在高职体育综合管理与服务中的应用研究 下载:56 浏览:305

王海棠 《体育学报》 2019年5期

摘要:
本文对高职体育综合管理与服务过程中沉淀的大数据进行梳理和分析,发现合理利用大数据资源使高职体育管理决策更科学有效,使高职体育服务更合理人性化,从而实现体育教育管理与服务工作的转型升级。
[1/52]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