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神经内科偏瘫患者综合性康复治疗的临床研究 下载:59 浏览:267

张文华 《诊断医学》 2018年9期

摘要:
目的研究神经内科偏瘫患者综合性康复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2015年2月2017年2月收治的神经内科偏瘫患者100例,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为50例,对照组进行常规康复治疗;观察组在常规康复治疗基础上进行综合性康复治疗。就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肢体功能FMA评分、NIHSS评分、生活质量QOL评分、BI指数和偏瘫康复总有效率、关节挛缩等并发症发生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偏瘫康复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关节挛缩等并发症发生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肢体功能FMA评分、NIHSS评分、生活质量QOL评分、BI指数无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肢体功能FMA评分、NIHSS评分、生活质量QOL评分、BI指数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神经内科偏瘫患者综合性康复治疗的临床效果确切,可有效减轻神经功能缺损,改善患者肢体功能和生活自理能力,提升生活质量,减少并发症发生,值得借鉴。

早期康复护理对脑卒中偏瘫患者临床效果及肢体功能恢复的影响 下载:55 浏览:509

林宏春 《护理研究杂志》 2020年12期

摘要:
目的探讨早期康复护理对脑卒中偏瘫者的临床效果和肢体功能恢复情况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10月~2016年10月该院收治的脑卒中偏瘫患者60例, 按照护理方案不同分成两组, 将行常规护理30例患者设为对照组, 将行早期康复护理30例患者设为观察组, 对两组患者临床效果和肢体功能恢复情况进行分析。结果观察组出院时和出院后1个月神经功能障碍评分优于入院时和对照组,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观察组总后遗症发生概率低于照组低, 且肢体轻度障碍所占比例高于对照组,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 P<0.01)。结论脑卒中偏瘫者行早期康复护理能降低神经功能障碍, 减少后遗症发生, 并恢复肢体功能。

医院一家庭病床一体化干预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肢体功能康复的影响 下载:49 浏览:488

祝小丹 《护理研究杂志》 2020年1期

摘要:
探讨医院—家庭病床一体化干预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肢体功能康复的影响。方法:选取100例脑卒中偏瘫康复期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按照脑卒中偏瘫康复护理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医院—家庭病床一体化干预方案。分别在干预前、干预6个月采用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定量表、巴氏指数(Barthel Index,BI)量表评定效果。结果:干预前两组患者患肢运动功能、日常生活自理能力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6个月后两组患者患肢肢体运动功能、日常生活自理能力均有改善,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医院—家庭病床一体化干预,能有效改善患者肢体运动功能,提高其日常生活自理能力,改善其生活质量。

脑出血术后偏瘫患者实施早期康复护理的效果观察 下载:64 浏览:362

吴诚洁 《医学研究前沿》 2019年8期

摘要:
目的:探究早期康复护理对脑出血术后偏瘫患者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笔者所在医院2017年5月-2018年10月接诊的78例脑出血术后偏瘫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电脑随机法将其分为对照组、研究组,各39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基于此,研究组加用早期康复护理,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护理后,研究组BI指数、FMA评分、生活质量总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护理总满意度(94.87%)高于对照组(79.4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脑出血术后偏瘫患者予以早期康复护理,有利于患者肢体功能的恢复,以及日常生活能力的改善,使其在短时间内恢复正常生活,从而实现满足患者护理要求目的,积极建立良好护患关系。

脑出血术后偏瘫患者实施早期康复护理的效果观察 下载:67 浏览:366

吴诚洁 《医学研究前沿》 2019年7期

摘要:
目的:探究早期康复护理对脑出血术后偏瘫患者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笔者所在医院2017年5月-2018年10月接诊的78例脑出血术后偏瘫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电脑随机法将其分为对照组、研究组,各39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基于此,研究组加用早期康复护理,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护理后,研究组BI指数、FMA评分、生活质量总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护理总满意度(94.87%)高于对照组(79.4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脑出血术后偏瘫患者予以早期康复护理,有利于患者肢体功能的恢复,以及日常生活能力的改善,使其在短时间内恢复正常生活,从而实现满足患者护理要求目的,积极建立良好护患关系。

镜像疗法对脑卒中偏瘫患者手功能影响的研究 下载:47 浏览:384

关穗莲1 曹全荣1 符汉平2 黄嘉兴2 温培涵2 《现代康复医学》 2020年12期

摘要:
目的:研究镜像疗法对脑卒中偏瘫患者手功能的影响。方法:将60例脑卒中后手功能障碍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n=30)和对照组(n=30),均接受常规综合康复训练及药物治疗,试验组则在此基础上配合镜像疗法,对照组接受假镜像疗法,共8周;分别于治疗前后对患者进行Fugl-Meyer评估量表(FMA)手功能部分、Wolf运动功能测试(WMFT)、日常生活能力(MBI)评价。结果:治疗前,两组FMA、WMFT、MBI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8周后,两组FMA、WMFT、MBI项评分均提高(P<0.05),且试验组治疗后FMA、WMFT、MBI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镜像疗法能有效促进脑卒中偏瘫患者手功能恢复及提高生活自理能力。

虚拟现实技术联合减重步行训练对脑卒中偏瘫患者步行功能恢复的影响 下载:45 浏览:355

黄飞1 沈爱明1 卫燕1 花佳佳2 顾琦3 《现代康复医学》 2020年11期

摘要:
目的:探索虚拟现实技术(VR)联合减重步行训练对脑卒中偏瘫患者步行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选取脑卒中后偏瘫患者12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四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康复训练,VR组在常规康复治疗训练基础上加用虚拟现实技术治疗,减重组在常规康复治疗训练基础上加用减重步行训练技术,联合组在常规康复治疗训练基础上加用虚拟现实技术和减重步行训练,观察治疗前后下肢功能、Holden步行功能分级及步态分期,统计临床疗效。结果:四组治疗后FAC和FMA评分均高于治疗前(P<0.05),联合组治疗后FAC、FMA评分均高于其余三组(P<0.05);治疗后,联合组Holden分级优于其余三组(P<0.05);四组治疗后患侧支撑期比例均高于治疗前(P<0.05),VR组、减重组及联合组治疗后双侧支撑期比例均低于治疗前(P<0.05),且联合组优于其余三组(P<0.05)。结论:虚拟现实技术与减重步行训练联合治疗可有效改善脑卒中偏瘫患者步行功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价值优于单纯虚拟现实技术、减重步行训练。

早期康复训练在脑卒中偏瘫患者住院期的应用效果 下载:41 浏览:391

葛迎春 《现代康复医学》 2020年11期

摘要:
目的:探讨早期康复训练在脑卒中偏瘫患者住院期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19年5月收治我院的脑卒中偏瘫患者60例,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入院后予以脑卒中偏瘫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在予以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予以早期康复训练。干预4周后,分别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运动功能、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改善情况以及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的总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的Fugl-Meyer运动量表、Barthel指数量表得分均高于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患者的Fugl-Meyer运动量表、Barthel指数量表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GQOLI评分、KPS评分均较治疗前改善(P<0.05),且观察组的GQOLI评分、KPS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脑卒中偏瘫患者的住院期临床治疗中配合早期康复训练,能够显著改善患者肢体运动功能,提高日常生活活动水平,并有效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值得临床上广泛推广。

实时超声视觉反馈对脑卒中偏瘫患者上肢功能的影响 下载:38 浏览:339

李永祥1 杨俊2 《现代康复医学》 2020年6期

摘要:
目的:探讨实时超声视觉反馈训练对脑卒中偏瘫患者上肢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12月在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四医院康复医学科住院的脑卒中偏瘫伴上肢功能障碍患者3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各15例,对照组接受常规的作业治疗、物理治疗及物理因子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肌肉骨骼超声作为视觉反馈仪,予实时超声影像进行干预训练,两组患者上述治疗方法每日一次,每周6天,连续8周。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8周末,采用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定量表及Wolf运动功能量表进行评估。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的FMA(上肢)评分、Wolf运动功能评分均较治疗前升高(P<0.05),且观察组治疗后的FMA(上肢)评分、Wolf运动功能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实时超声视觉反馈改善脑卒中患者上肢功能能障碍的临床效果较好。

下肢智能康复机器人结合康复训练对脑卒中偏瘫患者下肢功能的研究 下载:48 浏览:348

舒国建 王化高 张录 《现代康复医学》 2020年4期

摘要:
目的:研究下肢智能康复机器人结合康复训练对脑卒中偏瘫患者下肢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19年2~8月我院接收并治疗的脑卒中偏瘫患者60例,使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机器组各30例。对照组在常规康复训练上使用人工辅助步行训练,机器组在常规康复训练基础上使用下肢智能康复机器人辅助步行训练,对比两组患者的平衡功能改善情况、下肢功能改善情况、日常生活能力改善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的BBS、FMA、MBI各项评分均较治疗前升高(P<0.05),且机器组治疗后的BBS、FMA、MBI各项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下肢智能康复机器人结合康复训练能够较好的改善脑卒中偏瘫患者的平衡功能和下肢功能,提高日常生活的能力。

腹式呼吸配合核心力量训练对脑卒中患者ADL的影响 下载:42 浏览:326

孙宜文1 张淑欣1 邓琪1 李冻冻2 王坤1 朱俊平3 《现代康复医学》 2020年4期

摘要:
目的:探讨腹式呼吸训练配合核心力量训练对脑卒中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2月~2018年12月在中国康复研究中心康复科PT3室符合生命体征稳定、无认知功能障碍等要求的脑卒中患者90例,并随机分为A组、B组、C组各30例,A组进行常规康复治疗不做其它干预,B组在常规康复治疗同时给予核心力量训练,C组在常规康复治疗同时给予核心力量配合呼吸训练,每次训练45min,每周5次,共8周,干预前后对受试者进行核心力量和ADL测试。结果:经过8周的康复训练,三组核心力量评分和ADL评分较前均得到明显改善(P<0.05、P<0.01),B组、C组效果优于A组,末期C组优于B组。结论:呼吸训练配合核心力量训练可以更好地改善脑卒中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早期康复训练联合奥拉西坦对脑卒中偏瘫患者康复效果的影响 下载:40 浏览:335

邹子兴 张宁 《现代康复医学》 2020年3期

摘要:
目的:观察早期康复训练与奥拉西坦联合治疗脑卒中偏瘫的康复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8年12月~2019年9月脑卒中偏瘫患者50例,按照患者入院顺序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5例。对照组采用奥拉西坦治疗,观察组在其基础上加入早期康复训练,对比两组临床效果、认知功能与运动功能评分。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治疗后,两组患者的上下肢运动功能评分、地点定向、时间定向、语言、注意力评分均较治疗前升高(P<0.05),且观察组治疗后的上下肢运动功能评分、地点定向、时间定向、语言、注意力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早期康复训练联合奥拉西坦可明显改善脑卒中患者认知功能障碍,提升其运动功能。

肌内效贴扎技术对早期脑卒中后偏瘫肩痛的疗效研究 下载:48 浏览:358

刘裕 《现代康复医学》 2019年11期

摘要:
目的:探讨肌内效贴扎技术用于早期脑卒中后偏瘫肩痛患者疗效分析。方法:选取2017年3月~2018年6月本院收治的脑卒中后偏瘫肩痛患者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两组患者给予早期康复锻炼,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行肌内效贴扎技术治疗,比较两组疼痛评分、Barthel、FMA评分。结果:观察组治疗3天、1周、1个月后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Barthel、FMA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升高(P<0.05),且观察组治疗后的Barthel、FMA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肌内效贴扎技术用于在早期脑卒中后偏瘫肩痛患者治疗中效果显著,可缓解患者疼痛程度,改善其肢体运动功能,提升患者生活能力,促进早日康复,值得应用。

早期康复护理对脑梗塞偏瘫患者肢体运动功能的影响评价 下载:57 浏览:376

蒋无暇 《现代康复医学》 2019年9期

摘要:
目的:探讨早期康复护理对脑梗塞偏瘫患者肢体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7年1月我院收治的100例脑梗塞偏瘫患者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则在此基础上增加早期康复护理,观察两组患者护理前后肢体运动情况。结果:护理后,观察组上肢、下肢、手指、平衡Fugl-Meyer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结论论:早期康复护理能有效改善脑梗塞偏瘫患者的肢体运动功能。

益气养阴活血法联合康复训练对中风偏瘫患者后期肢体功能及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下载:84 浏览:468

林荣利 《医学研究前沿》 2018年2期

摘要:
目的:探讨益气养阴活血法联合康复训练对中风偏瘫患者后期肢体功能及血流动力学指标的影响。方法:选取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48例中风偏瘫后遗症期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使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24例,对照组实施现代康复训练,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中医益气养阴活血法。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肢体功能及血流动力学变化。结果:两组治疗后的Fugl-Meyer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升高,并且观察组治疗后的Fugl-Meyer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相比,两组治疗后的脑平均血流速度、基底动脉血流量、左侧椎动脉血流量、右侧椎动脉血流量均明显升高,并且观察组的升高幅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相比,两组治疗后的ADL评分均显著升高,并且观察组治疗后的ADL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风偏瘫后遗症期患者联合运用益气养阴活血法与现代康复训练能够有效改善机体的血流动力学指标,促进肢体功能康复,提高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Enlax(日常生活作业智能训练系统)结合任务导向性训练对脑卒中偏瘫患者上肢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 下载:62 浏览:440

廖瑶 卢洁 赵祥虎 《现代康复医学》 2018年7期

摘要:
目的:探讨En lax(日常生活作业智能训练系统)结合任务导向性训练对脑卒中偏瘫患者上肢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2016年1月~2018年1月收治的脑卒中患者1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两组患者均接受常规的神经科药物治疗及物理治疗,对照组采用传统作业训练40min/次。观察组在每天在传统作业训练的基础上增加Enlax(日常生活作业智能训练系统)结合任务导向性训练20m i n/次,1次/d,5d/周。采用Fugl-Meyer评分量表上肢部分(FMA-UE)评估上肢功能和改良Barthel(MBI)评估日常生活能力。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后对两组患者进行评估。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的上肢功能、生活功能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升高(P<0.05),且观察组治疗后的上肢功能、生活功能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Enlax(日常生活作业智能训练系统)结合任务导向性训练对脑卒中偏瘫患者上肢功能和ADL功能有促进作用,对脑卒中的恢复具有重要作用。

针灸推拿结合康复治疗对脑卒中后偏瘫患者预后的效果观察 下载:61 浏览:444

陈杰 《现代康复医学》 2018年6期

摘要:
目的:探讨针灸推拿结合康复治疗对脑卒中后偏瘫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7年8月本院接受治疗的脑卒中后偏瘫患者60例,随机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予以常规康复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针刺推拿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的NIHSS评分、Fugl-Meyer评分、ADL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升高(P<0.05),试验组NIHSS评分、Fugl-Meyer评分、ADL评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脑卒中后偏瘫患者实施针灸推拿结合康复治疗,临床疗效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肢体功能,提高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值得临床推广。

视频宣教对脑卒中偏瘫患者康复体操训练中的应用效果评价 下载:95 浏览:916

蔡婍 田静 《现代康复医学》 2024年10期

摘要:
目的:研究视频宣教对脑卒中偏瘫病人的康复体操训练治疗的影响。方法:选择本院2024年1月至2024年4月收治的脑卒中偏瘫病人112例,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6例。对照组按常规方法进行康复体操训练,观察组应用我院自行制作的宣教视频对患者进行康复体操训练,分析两组患者康复体操训练前后的fugl-meyer和Bar thel指数评分。结果:康复体操训练1个月后,两组病人的 FMA及日常生活能力均有明显改善,但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前者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通过对脑卒中偏瘫病人进行康复体操训练,可以更好地促进其身体功能的恢复,值得临床推广。

系统化康复护理对脑梗死偏瘫患者日常生活能力及肢体功能的影响分析 下载:96 浏览:1140

刘丽芬 《现代康复医学》 2024年4期

摘要:
目的:探讨脑梗死偏瘫患者采取系统化康复护理对其日常生活能力、肢体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80例脑梗死偏瘫患者,随机分为2组,给予对照组常规护理,研究组在此基础上实施系统化康复护理,对比两组结果。结果:ADL评分、FMA评分:研究组升高更显著(P<0.05)。结论:脑梗死偏瘫患者采取系统化康复护理可有效改善患者日常生活能力、肢体功能。

神经内科偏瘫患者综合性康复治疗的临床分析 下载:246 浏览:2522

李忠 马艳 《现代康复医学》 2022年11期

摘要:
偏瘫是一种常见的神经系统疾病,发病率和死亡率均较高。主要是由于脑血管疾病引起脑部供血障碍而导致脑功能受损。脑卒中治疗的目标主要是预防中风和恢复脑细胞功能。由于临床偏瘫患者往往在治疗后会出现偏瘫症状不断加重、肢体功能进一步受损的情况。综合康复治疗是通过治疗和锻炼相结合、内外协调来提高患者的整体素质和功能水平的一种治疗方法。通过综合性康复训练可提高患者疾病康复和功能水平。因此为提高该领域临床治疗的有效性而进行探讨。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