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母源因子boule在光棘球海胆性腺中的表达与定位 下载:63 浏览:366

韩亚伦 魏金亮 崔洲平 张健 张伟杰 温斌 常亚青 孙志惠 《中国水产学报》 2021年3期

摘要:
为鉴定光棘球海胆Mesocentrotus nudus生殖细胞标记基因,通过基因克隆、荧光定量PCR及切片原位杂交等技术分析了光棘球海胆(湿体质量为76.8g±10.0g)母源因子(boule)基因的分子特征及动态表达模式。结果表明:光棘球海胆boule cDNA序列全长为1788bp,其中,3′非编码区为601bp, 5′非编码区为146bp,开放阅读框(open reading frame, ORF)为1041bp,共编码346个氨基酸,包含一个保守的RRM结构域;荧光定量PCR结果显示,boule为母源因子,在整个胚胎发育时期均有表达;boule基因在处于生长期(stageⅡ)光棘球海胆的肠、管足、体腔液和性腺中均有表达,其中,boule基因在精巢表达量最高(P<0.05);在卵巢中表达量随卵母细胞的成熟而逐渐升高,在成熟期(stageⅣ)卵巢中达到最高,精巢中表达量仅在生长期(stageⅡ)及成熟前期(stageⅢ)有较高表达;切片原位杂交显示,boule基因在光棘球海胆精巢的生殖细胞中特异表达,卵巢中未检测到阳性细胞信号。研究表明,光棘球海胆boule基因是雄性生殖细胞标记基因,本研究结果可为海胆雄性生殖细胞发育相关研究提供数据资料。

二种海胆性腺的脂质组成及其抗氧化活性 下载:82 浏览:490

徐华 王云鹏 杨德孟 楼乔明 张进杰 杨文鸽 《水产研究进展》 2019年6期

摘要:
为分析马粪海胆和光棘球海胆性腺的脂质组成和抗氧化活性,采用核磁共振和气相色谱—质谱技术对2种海胆性腺油脂的脂质成分和脂肪酸组成进行分析,并通过DPPH自由基清除法、羟基自由基清除法和超氧阴离子自由基清除法对其脂质的抗氧化活性进行研究。结果显示,马粪海胆和光棘球海胆性腺脂质均以甘油三酯和磷脂为主,胆固醇、胆固醇酯和游离脂肪酸含量较低。马粪海胆和光棘球海胆性腺总脂富含C20:4n-6和C20:5n-3,且二者总量分别占脂肪酸含量的35.88%和34.98%;同时2种海胆性腺的中性脂和极性脂的脂肪酸组成存在较大差异,中性脂以C14:0和C16:0等饱和脂肪酸为主,而极性脂以C20:4n-6和C20:5n-3等多不饱和脂肪酸为主。马粪海胆和光棘球海胆性腺脂质对DPPH自由基、羟基自由基和超氧阴离子自由基均具有较好的清除能力,DPPH自由基IC50分别为2.75和1.98 mg/mL,羟基自由基IC50分别为0.33和0.29 mg/mL,超氧阴离子自由基IC50分别为0.33和0.31 mg/mL。研究表明,马粪海胆和光棘球海胆性腺脂质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和抗氧化活性,可作为C20:4n-6、C20:5n-3和磷脂等功能性脂质因子的重要膳食来源。
[1/1]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