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不同秸秆移除率下免耕时长对土壤风蚀的影响 下载:27 浏览:480

王阳1 贺宇欣1,2 苟思1,2 刘淑珍1 杨居聪1 《土壤研究》 2018年9期

摘要:
土壤风力侵蚀是干旱、半干旱地区农业土壤主要退化因素之一,是农业可持续发展中最突出的问题。耕地采用免耕技术(NT)可以减少经济投入,减少能源消耗从而降低温室气体排放,同时提升土壤有机质含量从而增加土壤团聚体的团聚效应,增加土壤抗侵蚀能力。虽然免耕可以使得农田土壤抗风蚀能力有显著提高,但是免耕年限长短与土壤抗风蚀能力之间的关系并没有得到充分研究。通过研究不同免耕年限下土壤的可侵蚀比(EF)、几何平均质量直径(GMD)、破碎力(BF)、干团聚体稳定性及表面糙率等,探讨免耕年限对土壤抗风蚀能力的影响,并且综合这五项指标对美国堪萨斯州的两块相邻的土地(Garden City与Scott City)进行对比。试验发现:当秸秆移除率为50%时,免耕年限较长的Scott City(17年免耕)的五项指标普遍优于Garden City(5年免耕),尤其是在GMD和糙率上,都远远优于Garden City。当秸秆移除率为100%或者0%时,五项指标中两处土壤的性质各有优劣,这些差异与气候、环境以及土壤类型等因素有关。从试验中发现,土壤的抗风蚀能力与免耕年限呈正相关关系。

玉米秸秆覆盖免耕高产栽培技术 下载:59 浏览:398

王丽军 《农业研究进展》 2018年11期

摘要:
本文通过对玉米秸秆覆盖免耕栽培优点和技术机理的描述,通过实验论证玉米秸秆覆盖免耕机械化栽培技术增产原理。

‌不同耕作方式对土壤理化性状及玉米产量的影响 下载:258 浏览:2788

张国荣 吴文元 刘金宝 《土壤研究》 2023年9期

摘要:
本文旨在探讨不同耕作方式对土壤理化性状及玉米产量的影响,以期为农业生产提供科学依据。通过田间试验,设置传统耕作、少耕和免耕三种处理方式,对比分析各处理下土壤的理化性状变化及玉米产量差异。结果表明,不同耕作方式对土壤理化性状有显著影响,且进一步影响玉米产量。少耕和免耕方式有助于改善土壤结构,提高土壤肥力,进而促进玉米生长和提高产量。

试论免耕对稻油轮作系统土壤结构的影响 下载:107 浏览:817

唐红丽1 谢元英2 肖朝国3 陈利群4 罗佳3 《中国土壤》 2024年1期

摘要:
水稻是我国主要种植的粮食作物之一,其中稻油轮作是目前较为常见的种植模式,随着水稻油菜免耕直播种植技术不断发展与深入研究,稻油轮作连续免耕对作物产量增加及提升稻田表层土壤肥力均有显著作用。基于此,本文结合实际案例进一步探究免耕对稻油轮作系统土壤结构的具体影响,并阐述不同耕作方式对水稻土容重、有机碳含量以及团聚体稳定性等方面的影响,以期为耕作方式合理选择提供参考依据,实现对水稻土结构有效改善。

烤烟地牧草免耕种植技术的要点分析 下载:157 浏览:2322

刘远丽 《中国农业》 2023年6期

摘要:
烤烟是我国重要的经济作物,种植面积和产量居世界首位,近年来随着烟叶收购价格的不断提高,烟叶种植效益也是逐年提高,需要结合当前实际情况,合理种植烤烟地牧草,推动其可持续发展和进步。基于此,本文简单讨论烤烟地牧草免耕种植技术的优势,深入探讨技术要点,以供参考,

水稻快速清茬免耕栽培技术研究与应用 下载:354 浏览:3718

张志国 彭刚 《国际科技论坛》 2021年4期

摘要:
人们的生活水平在不断提高,对粮食的数量及质量提高重视,为了解决现实生活中存在的粮食问题,提高水稻的产量及质量,需要水稻种植人员对快速清茬免耕栽培技术进行学习及了解,同时提高自身的专业能力,加强此项技术在实际水稻种植过程中的应用,在保证水稻质量的基础上,缩短生长周期,提高产量。

玉米生产中机械化免耕播种技术研究 下载:245 浏览:1653

梁标华 《中国机械研究》 2022年1期

摘要:
玉米是我国重要的农作物,有着丰富的营养价值,能够满足人体对营养物质的需求。农业是我国的根本产业,只有解决了十几亿人口的温饱问题,才能进一步实现我国的快速发展,增加经济收益,保障我国的民生。随着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播种技术也得到了创新与改革,目前,机械化免耕播种技术在玉米生产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本文将对玉米机械化免耕技术的要点和应用意义进行阐述。
[1/1]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