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菜蚓共作对滩涂盐碱地土壤生态质量的影响研究 下载:84 浏览:470

蔡树美1,2,3 徐四新1,2,3 张德闪1,2,3 顾富家4 吕卫光1,2,3 郑宪清1,2,3 诸海焘1,2,3 《中国土壤》 2018年8期

摘要:
采用田间定位试验,设置菜蚓共作和花菜单作2个处理,在原位改良2年后比较了土壤物理指标、基础化学指标和生物学性质指标的变化,明确了菜蚓共作对滩涂盐碱地土壤质量和花菜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菜蚓共作处理较花菜单作处理使0~20 cm土壤容重降低22.8%,有机质和速效氮分别提高9.1%和29.2%,EC值、盐分和碱化度分别下降24.1%、19.0%和19.1%,pH值下降了0.17,细菌、真菌和放线菌数量分别提高82.7%、0.7%和50.4%,花菜产量提高23.1%。与花菜单作相比,菜蚓共作改变了0~80 cm各土层水盐分布变化特征,增加土壤养分含量,缓解土壤盐碱化,提高土壤微生物数量,是提升滩涂盐碱地土壤生态质量的有效措施。

改革开放以来云南开放型农业发展研究 下载:68 浏览:361

廖桂莲1 张体伟2 《中国社会科学学报》 2019年9期

摘要:
改革开放以来,云南农业已发展成为开放型农业,农产品出口贸易额持续增长,且连续多年稳居西部第一,已成为全省第一大出口商品;在国(境)外投资设立的农业企业数量名列全国第一,对外农业投资竞争力日益增强;国际农业合作交流日益频繁。云南农业开放发展取得的成就,与支撑构建开放型农业的改革举措、长期坚持农业"引进来"和"走出去"并重的开放政策等做法分不开。然而,云南开放型农业发展仍面临农产品进出口失衡、国际农业合作机制不健全、国际性品牌创建不力、龙头企业投融资能力弱、外向型农业经营人才"短板"突出等难题。为此,需进一步健全开放型农业发展政策,完善国际农业合作联动机制,进一步巩固开放型农业的战略支点,逐步形成开放型农业全产业链与价值链。

智慧农业发展的双向驱动机制与实现路径 下载:51 浏览:234

唐浩1,2 周一3 《中国科学与管理》 2020年6期

摘要:
从智慧农业发展的驱动因素方面阐述了智慧农业在中国发展的内外驱动力,进而研究了中国智慧农业双向驱动系统的模型构建,随后从其发展路径上进行了机制等方面的探究,最后从智慧农业双向驱动机制方面总结出政府及市场互相联动的双向机制会助力中国智慧农业发展的结论。智慧农业的发展,可以带动农业与现代信息技术的加速融合,很可能促进中国农业现代化的快速发展,有利于提高我国农业生产力,促进农业生产发展,提升综合国力。

向农业4.0时代迈进中的我国精准农业发展制度供给研究 下载:62 浏览:327

李朋来 《中国科学与管理》 2020年1期

摘要:
大力推进精准农业是我国向农业4.0迈进的重要切入点。将大范围推广精准农业的条件归纳为"国家收益与微观主体收益的一致性"、"持续、高效的技术能力供给与技术推广"、"精准农业金融与资本市场体系建立"、"实施效益科学评估体系设计"4个方面,认为当前存在着"技术使用激励"、"科技力量整合"、"农业科技金融供给"、"统计调查与评价"4个维度的制度供给不足,提出相应的制度供给方案。

南票区女儿河流域乌金塘水库上游段河流健康评价 下载:85 浏览:523

贺磊 《水资源研究进展》 2020年12期

摘要:
本文从水质、水文、形态及生物等方面选择代表性评价指标,通过对河流健康和PSR模型的分析,构建了南票区女儿河流域乌金塘水库上游河流段健康评价体系和等级标准,通过建立改进的集对分析模型来评价河流健康水平,结果表明乌金塘水库上游河段处于亚健康状态。本文结合流域实际情况提出加强河流生态管理的建议措施,可为女儿河流域水资源管理和生态修复提供科学依据。

葫芦岛市水资源短缺风险评价 下载:38 浏览:347

贺磊 《水资源科学研究》 2020年7期

摘要:
本文在区域水资源短缺风险评价过程中运用PSR框架模型和主成分分析法确定指标赋权,科学评价了葫芦岛市1991—2016年的水资源短缺风险状况。研究表明:一直以来,葫芦岛市综合风险值处于较高水平,2004—2013年期间风险最大,虽然2013年以后稍微得到缓和,但人口的持续增长和经济的发展使得葫芦岛市未来仍面临着较高的用水短缺风险;可通过优化产业结构、合理利用各类水源以及加强水资源管理等措施缓解水源短缺风险。研究成果可为优化葫芦岛市产业结构布局和经济重点区域的调整规划提供一定参考依据。

基于熵权法-正态云模型的辽宁省水生态承载力评价 下载:65 浏览:435

贺磊 《水资源研究进展》 2020年6期

摘要:
将正态云模型引入水生态承载力评价中能够科学衡量其随机性和模糊性特征,对辽宁省2025年、2008—2018年水生态承载力运用熵权法-正态云模型进行评价。从社会、经济、水环境和水资源子系统中选择19项指标,结合相关资料构建分级标准和指标体系,然后运用云模型正向发生器、熵权法计算分级评价指标的隶属度及其权重,其中水生态承载力分级确定度依据权重矩阵与隶属度矩阵计算。为进一步验证模型的可靠性,对比分析了投影寻踪法、模糊综合法和熵权法-正态云模型评价结果。研究表明:辽宁省2008—2011年、2012—2018年、2025年分别处于基本可承载、可承载和绝对可承载状态;投影寻踪法、模糊综合法和该评价结果保持较好的一致性;该模型具有随机性和模糊性,可为水生态承载力评价提供一种新的思路。

额敏垦区家畜布病流行基线调查及防控措施 下载:12 浏览:375

秦永胜1 李永忠2 陶金林3 《当代畜牧兽医》 2020年9期

摘要:
通过科学选点,采集一定数量样品,形成家畜布病流行基线,进而制定科学防控技术措施,是短期内有效遏制家畜布病的有效手段。

电子商务背景下的体验式农业发展研究——以内蒙古包头市为例 下载:53 浏览:364

周杰 冀强 聂颖 邬挺伟 《电子商务进展》 2018年11期

摘要:
随着电子商务的发展,体验式农业迎来新的成长浪潮。本文通过对内蒙古包头市现有体验式农业进行充分的调查,分析其发展现状,发现其中存在问题并提出解决对策,为相关企业提供参考,促进行业健康发展。

加强动物卫生检疫工作,保证畜牧业健康发展 下载:12 浏览:409

魏玲1 赵国芳2 《当代畜牧兽医》 2019年4期

摘要:
随着我国经济水平不断上涨,已经全面走向全民小康时代。随着经济的发展,市民对食物的追求也随之提升,对肉蛋奶的需求与日俱增,市民的需求大力推动了我国畜牧行业的发展。我国畜牧业逐渐走向规模化、集约化的养殖场生产模式,但是由于我国畜牧行业的起步相对于众多发达国家较晚,所以在规模化养殖场生产的过程中仍存在着众多问题,当养殖场内发生传染性疾病后,极容易造成大规模的传染,严重危害了动物的健康,造成养殖场内大幅度减产。现阶段在大力发展规模化养殖场的同时,应该从实际情况出发,加强动物卫生检疫工作,大力保障畜牧业的健康发展。

葫芦岛市水资源贫困状况综合评价 下载:69 浏览:389

才庆欣 《水资源科学研究》 2019年4期

摘要:
本文利用水资源贫困理论分别从环境、资源、能力、设施、使用5个方面建立了综合评价指标体系,采用熵权改进的优劣解距离法综合评估了2009—2017年葫芦岛市水资源贫困状况,并通过障碍度模型对水资源贫困障碍因子进行了深入剖析。科学、合理地判断葫芦岛市水资源贫困治理的障碍因子,对促进葫芦岛市水资源的保护、优化配置及可持续利用具有重要意义。

F1代苏香杂交猪GAS7、JHDM1A基因组织表达水平研究 下载:84 浏览:501

阮涌1,2,3 嵇辛勤1,2,3 苟维胜4 卢贤君1,2,3 赵佳福1,2,3 段志强1,2,3 倪萌萌1,2,3 《生物技术研究》 2018年4期

摘要:
研究GAS7、JHDM1A基因在组织中的表达分布情况。[方法]试验采用荧光定量PCR技术,测定了苏香杂交猪的心、肝、脾、胃、肾、脑、小肠和背最长肌在各组织的分布表达情况。[结果]GAS7基因在脑表达含量最高(5.23±2.14),在心脏中表达量最低(0.07±0.03),且与脑中的表达量呈极显著差异(P<0.01),JHDM1A基因在脑部表达含量最高(32.79±12.76),在心脏(0.18±0.08)和肝脏(0.18±0.09)中表达量最低,且与脑中的表达量呈极显著差异(P<0.01)。[结论]GAS7基因主要在脑、肝脏组织表达并发挥其生理作用,而JHDM1A基因主要在脑组织表达并发挥其生理作用,此研究结果为进一步分析GAS7基因、JHDM1A基因在肉质或生长性能方面具体的分子作用机理奠定基础。

减氮配施微生物菌剂对水稻根系发育及土壤酶活性的影响 下载:41 浏览:409

李丽1 韩周2 张昀1 燕香梅3 张广才1 高晓丹1 张雅楠1 叶超1 李少博1 《土壤研究》 2019年7期

摘要:
为探明滨海盐渍型水稻土在氮肥减施条件下,微生物菌剂促进水稻根系发育和提高土壤酶活性的作用机制,本试验通过室内盆栽试验,探讨了减氮配施微生物菌剂对水稻根系发育和土壤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1)减氮配施微生物菌剂可增加水稻根长、根表面积、根平均直径、总根体积和根尖数,促进水稻根系生长;在施菌剂40~50天内,减氮30%配施菌剂处理较单施全量氮肥处理显著增加了根系生物量。(2)所有氮肥配施菌剂处理的土壤脲酶、蔗糖酶和过氧化氢酶活性均提高;且在施菌剂50天时减氮30%配施菌剂处理的土壤脲酶、蔗糖酶和过氧化氢酶活性明显高于其他处理,与单施全量氮肥处理相比,分别提高了22.7%、16.67%和16.35%。以上结果表明,氮肥减量配施微生物菌剂能提高滨海盐渍型水稻土酶活性,促进水稻根系生长。施用微生物菌剂能减少化肥用量,达到提高农业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的目的。

基于“蓝色粮仓”的海洋农业发展模式研究 下载:55 浏览:354

孙华平 周罡 蒋丹 周谛 《可持续发展与创新》 2019年5期

摘要:
本文梳理了国内外海洋农业的研究现状,探讨了基于"蓝色粮仓"的海洋农业发展模式,最后提出了完善海洋水产品产业链、建立可持续发展的海洋农业生态系统和优化海洋农业空间布局等政策建议。

福建省丘陵区乡村高效生态农业发展思路与技术对策研究 下载:56 浏览:402

刘朋虎 赵雅静 王义祥 罗旭辉 邢世和 翁伯琦 《可持续发展与创新》 2018年2期

摘要:
结合福建红壤丘陵山区农业生产实际,提出发展富有区域特色高效生态农业总体思路与战略思考。阐明在新时期发展高效生态农业的重要性与必要性,分析红壤丘陵区发展高效生态农业的优势与短板,以红壤丘陵区高效生态农业发展模式与技术集成研究为切入点,提出发展高效生态农业的主要模式与技术对策,以期为红壤丘陵山区农业转型升级与增效提质提供借鉴与参考。

我国智慧农业发展现状与策略探究 下载:70 浏览:477

阮秀丽 《中国农业》 2020年11期

摘要:
传统农业生产形式存在诸多弊端,如土地资源过度浪费、自然生态环境逐渐恶化以及农耕文化日渐流失等。开展智慧农业是提升农业各类资源利用率、改善农村生态环境、弘扬农村优秀文化的主要举措。基于此,分析我国智慧农业发展进程,针对当前智慧农业发展面临的问题,提出相关发展策略。

德江县山地特色高效农业发展路径思考 下载:87 浏览:472

彭成江 《中国农业》 2020年10期

摘要:
贵州省铜仁市德江县是农业生产大县,喀斯特地形地貌特征明显,在该区域发展山地特色农业具有"双面性",一方面,山区环境限制了农业发展;另一方面,山区环境存在多样性,使得农作物呈现多样化发展态势。如今,随着消费者对绿色优质农产品需求的持续上升,独特的山区条件成为德江县农业发展的优势。基于此,为促进德江县农业产业发展,增加农民收入,实现乡村振兴,探究德江县山地特色高效农业发展路径。

蔬菜绿色无公害种植管理技术要点 下载:74 浏览:470

高美霞 《中国农业》 2019年11期

摘要:
随着人们对蔬菜需求量的不断提升,人们对蔬菜种植产业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因此,需要进一步提升蔬菜种植的品质及产量。当前,在蔬菜种植产业发展过程中,为了满足实际需求,绿色无公害蔬菜种植得以出现,并且发展较快。基于此,简述绿色无公害蔬菜种植管理技术要点,以保证蔬菜种植获得良好效益,促使绿色无公害蔬菜产业发展。

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思考 下载:74 浏览:485

车艳华 《中国农业》 2019年5期

摘要:
农业是我国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面对不断增长的粮食需要,保证食品安全,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十分重要。基于此,阐述了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对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性,分析了其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合理有效的解决措施,以推动现代农业健康持续发展。

滨州市金融改革助推农业发展的措施分析 下载:61 浏览:468

蔡文华 《中国农业》 2019年5期

摘要:
在金融改革过程中,滨州市基础农业领域自发形成合作社机制,积极与金融整合,一定程度上激发了农业生产的活力和动力。虽然滨州市农业在和金融进行整合的过程中,基本面向是好的,但是在深度优化和逐项布局的过程,还是存在一些粗放的发展行为和发展形态。基于此,分析当前金融改革背景下滨州市现代化农业发展现状与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促进金融改革助推滨州市农业发展的相关建议。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