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基于工程量清单的建筑碳排放实证与减排策略研究——以福建省为例 下载:36 浏览:341

郑艳丹1 赖芨宇1 吴淑艺1 孙晓丹2 《建筑与工程管理》 2018年5期

摘要:
建筑建设规模逐渐扩大、耗能逐渐增多,是造成温室气体含量骤增的原因之一,其中施工阶段温室气体集中排放且排放强度高,是核算建筑温室气体排放总量的难点之一。以CO2为研究目标,参考建筑造价方式得出建筑施工阶段的碳排放量计算公式,并通过福建省相关项目实例进行验证,分析碳排放特征和规律,从建筑碳排放政策法规、建筑材料的选取、建筑建设过程中使用的机械设备、施工工艺等多方面提出减排策略,为政府、企业等各方拟定减排对策提供了便捷可查的资料,促进建设项目实现可持续发展。

水胀密封花管环保注浆施工技术 下载:67 浏览:473

朱哲锋 李伟军 李云锋 《中国土木工程》 2019年11期

摘要:
随着可持续发展理念的不断深入,节能减排、绿色环保在建筑领域成为一个重要研究方向[1]。传统的花管注浆是用带孔的钢质花管打入或钻孔插入土中,采用压力连续灌浆入土层,提高地基强度,大量应用于软土地基加固处理中[2]。以广州市某广场项目溶洞注浆填充施工为例,通过BIM技术应用以及改良花管注浆设备,采用环保的施工工艺,实现精细化施工,既满足施工要求,节约成本,又达到了节能减排绿色施工的效果,具有广泛的推广意义。

数据机房液冷散热技术研究现状 下载:67 浏览:475

黄廷 杨琳 杨晚生 《中国土木工程》 2019年4期

摘要:
随着电子设备的发展,数据机房内高热密度服务器的数量逐渐增多,数据机房的规模也越来越庞大,传统的空调制冷方式不仅不能满足高热密度数据机房的散热需求,而且造成大量的能源浪费。采用节能的冷却方法是节能减排的迫切要求,液冷散热技术是其中有效方法之一。分析了液冷散热技术的应用优势,总结了近年来数据机房液冷散热技术的最新发展,为该领域的研究提供参考。

一种高效节能导热油集中供热系统 下载:81 浏览:496

汪双敏1 王烈高1 朱珊珊1 胡斌斌2 《装备技术研究》 2020年5期

摘要:
目前,国内的聚酯树脂企业普遍采用导热油炉进行供热。由于经济发展以及自然环境等因素的影响,不同地区企业的供热方式也不尽相同,常用的供热方式为集中式和分散式导热油炉供热,两者的节能减排效果存在较大差别。以某导热油集中供热系统为例,研究了其节能降耗措施,分析了节能减排效果及收益情况,最后提出了优化系统的相关建议。

基于模糊DEMATEL-ISM太湖流域氮减排影响因素研究 下载:71 浏览:397

席轩1 张骥骧1,2 《中国环境保护》 2020年7期

摘要:
针对目前流域氮污染问题的持续恶化,文章首先在文献分析和专家调研的基础上建立了流域氮减排的影响因素体系,通过模糊DEMATEL法对各因素进行梳理得到关键因素,然后利用改进的ISM构建各因素的递阶解释结构模型,最后进行复杂网络结构分析。结果表明,关键因素大部分来自于政府和技术层面并且位于系统结构的较高层次,同时单位氮减排成本和排污权交易价格虽位于较低层次但易受到较多高层次因素的影响。此外,该系统的复杂网络结构的最大度较大以及平均路径短,因此各关键因素联系紧密复杂、传递迅速,容易导致流域氮污染进一步的恶化。

沈阳市挥发性有机物减排形势分析与对策 下载:51 浏览:368

王龙1,2 李一倬1,2 李雄勇1,2 祝雷1,2 《中国环境保护》 2019年2期

摘要:
通过实地调研和收集资料,对沈阳市各类VOCs大气污染物排放源进行了系统识别和分类,按照相关技术规范的要求,结合实际情况,估算得出沈阳市VOCs大气污染物排放量,并分析了排放特征。研究发现,沈阳市挥发性有机物主要来源于工艺过程源(55.02%)、溶剂使用源(16.51%)、移动源(12.7%)和生物质燃烧源(8.87%)的排放,主要涉及的行业包括:石油化工、有机化工、表面涂装、橡胶制品等。在此基础上,文章对现有VOCs治理技术进行了评估,结合沈阳市的VOCs排放特征,有针对性地提出了沈阳市VOCs污染控制对策。

瓦斯发电技术的应用分析 下载:86 浏览:417

郭景春 《中国能源进展》 2019年4期

摘要:
瓦斯发电技术属于新型技术手段,不仅可以达到节能减排的效果,还可以保护生态环境,促进煤矿行业的良性循环发展,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最大化。主要对瓦斯发电技术及其应用情况进行了分析,以期更好地推动该技术的发展。

人类命运共同体原则下的全球气候博弈分析 下载:32 浏览:407

荆克迪1 师翠英2,3 《社会科学研究进展》 2019年3期

摘要:
国际气候谈判目前已经进行超过20年,随着国际政治体系、经济体系的不断变化,各国之间围绕气候问题的博弈也在不断进行。本文从"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出发,以全球环境谈判模型(IEAs)为基础,引入国家的"社会偏好"这一概念,从利己效用、公平效用和效率效用三个维度建立国家效用函数,从博弈论角度对国家的减排行为进行讨论与分析。研究结论显示:国家的社会偏好对国际气候合作有着显著影响,利己效用对合作减排产生不利影响,公平效用对合作减排的影响存在不确定性,而效率效用对合作减排产生有利影响,参与减排的国家数量越多越有利于提升减排水平。另外,惩罚机制的存在可以有效遏制搭便车及偷懒行为,进而促进合作减排。最后,本文结合目前国际气候博弈格局分析中国的定位,对我国如何参与国际气候谈判和制定能源经济政策提出对策和建议。

碳税政策视角下的中国碳减排政策研究 下载:54 浏览:345

翁智雄1 程翠云2 葛察忠2 马忠玉1,3 《中国环境保护》 2018年12期

摘要:
碳税是应对气候变化的重要环境经济手段,也是环境税征收背景下的重要环境类税种。文章分析了实施差异化碳税对中国的宏观经济与环境产生的影响,研究发现:征收碳税会对中国的宏观经济产生一定的负向冲击,导致GDP、家庭消费、固定资本形成相比基准情景出现下降趋势,但征收碳税长期对经济的负向影响会不断减弱,对中国的碳减排也有明显的效果。最后,文章提出设定合理碳税税率、实施税收返还企业、实现碳税与碳交易相结合等政策建议。

大气污染协同治理能促进污染物减排吗?——基于城市的三重差分研究 下载:93 浏览:478

赵志华1 吴建南2,3 《当代管理》 2020年1期

摘要:
大气污染具有流动性,跨区域特征明显,协同治理至关重要。基于2010-2015年275个城市的面板数据,运用三重差分法(DDD)研究了大气污染协同治理对污染物减排的影响。从全样本分析结果来看,大气污染协同治理降低了工业二氧化硫排放量和工业烟(粉)尘排放量,而此结果并没有通过显著性检验。从子样本分析结果来看,大气污染协同治理显著降低了工业二氧化硫排放量,但对工业烟(粉)尘排放量没有产生显著影响。城市在促进不同污染物减排时存在差异,减排难度较低的污染物往往被优先完成。从时间效应来看,大气污染协同治理对污染物减排的影响存在时滞性,而且这种时滞性在不同污染物减排之间存在差异。

余热综合利用技术在某钢铁企业的应用实例 下载:65 浏览:447

杨飞1,2 马赛1,2 《冶金技术》 2019年3期

摘要:
针对某钢铁企业余热现状,建设一座7.5 MW余热电站用于有效回收利用企业烧结系统余热、白灰窑烟气余热、转炉及竖炉蒸汽。从余热综合利用方案、主要设备参数、工艺系统、主厂房布置等方面进行了论述,详细介绍了余热综合利用技术在该钢铁企业的应用情况。余热综合利用技术的应用为节能减排、环境保护做出了巨大贡献,同时也为企业创造了可观的经济效益。

用于热光伏系统的近场辐射光谱控制表面结构 下载:42 浏览:326

于海童1 刘东2 杨震1 段远源1 《现代物理学报》 2018年10期

摘要:
为提升近场热光伏发电系统的能源转换效率和发电功率,设计了Ⅲ-Ⅴ族半导体表面的矩形光栅结构,以实现从热发射器到热光伏电池的近场辐射热流选择性调制.使用在近红外波段具有表面等离子体激元特性的掺杂氧化锌作为热发射器,在GaSb热光伏电池表面添加亚微米二维光栅结构,在近场间距下形成与表面波耦合的陷光效应,由此有选择性地增强了电池能带内的光谱辐射热流.有别于以往类似研究中常用的等效近似方法,开展了时域有限差分方法模拟,能够严格考虑周期性结构细节,结合以涨落耗散理论为基础的Langevin方法,直接计算了复杂结构参与的近场辐射传热问题,以此揭示表面结构影响近场辐射传热的物理机理.结果显示使用带表面结构的薄膜GaSb电池,可使辐射热流的光谱峰值达到同温度远场黑体辐射源情况下的2.84倍,且热流增益区集中在波长略短于电池能带的窄波段区间,适应高效率、高功率热光伏系统对辐射传热设计的要求.

中国环境治理困境的挑战与策略分析——基于环境投资的内生机制 下载:24 浏览:270

余红辉1,2 《当代管理》 2019年4期

摘要:
作为世界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同时也是污染物排放最多的经济体之一,我国当前面临发展经济的迫切需求和治理环境的严峻挑战。本文通过建立我国的经济-能源-环境综合评估模型,在满足社会福利最大化的目标约束下,研究我国最优的环保投资路径及其对环境污染物的最优控制效果。研究结果显示:首先,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必然会产生越来越多的污染物排放,然而当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时,这些排放物的增长速率会相对减缓;其次,在环境约束目标下,我国最优环保投资占GDP水平的比例路径呈现逐渐上升的趋势;最后,中国的经济增长虽然会造成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和烟(粉)尘等污染物的大量排放,但是随着环保投资和气候投资的增加,这些污染物排放量可以得到有效的控制。此外,基于以上结论,本文给出三点具有参考价值的政策建议。

中国碳生产率减排目标分配机制研究——基于不同环境责任界定视角 下载:52 浏览:237

夏炎1,2 吴洁3 《当代管理》 2018年12期

摘要:
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已经引起产业分工的深度和广度不断扩大,跨地区的中间产品贸易发展迅速,产品的生产和消费环节在地理位置上分离,因此生产和消费相关的碳排放可以根据产品贸易进行转移,这就意味着不同碳排放责任下的核算,以及基于此制定的省级减排目标(如碳强度和碳生产率目标)的分配将对各省产生不同成本效益和环境责任。本文采用投入产出方法,建立多区域间投入产出模型,分析我国国内贸易和国际贸易中的隐含碳,并与目标优化方法相结合,估计各省在不同环境责任下的减排成本和减排目标调整。结果表明,消费者责任核算能够兼顾效率和公平,将欠发达地区的生产排放责任适当的分配到最终消费的较发达的消费地区,有利于减少区域间碳泄漏,提高欠发达地区的经济竞争力。碳生产率目标强调在能源效率方面重新规划减排目标,并进一步改善欠发达地区的能源效率。政策制定者可以根据能源效率和单位减排成本来分配和增加投资,并随之提高减排效率。最后根据结论提出政策建议。

一种基于光伏和风力发电技术的智能雨篷设计 下载:55 浏览:326

阮景1 王甲2 阮颐2 《电路系统研究》 2019年9期

摘要:
雨篷作为城市的基础设施,兼具为行人提供避雨、照明、提示等复合性功能,被广泛应用于车站、公园、建筑物外围。但现有的雨篷往往需要市政统一供电和控制,智能化和节能化程度较低。因此设计一种基于光伏和风力发电技术的装置,可以实现自动光源的智能雨篷控制。

云南省工业领域“煤改气”发展环境及对策研究 下载:48 浏览:442

梅琦 杨蕾 杨蓓 卢栎羽 《天然气进展》 2018年5期

摘要:
近年来,我国经济高速发展,城镇化和工业化加快,消耗了以煤炭为主的大量能源,大气污染问题愈加严峻,特别是以细颗粒物为特征污染物的区域性大气环境问题日益突出。随着2014年8月开始第一批置换,云南省正式迈入管道天然气时代,为"煤改气"提供了发展的机遇。分析了云南省开展"煤改气"的市场环境和能源消费特点,提出了近期"煤改气"实施思路,从政府和产业链角度提出了推进策略建议。

我国建筑行业温室气体减排机会分析 下载:85 浏览:443

张建国 杨宏伟 《能源学报》 2018年2期

摘要:
我国建筑行业温室气体排放总量大且增长快,建筑建造和运行阶段是建筑行业减排的重点环节。本文分析了建筑行业二氧化碳排放的影响因素,从技术进步、能源结构优化、建设模式转变三方面识别了我国建筑行业的十大减排机会,并对每个减排机会进行了具体分析,为建筑行业碳减排提出了建议。

某矿山绿色矿山建设情况 下载:33 浏览:273

刘晓蕊 《矿山工程与技术》 2020年3期

摘要:
分别从矿山环境、防尘设施、噪音处理、节能减排、自动化系统、企业文化等几个方面介绍某矿山绿色矿山的建设情况。

上海集成电路产业的节能减排及环境保护状况 下载:80 浏览:461

杨荣斌 《电路系统研究》 2018年6期

摘要:
绿色、节能已经成为集成电路产业发展的重要方向。在国家和上海有关工业节能减排和环境保护相关举措的推动下,上海集成电路产业进一步加快朝着绿色化和节能化方向发展。2016年上海将节能减排作为推动上海工业能效提升和产业结构转型的重要途径。近年来,上海集成电路产业积极引入先进节能环保技术、开展各种形式的节能减排活动,其节能环保水平方面一直处在全国同行的前列。

乡村振兴战略视角下农村垃圾治理的路径探索——基于对湖南省娄底市的调研 下载:55 浏览:456

曹子健 奉先焱 刘海力 郭莹 《可持续发展与创新》 2019年11期

摘要:
农村是生态文明建设的主阵地,农村垃圾是生态环境的重要污染源,推动垃圾有效治理,是保护生态环境、实现乡村振兴的有力保障。调查组以乡村振兴战略系列思想为指导,以湖南省娄底市农村地区为例,探究农村垃圾治理面临的现状、问题及影响因素,进而为实现农村垃圾有效治理提出可行性对策。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