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最新录用
基于地表温度的干旱平缓区土壤属性制图 下载:71 浏览:494
摘要:
环境变量是数字土壤制图的重要支撑。在平原等地形平缓区,地形、植被等易于观测获取的环境变量与土壤条件的协同程度通常比较低,难以用其推测土壤空间分布。如何探索开发新的环境协同变量是平缓地区土壤制图的一个重要研究问题。不同的土壤条件往往具有不同的热量过程和特征。基于这一点,本文探讨了遥感获取的地表温度能多大程度上揭示土壤条件空间差异的问题。选取西北干旱区的黑河下游额济纳旗平原为研究区,基于MODIS传感器获取的地表温度资料和野外土壤调查样点,一方面对地表温度和土壤多要素属性的相关性进行了分析,另一方面建立随机森林模型对土壤有机碳、砂粒与粉粒含量进行空间推测制图,采用留一交叉法验证制图精度,并比较了仅用地形变量或地表温度变量、地形变量加上地表温度变量三种变量组合方案的土壤制图效果。结果显示,地表温度变量与土壤有机碳和土壤质地均具有较好的相关性,地表温度可解释研究区土壤条件空间变异的33~40%,其中,有机碳为41%,粉粒含量为37%,砂粒含量为33%。这表明,地表温度变量能够较大程度上有效地揭示土壤条件的空间差异,这为进一步对地表温度数据进行提炼,研发更为有效的环境变量,提高平缓区数字土壤制图的准确性提供了基础。
深耕对黑土水分特征及动态变化影响 下载:79 浏览:511
摘要:
水分特征曲线是反映土壤持水性、供水性和水分有效性的重要参数。为明确深耕对黑土土壤水分特征及有效性的影响,通过田间多点取样,比较研究了深耕与常规耕作对土壤水分特征曲线、孔隙组成及水分动态变化影响。研究结果显示:深耕提高土壤饱和含水量和田间持水量,土壤水分特征曲线符合Van Genuchten模型,相关显著;深耕提高土壤有效孔隙比例,有效孔隙增加5.48%82.00%;深耕提高了0~40 cm土层有效水储量,其中速效储水量和迟效储水量分别比对照增加1.54和1.21倍;深耕改变了作物整个生育期间土壤水分动态变化,5 cm土层土壤受降雨影响波动性大,对照、深耕无差异,15 cm、25 cm土层对照水分高于深耕,60 cm土层土壤水分含量对照低于深耕;对照0~30 cm土层土壤耗水量高于深耕7.8 mm,30~60 cm土层低于深耕7.2 mm,深耕深层土壤水分利用率高,是对照的1.74倍。黑土深耕可提高土壤水分有效性和总储量。
转移性肾癌患者的预后影响因素分析 下载:81 浏览:522
摘要:
旨在基于SEER数据库,筛选转移性肾癌患者的独立预后危险因素,建立一个可靠的预测模型来预测转移性肾癌患者的总体生存率(Overall survival,OS),从而帮助临床诊断和治疗。[方法]从SEER数据库中确定了2 912例转移性肾癌患者。随机选择纳入患者中70%(n=2 040)作为建模组,其余30%患者(n=872)作为验证组。由建模组构建预测模型,并使用验证组进行验证。经过单因素与多因素Cox回归,筛选出独立预后危险因素,并全部纳入用于构建列线图预测模型,并通过计算C指数(C-index)、绘制校准曲线及受试者工作曲线下面积(AUC),检验模型的准确性。[结果]根据多因素分析结果,诊断年时龄、肿瘤分期、病理分级、组织学类型、手术、肝转移、脑转移和肾转移与转移性肾癌患者的总体生存率(OS)相关。转移性肾癌患者的8个独立危险因素被纳入列线图预测模型。预测模型C指数0. 709显著高于第7版AJCC分期系统C指数0. 614。校准曲线显示,模型预测生存率与实际生存率之间的一致性,进一步验证了模型的区分能力及校准能力。[结论]该模型预测患者的总体生存率的C指数(C-index=0. 751)大于第7版AJCC分期系统的C指数(C-index=0. 697),该列线图预测模型能够较准确预测转移性肾癌患者预后状态,并较传统TNM分期系统有所改善,能够更好地指导临床决策。
1985—2015年临朐县水土流失动态变化研究 下载:89 浏览:490
摘要:
根据临朐县1985—2015年4期次的水土流失调查数据,分析该县水土流失严重指数和水土流失面积消长率的动态变化趋势。结果表明:30年间水土流失严重指数由1985年的3.29(强度严重)降至2015年的1.65(轻度严重),降幅约为50%,水土流失严重程度有所减轻,但仍属于水土流失严重地区;年均水土流失面积消长率为1.30%,4个评价期年均水土流失消长率呈现"正—负—正"的变化态势,较低的消长率水平不能满足当前水土流失治理的迫切需求;历年水土流失减少面积主要集中在轻度—中度侵蚀区,占同期水土流失面积减少量的70%,2010—2015年的减少方向逐渐向中度—强烈侵蚀区转移,水土流失治理难度不断增大;1999—2010年水土流失治理步伐放缓,曾出现水土流失严重指数短期反弹、水土流失面积消长率呈负增长的现象,因此应对水土流失的长期性、反复性和顽固性给予足够重视。
青海省表层土壤属性数字制图 下载:50 浏览:421
摘要:
对于土壤景观复杂的大区域,样点往往较为稀疏,如何准确地进行土壤预测制图仍是一个需要研究的问题。本文以青海省为研究区,基于近年采集205个土系调查点数据,采用随机森林模型,分别建立了表层(0~20 cm)土壤全氮、有机碳、粉粒含量和pH四个基本土壤属性与环境协同变量(海拔、坡度、地形湿度指数、年降水量、年平均气温、归一化植被指数、地表温度和地表反射率)之间的定量关系模型,对该地区进行了土壤多要素预测制图,分析了影响土壤空间变异的控制性因素。交叉验证结果显示,全氮、有机碳、粉粒含量和pH的R2分别是0.61、0.53、0.47和0.54,这说明随机森林模型可解释47%以上的土壤空间变异。表层土壤全氮和有机碳空间分布趋势东南高,西北低,pH呈现出相反的空间模式;粉粒含量东高西低,预测结果高值出现在柴达木盆地和南部玉树、果洛地区。环境变量的重要性分析表明,年降水量对表层土壤全氮、有机碳、pH空间分布模式具有控制性影响,夜间地表温度与表层土壤粉粒含量空间变异具有较强的协同关系。
东北主要类型旱田土壤持水特性研究 下载:32 浏览:204
摘要:
土壤持水特性是对土壤水分有效性的一种反映,不同土壤持水特性存在差异。为了解东北地区主要旱田耕地土壤的持水特性,本研究通过定点采样方法,在不同地区选择了典型的黑土、草甸土、白浆土、碱土、褐土5类旱田耕地土壤,通过压力膜法得出不同水柱压力下土壤水分实测值,并通过Van Genuchten和Garden模型进行模型拟合,相关性极显著,通过Van Genuchten绘制土壤水分特征曲线,从曲线看出,不同类型土壤持水特性存在差异,0~10 cm土层各土壤水分特征曲线差异大、曲线分散,草甸土、白浆土、碱土含水量在各压力下均处于较高水平,褐土最低,黑土居中; 10~20 cm土层土壤水分特征曲线在低吸力阶段差异仍较大,高吸力阶段差异小,褐土含水量最低,草甸土、白浆土、碱土趋于一致,黑土居中; 20~30 cm土层差异减小,褐土、碱土、黑土趋于一致;通过Garden模型计算土壤比水容量,不同水吸力下,褐土比水容量最高,其次是黑土,草甸土、白浆土和碱土比水容量较低,说明褐土和黑土释水能力强;土壤饱和含水量与土壤容重显著负相关,土壤有效持水库容与土壤大颗粒、土壤<0. 02 mm的颗粒呈极显著负相关,与0. 02~2 mm的颗粒含量呈显著正相关;草甸土、碱土、白浆土饱和持水库容高,但有效库容低,与褐土、黑土相反。因此,提高土壤持水能力要根据土壤的物质特性提出对应措施。
云南沧源岩画(第二地点)研究 下载:51 浏览:444
摘要:
过去人类生存及如何适应快速变化的环境是广受关注的热点科学问题。云南西南地区山川起伏、河谷纵横、物产丰富,是连接东亚、东南亚与南亚地区的重要通道,在史前和历史时期南北文化交流过程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然而,由于特殊的自然环境早期人类活动的遗迹和遗存难以保存,限制了系统考古工作的开展,致使对云南高原过去先民生存演化的过程和对环境适应的策略尚不明晰。通过对云南沧源岩画第二地点图案的考察,结合岩画图案临摹资料及云南高原考古资料,分析了相应时段沧源地区先民对生存环境的适应策略。研究结果显示,沧源岩画第二地点的考古年代不晚于新石器时代晚期,记录了当地先民在该时期从事着定居的农业活动,当时牛类已经被驯化,具有一定的社会组织开展围猎和娱乐活动,并带有浓厚的信仰色彩。同时,针对岩画保存现状提出了保护建议,以有效的保护这些珍贵的先民遗产。
基于LED阵列照明光分布和光伏电池阵列的高速可见光通信技术 下载:27 浏览:316
摘要:
研究分析Si-PvCA物理结构、光电特性与其电路拓扑结构等关键因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利用LED阵列照明空间光分布和电池板可细分重构特征,改善信噪比,实现空分多址(Spac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SDMA)多输入多输出并发VLC,为LED阵列照明与Si-PvCA的VLC应用发展提供了新的研究思路和框架。
耐压柱壳参数化设计与灵敏度分析 下载:84 浏览:498
摘要:
为提高耐压柱壳设计效率,设计了耐压柱壳参数化分析流程。研究了有限元分析所涉及的材料属性、载荷施加、边界条件设置等内容,确定了采用弧长法分析耐压柱壳稳定性。利用Python语言对于ABAQUS软件进行了二次开发,利用Isight软件实现了ABAQUS的集成,实现了耐压柱壳有限元分析模型的网格自动划分、自动分析计算等。选择样本点进行参数化分析,利用响应面模型对于样本点进行了拟合,得到了具有较高拟合精度、满足工程需要的近似模型,进行了设计变量的灵敏度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参数化分析流程可实现耐压柱壳的自动分析、近似模型及灵敏度分析,可降低耐压柱壳分析难度,均可提高耐压柱壳设计效率。
2006-2017年陕西农村居民伤害监测病例特征分析 下载:96 浏览:503
摘要:
目的了解陕西省农村地区伤害流行的特征和变化趋势,为制定伤害干预和防控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2006年至2017年首次就诊于陕西省眉县3家伤害监测哨点医院门急诊的伤害病例,对伤害病例的人口学特征、伤害基本情况及相关临床特征等进行分析。结果共收集39 634例伤害病例,其中男性26 164例,女性13 470例,男女性别比为1. 20∶1;收集到的女性病例所占比重逐年增加。年龄中位数为41岁,其中40~59岁组最多,占全部收集病例的37. 01%。前5位伤害发生原因依次为机动车车祸(32. 49%)、跌倒/坠落(27. 66%)、钝器伤(16. 01%)、刀/锐器伤(7. 22%)和中毒(6. 27%)。伤害的发生地点主要为公路/街道(41. 08%)和家中(29. 55%)。伤害严重程度依次为轻度(50. 89%)、中度(40. 76%)和重度(8. 35%)。结论本研究显示,陕西省农村地区伤害病例中女性所占的比例逐年增高,老年人口伤害问题日趋严重。因此,针对不同性别、不同年龄的人群制定并开展相应的防控行动计划,是今后伤害防控的重要工作内容。
电力工程项目管理模式创新研究 下载:175 浏览:1939
摘要:
以安全施工建设高质量的电力工程项目,是我国电力企业一直追求的目标。电力工程项目中包含土建项目、电力安装项目以及线路的架设等不同种类的工程项目,这些项目复杂又具有自身特点,因此要推动电力工程项目的高质量建设,须结合工程项目的自身特点,不断总结经验,根据实际情况建立起符合标准的质量与管理体系,才能保证电力工程项目建设的行稳致远。本文主要分析电力工程项目管理模式创新。
农业水利工程中泵站安全运行的规范化管理 下载:66 浏览:733
摘要:
随着我国现代化的飞速发展,农业生产离不开灌溉与排水,而水利工程泵站则是实现这些功能的重要设施。泵站一旦发生故障或者安全事故,就会对农业生产产生直接的影响,甚至导致农作物产量下降或绝收。在实践中,部分泵站因各种原因会在运行时出现安全问题,从而影响其正常功能。本文针对这一问题,对农业水利泵站安全运行的规范化管理策略进行了研究,旨在提高泵站运行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新时代社区体育文化养老路径与策略分析 下载:42 浏览:509
摘要:
近年来,我国已经步入老龄化社会,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生活水平和质量的不断提高,老年人的养老方式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要推动新时代养老服务高质量发展,必须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在文化养老视域下提高社区体育文化养老路径,不仅能够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和水平,同时还能使老年人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本文针对文化养老视域下社区体育文化养老的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提出几点有效的措施和建议,从而让老年人能够顾养天年。
光纤通信系统中光传输技术分析及维护 下载:126 浏览:2175
摘要:
光纤通信作为现代通信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凭借其高带宽、长距离传输和优异的抗干扰特性,已经确立了其在全球信息传输中的主导地位。由于互联网和数据中心的迅猛发展,对于光纤通信系统的需求持续攀升,对光传输技术的性能标准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然而,光纤通信系统中光传输技术的实际应用仍存在局限,其维护措施亦需进一步强化。鉴于此,本文深入分析光纤通信系统中的光传输技术,并探讨其维护策略,希望能确保光纤通信系统在不断发展的信息时代中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区域折射多焦点人工晶体与衍射多焦人工晶体植入术后视觉质量对比 下载:71 浏览:763
摘要:
目的:研讨临床经区域折射多焦点人工晶体(MF30)治疗形式、衍射多焦人工晶体植入手术治疗方法,对术后患者视觉质量等各项指标的影响。方法:从2023年1月开始,进行本次研究,截至同年11月份,纳入就诊的眼部疾病患者80例,通过信封随机化分组模式,40例对照组进行衍射多焦人工晶体植入手术治疗,40例研究组进行区域折射多焦点人工晶体(MF30)治疗方法处理,评定两组手术前后检查结果、视力结果、离焦曲线图情况以及OQAS视觉质量结果。结果:两组手术完成后裸眼远视力高于手术前(P<0.05);研究组患者的裸眼中视力好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中,—1.50D(70cm)位置的裸眼中视力值好于对照组;研究组视觉质量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副作用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区域折射多焦点人工晶体(MF30)植入形式,实施于白内障患者中,可为患者提供更优以及更为满意的视力情况,相比较于衍射折射型多焦点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结果,视觉质量更为突出。
大中型水利水电工程征地移民社会影响及对策研究 下载:125 浏览:1506
摘要:
本文通过分析大中型水利水电工程征地移民的社会影响,主要从经济、社会和心理三个方面进行探讨。在经济影响方面,探讨了就业变化、收入变化和生计方式变化对移民的影响。社会影响方面涉及社会关系变动、文化冲击和变迁以及社会福利变化对当地社区的影响。心理影响方面分析了社会适应问题和心理健康状况的变化。针对这些问题,文章提出了政府政策、社会组织与公民参与以及技术与管理层面的对策与建议,以期在征地移民过程中实现社会稳定与可持续发展。
大中型水利水电工程征地移民社会影响及对策研究 下载:92 浏览:1803
摘要:
本文通过分析大中型水利水电工程征地移民的社会影响,主要从经济、社会和心理三个方面进行探讨。在经济影响方面,探讨了就业变化、收入变化和生计方式变化对移民的影响。社会影响方面涉及社会关系变动、文化冲击和变迁以及社会福利变化对当地社区的影响。心理影响方面分析了社会适应问题和心理健康状况的变化。针对这些问题,文章提出了政府政策、社会组织与公民参与以及技术与管理层面的对策与建议,以期在征地移民过程中实现社会稳定与可持续发展。
石油专用计量器具的检定校准技术与应用 下载:170 浏览:1767
摘要:
石油是全球最重要的能源之一,而石油专用计量器具是石油行业中必不可少的工具。它们用于测量石油产品的体积、质量、密度和温度等参数,确保石油行业的质量控制和生产效率。然而,这些计量器具的准确性和稳定性是保证石油行业生产和交易的关键。因此,检定和校准石油专用计量器具的技术和应用变得尤为重要。本文将深入探讨石油专用计量器具的检定校准技术和应用。
关于道路与桥梁施工建设管理的技术要点 下载:136 浏览:2149
摘要:
随着国民经济高速发展,开始高度重视道路桥梁施工工程,因为道路桥梁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掌管着交通运输,与人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现阶段,相关施工单位在实际开展道路桥梁施工建设时,还在使用传统的管理理念,没有跟紧时代的脚步,让管理方式还处于落后的形态,这直接影响着道路和桥梁的施工质量和进度。在这种情况下,相关施工单位更需要高度重视道路与桥梁这一工程,积极改善传统施工管理理念,根据之前所存在的管理问题,制定合理科学的措施,有效解决之前所存在的问题,可以跟紧时代的脚步,充分使用现代化信息技术,对施工开始动态化监控,全面提高道路与桥梁施工质量与效率,方便更多的人们。基于此,本文主要从道路与桥梁施工建设技术要点入手,对提高道路与桥梁施工建设管理的质量措施进行全面阐述,以期为相关人员提供参考。
金属非金属矿山智慧安全培训创新应用 下载:95 浏览:1034
摘要:
随着矿山开采技术的不断进步,金属非金属矿山安全问题日益凸显。传统安全培训方法受限于时间、地点和实际操作条件,难以满足现代矿山安全培训的需求。本研究引入智慧安全培训理念,利用VR技术、互联网平台和3D仿真等手段,创新矿山安全培训方式,提高培训效果和质量。本研究不仅为矿山行业提供了安全培训的新思路,也为其他行业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版权所有 © 2025 世纪中文出版社  京ICP备202408603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