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用于聚苯乙烯微球制备的水浴锅恒控系统设计 下载:45 浏览:390

姚尧 田郁郁 常子栋 王志鹏 程鹏 《中国仪器》 2020年4期

摘要:
聚苯乙烯微球标准物质广泛应用于液体颗粒计数器、激光粒度分析仪等水质检测仪器的校准及期间核查中。温度对于聚苯乙烯聚合反应过程影响极大,直接决定了聚苯乙烯微球合成产出颗粒的粒径大小及分布。设计了用于聚苯乙烯微球制备的水浴锅恒控系统,采用Pt电阻温度传感器检测反应混合液温度,利用单片机检测温度传感器的模拟信号,利用单片机输出管脚控制水浴锅加热器,将温度控制在要求范围内,保障了合成反应效率,在聚苯乙烯微球生产行业具有广泛应用价值。

不同生物炭制备条件对重金属在秸秆生物炭中存留的影响 下载:84 浏览:477

邓美华1,2 沈菁3 叶国华3 罗双琳2 叶雪珠1 《中国土壤》 2019年4期

摘要:
项目研究了重金属修复基地水稻、玉米、油菜、高粱4种修复材料秸秆的热重反应,并首次探讨了重金属修复材料在制备生物炭过程中,不同生物炭制备条件对重金属在生物炭中留存的影响。结果表明:四种秸秆热重反应变化趋势基本一致,失重主要发生在200~400℃之间,而在400~600℃区间,基本保持恒重。水稻秸秆失重率90%明显高于其他三种秸秆失重率75%。在不同终点温度条件下(350~550℃),重金属在生物炭中浓度有增加趋势,其百分比例均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原料利用热值则在400℃最高。在不同升温速率和保温时间下,重金属在生物炭中的含量随升温速率升高和保温时间的延长而升高,生物炭得率和秸秆综合利用热值却随之下降。因此,秸秆生物炭制备过程中为获得较低重金属含量和高热值的生物炭,建议以400℃为终点温度,升温速率不宜过快,保温时间不宜过长,分别在1℃min-1和1 h左右即可。

艺术玻璃在环艺设计中的工艺制备 下载:485 浏览:443

周耀 关圣锡 《中国设计》 2018年2期

摘要:
将艺术玻璃在环艺设计中的工艺制备作为研究内容,对其工艺特点和制备基础作出分析,说明工艺与制备对设计进度和成果产生的影响。从环艺设计的角度,探讨艺术玻璃不同的工艺特点,对实际案例中不同工艺特点的艺术玻璃采用的设计方法和构成形式进行说明,使艺术玻璃的工艺制备能满足视觉和功能的双重需要,改变艺术玻璃在环艺设计中重装饰轻功能的现状,为艺术玻璃的工艺与制备提供参考。

大型石膏脱水反应器的研制及其在高强度石膏制备过程中的应用 下载:64 浏览:371

王志芬 李盈海 《装备技术研究》 2020年5期

摘要:
简要叙述了工业副产石膏的种类及综合利用途径,介绍了工业副产石膏制备高强度α石膏的生产要求、流程设计、传热计算和设备选型设计。在理论计算和对比放大的基础上,设计了年产5万t高强度石膏的反应器,单台反应器的容积超过30 m3,通过强度计算和换热计算,确定了壳体、搅拌轴、轴端密封和传动系统的结构设计。研制的大型耙式反应器成功应用于柠檬石膏制备高强度α石膏的工业装置且制备的产品符合建材行业标准。

基于教学切片的课堂观察:取样·制备·应用 下载:66 浏览:406

崔志钰 胡劲红 《中国职业教育》 2019年11期

摘要:
教学切片是教学实证研究的重要载体,教学切片取样一般源自教师的听课需求或与特定的听课目的有关。教学切片的制备应更多地指向学生的精神状态,一般采用预先规划好的固定拍摄,辅之以手机的适时捕捉。通过对教学切片的"数字化"处理,使教学诊断建立在对数字和现象的分析基础上。以定点教学切片为基本参照构建教学切片的系列参照,推动定点课改的常态化,进而促进教学效果的持续优化。

小儿推拿退热凝胶制备工艺及质量标准研究 下载:55 浏览:397

万力生1 陈争光1 张辉2 闫志翻2 《中国儿科杂志》 2020年10期

摘要:
目的建立小儿推拿退热凝胶的制备工艺及质量控制方法。方法以萃取量作为考察指标,评价萃取釜温度、萃取釜压力、萃取时间等;以凝胶剂的均匀性、涂展性、稳定性为评价指标,确定小儿推拿退热凝胶剂的最佳处方配比。结果小儿推拿退热凝胶的最佳萃取工艺参数为萃取温度35℃,萃取压力25 MPa,萃取时间1.5 h;制备工艺处方为0.1%氮酮、16%吐温-80,10%丙二醇。结论本研究初步建立了小儿推拿退热凝胶的最佳萃取工艺及凝胶制备工艺,凝胶剂在均匀性、涂展性、耐热和耐寒稳定性方面均良好,且该方法稳定、可行。

新型黏土稳定剂的制备与性能评价 下载:66 浏览:289

高凯歌 万古军 李勇 逄铭玉 刘铭刚 《中国石油工业》 2020年4期

摘要:
黏土矿物在油气储集层中广泛存在,为解决开发过程中黏土矿物的膨胀和运移造成地层堵塞、储层渗透率减小,以聚醚胺-3、硅烷偶联剂和盐酸为原料合成一种新型黏土稳定剂。通过改变合成条件对合成物的防膨率进行测试,优选出最佳合成条件;通过黏土稳定剂防膨性能、缩膨性能、复配性能以及防膨持久性对双季铵盐黏土稳定剂进行综合性能评价。实验结果显示,新型黏土稳定剂具有优异的防、缩膨性能,防膨持久性以及热稳定性。

超低密度气凝胶的制备及应用 下载:35 浏览:333

李健1 张恩爽1 刘圆圆1 黄红岩1 苏岳锋2 李文静1 《应用化学学报》 2020年12期

摘要:
超低密度气凝胶是一类具有超轻质特性的多孔固体材料,较常规气凝胶具有更高的孔隙率与更为多样化的表面特性,其独特的物理与化学性质使其作为新型纳米多孔材料在诸多新兴领域得到了重要应用。在制备过程中保留超低密度气凝胶高度发达的三维孔隙结构,以及在实际应用中发挥超低密度气凝胶独特的功能特性是气凝胶领域近年来的研究重点之一。本文按照超低密度气凝胶的主要类型综述了该材料制备技术的最新研究进展,探讨了其在空间探测、阻燃隔热、储能、吸附、催化以及传感领域的应用方式;通过分析目前研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对未来的发展方向,如突破常压干燥制备技术、开展各类复合气凝胶或结构有序可控的超低密度气凝胶的制备、系统性地研究超轻质特性对气凝胶特定功能的影响规律等进行了展望。

可控/“活性”自由基聚合制备聚乙烯及聚卤代烯烃 下载:29 浏览:342

孙连伟1 孙中鹤2 王雪3 徐林3 冯岸超1,4 张立群1,4 《应用化学学报》 2020年12期

摘要:
可控/"活性"自由基聚合(CLRP)可以用于制备分子量分布窄、分子链缺陷少的聚合物,如聚乙烯(PE)、聚氯乙烯(PVC)、聚偏氯乙烯(PVDC)和聚偏氟乙烯(PVDF),且易控制上述单体与其他单体共聚得到嵌段聚合物。本文调研了近年来可控/"活性"自由基聚合(如碘转移聚合(ITP)、氮氧稳定自由基聚合(NMP)、可逆加成断裂链转移(RAFT)聚合和金属催化的活性自由基聚合(OMRP)等)制备聚乙烯和聚卤代烯烃等方面的工作,并指出了未来的发展方向。

南极磷虾虾糜和蛋白的制备及功能特性研究 下载:65 浏览:435

朱俊向 许丹 陈瑜 张小军 《中国食品与营养》 2019年6期

摘要:
等电点沉淀虾糜和碱提酸沉蛋白是南极磷虾常见的2种蛋白原料,但对它们功能特性的研究目前较少。首先通过响应面设计优化了2种蛋白原料的制备工艺,进而评价了它们的溶解性、持水性、持油性、乳化性和起泡性等功能特性。确定的南极磷虾虾糜制备最优工艺为液料比3.2:1m L/g、酸沉p H4.4、静置时间1 h,南极磷虾蛋白提取最优工艺为液料比3.2:1 mL/g、碱溶p H11.4、提取3次,2种工艺的蛋白质回收率分别为70.05%和63.21%。功能特性研究表明,南极磷虾虾糜和蛋白的持水性和持油性优于虾肉,然而,乳化性和起泡性与虾肉相差不大。文章为南极磷虾蛋白精深加工研究提供一定参考。

双酶法制备薏米多肽工艺及其体外抗氧化活性研究 下载:47 浏览:340

林栋1,2 李习美1 周玛丽1 田丹1 张丽芳1 《中国食品与营养》 2019年11期

摘要:
以薏米蛋白液为原料,采用双酶协同酶解的方法制备薏米多肽。以水解度为评价指标,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运用正交试验设计优化薏米多肽的制备工艺;利用DPPH自由基、ABTS自由基、羟基自由基(OH·)清除率和铁氰化钾还原法评价了薏米多肽的抗氧化性。结果表明:薏米多肽的最佳制备条件为:选用胰蛋白酶与碱性蛋白酶双酶协同酶解(酶活比6:4),酶解时间3 h、酶解温度50℃、酶解pH9.0、底物浓度3%、加酶量1000 U/g,在此条件下,薏米蛋白液的水解度为18.05%。薏米多肽具有较强的抗氧化活性,随着质量浓度的增大,其对DPPH自由基、ABTS自由基、羟基自由基的清除能力和还原能力均显著增加,呈现出明显的剂量依赖效应。薏米多肽对3种自由基清除活性的半数抑制浓度(IC50)分别为8.39、0.22 mg/mL和3.33 mg/mL。

超亲水疏油材料的制备及其油水分离性能 下载:29 浏览:319

李孝建1 张海军1 李赛赛1 张俊1 贾全利2 张少伟1 《应用化学学报》 2020年10期

摘要:
含油污水的随意排放对海洋、沿海周边环境以及人类健康造成了严重的影响。传统的油水分离方法易造成环境二次污染,同时也是对有限资源的一种损耗。因此,如何高效环保地解决含油污水问题具有重要意义。物理过滤/吸附法被认为是一种高效环保的分离方法,基于仿生学原理,许多可用于物理选择性分离的超亲油疏水和超亲水疏油材料被制备出来。超亲油疏水材料易被油污染,重复利用率低;相比之下,超亲水疏油材料具有自清洁性且重复利用率高,在油水分离方面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根据基底材料的选择不同,本文综述了金属基以及高分子基超亲水疏油材料的研究现状,总结了其优缺点,并对今后超亲水疏油材料的研究方向和重点进行了展望。

改性蒙脱土/PVA/淀粉复合膜的制备及其抗菌性能 下载:36 浏览:398

余明 龙涛 张仁波 董增 曹稳根 陈红玲 张磊 《中国食品与营养》 2020年11期

摘要:
采用高温灼烧法制备纳米氧化铜蒙脱土(MMT-CuO),然后用十四烷基二甲基苄基氯化铵(1427)进行蒙脱土的阳离子改性。以聚乙烯醇(PVA)、红薯淀粉为基材,甘油为塑化剂,蒙脱土为抑菌剂和强化剂,制备改性蒙脱土/PVA/淀粉复合膜。结果表明,随着未改性蒙脱土的含量增加,复合膜的抗拉强度也逐渐增加,添加量为8%时,膜的抗拉强度为(7.132±0.201)MPa,断裂伸长率为(145.747±5.039)%;季铵盐改性MMT-CuO的添加量的增大,膜的拉伸强度变化不显著,但是断裂伸长率、水溶性和水蒸气透过性均降低,改善了膜的水溶性和水蒸气透过性;改性蒙脱土可以提高膜的抗菌性,尤其对金黄色葡萄球菌,这种复合改性蒙脱土在抗菌包装上具有潜在应用价值。

WBAXs-SPI复合乳液填充凝胶的制备及其性能的研究 下载:74 浏览:382

张鹏龙 陈复 生殷丽君 张丽芬 《中国食品与营养》 2019年10期

摘要:
研究了以漆酶和温度为诱导制备WBAXs-SPI复合乳液填充凝胶,并与不同凝胶的性能相比较。结果表明:WBAXs-SPI复合凝胶比单一网络凝胶具备更强的机械性能、更强更稳定的网络结构。由于乳液在凝胶网络中起到填充的作用,所以乳液填充凝胶比水凝胶具备更好的机械性能、更强更稳定的网络结构。而WBAXs-SPI复合乳液填充凝胶即具备双网络结构又具备乳液对网络进行支撑,所以其硬度最高,储能模量G’值最高,这证明其机械性能最好,网络结构最强。但是红外结果表明实验所制备的乳液填充凝胶为非活性填充,所以凝胶的机械性能提升幅度有限。

石墨烯基单原子催化剂的合成、表征及分析 下载:31 浏览:306

祁建磊 徐琴琴 孙剑飞 周丹 银建中 《应用化学学报》 2020年10期

摘要:
单原子催化剂具有配位数低、配位环境特殊、原子利用率极高和催化位点高度均一等优点,是沟通均相和异相催化剂之间的桥梁,有助于更好地认识催化反应的本质。本文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石墨烯基单原子催化剂的多种合成方法,包括原子层沉积法、浸渍-煅烧法、缺陷捕获法、配位锚定法和其他新颖方法的制备过程、合成原理和表征。在此基础上,本文对石墨烯基金属单原子催化剂在催化方面的性能进行阐述和分析,以期为单原子催化剂制备提供指导和参考。

金属基介孔固体碱催化剂的制备与应用 下载:26 浏览:315

刘宁1 刘水林1 伍素云1 付琳2 吴智1 李来丙1 《应用化学学报》 2020年10期

摘要:
应可持续发展与绿色化学的需要,非均相催化剂替代传统的均相催化剂引起研究者的广泛重视。其中,金属基介孔固体碱具有比表面积大、腐蚀性小、传质速率快、易分离等优点,是一种理想的绿色催化剂。本文综述了近年来制备不同的金属基介孔固体碱(包括MgO、类水滑石(HTs)及改性的Al2O3、ZrO2、CeO2)的研究进展,重点讨论了软模板法、硬模板法、溶剂挥发自组装法、无模板剂法等制备各种金属基介孔固体碱的方法和机理。此外,还介绍了金属基介孔氧化物在催化、储能与环境领域中的实际应用。最后,简要分析了金属基介孔固体碱制备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展望其在未来的发展趋势,为新型金属基介孔固体碱的构筑提供了新的思路。

乙醇提取法制备核桃浓缩蛋白及功能性质分析 下载:73 浏览:466

周苗苗1 敬思群1 苏乐萍1 郑力1 王德萍1 纵伟2 《中国食品与营养》 2019年4期

摘要:
以提取率为考察指标,采用乙醇提取法制备核桃浓缩蛋白,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进行L9(34)正交试验优化提取工艺,分析了核桃浓缩蛋白的功能性质。结果表明,核桃浓缩蛋白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乙醇浓度60%、提取温度55℃、提取时间70 min、料液比1:10,在此条件下核桃浓缩蛋白提取率达87.07%±0.21%,其蛋白含量(以蛋白质含量计)为69.24%±0.15%;核桃浓缩蛋白的持水性和持油性明显高于大豆浓缩蛋白,乳化性和起泡性均低于大豆浓缩蛋白。

固态荧光碳点的制备 下载:30 浏览:306

李世嘉1,2 庞尔楠1,2 郝彩红3 蔡婷婷1 胡胜亮3 《应用化学学报》 2020年9期

摘要:
荧光碳点由于其具有无毒、制备成本低以及独特的光致发光性能而引起人们极大的研究兴趣,但是通常碳点的制备和使用均是在溶液中,而且随着碳点浓度的增加其荧光强度可能会降低甚至猝灭,通过简单干燥后得到的固态粉末则常常缺少荧光性质。因此,固态荧光碳点制备及其相关应用的研究相对较少。本文综述了固态荧光碳点的制备方法,包括后处理法(基质分散法、表面工程法)和前驱体直接合成法;对比了各种调控手段处理前后碳点荧光性能的变化情况,总结了各种固态碳点在制备过程中和使用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最后,针对固态发光碳点的制备方法、性能调控及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开发具有聚集诱导发射增强的碳点是至关重要的,也为固态碳点的发展提供了新思路。

膨润土类矿物脱汞吸附材料的制备及应用研究 下载:82 浏览:456

冯钦忠1,2 陈扬1,2 李悦1,2 刘俐媛1,2 王俊峰1,2 魏石豪1,2 李震1,2 《中国环境保护》 2020年1期

摘要:
文章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文献中膨润土类矿物脱汞吸附材料的制备方法,分析了不同材料的脱汞机理和脱汞效果,并提出了膨润土类矿物脱汞吸附技术在汞污染控制中的应用前景,以期为烟气中单质汞、水体中二价汞的污染控制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糌粑搅拌型酸乳的制备工艺研究 下载:32 浏览:331

李梁1 王波2 刘振东1 乔鑫帅1 薛蓓1 张文会2 《中国食品与营养》 2020年2期

摘要:
以糌粑粉和纯牛乳为主要原料,开发一种具有营养保健功能的糌粑搅拌型酸乳。采用单因素试验、响应面试验得到最佳制备工艺为:发酵时间为7 h,发酵温度42℃,接种量3%,糌粑添加量3%。以最佳工艺生产的糌粑酸乳微黄偏白,风味、口感和组织状态等方面品质俱佳,对DPPH自由基的IC50值为26 mg/mL,对羟基自由基的IC50值为34 mg/mL,其抗氧化活性比空白酸乳略高。
[1/15]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