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美英两国制造业协同网络建设比较分析及其启示 下载:15 浏览:218

万勇2 黄健1 《中国科学研究》 2020年8期

摘要:
全球制造业正处于产业转型和结构调整的关键时期。一方面,西方国家的"再工业化"战略并非简单的制造业回流,而是推进层次更高、更具高技术和高附加值的新兴产业;另一方面,在信息技术、互联网、新材料等的影响和驱动下,制造业生产方式、组织模式等开始发生根本变化。为了激励制造业创新与发展,许多国家和地区建设了一些专门的研究机构或出台了针对性强的行动计划,如美国的制造业创新网络、英国的高价值制造弹射中心等。本文以美国和英国为例,对比分析了这两类机构在建设、运行管理及资金来源等方面的不同之处,并对我国制造业创新网络建设提出了初步的建议。

美英两国制造业协同网络建设比较分析及其启示 下载:21 浏览:131

万勇2 黄健1 《中国科学研究》 2020年8期

摘要:
全球制造业正处于产业转型和结构调整的关键时期。一方面,西方国家的"再工业化"战略并非简单的制造业回流,而是推进层次更高、更具高技术和高附加值的新兴产业;另一方面,在信息技术、互联网、新材料等的影响和驱动下,制造业生产方式、组织模式等开始发生根本变化。为了激励制造业创新与发展,许多国家和地区建设了一些专门的研究机构或出台了针对性强的行动计划,如美国的制造业创新网络、英国的高价值制造弹射中心等。本文以美国和英国为例,对比分析了这两类机构在建设、运行管理及资金来源等方面的不同之处,并对我国制造业创新网络建设提出了初步的建议。

智能制造背景下装备制造业产业升级研究 下载:48 浏览:266

万志远1 戈鹏1 张晓林2 殷国富3 《中国科学研究》 2019年4期

摘要:
21世纪智能制造已成为制造业发展的必然方向。本文通过分析全球智能制造主要领域发展概况,欧美日等制造业强国发展战略,我国工业机器人、智能数控机床等智能制造发展状况以及装备制造业智能化进展,针对我国装备制造业智能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如缺乏核心竞争力、标准化普及不够、工业大数据应用价值未充分挖掘、以及智能制造相关现代服务业发展滞后等,提出四条建议—结合产教研提升创新力、普及智能制造技术与管理标准、建设数字服务中心、大力发展智能装备制造服务业,以促进装备制造业智能化产业升级。

科技金融对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协同集聚的影响研究 下载:35 浏览:419

张玉华 张涛 《中国科学研究》 2018年9期

摘要:
本文从产业地理集中与产业集聚角度测度了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协同集聚水平,并利用2005-2015年我国省际间数据构建了动态空间杜宾模型,实证分析了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协同集聚的空间相关性和空间溢出效应。研究结果表明:我国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协同集聚水平呈现空间集聚性,且协同集聚水平很大程度上受自身前期惯性的影响;科技金融主要通过研发经费投入和政府科技投入促进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协同集聚发展。本文的研究为我国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供了政策性启示。

价值链重构视角下航空制造业服务化发展模式分析 下载:74 浏览:449

韩霞 吴玥乐 《中国科学研究》 2018年7期

摘要:
随着服务经济的大发展以及制造业的服务化,航空制造业服务化转型成为必然。服务化发展是航空制造业培育新的价值增长点及竞争优势的重要途径。在航空制造业服务化过程中,航空制造企业通过服务创造和服务增强得以实现价值链的重构以及价值实现方式的优化。文章从航空制造业价值链重构视角,结合航空发动机制造领域和大型飞机制造领域典型企业服务化发展实例,着重围绕服务增值模式和服务整合模式就航空制造业服务化发展进行分析。

CPS与未来制造业的发展:中德美政策与能力构建的比较研究 下载:49 浏览:453

戴亦舒 叶丽莎 董小英 胡燕妮 《中国科学研究》 2018年7期

摘要:
在全球再工业化的浪潮下,网络-实体系统(Cyber-Physical System,CPS)成为各国实现制造业升级的关键。本文以服务主导逻辑为理论基础,构建融合技术、能力和应用为一体的CPS架构,分析中国、德国和美国的制造业政策与报告,对比三个国家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战略布局的异同。研究发现,制造业正在向以用户为中心的制造服务化进行转变。在CPS能力体系的构建中,中国注重强化工业基础实力,德国强调制造业高度集成,美国侧重社会力量助力制造创新。

基于LoRa通信的博物馆微环境无线网络系统 下载:51 浏览:363

张辉1,2 刘真2 张阳1,2 《中国仪器》 2019年8期

摘要:
针对现有的基于Zigbee通信的博物馆微环境无线网络系统功耗高、抗干扰性差的缺点,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LoRa通信的博物馆微环境无线网络系统。基于LoRa通信的博物馆微环境无线网络系统通过终端采集温湿度、紫外线、光照强度等信息,网关进行中继,将信息传递给服务器。结果表明,该系统可以起到实时监控以及预警的作用,具有低功耗、远距离、低带宽、覆盖容量大、低成本等优点。

福建自贸区与台湾体育用品制造业交流合作研究 下载:36 浏览:238

黄舟阳 《体育研究》 2019年2期

摘要:
体育用品制造业作为福建自贸区与台湾较为典型也是起步较早的体育产业之一,双方在这方面拥有非常光明的合作前景与优势。为进一步推动福建自贸区与台湾体育用品制造业的发展,本文通过使用文献法和归纳分析法,分析双方现状,并提出双方交流与合作的建议措施。认为福建自贸区与台湾之间拥有特有的优势,但也面临着问题:双发发展程度与方向不同,对体育用品制造业概念认知也不尽相同;人才短缺,产业结构落后,技术经验缺乏合作等。提出政府加大政策扶持;增强体育人才的培养;福建自贸区与台湾的体育用品制造企业携手,结合当下最新的科学技术,打造自主创新品牌,增进福建自贸区与台湾体育用品制造业交流合作发展。

产品制造工艺虚拟仿真教学平台的研究 下载:63 浏览:365

高健权1 方新国2 《中国设计》 2019年6期

摘要:
为辅助设计专业学生学习产品制造工艺知识,以仿真教学形式提高该类知识的易学性。分析了现有产品制造工艺仿真教学研究的不足,总结了以功能框架为导向的仿真教学平台设计方法以及交互功能实现流程,以木家具制造工艺教学课程为例,分析了该课程的知识教学体系,设计了该课程的三大功能教学模块,采用Unity3D引擎与Playmaker可视化编程插件设计实现了该仿真教学平台的原型。开发实现了教学仿真平台。该方法与开发流程可为产品制造工艺教学仿真平台研发提供参考。

流通技术进步对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的空间影响研究 下载:32 浏览:310

刘玉萍 彭丽 李晓宁 《中国经济》 2020年1期

摘要:
从全国层面上看,流通技术进步对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具有显著积极效应,在采用两阶段最小二乘法后,也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内生性的影响。同时,本文发现流通技术进步对制造业转型升级的拉动作用存在空间异质性,东部地区效果最强,其次是中部地区,但西部地区的拉动作用不明显。西部地区应当加快流通体系建设以及公共交通、信息设施、流通体制等方面建设,加大流通产业扶持力度,重视流通产业并努力发挥其对新型城镇化建设和产业转型升级的作用。

消费者行为对制造企业绿色转型的作用机理研究——基于政府监管视角 下载:48 浏览:341

夏丹 《中国经济》 2019年8期

摘要:
本文基于有限理性假设,构建政府、消费者和制造企业三方的动态演化博弈模型,研究政府监管下消费者行为对制造企业绿色转型决策的作用机理。研发发现制造企业绿色转型决策不但受消费者行为的影响,还受绿色转型额外成本和政府监管力度的影响;消费者购买绿色产品与否与购买和不购买的收益有关;政府支持与不支持由二者的收益和成本比较来决定。

变截面复合材料工型梁自动化制造技术探索 下载:67 浏览:385

惠飞渊 鞠长滨 《国际科技论坛》 2020年8期

摘要:
本文针对某大型客机复合材料变截面结构的工型梁的全自动化制造进行难点分析。采用复合材料自动铺丝技术,成功制造出零件。对零件进行了检测,检测结果满足设计要求。为复合材料制件自动化制造积累了宝贵经验。

中小企业PC客户端及网络运维技术的发展与实践 下载:69 浏览:391

范雅娟1 张锐2 《国际科技论坛》 2019年8期

摘要:
Intranet网是企业十分重要的基础设施,可以实现企业内部各单位的数据共享、互联互通,为各类应用系统提供安全、稳定、可靠的工作环境,满足各类数据传输的需求。企业伴随着现代化及信息化的大潮,PC客户端数量不断增加,网络规模逐步扩大,这就对网络运维人员不断掌握先进的运维技术和部署最佳实践提出了新的要求和考验。本文从企业实际网络运维当中出现的最棘手的两个问题(PC客户端系统部署和IP地址分配)出发,论述了网络运维技术的发展及最佳实践的不断演进。

客车车身造型设计的探讨 下载:67 浏览:378

柴黎明 《国际科技论坛》 2019年5期

摘要:
客车是我国重要的交通运输工具,为人们的生活带来便利。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越来越注重客车的车身造型设计。设计师通过不断完善客车车身造型设计,使得客车更加符合人们的审美需求。客车的车身造型设计经历了一个发展过程,由最初的引进国外设计理念到如今的自主创新设计。未来的客车车身造型设计会呈现更多的形式,以满足人们的需求。客车车身造型设计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和精力,值得人们不断挖掘创新。传统的客车车身造型设计大多数都是手工设计,因此最终的设计会出现较大的误差,客车的美感不足。本文将介绍客车的整体设计和局部设计,客车的局部设计是对客车前后围和左右侧面的设计。

零售企业动态竞争性供应链网络均衡分析 下载:46 浏览:222

潘开灵 王东旭 《中国经济》 2018年4期

摘要:
本文对零售企业动态竞争性供应链网络均衡进行研究,结合零售企业动态竞争的情况构建闭环供应链网络均衡模型,研究生产商、零售商、需求市场等的行为和均衡条件。希望通过零售企业动态竞争性供应链网络均衡模型的构建,为零售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的管理和经营提供理论参考。

京津冀地区流通业与制造业共生关系探讨 下载:45 浏览:372

彭晖1,2 李佳2 《中国经济》 2018年2期

摘要:
本文立足于京津冀地区流通业与制造业发展现状,基于共生理论模型研究流通业与制造业相互作用机制,选取京津冀地区1987-2016年共30年间流通业与制造业的增加值数据,通过传染病模型、密度依赖模型、双密度关系依赖模型实证分析了京津冀地区作为整体以及分地区的流通业与制造业的共生模型,研究证明京津冀地区的流通业与制造业存在着共生关系,且二者属于竞争协同演化的关系,演化进程具有同步性。

煤矿安全知识图谱构建及智能查询方法研究 下载:63 浏览:346

刘鹏1 叶帅2 舒雅3 鹿晓龙3 刘明明4 《中文研究》 2020年6期

摘要:
煤矿企业正从信息化建设向智能化迈进,以大数据、人工智能为代表的网络新技术已促进了矿山领域的智能化发展。但是由于煤矿领域数据信息的繁杂性,难以对其进行统一而高效地收集、信息挖掘,进而促进深一步的特定领域研究和应用。将知识图谱技术初步引入煤矿安全领域,对相关知识概念分类建模,并基于图数据库存储,用实体关系图的方式直观地描述各类概念及概念之间的关系,然后基于初步构建的知识图谱,提出了一种自然语言知识查询方法。实验证明,该文提出的方法具有较高的查全率和查准率,基于Spark的并行朴素贝叶斯问题分类方法可以在保证准确率的同时,显著提升训练效率。该文工作为煤矿安全知识图谱构建及智能查询做了初步有益探索。

商贸流通业发展对制造业的影响分析 下载:22 浏览:272

贾宝娣 《中国经济》 2018年1期

摘要:
制造业的发展水平直接关乎到一个国家的核心竞争力,而商贸流通业的发展通过降低交易成本和促进资源配送效率的方式对制造业产生了重要影响。本文利用我国2003-2015年期间的省级层面数据,就商贸流通业发展对制造业的影响进行实证分析。结果发现:商贸流通业发展对制造业产生了促进作用。此外,分地区的回归显示:商贸流通业发展对东中部地区制造业产生了促进作用,而对西部地区的影响不显著。

基于新型卷积神经网络构建矿山灾害事件检测模型 下载:62 浏览:272

刘鹏1 魏卉子2 鹿晓龙2 刘明明3 《中文研究》 2020年4期

摘要:
事件检测属于自然语言处理的核心任务及难点之一,使用长短时记忆网络(LSTM)和卷积神经网络(CNN)进行的相关研究越来越广泛,但面对篇章级别的事件文本时,参数量庞大的LSTM与语义缺失明显的CNN导致模型检测准确性和收敛性均欠佳。该文结合迭代空洞卷积神经网络和高速神经网络,提出基于混合特征的高速迭代空洞卷积神经网络,力图优化深层模型训练中常见的梯度消失与爆炸现象,提取性能更优的篇章级文本特征。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与当下主流的LSTM和CNN模型相比,矿山灾害事件检测效果更为理想,收敛性及训练效率也表现更优。

妇女家庭劳力何去何从:晚清政治经济学新词汇的影响 下载:47 浏览:228

王燕 《历史教学研究》 2019年11期

摘要:
晚清以来,中国妇女的家庭劳力被边缘化,这与"工业""制造""生利"等新词汇在晚清不同历史时期译介和传播有关。这些新词汇、新概念持续不断地为晚清士人建构国族需要的经济"公"观念,把集体和个人的劳力引导到生产性劳动,特别是机器制造工业,与整个世界的资本市场循环衔接。这些词汇虽然译介途径不同,但环环相扣,各有侧重。"工业""制造"聚焦于机器工业;"生利"以工业为核心,但又不局限于工业,它将所有的经济活动导向国族,并将个人劳力置于经济"公"观念的审视之下。这些新词汇是促进经济"公"观念兴起的思维工具,却与晚清的历史现实产生一定距离。当探讨晚清的妇女家庭劳力时,"制造""生利"等词汇评价失据,制造了矛盾。
[1/46]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