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可持续发展视角下的土建工程设计与实施策略研究 下载:29 浏览:400

宋禹辰 苏亚曦 《中国建筑》 2025年3期

摘要:
当前,可持续发展已成为国际社会和各行业关注的重点议题。土建工程作为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实现中发挥着关键作用。本文从可持续发展的视角出发,分析了土建工程设计与实施过程中的关键策略,包括资源节约型设计、低碳环保施工、生态友好型维护等方面,并结合典型案例进行了实证分析,旨在为土建工程高质量发展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引。

构建体育消费综合体的策略探究——基于改建原有场馆的视角 下载:64 浏览:468

何少扬 《中国体育科学》 2020年7期

摘要:
本文运用了文献资料、归纳分析、逻辑分析等研究方法,对体育消费综合体进行了概念界定,并对其功能价值及构建策略进行探究,提出了从政策规划、健全标准、经营模式、融资渠道、功能定位、活动内容等方面改建原有场馆的建议。在新时期下,体育消费综合体可以有效迎合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体育消费需求,促进大型体育场馆消费升级。

萧公权的南渡北归:学人的浊世选择与命运 下载:18 浏览:112

刘猛 《历史教学研究》 2019年10期

摘要:
抗战爆发后,清华大学教授萧公权并未随校南迁,而是只身赴川就任四川大学庚款讲座教授。事实上,萧公权赴四川大学任教,并非辞去清华大学教授职务,而系通过向清华请假的方式。此后,他因种种原因不能返校,波折不断,终至辞职,也导致他8年后不愿再北返清华任教。这其中的原因,有时代原因,有个人原因,也有学术背景方面的因素。通过萧公权南渡北归的个案,折射出大时代洪流中学者的命运,值得深思。

外部环境动态性对创业团队创新影响及机制的理论探讨 下载:50 浏览:387

邓晓 王颖 《中国科学与管理》 2019年9期

摘要:
从创业团队成员对动荡环境的反应入手,尝试对创业团队成员如何应对动态的环境并影响创业团队创新的过程进行理论探讨。运用社会心理学领域中的不确定性降低理论来阐释动态团队环境对创业团队创新的影响及机制。结合国内外已有的研究及对我国创业团队的观察发现,团队环境动态性可以激发创业团队成员主动与其他成员的沟通和观点分享行为,进而促进创业团队创新。而创业团队成员是否有机会参与团队决策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创业团队成员对环境的反应与团队创新之间的关系。

移动互联网产业价值转移研究的演进与展望——从工业经济到数字经济视角 下载:59 浏览:389

王文倩 金永生 崔航 《中国科学与管理》 2019年7期

摘要:
摘要:从移动互联网、价值转移演进路径、价值转移研究视角与研究方法等层面,对产业价值转移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系统的梳理,研究发现:数字经济的发展已经为企业创造和传递价值提供了新的方法和载体;工业经济和数字经济背景下,产业价值转移的共同驱动因素是客户需求、商业模式和技术创新;数字经济条件下,数据资源、共享平台和跨界融合成为产业价值转移的独特诱因。在此基础上,对移动互联网产业价值转移未来的研究视角和重心提出展望。

高职院校开展信息素养教育的实践与研究——以北京政法职业学院图书馆为例 下载:31 浏览:287

胡玉清 《中国职业教育》 2020年11期

摘要:
分析高职院校开展信息素养教育的现状,结合北京政法职业学院图书馆开展信息素养教育实际,从新生入馆教育信息素养意识的引导,开展资源库培训和主题讲座等多种形式的信息素养活动,构建信息素养课程体系,组织学生参加信息素养大赛等方面,阐述高职院校图书馆开展信息素养教育的实践情况,总结了开展信息素养教育的效果,提出学校未来信息素养教育的新举措。

我国群众性公开水域横渡类赛事的开展现状及发展对策研究 下载:68 浏览:463

刘鹤伊 《中国体育科学》 2020年3期

摘要:
本文以中国游泳协会目前主办的群众性公开水域游泳比赛为主要研究对象,将重点研究横渡类赛事。从中发现问题并提出解决对策。希望促进我国群众性公开水域游泳项目的普及和发展,进一步提高比赛的整体质量;推进我国群众性公开水域游泳项目理论体系的完善;增强全民健身意识,促进群众运动水平的提高。

构建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创新机制 下载:50 浏览:390

高歌 《中国科学与管理》 2019年5期

摘要:
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是中国实现经济发展的有效途径,创新驱动是现代化经济体系的重要支撑。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经济增长动力的现实需要,通过构建技术创新、制度创新和教育创新共同推进的创新机制,探索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实现路径。

我国科学奖励总量管控研究——基于中国特色科学奖励体系构建目标 下载:56 浏览:405

马文军1,2 丁大尉3 《中国科学与管理》 2019年5期

摘要:
重点针对国家、省部、地市3个层级政府科学奖励的抽样统计表明,全国科学技术奖励每年评授总量当在32 388项左右,全国社会科学奖励每年评授总量当在34 219项左右。两者相加,全国仅国家、省部、地市3个层级政府性质的科学奖励,每年评授总量当在60 000项以上。如果再加上县(区)乡(镇)级政府科学奖励,以及非政府性质的各类科学奖励,这个数量将会更为庞大。借鉴国外经验,提出了科学奖励总量管控综合对策:直接总量管控、大幅压缩数量,配套周期管控、调降评奖频率,配套结构管控、保持地区适衡。

鲁迅杂文话语刍议 下载:56 浏览:344

李拉利1,2 《中国文学》 2020年5期

摘要:
鲁迅的"声音"不在特定形态的文本所呈现的形象、思想、概念之中,而在以主体、语境、文本微观形态、传播能力、功能诉求等为形构要素的杂文话语中,它和中国社会历史现代化进程紧密相关,它才是我们把握鲁迅"声音"的渠道。因此,以杂文话语为对象的鲁迅研究,可以打通鲁迅著译文字的文体差异,形成另一种整体观,在一种超越性的"无"的维度上把握作为"暗内容"的鲁迅整体。

“社会批评”的笔法——以鲁迅《“题未定”草》系列杂文为例 下载:62 浏览:376

李国华 《中国文学》 2020年5期

摘要:
鲁迅的杂文笔法有很多套,本文解读鲁迅《"题未定"草》系列杂文,大概识别了其中一套,即遵循弱者正义的话语法则。本文认为,鲁迅以此将一己之个性浸润杂文,于复杂的文学生产关系中形成其"社会批评"的"笔"与"相",像刺客一样勘破现代中国语词背后的话语秩序,写下现代中国的"诗史",打破"作品"的自足自治,吁请读者的情感相与,询唤读者的抗争意识。

德国职业教育附加资格模块的施行及其价值——兼论对我国1+X证书制度试点的借鉴意义 下载:26 浏览:302

鄂甜 《中国职业教育》 2020年2期

摘要:
为强化职业教育系统与劳动力市场间的联系,满足不断变化的劳动世界和学习者个性化的需求,德国引入了技术技能人才培养与资格认定的创新型资格化模块——附加资格模块。附加资格模块的实践价值体现在:作为职业资格的重要补充,促进了职业教育的现代化,提升了职业教育的吸引力;作为学生职业成长的重要路径,满足了学生的个性化需求,提高了毕业生的就业能力;作为企业和职业学校人才培养的重要工具,满足了企业的个性化需求,提高了职业学校的办学声誉,也促进了校企双元开展深度合作。德国附加资格模块的成功经验,对我国开展1+X证书制度试点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两个口号”论争前夕鲁迅眼中的上海文坛与革命危机 下载:55 浏览:376

付丹宁 《中国文学》 2020年4期

摘要:
关于"两个口号"论争中的鲁迅,我们习惯于在周扬和胡风的对峙间寻找其位置。然而,鲁迅介入论争,是有着自己独立的判断的。对于他来说,战前的上海文坛代表着革命特别的一种形态:危机中的革命。在左联之外,与傅东华、郑振铎、茅盾等"《文学》社"同人的关系,是鲁迅形成这一判断的重要前提。对此加以钩沉,将使我们得以理解鲁迅最后一年间的种种选择,并把握鲁迅眼中那不会在"联合"中解除的革命危机。

“语怪小说”中的政治寓言——梁启超译《俄皇宫中之人鬼》的意义 下载:42 浏览:325

宋雪 《中国文学》 2020年3期

摘要:
梁启超经由德富芦花《冬宫の怪談》(1898)重译的语怪小说《俄皇宫中之人鬼》(1902),原为英国作家Allen.Upward的短篇小说"The.Ghost.of.the.Winter.Palace"(1896)。在翻译中,德富芦花拆解原作双重第一人称叙述结构,并大量省译;梁启超在此基础上改写和发挥,建构了"语怪"背后的政治寓言,虽述俄宫1894年之事,实际投射戊戌之后的晚清中国。还原文本旅行中的文化坐标,在小说跨语际之旅中,可以展开对晚清中国翻译文本、思想转型和政治理念的探讨。作为1902年的"政治寓言",小说在历史回望中对专制制度的反思,也成为呼唤未来的一种力量。

人物类型、叙事逻辑与功能在中国近代小说的推演——从《九命奇冤》到《霍桑探案》 下载:56 浏览:348

董亚惠 《中国文学》 2020年3期

摘要:
在清末民初的西方小说翻译热潮中,侦探小说的输入对中国传统公案小说的发展和早期侦探小说的生成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本文主要以《九命奇冤》与《霍桑探案》为例,考察从中国公案小说过渡到早期侦探小说的过程中人物类型、文本叙事逻辑和功能价值的推进演变。本文认为,从《九命奇冤》到《霍桑探案》,人物类型发生了"清官侠客"到"侦探助手"模式的转变,叙事逻辑则从断案伸冤转变为破案解谜模式、从因果连贯到因果演绎,叙事功能上则逐步从道德主义向科学主义偏移。

带内筒伞型顶微内压储罐的设计 下载:30 浏览:264

穆传冰 《装备技术研究》 2019年12期

摘要:
介绍了一种在国内很少采用的伞型顶储罐结构。该储罐采用内套筒结构,设计压力较高,伞型顶结构在国内规范中并无相应的计算方法。按储罐各部位详细列出了设计计算方法和相应依据,并对储罐的设计结构的和设计规范选择进行了相关讨论。

马克思对洛克财产权理论的透视与批判 下载:49 浏览:357

张梧 《哲学研究进展》 2020年12期

摘要:
洛克财产权理论为后世自由主义的资本主义所有制辩护奠定了劳动原则与个人所有原则。从表面上看,洛克财产权理论的两大原则与马克思劳动理论具有一定的同质性。事实上,马克思通过以劳动为基础的私有制和以占有他人劳动为基础的私有制的区分,证明了洛克的劳动原则无法成为资本主义私有制的正当性依据;并根据商品所有权规律向资本主义占有规律的转化,揭示自由主义在为资本主义所有制辩护时陷入劳动幻象的根源与机制。同时,马克思在劳动力商品化的分析中通过描述劳动者与劳动力分离的历史过程,对洛克自我所有原则进行前提性批判,即人与人格的区分是自我所有原则的前提,而人与人格的区分是历史的产物,而非自然法的前提。

崛围山登山健身步道体育旅游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 下载:61 浏览:306

王铭聪1 陈伟2 《体育学报》 2018年11期

摘要:
体育旅游最近吸引了很多的目光,本文通过文献资料法、实地调研法、访谈法、SWOT分析法对太原崛围山登山健身步道体育旅游的发展现状进行研究,为促进其体育旅游更好地开展。通过分析得出如下对策与建议:加强设施建设;因地制宜发展特色旅游;丰富自然景观;加强政府主导,进行科学规划;加大人才培养力度;体育旅游文化和品牌结合发展。

对中华传统武术拳种形意拳传承与发展的思考与建议 下载:78 浏览:327

徐义诗1 王志强2 《体育学报》 2018年9期

摘要:
中华传统武术是中华文明的杰出代表,国家软实力不断提高的同时,武术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世界武术人口与日俱增。然而在众多的拳种当中,仅有少数几种传统拳种受到人们的青睐,如太极拳、形意拳、八卦掌以及长拳,少林拳等,但也有许多拳种受到冷落,濒临传承断层与消失。本文从形意拳的发展现状总结出当前存在的问题,提出建设性建议,探讨中华武术的传承与发展新模式,为中华武术的发扬光大不懈努力。

克罗齐的“真历史”与“假历史”——一份病理学分析 下载:29 浏览:132

王利红 《历史教学研究》 2018年11期

摘要:
作为风格独具的学者,克罗齐特别擅长运用精准而富有表现力的概念表达其历史哲学思想,而差异辩证法是理解克罗齐进行概念区分时最重要的方法。克罗齐对真历史和假历史的区分,就是差异辩证法的具体运用。克罗齐在对假历史的主张和观点进行逐一反驳和批判(即病理学分析)之后,把假历史作为真历史的必由阶段和必经之路纳入真历史的行程之中。由此可见,克罗齐对假历史的病理学分析,其目的从来不是要消灭它们,而是提醒研究者关注它们的存在,并把它们作为真历史的永远可以纳入其精神发展的消极或辩证阶段,并最终实现真假历史的辩证统一。而这也正是克罗齐关于真假历史论述的精彩和独到之处。
[1/164]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