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超声乳化晶状体摘除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治疗马凡综合征晶状体半脱位的长期观察 下载:52 浏览:360

王造文 王尔茜 陈有信 《中国眼科杂志》 2020年8期

摘要:
目的观察超声乳化晶状体摘除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治疗马凡综合征晶状体半脱位的长期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分析2009年至2018年手术的马凡综合征晶状体半脱位患者9例(17只眼),采用超声乳化吸除晶状体,必要时摘除囊袋、切除前部玻璃体,张力环辅助囊袋内植入人工晶状体或行人工晶状体缝线固定。术后配镜,必要时弱视训练。观察术前术后的裸眼视力、最佳矫正视力,并评估并发症。结果全部患者无术中并发症。术后末次随访裸眼视力(0.22±0.22(LogMAR))较术前(1.07±0.22(LogMAR))提高(P<0.01)。术后末次随访最佳矫正视力(0.22±0.19(LogMAR))较术前(0.82±0.12(LogMAR))提高(P<0.01)。1例(1只眼)张力环辅助植入人工晶状体者术后2周人工晶状体移位,予缝线固定,随诊2年位置稳定,其余患者无人工晶状体移位。随访期内无线结暴露、青光眼、感染性眼内炎、视网膜脱离等并发症。结论超声乳化晶状体摘除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治疗马凡综合征晶状体半脱位宜采取个性化手术设计,总体效果良好,远期安全稳定。

冷炎素相关周期热综合征 下载:24 浏览:256

宋红梅 《中国儿科杂志》 2018年3期

摘要:
冷炎素相关周期热综合征(CAPS)也称为冷炎素病,包括3种疾病:家族性寒冷性自身炎症综合征(FCAS)、Muckle-Wells综合征(MWS)、新生儿多系统炎性疾病或慢性婴儿神经皮肤关节综合征(NOMID/CINCA)。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基因位于染色体1q44的NLRP3,也称为CIAS1,编码细胞内NOD样受体(NLRs)家族成员之一的NALP3,即cryopyrin。其临床特征是反复发作的多系统炎症,主要表现为发热、关节痛及荨麻疹,可累及皮肤、肌肉、骨骼、关节、眼、耳以及中枢神经系统,3种亚型的病情从轻到重分别为FCAS、MWS和NOMID/CINCA;白细胞介素(IL)-1抑制剂可有效地控制病情进展,应尽早应用。

2种心排量监测方法在重症感染性休克患者中的应用 下载:12 浏览:386

周润奭 崔娜 隆云 李尊柱 李奇 2020年12期

摘要:
比较无创心排量监测(non-invasive cardiac output monitoring,NICOM)与脉搏指示连续心排量(pulseindicated continuous cardiac output,Pi CCO)监测2种方法测定重症感染性休克患者血流动力学参数的差异及相关性,为护士参与开展重症患者床旁无创心排量监测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7年4月—12月收入北京某三级甲等医院ICU需进行血流动力学监测的感染性休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别对同一患者采用NICOM和Pi CCO 2种方式监测患者心输出量和每搏量变异度,比较2种方法的差异和相关性。结果共纳入感染性休克患者31例,男19例,女12例,其中NICOM测得心输出量为5.10(4.35,6.50)L/min,Pi CCO测得心输出量为4.89(4.34,6.23)L/min,两种方法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0.786,P=0.430);NICOM测得每搏量变异度为13.00(11.00,16.00),Pi CCO测得每搏量变异度为12.00(9.00,15.00),两种方法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607,P=0.009)。两种方法测定心输出量的Spearman相关系数为0.904(P<0.001,95%CI为0.932~1.135),每搏量变异度相关系数为0.841(P<0.001,95%CI为0.601~0.786),均显著正相关。Bland-Altman分析显示,2种方法测定心输出量平均差值为0.21 L/min(P=0.032,95%CI为-1.12~1.54),每搏量变异度平均差值为1.56(P<0.001,95%CI为-2.56~5.68)。结论 NICOM和Pi CCO 2种监测方法的结果有差异,但相关性和一致性良好。NICOM可以应用于临床,为护士参与测量的床旁血流动力学监测提供了新方法。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发热门诊护理管理专家共识 下载:21 浏览:428

汪晖 王颖 吴欣娟 郑一宁 2020年10期

摘要:
规范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流行期间发热门诊护理管理工作。方法查阅国内外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和发热门诊管理相关国家政策、学术指南、专家共识、期刊文献,并结合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发热门诊管理实践经验,整理形成草案,经过5轮线上会议及专家咨询,修改形成终版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发热门诊护理管理专家共识》(以下简称《共识》)。结果《共识》包括管理基本要求、环境与布局、护理人员配备与管理、预检分诊、患者管理、物资管理6个方面。结论《共识》具有较强的科学性和实用性,可为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发热门诊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流行期间的护理管理工作提供指导。

成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静脉血栓栓塞症防控护理专家共识 下载:2 浏览:267

马玉芬1 邓海波2 王晓杰3 徐园4 汪晖5 王磊6 王钰7 朱丽筠7 鲁乔丹8 孙建华9 刘戈10 吴欣娟7 2020年9期

摘要:
形成《成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静脉血栓栓塞症防控护理专家共识》(以下简称《共识》),规范成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静脉血栓栓塞症的防控护理。方法在全面回顾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管理共识及静脉血栓栓塞症防控指南、管理共识及相关文献的基础上,对防疫一线护理专家进行访谈,形成《共识》初稿,邀请18名相关领域专家,通过开展2轮专家论证,对初稿进行调整、修改和完善,形成终版《共识》。结果《共识》包括成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的静脉血栓栓塞症危险因素、静脉血栓栓塞症风险评估、静脉血栓栓塞症防控护理、静脉血栓栓塞症预警监测以及出院后静脉血栓栓塞症防控健康教育5个方面。结论《共识》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和实用性,可为临床护理人员对成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静脉血栓栓塞症的防控护理提供指引。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疑似或确诊患者复用医疗器械物品处置流程专家共识 下载:8 浏览:383

岑颖 钱黎明 张青 姚卓娅 王瑾 2020年8期

摘要:
规范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疑似或确诊患者复用医疗器械和物品的处置。方法查阅国内外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相关文献,依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以及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颁布的新型冠状病毒防控技术指南、相关指引和诊疗方案、结合前线护理专家的实际操作经验和部分省份专家制订的操作流程,形成初版《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疑似或确诊患者复用医疗器械物品处置流程专家共识》(以下简称《共识》),通过4轮线上讨论和专家咨询,形成终版《共识》。结果《共识》包括基本原则、人员防护、设备设施、处置流程及环境与用物处理等要求。结论《共识》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和实用性,为规范科学处置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疑似或确诊患者复用医疗器械物品的清洗消毒工作提供指导。

反复入院未明确诊断患者无法忍受不确定性的质性研究 下载:10 浏览:339

赵霞1 朱政2 余旻虹3 张琦1 应巧燕4 2020年7期

摘要:
了解反复入院仍不能明确疾病诊断情境下患者无法容忍不确定性的体验。方法采用最大差异抽样法选取2018年12月—2019年3月北京市某三级甲等医院中多次入院仍不能明确疾病诊断的患者21例进行半结构式访谈,并对访谈资料进行转录、编码、类属分析、描述和组织。结果通过对访谈资料的分析,提炼出"患者无法忍受不确定性的表现""影响患者无法忍受不确定性的因素""患者在诊疗过程中的需求"3部分内容,以及"不确定性规避""负性情绪""认知与行为偏差""对医院的预期过高""反复辗转造成的经济压力"等10个一级主题。结论针对反复入院仍不能明确疾病诊断的患者,护理人员需进一步增加与患者之间有针对性的沟通,为患者提供充分且清晰的信息,避免其负性情绪背后的认知行为偏差导致的错误决策。同时,完善多学科诊疗模式是促进患者科学决策、优化就医体验的发展方向。

重型危重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整体护理专家共识 下载:12 浏览:464

汪晖 曾铁英 吴欣娟 孙红 2020年4期

摘要:
规范重型、危重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整体护理。方法查阅国内外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相关文献,结合防疫一线护理专家的工作经验,形成初版《重型危重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整体护理专家共识》(以下简称《共识》),通过5轮线上会议和专家咨询,进行整理和修改,形成终版《共识》。结果《共识》包括评估要点、护理问题、护理目标以及氧疗与呼吸支持、保持呼吸道通畅等13项护理措施。结论《共识》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和实用性,可为重型、危重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的整体护理提供临床指导。

我国53316名专科护士职业发展情况调查研究 下载:10 浏览:265

丁炎明1 吴欣娟2 肖艳艳1 王秀英1 邓俊1 田君叶1 李晶1 2020年3期

摘要:
调查中国专科护士的工作现状,为进一步完善专科护士培养,加强专科护士使用与管理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方便抽样的方法,对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53 316名专科护士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96.5%的专科护士从事临床护理工作,其中专科护理相关工作居多,占97.7%,参与专科护理会诊和护理门诊的专科护士分别占63.6%和59.7%。专科护士认为影响自身发挥作用的主要因素有人力不足、职责不明确、未分层使用和缺少来自管理层的支持,分别占81.1%、56.4%、47.6%和46.5%。专科护士感受方面,对医院的重视和支持、医院提供再培训和学习的机会、职称或职位晋升优先权、专科岗位绩效/津贴4个方面表示非常满意的分别占51.5%、37.7%、31.0%和27.9%。在专科护士需要的支持方面,84.6%的专科护士提出需要提高专科护士待遇;73.4%的专科护士表示需要提供参加专科相关培训的机会;70.2%的专科护士表示需要提供发挥作用的平台;65.8%的专科护士提出需要增加专科护士工作岗位。结论中国专科护士的工作内容目前以临床专科护理为主,护理教学、护理管理和护理科研方面的参与度有待进一步加强。人力不足、职责不明确和未分层使用是专科护士认为影响自身发挥作用的主要因素。专科护士对职业发展的满意度亟待提高,建议护理管理者提供专科相关培训和发挥作用的平台,促进专科护士职业发展。

艾滋病定点诊疗模式下症状管理的质性研究 下载:10 浏览:430

朱政1 胡雁1 赵蕊1 韩舒羽1 付艳芬2 赵霞3 鲍美娟4 张林4 韦彩云5 栾玉泉2 刘庆芬6 杨炼7 赵东宁8 2019年11期

摘要:
了解我国艾滋病定点诊疗模式下,艾滋病症状管理的现状和存在的主要问题。方法选取2017年4月—7月在上海市、湖南省衡阳市、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云南省昆明市4所艾滋病定点诊疗机构艾滋病门诊及病房的医护人员36名。采用半结构化访谈的方法收集资料,对访谈资料进行转录、编码、类属分析、描述和组织。结果提炼出定点诊疗模式下症状管理的实践内容、定点诊疗模式下症状管理的优势和实践难点、定点诊疗模式下症状管理的问题分析和完善定点诊疗模式下症状管理服务体系的建议4个部分,共13个一级主题。结论目前定点诊疗模式下症状管理服务形式多样但专业化程度低;虽然保障了患者社会性需求,但也加大了症状管理中专业照护的难度;构建综合性医院与艾滋病定点诊疗机构间的医联体,明晰护士及个案管理师的自身定位和实现随访工作信息化是未来艾滋病定点诊疗模式下症状管理发展的方向。

达标理论在产后尿失禁患者盆底康复训练中的应用研究 下载:12 浏览:417

范国荣1 薄海欣2 2019年9期

摘要:
评价达标理论在产后尿失禁患者盆底康复训练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便利选取123例产后尿失禁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62例)和对照组(61例),实验组在常规措施的基础上进行达标理论的盆底康复应训练,对照组接受常规盆底康复护理,两组干预前及干预6周后,采用训练目标均达标率、1 h尿垫试验、患者整体印象改善度量表、尿失禁影响问卷,对患者居家康复训练目标达标率、盆底康复治疗有效率、盆底康复治疗满意率和生活质量进行评价。结果两组盆底康复训练后,实验组居家康复训练目标的达标率、盆底康复治疗有效率、患者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尿失禁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得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应用达标理论进行盆底康复训练,能够提高产后尿失禁患者盆底康复训练的主动性、盆底康复疗效、患者满意度及生活质量,促进康复目标的实现。

预防乳头内陷患者矫正器牵引术后乳头坏死方法的改进 下载:399 浏览:311

曹海茹 李子榕 孙琦 赵茹 马玉芬 2019年3期

摘要:
降低矫正器牵引法治疗乳头内陷患者术后乳头坏死率。方法通过临床观察、查阅文献及分析,医护合作改进术后护理方式并制订护理操作规范,应用于2014年—2018年收治的104例(196侧乳头)实施矫正器法乳头内陷矫正术的患者。结果术后无乳头坏死发生。43侧乳头皮肤破溃,护理7~34 d后全部愈合。结论改进后的术后护理方式可降低乳头坏死率。

极低出生体重儿PICC穿刺部位皮肤护理措施的改进 下载:12 浏览:440

周煚 田春辉 2018年12期

摘要:
改进PICC穿刺部位皮肤护理措施并探讨其在极低出生体重儿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便利选取护理措施改进前(2015年7月—2016年6月)住院且应用PICC的极低出生体重儿70例为对照组,护理措施改进后(2016年7月—2017年6月)住院且应用PICC的极低出生体重儿70例为实验组。实验组采用0.5%葡萄糖酸氯已定醇消毒,"三明治"固定法,按需更换敷料等措施,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两组PICC穿刺点及周围皮肤发生浸渍、接触性皮炎、机械性损伤和毛囊炎、穿刺点感染的例次,计算PICC穿刺部位皮肤损伤的发生率。结果实验组PICC穿刺部位皮肤损伤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进后的护理措施可有效降低极低出生体重儿PICC穿刺部位皮肤损伤发生率,保证患儿的安全。

重症患者谵妄评估的现状调查及影响因素分析 下载:22 浏览:466

孙建华1 郭海凌1 孙丹丹2 赵明曦1 李奇1 汤铂1 朱振男1 梁涛2 王小亭1 2018年4期

摘要:
调查护士应用ICU意识模糊评估法评估重症患者谵妄的现状,探讨影响其准确性的相关因素,为临床常规监测谵妄提供依据。方法选取某三级甲等医院ICU的30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研究者和责任护士分别采用ICU意识模糊评估法对患者进行评估,分析谵妄评估的差异。结果谵妄评估中,研究者和责任护士评估一致的患者有225例,一致性检验系数Kappa=0.546。44例谵妄患者中,低活动型谵妄评估一致率为17.6%,高活动型谵妄评估一致率为77.8%。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评分、Richmond躁动-镇静量表评分、谵妄分型是影响谵妄评估准确性的因素,OR值分别为0.878、1.778和0.405(P<0.05)。结论 ICU护士进行谵妄评估的准确性一般,其中低活动型谵妄评估的准确率最差。

不同光照治疗方案对改善轮班工作者睡眠质量效果的系统评价 下载:120 浏览:337

何叶 顾晴 吴楠 2018年1期

摘要:
目的评价光照治疗的环境、工具、光照强度、每天治疗时间、持续时间等对轮班工作者睡眠质量的影响,旨在为制订光照治疗的最佳方案提供借鉴。方法全面检索中、英文数据库中关于光照治疗对轮班工作者睡眠质量影响的随机对照试验,经2名研究者按照纳入和排除标准独立筛选文献、提取资料、评价文献质量,分别对光照治疗环境、工具、光照强度、每天治疗时间等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最终纳入11篇文献,光照治疗对环境的要求相对严格,光照强度2 000~10 000 lx、光照持续时间30~300 min,光照疗程持续1周以上,白班的轮班工作者05:00后进行光照治疗,夜班的轮班工作者01:00进行光照治疗对睡眠质量的提高效果较好。结论光照治疗的最适宜光照强度、每天光照治疗的时间、光照治疗持续时间还有待更多的实证研究。

综合干预化护理在肝胆胰脾疾病患者中的应用价值研究 下载:132 浏览:1309

马澜 张雅琴 张雨辰 《医学研究杂志》 2023年4期

摘要:
目的:讨论分析肝胆胰脾疾病患者应用综合干预化护理方案的效果及价值。方法:纳入100例肝胆胰脾疾病患者为分析样本,纳入时间即2019年4月起始,2021年4月截止,经系统抽样法分组,参比组50例、讨论组50例,运用普通护理对参比组患者进行干预,运用综合干预化护理对讨论组患者实施干预,比较二组的干预效果。结果:讨论组患者干预后的生活质量评分较参比组高,焦虑情绪评分较参比组低,组间比较P值<0.05;讨论组患者的并发症总发生率明显比参比组发生率更低,组间比较P值<0.05。结论:相比普通护理方案,综合干预化护理模式的临床应用价值更高,运用于肝胆胰脾疾病患者中时,可以对其生活质量发挥改善作用,并减少并发症的出现频率。
[1/1]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