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基于明清医案的耳鸣用药规律研究 下载:81 浏览:506

闫新宇 王俊阁 《当代中医药》 2019年6期

摘要:
目的探讨明清医案中治疗耳鸣的用药规律。方法检索《中华医典》中文数据库中有关耳鸣治疗的明清医案,采集医案中处方药物等信息建立数据库,统计药物分类及功效、性味、归经情况,对高频药物进行聚类及关联规则分析。结果共纳入耳鸣治疗医案98篇,涉及方剂209首、药物160味。使用频次前5位的药物分别为茯苓(114)、甘草(73)、党参(48)、当归(47)、半夏(45);使用频次前3位的药物分类分别为清热类(336)、健脾类(200)、祛湿类(148);药性以寒性(729)和温性(506)为主,药味以甘味(901)、苦味(745)、辛味(276)为主。对使用频次> 20的29种高频药物进行聚类分析,得到5类核心药物聚类组,当相对距离为1时,得到4组4味核心药物聚类组。通过关联规则分析,共得22条药对及药组关联规则。结论明清医案中治疗耳鸣的用药以清热、健脾、祛湿等为主,临床不应局限从肝肾角度用药,还应注意调理脾胃及心经用药。

陆氏针灸针刺治疗动眼神经麻痹医案1则 下载:365 浏览:2234

魏智祥 徐致丽 《中国中医药》 2023年3期

摘要:
动眼神经麻痹是眼科常见多发病,临床表现为上睑下垂,眼裂变窄,瞳孔向外下方偏斜,复视,瞳孔扩大以及对光反射消失等。眼球不能向上、内、下3个方向运动,眼球位置向外下方偏斜。动眼神经麻痹临床发病率高,缺乏有效的治疗手段。针灸治疗动眼神经麻痹具有确切的疗效。本案例运用陆氏针灸针刺治疗动眼神经麻痹,见效快,对西医暂时无法解决的眼球运动障碍与复视现象有良效。

口臭中医辨证分析及医案赏析 下载:105 浏览:1662

林东 《当代中医药》 2023年5期

摘要:
口臭,指口中出气臭秽,其病因比较复杂,在教科书中未能作为一个疾病,多当做其他疾病的一个症状,目前尚无统一辨证分型,临床常见的中医证型有脾胃积热、寒热错杂、肺经积热、饮食积滞,脾肾阳虚,虚阳上浮等等,通过分析其病因病机,并分享临床上运用中医药辨证治疗口臭的验案,分析病因病机及用药思路,为此类病例中医药治疗提供思路。医案是中医师在诊疗时记录的一种载体,它对诊疗过程中的有关症状、辨证思路、理法方药的记录,是对名医经验的研究和继承。
[1/1]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