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参照依赖和损失规避对个体收入分配公平判断的影响 下载:45 浏览:288

徐富明1,2 黄龙2,3 沈友田2 张凤华2 向玲2 《心理学研究》 2020年1期

摘要:
收入分配公平判断是人们对自己收入所得公平与否的主观评价。通过对参照点和收入金额的控制,探讨参照依赖和损失规避对收入分配公平判断的共同影响。结果发现,(1)民众的收入公平判断受参照点的影响,在有参照点的情景下比无参照点情景下更感觉不公平;(2)不同工资水平下,民众的公平判断具有显著差异,而且民众对低于平均工资的"受损"比高于平均工资同等金额的"受益"赋予的公平感的权重更大,即存在得失感受的不对称;(3)不同的工资参照点、多得和少得的分配结果共同影响民众的公平判断,即损失规避在参照依赖对公平判断的影响中起调节作用。

南宁市房地产投资及其运行状况的调查分析 下载:31 浏览:317

吴金霞 娄信强 《当代市场营销》 2020年12期

摘要:
近年来,在"房住不炒"的调控政策主导下,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南宁作为二线弱城市,房地产市场出现发展过热态势。为此,应认真研究南宁市房地产市场的运行特点及存在问题,为其平稳、有序、健康发展提供相关建议。

四川盐文化遗产空间格局研究 下载:56 浏览:430

陈炜1 杨连娇2 《地理研究进展》 2020年3期

摘要:
借助ArcGIS软件可视化处理功能,运用地理集中指数定量分析方法,对四川盐文化遗产分布特征进行分析,探讨盐文化遗产空间分布的影响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四川盐文化遗产主要由生产遗址和饮食类遗产项目为主,盐文化遗产总体分布相对集中,但在市域空间上分布数量不均衡,其空间分布受地形、资源、历史、经济、政策等因素的影响。在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分析基础上,结合区域盐文化资源特点,提出四川盐文化遗产保护对策。

财政支出与贫困治理研究——基于广西县域实证分析 下载:43 浏览:454

陈艳红 《金融研究杂志》 2020年12期

摘要:
贫困治理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抓手,财政扶贫则是贫困治理的核心环节。本文运用2007~2018年广西79个县市面板数据,使用两步系统GMM估计实证分析广西财政支出对贫困治理的作用。研究结果表明:财政扶贫绩效具有阶段性特征,2007~2012年精准扶贫前阶段,财政支出对贫困治理的促进作用不显著;2013~2018年精准扶贫后阶段,财政支出对贫困治理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为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当前应加大财政支出扶持,在脱贫攻坚任务完成后政府还需继续对农村进行财政扶持,该阶段扶贫力度可以适当放缓,做到脱贫不返贫。

国际陆海贸易新通道建设对参建省市物流发展的影响分析 下载:46 浏览:452

李依依1 钟敏2 蒋菲1 《金融研究杂志》 2019年10期

摘要:
利用2000~2017年国际陆海贸易新通道9个参建省市的空间面板数据,对参建省市物流吸引力进行计算与描述,并构建铁路、公路等基础设施建设对参建省市物流影响的空间计量模型,定量考察交通设施建设对物流发展的影响及其空间溢出效应。研究发现:根据省市物流吸引力大小,可以大致分为以重庆为主与以新疆为主的左右两大区域,以重庆为核心城市可将吸引力系数分为三大层次;交通设施建设对物流发展的影响同时存在自变量、因变量与误差项的空间溢出;SDM模型进一步说明国际陆海贸易新通道某一参建省市交通设施建设对物流经济的影响存在负的空间溢出,其中铁路设施建设对周边地区的物流经济影响更大。

金融支持西部地区新兴产业发展的实践、存在问题及相关建议——以广西壮族自治区为例 下载:43 浏览:426

黄海清1 刘稆源2 《金融研究杂志》 2019年7期

摘要:
随着新时代的到来和社会主要矛盾的深刻变革,战略性新兴产业已成为发展实体经济中极为重要一环。但是,与东部地区相比,西部地区新兴产业发展还有较大差距,金融助推作用尚未充分发挥,仍存在企业融资渠道窄、金融供需匹配度偏低、政府政策支持引导不够等问题,亟需从完善金融体系,创新金融产品和健全政策服务体系等方面加大力度,以有效解决产业发展中的融资难题。

新时代优质音乐课程分析与探索 下载:401 浏览:1375

孙明哲 《当代音乐研究》 2022年12期

摘要:
随着中小学音乐课程近些年不断地深化改革,以及即将问世的新版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都在为我国音乐教育教学提供新的舞台来不断完善音乐课程的实施与教学。本文从学生,教材,教学设计,教师等四个视角根据第八届中学优秀音乐课堂来对新时代优质音乐课程进行分析与探索

部编版初中语文中国小说选文及教学研究 下载:163 浏览:2658

王莹莹 《中国教育研究》 2022年8期

摘要:
小说是四大文学体裁的一种,是以刻画人物形象为中心,用叙述背景、故事以及环境描写来反映社会现象、表露作者思想情感的文学体裁。义务教育阶段在2017年正式开始使用全国统一的“部编版”语文教材,小说的选文也占到了一定的比例,教材中相应增设“名著导读”的专题。中学小说阅读教材的编本先进理念和务实风格,既能实现“整体规划、有机渗透”,体现核心价值观,又能满足一线教师的需求,纠正传统教学弊病。

区分性评估:新型城镇化进程中义务教育学校评估的突破路径 下载:87 浏览:493

张瑞 周芳 《中国教育探索》 2020年1期

摘要:
新时代背景下,学校评估能否适应新型城镇化建设进程,发挥评估的预期作用,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评估自身的选取。区分性义务教育评估的突破路径是:在价值选择上,以形成性理念为取向,修正评估的预设化偏差;以情境化理念为取向,调适评估的规范化定式;以差异化理念为取向,制衡评估的利益化冲突;以增值性理念为取向,落实评估的有效化价值。在行动逻辑上,实现评估目标的"应区分",即学校定位的特色化;实现评估条件的"区分",即办学资源的差异化;实现评估内容的"再区分",即课程教学的风格化;实现评估结果的"去区分",即学生教师的个性化。

新加坡初中历史教科书的探究式学习 下载:75 浏览:442

冯强 《现代教育教学研究》 2020年11期

摘要:
新加坡初中历史教科书编者希望学生像初级历史学家一样去"做历史"。教科书通过创设探究性问题,引导学生理解问题、寻找答案;指引学生像历史学家一样探究历史。教科书的课文辅助系统通过导言、练习栏目与视野拓展栏目的梯度性、层次性结构,如同搭建起历史知识大厦的脚手架,为引导学生走进历史殿堂准备了知识"拐杖"。新加坡初中历史教科书的探究式学习编写理念是对新加坡初中历史课程标准的贯彻与体现。中国的历史学科核心素养进入到一个重在落实的关键期,可以借鉴新加坡初中历史教科书探究式学习的他山之石。

大学生精神病超高危群体的冲动与抑制特征及相关因素研究 下载:28 浏览:1011

吴赛云 《中国医学研究》 2025年3期

摘要:
目的:研究大学生精神病超高危群体的冲动与抑制特征及相关因素。方法:于2022年8月-2023年8月展开研究,以大学生精神病超高危群体作为首要研究对象,录入10例,是观察组;以精神健康正常大学生作为次要研究对象,录入10例,是正常组。两组配合完成一般资料采集、冲动与抑制特征评估、心理特征评估、因素分析。结果:观察组反应抑制犯错误次数、反应抑制反应时高于正常组(P<0.05),观察组表现分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NEO-FF评分、PHQ-9评分、GAD-7评分、PQ-16评分、BIS-11评分低于正常组(P<0.05)。反应抑制犯错误次数和PHQ-9评分是正相关关系(P<0.05),反应抑制犯错误次数和BIS-11评分是正相关关系(P<0.05)。结论:大学生精神病超高危群体多伴有冲动与抑制特征,积极进行心理特征评估,可发现抑郁、冲动性是相关因素。

论中国当代文学史书写中少数民族文学的他者化境遇 下载:127 浏览:1360

刘佩珍 李素娟 《中国文学》 2023年11期

摘要:
中国的文学是由各个民族文学共同缔造,但是少数民族文学在中国当代文学史中却逐渐缺席。新中国成立后,通过开展民族识别工作,已经确认了中国是拥有56个民族的大家庭,但是,少数民族文学却依然无法摆脱被边缘化的尴尬处境。鉴于此,本文主要从少数民族文学的命名导致文化身份的他者化、著述文学史过程中少数民族文学境遇他者化和研究少数民族文学的学者在学术处境上的他者化三个方面,分析了中国当代文学史书写中少数民族文学他者化的境遇,希望能够建立理想的当代中国文学格局,使得各民族文学能够共生共存、互相促进、积极发展。

浅析竹笛协奏曲《兰花花》的艺术风格 下载:261 浏览:2321

马宏璐 《中国艺术研究》 2022年7期

摘要:
竹笛协奏曲《兰花花》是一部非常优秀的民族器乐作品,是在关铭先生创作的二胡协奏曲《兰花花叙事曲》基础上,由詹永明移植为竹笛协奏曲。作品自问世以来,一直被人民大众所喜爱。当今音乐界对这部作品的演奏、研究、评论都具有较高的艺术水平,但是在技巧运用和风格审美上仍然有些不尽人意,本文通过分析《兰花花》的作品风格特点、结构特点、演奏技法、艺术情感等来挖掘其创作特点,去探究作品更高的艺术审美,让喜欢这作品的人对其有更全面更深刻的认识和理解。

民族传统文化传承视阈下的乡村小学特色活动品牌建设探究---以壮族扁担舞为例 下载:67 浏览:1286

覃霞 《中国城镇》 2025年2期

摘要:
小学学生在开展业余活动的同时,还应注重学生的身体素质和文化素质。小学的校园文化建设中,以舞蹈展现民族文化精神。在“以人为本”的基础上,对中华优秀民族民间传统文化进行了深入的研究。通过课堂教学、社团活动、教材开发、学术研究、训练及竞赛、社会服务等方式,对小学校园中的民族民间传统文化的传承展开了广泛的宣传,最终构成了“教、学、练、研、赛、服”的课内外一体化发展模式,从而增强了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力度和继承效果。

“村庄规划+”融合模式赋能乡村振兴的实践探索——以广西北流市河村为例 下载:87 浏览:1360

何燕君 《中国城镇》 2024年12期

摘要:
自然资源禀赋、开发利用程度和政策管理运行机制的创新融合对推进乡村振兴具有重要影响。为分析“村庄规划+”模式对乡村振兴的支撑作用,本文采用实地调查研究的方法,深入剖析了广西北流市河村“村庄规划+”模式创新做法及对乡村振兴的驱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村庄规划+”模式是重构乡村发展格局、激活乡村功能、放活乡村经济的动力来源,创新多种模式有机融合是推进乡村振兴可持续发展的有效路径。

土地要素融合模式支持乡村振兴的路径探索——以广西典型村为例 下载:139 浏览:2176

何燕君 《中国城镇》 2024年5期

摘要:
土地要素作为乡村振兴的基础和保障,其运行机制的创新融合对推进乡村振兴具有重要影响。为分析土地要素融合模式对乡村振兴的支撑作用,作者调研了广西柳州、玉林等市的试点村,深入剖析土地要素融合模式及对乡村振兴的驱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增减挂钩+”、“农地入市+”融合模式是推进乡村振兴可持续发展的有效路径。

体育教学中运用合作学习对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促进研究 下载:247 浏览:2430

覃霞 《中国体育科学》 2021年3期

摘要:
从体育教育的本身来讲,不仅是可以提升学生的身体素质以及一些运动技能,更多的是可以通过体育学科来培养学生的意志品质。由于体育是集体的运动,所以在学生共同协作的过程中也可以提升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这对于学生未来发展是很有帮助的。在体育教学中,教师由于一些传统教学中留下的弊端造成了教师在上课时不重视体育课堂教学。由于很多教师在上课前没有进行备课,课堂上没有任何实质的内容去讲,于是体育课就变成了活动课。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合作学习是十分必要的。

“平台+模块”模式下的高校教学管理制度优化研究 下载:251 浏览:2082

申书飞 《教学管理研究》 2022年11期

摘要:
现代高校发展进程中对教学管理模式的优化创新保持了高度重视,高水平的管理体系能够有效满足师生需求,为人才的开放式培养构建良好环境。“平台+模块”培养模式是开放性和灵活性高度融合的新型教育模式,教学管理者在应用该教学模式时需要强化制度建设与制度执行,进而使得“平台+模块”模式的优势得到充分体现。此次研究围绕“平台+模块”模式下高校教学管理制度问题展开分析,进而探究有效的改进优化措施,重点关注学分制度、学习指导、教学质量管控,期待能够有效完善高校教学管理制度以使其更好地发挥作用。
[1/1]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