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论南北宋之交理学家诗论及文学史意义 下载:58 浏览:480

顾友泽1 袁昕澄2 《社会科学研究进展》 2020年4期

摘要:
南北宋之际理学家学术上主要继承北宋诸子,论述诗歌也多流露出重道轻文的倾向,恪守儒家诗教观。然而,南北宋之际理学家论诗并非亦步亦趋于前人,而是有意无意偏离前人的传统:不仅仅研究《诗经》本体,还将《诗经》作为工具考量其他诗歌,张戒甚至提出《诗经》中不少诗歌属于爱情诗;论诗的视野突破前人,关注前辈理学家所不关注的文学体制与文本;开始在文学本体意义上讨论诗歌技巧等问题。南北宋之际理学家的诗论从某种意义上说是理学家开始对诗人身份的认同,为此后理学家与诗人身份合二为一的滥觞,具有非常重要的文学史与学术史意义。

关于马克思“莎士比亚化”与“席勒式”概念的文艺研究 下载:184 浏览:2077

程夏 《中国文学》 2021年8期

摘要:
“莎士比亚化”和“席勒式”作为马克思主义的一个重要文学概念,两者强调了文学真实性在文学创作中的重要作用。这一文艺观点作为马克思主义文论的重要部分,受到国内外长期的关注,并引起相关研究。随着时代的发展,这两个词在各时期不同的历史背景下造成不同的影响,人们可以相继对此作出不同维度的理解与阐释。本文将从马克思“莎士比亚化”与“席勒式”这两个概念的文艺研究的角度进行梳理,这对于理清新时期中国文论的发展,对于这两者的重新理解与全新阐释,并运用于实践有着一定意义。

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教学策略研究 下载:200 浏览:2172

张艺 《材料科学研究》 2022年2期

摘要:
自1977年恢复高考以来,高考作文经历了从标题作文、话题作文、材料作文到新材料作文的发展路径。近年来,作文课堂重应试技巧而轻思维训练,作文考试宿构套作频出,种种迹象都表明,新材料作文已渐渐陷入了发展瓶颈,急需进行改进和创新。于是,借鉴美国、法国、新加坡等国家作文考试形式的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应运而生。而现实情况是,自2015年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首次出现以来,到如今经过了7年多的教学探索,一线教师的作文教学模式与以往相比并没有发生太大的变化。本文通过对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的概念和特点的把握,结合自己的教学观察,探究出了突破传统教学思维、注重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重视作文批改与评价三个教学方法,以期对作文教学的发展提出合理化建议。
[1/1]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