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温度对ZK60镁合金细晶板材成形性能的影响 下载:87 浏览:428

雷意1,2 严红革1,2 陈吉华1,2 夏伟军1,2 苏斌1,2 丁天1,2 黄文森1,2 《新材料》 2020年4期

摘要:
研究了温度对ZK60镁合金细晶板材成形性能的影响。通过单向拉伸试验研究了ZK60细晶板材在25~300℃下的拉伸成形性和力学性能各向异性,进而通过杯突试验和热拉深试验研究了温度对板材成形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随着温度的升高,板材的各向异性逐渐降低,在300℃下的断裂伸长率在341%以上。ZK60细晶板材的成形性能随着温度的升高显著提高,在本实验条件下,当温度为250℃时获得最大的Erichsen值(IE=18. 7 mm)和最大的极限拉深比(LDR=1. 8),ZK60镁合金细晶板材的最佳杯突成形温度范围为200~250℃,最佳热拉深成形温度范围为250~300℃。

多尺度模拟研究纳米凸体几何形貌对初始塑性的影响 下载:87 浏览:467

周思源 金剑锋 王璐 曹敬祎 杨培军 《新材料》 2018年5期

摘要:
研究金属表面微凸体的力学行为对深入理解摩擦、磨损和设计微纳米机电器件有很大帮助。采用准连续方法探索了纳米压痕作用在薄膜(001)表面的纳米微凸体几何形貌对铝和铜薄膜初始塑性的影响规律。结果显示,相较于平坦表面,微凸体的存在显著地降低了薄膜的屈服应力。矩形微凸体横纵比对屈服应力的影响不大。随着底角α的增大,梯形微凸体的屈服应力呈现降低的趋势,尤其是α>54.7°。同时,在纳米尺度限制全位错形成的条件下,铝中可能容易形成孪晶结构。

随钻电磁波电阻率测井在水平井各向异性地层响应特征研究 下载:63 浏览:407

李鹏 《地球科学探索》 2020年12期

摘要:
在砂泥岩薄互层、缝洞型地层以及泥页岩储层等非常规油气藏中,地层普遍存在各项异性。在水平井测量环境下,仪器响应方式与直井不同,同时受到地层各向异性影响,电阻率测井响应更加复杂,增加了储层评价难度。使用数值正演方法模拟了水平井各向异性地层电磁波电阻率测井响应,分析了各向异性地层对电磁波电阻率测井响应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随着各向异性系数增大,方位相位差电阻率和方位幅度比电阻率均增大,而方位幅度电阻率随各向异性系数增大分离程度比方位相位差电阻率分离程度小。最后,对电磁波电阻率实测资料进行分析。可知,各向异性地层往往会导致水平井电阻率与直井电阻率存在显著差异,同时在泥岩层会出现曲线分离现象。

各向异性叠前深度偏移技术在TSN油田的应用 下载:49 浏览:484

韩博1 吴礼明1 陶长江2 杨鹏程2 《地球科学探索》 2020年11期

摘要:
塔里木盆地库车坳陷南缘低幅度构造领域是TSN地区重要的勘探领域。工区北部山前地表条件复杂、地下构造复杂、速度场复杂,导致地震资料信噪比偏低、成像效果差,给地震解释带来了多解性,从而制约了圈闭落实和油气藏的勘探开发。通过山前带地震资料处理攻关,形成了平滑地表各向异性叠前深度偏移技术。叠前深度偏移速度建模中,采用了DWT(回转波层析)构建表层速度场;综合应用地质、测井、VSP资料约束建立了中深层速度模型,采用井控各向异性参数提取、模型逐层迭代、道集拉平质控及网格层析成像技术提高了速度模型和成像的精度。通过各向异性叠前深度偏移处理,库车坳陷南缘低幅度构造地震资料信噪比和成像质量明显提高,目的层成像深度与实钻井分层吻合更好,偏移归位更准确,有效地指导了勘探井位部署。

宽方位地震资料OVT处理技术在煤田地震勘探中的研究与应用 下载:42 浏览:491

李文花 《地球科学探索》 2020年11期

摘要:
随着宽方位高密度地震采集技术的普及,宽方位地震资料处理技术也日趋完善。目前,OVT域作为全新的数据处理域,因具有延伸全工区的单次覆盖、偏移后保留方位角信息、良好的一致性等优良特性而取代传统的分方位处理,成为宽方位地震资料处理的主流技术。此次基于淮北煤田某区的宽方位高密度地震数据,从OVT原理入手对OVT技术进行了比较全面深入的分析,并应用OVT分组、OVT域数据规则化、OVT域叠前时间偏移及OVG集方位各向异性校正等技术方法,得到了保留方位角信息的叠前道集。与传统的共炮检距域道集相比,基于OVT域处理技术的数据解决了方位各向异性及覆盖次数不均匀造成的种种处理问题,改善了处理效果,提高了处理精度,为解决煤田资料方位各向异性问题、实现真正的宽方位地震处理奠定了基础。

考虑传感结构中气隙的电工钢片三维磁特性研究 下载:10 浏览:396

耿鑫 李永建 杨克为 郭栋 《传感器研究》 2018年11期

摘要:
为了全面分析材料的磁特性,提出了三维磁特性测量方法。考虑到硅钢片叠片方向的磁场不均匀性,设计了一种新型的高精度B-H复合传感线圈。并针对三维磁特性传感信号的精度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提出了一套改善信号精度的方案。采用新型线圈和补偿方案,讨论了在空间球形的激磁模型下,无取向硅钢片(35WW270)的三维磁特性和损耗特性。

温度对6101铝合金导线拉伸性能的影响 下载:58 浏览:420

宋文硕1 宋竹满2罗雪梅2 张广平2 张滨1 《材料科学研究》 2020年11期

摘要:
研究了6101铝合金单股导线在-70℃到70℃温度区间的拉伸性能。结果表明,6101铝合金导线在-70℃低温下具有较高的强度和较好的变形均匀性,但是随着变形温度的提高其屈服强度和强度极限都呈下降趋势。与在-70℃的拉伸性能相比,在70℃合金的强度极限和屈服强度分别降低了10.9%和9.3%。对应变硬化率和屈服强度与温度的相关性分析发现,在拉伸变形过程中合金样品的应变硬化率随着流变应力的增大和温度的升高呈下降趋势。晶格摩擦阻力极大的影响了合金的屈服强度,对比不同温度下6101合金的屈服强度增量的拟合计算结果与实验结果,得到了这种导线屈服强度增量与温度的关系,据此可预测此类导线在不同温度下的服役可靠性。

张力退火感生各向异性对纳米晶合金磁性能的影响 下载:61 浏览:444

潘贇1,2 刘天成1,2 李广敏1,2 戴白杨2 吕娜2 张伟2 唐冬冬2 《材料科学研究》 2020年10期

摘要:
对Fe74.1Cu1Nb3Si15B6.9(%,原子分数)纳米晶合金进行连续张力退火,研究了张力退火感生各向异性对纳米晶合金磁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张力退火产生的感生各向异性常数(Ku)与退火张力(σ)满足线性关系。随着退火张力的增大合金在f=5 k Hz和H=3 A/m测试点的有效磁导率(μe)先增大后减小,且随着磁场和频率的提高有效磁导率(μe)的衰减减小。退火张力为67 MPa时有效磁导率(μe)在磁场强度H为0~800 A/m和频率f为1 k~3 MHz范围内保持约800,表现出恒导磁特性。同时,合金的单位质量损耗(Pm)随着退火张力的增大而减小,当退火张力为67 MPa时损耗为68 W/kg (测试条件:Bm=300 mT,f=100 kHz),与无张力退火相比下降约67%。同时,通过磁光克尔效应观察到张力退火后合金内部形成垂直于张力方向的180°片形畴,随着退火张力的增大磁畴宽度减小且趋于一致,退火张力为67 MPa时片形畴的宽度约为85μm。

基于三维磁特性电抗器电磁振动分析 下载:45 浏览:288

刘松1 祝丽花1 王斌1 李永建2 张牧1 《电气学报》 2019年9期

摘要:
为准确分析评估电抗器电磁振动噪声大小,准确的三维磁特性是开展计算分析的数据基础。在利用课题组研发的测量电工磁性材料三维磁特性的装置测量获得无取向硅钢立方叠片三维磁特性的基础上,对饱和电抗器电磁振动进行了计算分析。首先考虑磁各向异性和磁致伸缩效应,确立了电抗器磁机械弱耦合分析模型;其次对饱和电抗器样机实例模型进行了分析计算,并将计算结果与不考虑三维特性进行比较分析;最后对电抗器样机进行了振动测量实验,并将测试结果与分析结果进行对比分析,总结三维磁特性在提高计算分析样机电磁振动准确度的贡献。

挤压态6013-T4铝合金在动态冲击载荷下的变形行为及其微观机理 下载:60 浏览:413

叶拓1,2,3 吴远志1,3 刘安民1,3 唐徐2 李落星2 《材料科学研究》 2019年10期

摘要:
使用霍普金森压杆试验装置进行挤压态6013-T4铝合金的室温动态压缩实验,应变速率为1×103~3×103 s-1。结果表明,6013-T4铝合金在动态压缩过程中表现出明显的应变硬化和正应变速率敏感性;随着应变和应变速率的提高位错密度增大,在高应变速率和大应变量变形后试样的位错塞积显著。在相同的变形条件下0°方向试样的应力总是最高,而45°方向试样的应力最低。挤压态6013-T4合金的主要织构类型为{112}<111>和{110}<111>。对于{112}<111>织构,0°、45°和90°方向的最大施密特因子分别为0.27、0.49和0.41。对于{110}<111>织构,最大施密特因子分别为0.27、0.43和0.41。0°方向的施密特因子最小,使该方向的应力水平较高。在相同的应变速率和应变量条件下动态压缩变形时,0°方向试样的位错密度更高。在冲击件的材料选择和结构设计中有必要考虑材料的应变速率敏感性、力学性能各向异性以及微观组织的演变。

新时期针对非常规油气藏开发的研究分析 下载:189 浏览:1448

党旭 《天然气进展》 2023年9期

摘要:
随着常规油气的不断消耗,全球油气资源的勘探开发将不断转向非常规油气。我国非常规油气具有低孔低渗低压,地质条件复杂,多发育节理、裂缝,工程地质力学具有典型的非线性和各向异性等特征。通过调研国内外文献,从非常规油气的概念、成因及特点等方面阐述了非常规油气的勘探开发技术现状及非常规油气勘探开发的难点,并对非常规油气研究的发展趋势做出了展望。
[1/1]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