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无创呼吸机联合纳美芬治疗老年Ⅱ型呼吸衰竭疗效观察 下载:85 浏览:490

刘卫明 金同新 林燕梅 孙妙艳 林耀国 《诊断医学》 2019年1期

摘要:
目的分析无创呼吸机联合纳美芬在老年Ⅱ型呼吸衰竭患者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5月~2018年5月医院收治的老年Ⅱ型呼吸衰竭患者1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0例。两组均给予常规对症治疗措施,对照组采用无创呼吸机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入纳美芬。观察两组临床疗效,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血气指标的差异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临床疗效以及治疗后血气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无创呼吸机在老年Ⅱ型呼吸衰竭患者中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联合纳美芬有助于提高治疗效果,显著改善患者的血气指标,值得在临床中推广使用。

母乳联合碳酸氢钠口腔护理预防新生儿呼吸机相关肺炎的效果观察 下载:52 浏览:494

张学颖 张晓翠 何彩云 周坤鹏 《护理研究杂志》 2020年10期

摘要:
探讨母乳联合碳酸氢钠行口腔护理对预防新生儿呼吸机相关肺炎(VAP)的效果。方法:采用便利取样法选取经口气管插管进行有创机械通气的153例新生儿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76例和对照组77例。两组患儿均给予新生儿VAP集束化护理。观察组患儿口腔护理液为2.5%碳酸氢钠溶液和母乳。对照组患儿口腔护理液为2.5%碳酸氢钠溶液。均为1次/6小时。比较两组患儿VAP的相关情况。结果:机械通气48 h后,两组患儿气管内痰培养阳性病原菌主要是肺炎克雷伯菌、鲍曼不动杆菌、大肠埃希菌和铜绿假单胞菌。观察组发生VAP的平均时间晚于对照组,观察组VAP发生率、晚发性VAP发生率、机械通气时间、住院时间及住院费用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E-UAP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发生VAP的平均时间为上机后134(96,200) h,对照组为上机后87(57,120) h,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9)。结论:母乳联合碳酸氢钠行口腔护理可有效降低新生儿VAP发生率,缩短机械通气时间和住院时间,改善患儿不适体验,降低住院费用。

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呼吸机相关性肺炎预防策略的最佳证据总结 下载:14 浏览:360

单君1 吉云兰2 雷晓玲1 许惠芬3 王林华3 吴娟3 李静逸1 沈王琴1 2019年6期

摘要:
检索和分析预防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ethicillin-resistant Staphylococcus aureus,MRSA)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证据,并对最佳证据进行总结。方法通过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Cochrane循证医学数据库、BMJ-Clinical Evidence、BMJ-Best Practice、uptodate、JBI循证卫生保健国际合作中心图书馆、加拿大安大略护理学会网站、美国国立指南库、英国国家临床优化研究所、中国知网、维普、万方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数据库等,包括所有指南、证据总结、最佳实践信息册、专家共识、系统评价及原始研究。检索时段为建库至2018年6月。由3名研究者对文献质量进行评价,对符合质量标准的文献进行证据提取。结果最终纳入文献9篇,其中1篇中文文献,8篇英文文献;实验研究1篇,队列研究1篇,系统评价5篇,专家共识1篇,指南1篇。总结的最佳证据如下:15 ml 2%氯己定进行口腔冲洗,2次/d,直至患者出院;每日氯己定擦浴;患者入住ICU时及24 h内采集鼻和咽拭子进行MRSA主动筛查;对于鼻腔有MRSA定植的患者,采用莫匹罗星软膏鼻内涂抹;手卫生依从性高及有规范的感染控制措施的医疗机构,可考虑终止保护性隔离;医院环境与医疗设备的清洁和消毒。结论建议临床医护人员对ICU患者进行MRSA的主动筛查,对早期定植患者进行去定植处理,机械通气早期进行氯己定口腔冲洗,保持环境清洁,预防MRSA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

双水平呼吸机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临床护理疗效观察 下载:55 浏览:438

谭集凤 黄庚凤 李德清 《中国护理学报》 2018年8期

摘要:
探讨双水平呼吸机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临床护理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5月2017年5月本院收治的AECOPD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双水平呼吸机治疗,同时进行呼吸机使用前、使用中、使用后护理,观察治疗前后呼吸(RR)、心率(HR)、收缩压(SBP)和舒张压(DBP)变化,动脉血pH、氧分压(PaO2)、二氧化碳分压(PaCO2)和氧饱和度(SaO2)变化,观察辅助呼吸肌评分、急性生理和慢性健康状况Ⅱ(APACHEⅡ)评分和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评分)变化,统计治疗不良反应和不良情绪发生率。结果:治疗后,患者RR,HR,SBP和DBP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治疗后患者pH,PaO2和SaO2显著高于治疗前(P<0.05),治疗后PaCO2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结论:双水平呼吸机治疗AECOPD患者,并施行相应护理干预,可有效降低患者呼吸频率,改善动脉血气指标,减少不良反应和不良情绪的发生。

双水平呼吸机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临床护理疗效观察 下载:77 浏览:408

谭集凤 黄庚凤 李德清 《临床医学杂志》 2018年8期

摘要:
目的:探讨双水平呼吸机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临床护理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5月2017年5月本院收治的AECOPD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双水平呼吸机治疗,同时进行呼吸机使用前、使用中、使用后护理,观察治疗前后呼吸(RR)、心率(HR)、收缩压(SBP)和舒张压(DBP)变化,动脉血pH、氧分压(PaO2)、二氧化碳分压(PaCO2)和氧饱和度(SaO2)变化,观察辅助呼吸肌评分、急性生理和慢性健康状况Ⅱ(APACHEⅡ)评分和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评分)变化,统计治疗不良反应和不良情绪发生率。结果:治疗后,患者RR,HR,SBP和DBP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治疗后患者pH,PaO2和SaO2显著高于治疗前(P<0.05),治疗后PaCO2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结论:双水平呼吸机治疗AECOPD患者,并施行相应护理干预,可有效降低患者呼吸频率,改善动脉血气指标,减少不良反应和不良情绪的发生。

无创呼吸机在老年重症肺炎治疗效果及临床指标分析 下载:71 浏览:784

陈克鹏 《老龄研究进展》 2025年2期

摘要:
分析老年重症肺炎治疗中无创呼吸机的应用价值。方法:老年重症肺炎患者取样72例,纳入时间2017.03-2022.03,顺序编码分组,36例/组,入组者均接受常规吸氧治疗,研究组则在此基础上加用无创呼吸机治疗,比较肺功能指标、血气指标、炎症指标、总有效率,观察症状改善情况。结果:治疗后,研究组PEF(3.51±0.46)L/S,FEV1(2.90±0.42)L,FEV1/FVC(83.69±3.27)%,比参照组高,心率、血气指标更优,CRP、PCT、IL-6、IL-1β、TNF-α指标比参照组低,病灶吸收率比参照组高,症状改善情况优于参照组,总有效率100.00%,比参照组86.11%高,P<0.05。结论:老年重症肺炎治疗中应用无创呼吸机可优化疗效,改善患者肺功能、血气指标,促进病情转归,改善患者预后。

成人重症肺炎患者应用呼吸机支持治疗的临床疗效分析 下载:254 浏览:2669

潘相伟 《医学研究杂志》 2022年3期

摘要:
目的:探究和分析成人重症肺炎患者应用呼吸机支持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自2021年6月至2022年6月收治的40例成人重症肺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基础方案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基础方案联合呼吸机支持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动脉血氧分压(PaO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血氧饱和度(SaO2)等血气指标水平及治疗总有效率。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PaO2、PaCO2、SaO2等血气指标水平对比差异不显著,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PaO2、SaO2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PaCO2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成人重症肺炎患者应用呼吸机支持治疗的临床疗效显著,值得临床应用和推广。

研究ICU病房应用无创呼吸机治疗老年COPD并Ⅱ型呼吸衰竭的临床治疗效果 下载:228 浏览:2466

方念 《老龄研究进展》 2023年2期

摘要:
目的:研究ICU病房治疗老年COPD并Ⅱ型呼吸衰竭应用无创呼吸机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78例我院2018年5月至2020年3月间收治的老年COPD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作为分析对象,通过双盲法将其等分为两组,分别命名为试验组(n=39)及常规组(n=39),常规组患者实施常规药物治疗,在此基础上,试验组患者实施无创呼吸机治疗。对组间患者血气指标、临床治疗效果进行对比观察。结果:常规组临床治疗有效率相较于试验组明显更低,试验组的血气指标明显优于常规组,差异存在统计学分析意义(P<0.05)。结论:ICU病房治疗老年COPD并Ⅱ型呼吸衰竭应用无创呼吸机效果较好,能够有效改善患者血气指标,提升患者治疗效果,值得广泛应用。

观察心理护理联合中医护理干预在使用无创呼吸机治疗患者中的效果 下载:219 浏览:2237

金涛 《中医研究杂志》 2021年7期

摘要:
目的:分析心理护理联合中医护理干预在使用无创呼吸机治疗患者中的具体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21年2月-12月我院收治的60例无创呼吸机治疗患者为研究案例,结合不同护理方式分组,分别是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给予的是常规护理和心理护理联合中医护理干预形式,护理后分析结果。结果:分析和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焦虑评分情况,两组护理前的评分差异不明显,护理后观察组的SAS评分和SDS评分分别是40.36±0.17分和32.99±0.18分,数据分析可知,观察组优势明显。分析和对比两组患者依从性情况,观察组依从人数是28例,对照组依从人数是22例,换言之,观察组的依从几率高于对照组。分析和对比两组护理前后的PaCO2和PaO2指标,其中,观察组护理后的上诉指标分别是6.25±0.74和10.69±0.17,观察组优势明显。对照组的脱机时间是33.26±0.36d,观察组的脱机时间是17.56±0.36d,数据分析可知,观察组的优势明显,详细数据分析可知,观察组优势明显,数据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无创呼吸机治疗的患者实施心理护理联合中医护理干预方式,其优势明显,能最大程度的缓解临床不良反应,促进患者恢复,值得借鉴和实施。

无创呼吸机在急性左心衰竭患者急诊救治中的应用效果 下载:512 浏览:4928

张珣 《医学研究杂志》 2018年8期

摘要:
目的,研究无创呼吸机在急性左心衰竭患者急诊救治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2月—2018年2月收治的急性左心衰竭患者8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每组41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疗法进行救治,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采用无创呼吸机进行救治,比较两组患者救治效果,心力衰竭症状消失时间、心电图监测结果复常时间、临床治疗总时间,治疗前后相关检测指标〔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动脉血氧分压(PaO2)水平,对急诊救治方案及效果的满意度,观察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组救治总有效率为90.3%,高于对照组的68.3%(P<0.05)。治疗组心力衰竭症状消失时间、心电图监测结果复常时间、临床治疗总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PaCO2、PaO2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患者PaCO2水平低于对照组,PaO2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患者对救治方案及效果满意度为92.7%,高于对照组的75.6%(P<0.05)。结论无创呼吸机在急性左心衰竭患者急诊救治中的应用效果确切,可改善患者呼吸功能,缩短救治时间,减少不良反应。

集束化护理在预防早产儿呼吸机相关性肺炎中的效果分析 下载:165 浏览:1554

谷文岳 王芳(通讯作者) 《中国儿科杂志》 2024年11期

摘要:
集束化护理在预防早产儿呼吸机相关性肺炎中的效果分析。方法:本次研究从本院2021年1月-2022年4月收入的早产儿中随机抽取72例,按照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了对照组(常规护理)和观察组(集束化护理)两组,对比护理结果。结果:对比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感染发生率:观察组感染发生率3例(8.33%),对照组感染发生率10例(27.78%),(p<0.05);观察组无明显感染33例(91.67%),对照组无明显感染26例(72.22%),指标对比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对比临床指标:护理后观察组的RR、HR、PaCO2、PaO2结果更好,指标对比(p<0.05),有统计学意义。对比不良反应:观察组不良反应3例(8.33%),对照组不良反应10例(27.78%),指标对比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集束化护理措施可预防早产儿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感染率,护理后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护理结果十分理想,值得推广。

呼吸机与PS联合治疗对新生儿重症MAS患儿血气指标及氧合指数的影响 下载:211 浏览:2887

张盼 杨冬娟 《中国儿科杂志》 2023年8期

摘要:
对重症MAS患儿应用呼吸机与PS联合治疗的作用。方法:使用抽签法将80例重症MAS患儿分为两组进行实验,实验时间从2020年1月开始,到2023年1月结束,均确诊为重症MAS,共两组: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为呼吸机治疗方式,观察组为呼吸机与PS联合治疗。对比指标涉及血气指标、氧合指数、呼吸机参数、并发症发生率。结果:通过进行血气指标对比,患儿在进行治疗前血气指标十分不理想,在治疗后,观察组改善效果显著(P<0.05);对比两组患儿的并发症发生率,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较低(P<0.05);在患儿氧合指数上显示,治疗前的氧合指数较差,治疗后改善较明显的为观察组(P<0.05);进行呼吸机参数对比,观察组较优(P<0.05)。结论:对重症MAS患儿采用呼吸机与PS联合治疗对其血气指标等改善较为明显。

N-CPAP呼吸机在NICU中治疗早产儿肺透明膜病效果分析 下载:236 浏览:2569

徐雪梅 《中国儿科杂志》 2023年2期

摘要:
N-CPAP呼吸机在NICU中治疗早产儿肺透明膜病效果。方法:选择2022年1月-12月收治的早产儿肺透明膜病患儿120例为对象,随机数字表法分组,每组60例。对照组用常规机械通气,观察组用N-CPAP呼吸机通气。结果:观察组血气指标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95.0%与对照组93.33%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NICU中治疗早产儿肺透明膜病采用N-CPAP呼吸机的效果显著,可有效纠正患儿血气指标,并发症少。

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无创呼吸机治疗新生儿呼吸衰竭的有效率研究 下载:269 浏览:2254

卢宗会 《中国儿科杂志》 2022年12期

摘要:
分析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无创呼吸机治疗新生儿呼吸衰竭的有效率研究。方法:取我院2020年1月—2021年7月收治的呼吸衰竭新生儿70例作为研究对象,依照数字表法将这70例呼吸衰竭新生儿依次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5例呼吸衰竭新生儿,观察组采用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无创呼吸机治疗,对照组实施常规治疗,最后将两组呼吸衰竭新生儿的临床疗效情况和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比较。结果:采用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无创呼吸机治疗的观察组的有效人数为12(34.0%),显效人数为21(60.0%),无效人数为2(6.0%),总有效率为94.0%;采用常规治疗的对照组的有效人数为18(51.0%),显效人数为9(26.0%),无效人数为8(23.0%),总有效率为77.0%;观察组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两组之间有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根据研究表明发现,观察组的35例呼吸衰竭新生儿无并发症的有8例(23.0%),1~3个的有20例(57.0%),3个以上的有7例(20.0%),总发生率为77.0%,对照组的35例呼吸衰竭新生儿无并发症的有3例(9.0%),1~3个的有18例(51.0%),3个以上的有14例(40.0%),总发生率为91%,在采用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无创呼吸机治疗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采用常规治疗的对照组35例呼吸衰竭新生儿并发症发生率,两组之间有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无创呼吸机治疗能够有效改善呼吸衰竭新生儿呼吸困难的症状,恢复呼吸衰竭新生儿的呼吸功能,为呼吸衰竭新生儿带来益处,值得

新生儿无创呼吸机防治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效果及安全性分析 下载:222 浏览:2384

幸伶俐 胡琦(通讯作者) 《中国儿科杂志》 2022年10期

摘要:
分析高效的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通气治疗方案。方法 选取80例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患儿进行研究,根据不同治疗方案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行机械通气治疗,观察组采用无创呼吸机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氧疗时间、住院时间较对照组短,住院费用少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SaO2、PaO2较对照组高,PaO2较对照组低(p<0.05);观察组并发症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 无创呼吸机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症的效果理想,可有效缩短治疗时间,且并发症少,安全性值得肯定。

ICU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预防与护理实践 下载:103 浏览:1066

叶倩 《预防医学杂志》 2024年9期

摘要:
伴随着医疗科技的日新月异,呼吸机在重症监护室(ICU)内的应用已成为治愈危急病人的关键方法。不过,同时间并行,与呼吸机有关的肺炎(VAP)也变成了ICU患者常见的合发症之一,给他们带来了附加的困扰和医药债务。本文章主要探讨如何预防和看护VAP以便在ICU中减少其发作率。收集并整理已有文书资料进行全面分析后,并结合实际临床经历提出几个有效可行方案来预防和看护此类课题以供ICU看护职员参考寄望增进患者疗效及生活质量。

早期康复治疗对重症监护病房重型颅脑外伤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影响研究 下载:63 浏览:880

黄玉娟 《现代康复医学》 2025年5期

摘要:
目的:分析早期康复治疗对重症监护病房重型颅脑外伤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影响。方法:于2023年8月-2024年8月时间段内,选择62例我院重症监护病房接收的重型颅脑外伤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以入院时间为划分依据,划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通过对比两组患者相关性肺炎发生情况,获得研究结果。结果:根据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率低,发生例数为6例,发生率为19.35%,对照组发生例数为14例,发生率为45.16%,组间结果对比差异显著,P<0.05。研究组呼吸机通气时间与其他指标,显著优于对照组,组间结果对比差异显著,P<0.05。采取早期康复治疗的研究组,患者的感染指标结果显著优于对照组,组间结果差异显著,P<0.05。结论:对重型颅脑外伤患者,采取早期康复治疗方案进行治疗,对减少VAP(相关性肺炎)的发生,起到积极的作用,有利用促进患者痊愈,减轻患者接受治疗的经济压力,具有推广应用价值。

重症医学科护理中预防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策略与效果分析 下载:53 浏览:579

李静 郭新珍 韦柳珍 韦远涛 覃露霜 《预防医学杂志》 2025年2期

摘要:
目的:探讨重症医学科护理中预防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策略及其效果。方法:实验组实施综合预防措施,包括定期口腔护理、鼻饲饮食更换、声门下吸引、保持床单干燥等;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VAP的发生率、住院时间、死亡率等指标。结果:实验组患者VAP发生率为8%,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0%(P<0.05);实验组患者平均住院时间为(18±3)天,较对照组的(25±4)天明显缩短(P<0.05);实验组患者死亡率为6%,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5%(P<0.05)。结论:针对重症医学科患者的护理,采取综合预防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策略可有效降低VAP的发生率,缩短住院时间,降低死亡率,对提高医疗质量和患者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呼吸内科重症患者使用呼吸机停机时的护理研究进展 下载:20 浏览:428

杨雯娟 《医学研究前沿》 2025年1期

摘要:
呼吸内科重症患者无法进行正常呼吸,呼吸机可以帮助其保持稳定呼吸,使生命体征趋于稳定,是呼吸内科常用的工具。若患者接受呼吸机治疗后,其各项生命体征已经平稳,身体健康恢复到良好状态,此时,可以停用呼吸机。然而,呼吸内科重症患者长期依靠呼吸机进行呼吸,对其产生了依赖,所以,在停用呼吸机时,需要对患者进行相应的护理,减少患者的心理依赖,使其早日进行自主呼吸,确保顺利停用呼吸机。针对此问题,本文将围绕呼吸内科重症患者使用呼吸机停机时的护理展开综述,为呼吸内科工作提供更多临床依据。

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患儿在呼吸机辅助呼吸下采用俯卧位通气的效果评价 下载:368 浏览:3894

田园 《中国儿科杂志》 2021年3期

摘要:
探讨俯卧位下行呼吸机辅助通气在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抽取我院2018年10月至2019年8月收治的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患儿68例为研究对象,所有患儿均接受呼吸机辅助呼吸治疗,34例行仰卧位通气者作为对照组,34例行俯卧位通气者作为实验组,对比两组通气效果。结果:实验组治疗后PaO2、OI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患儿实施俯卧位呼吸机通气治疗,可有效改善氧合,纠正呼吸窘迫症状,值得推广。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