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黑龙江省农业现代化税收政策问题及对策研究 下载:93 浏览:487

​赵爽 《农业研究进展》 2019年6期

摘要: 农业现代化税收政策改革一直是党中央、国务院以及全国各地所重点关注的农业产业重大决策。目前我国正处于新农村建设关键期,各地都应该尽早发现自身所存在的农业现代化税收政策问题并确立未来发展方向。本文就以东北农业大省——黑龙江省为例,简单研究了该省的农业税收政策改革的必要性、现存问题与未来发展对策,希望以此促进本省农业现代化税收机制良性优化革新。

黑龙江省乡村振兴公共财政政策创新与展望 下载:86 浏览:453

李秉坤 王均宇 《农业研究进展》 2019年2期

摘要: "乡村振兴"战略是二十一世纪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大战略之一,也是未来"三农"政策的核心。乡村发展是黑龙江省作为农业大省要关注的重点问题,而财政政策的选择和施行贯穿了乡村发展的方方面面。文章首要分析了财政政策对于乡村发展的重要性,随后简述国家对于促进乡村发展实施的基本财政政策,对照国家的财政政策分析黑龙江省的特色财政政策,最后根据近些年黑龙江省财政政策的实施情况对未来黑龙江省财政政策的发展提出美好展望。

黄芪、苦参、皂角刺抗肝癌作用的比较研究 下载:87 浏览:497

张乔1 李静2 张琦3 崔闻宇4 王赫5 李廷利6 《中医研究杂志》 2020年2期

摘要: 目的:比较黄芪、苦参、皂角刺抗肝癌作用。方法:在小鼠体内构建H22肝癌细胞皮下移植瘤模型并进行评价;观察黄芪、苦参、皂角刺对H22肝癌细胞荷瘤小鼠的作用;最后进行体外实验计算各组的抑瘤率。结果:体质量结果显示,与模型组相比,黄芪高剂量组体质量增高(P<0.05)。皮下移植瘤体积结果显示,与模型组相比,苦参高剂量组和皂刺高剂量组皮下移植瘤体积显著减小(P<0.01)。胸腺指数结果显示,与模型组相比,黄芪高剂量组显著增高(P<0.01)。肝脏指数显示,与模型组相比,苦参、皂角刺高剂量组均有降低(P<0.05)。脾脏、心脏、肺脏、双肾的脏器指数显示,组间无统计学差异。瘤重结果显示,与模型组相比,苦参和皂角刺高、中剂量组平均瘤重显著降低(P<0.01),低于阳性药组。体外实验抑制率结果显示各高剂量组抑瘤率,苦参为51.89%、皂刺为46.21%、黄芪为26.89%。结论:黄芪、苦参与皂角刺均具有抗肝癌作用,苦参和皂角刺抗癌作用强于黄芪;三药均可改善荷瘤小鼠的胸腺指数等免疫功能指标,其中黄芪提高机体免疫功能尤为显著,强于苦参和皂角刺。

类叶牡丹果实超临界提取物成分分析及其抗菌活性研究 下载:91 浏览:477

朱丹丹 张午寅 程伟 刘莹 吕春艳 《中医研究杂志》 2020年2期

摘要: 目的:超临界提取黑龙江类叶牡丹果实中脂溶性性化学成分,GC-MS分析其组成,并对其进行抗菌活性研究。方法:应用超临界-CO2法提取类叶牡丹果实,采用气质联用(GC-MS)技术进行成分分析测定,对类叶牡丹果实超临界提取物采用微量二倍连续梯度稀释法测定最小抑菌浓度(MIC),平板转种法测定最小杀菌浓度(MBC)。结果:利用峰面积归一化法,共鉴定出了40个化学成分,相对百分含量占总离子流成分的94.24%,脂肪酸酯类占38.707%,其中甲酸异戊酯(isopentyl formate)相对含量最高,达到了22.536%,脂肪酸类化合物占36.88%,脂肪醇占8.005%,烷烃占5.51%,尚含醚、酮类、烯烃类、生物碱类和芳香族化合物。类叶牡丹果实超临界提取物对各菌株均有很好的抗菌活性。结论:类叶牡丹果实超临界-CO2提取的脂溶性成分脂肪酸酯和脂肪酸含量较高。本方法为类叶牡丹果实脂溶性成分的提取分析提供了一种选择,且提取物对4种菌株均有抑制和灭活作用。

双黄连口服液与颗粒剂微生物限度检查方法的研究 下载:80 浏览:495

​张乔1,2张琦2 李静2 姜德友1 孟云阁1 《中医研究杂志》 2018年8期

摘要: 研究双黄连口服液与颗粒剂的微生物限度检查方法。方法:分别采用常规倾注平皿法、培养基稀释法及薄膜过滤法进行双黄连口服液与颗粒剂的微生物限度检查方法学验证,并测定金黄色葡萄球菌等3种试验菌株的回收率。结果:双黄连口服液与颗粒剂均具有抑菌活性。采用常规倾注平皿法和培养基稀释法,试验菌株回收率低,不符合回收率要求,不能真实反映出供试液受污染的情况。薄膜过滤法试验菌株回收率显著高于培养基稀释法,符合回收率要求。结论:双黄连口服液与颗粒剂进行微生物限度检查应采取薄膜过滤法。

复方半边莲注射液对阿霉素肾病大鼠模型的药理学作用研究 下载:87 浏览:495

​孙嘉婧1刘勇1马岩2马伟1 《中医研究杂志》 2018年4期

摘要: 研究复方半边莲注射液对阿霉素肾病大鼠模型的相关药效学作用。方法:通过尾静脉一次性注射阿霉素构造48只SD雄性大鼠肾病模型,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阳性组和复方半边莲注射液低、中、高剂量组。对其进行尿液及血清的采集,并对相关指标进行分析。结果:高剂量组能显著降低尿液中尿蛋白含量,血液中血肌酐、尿素氮、总胆固醇、甘油三酯、总蛋白、血清蛋白与模型组相比均有明显改善,低、中剂量组相对效果不显著。结论:该复方注射液对有病理学改变的阿霉素肾病大鼠模型,在适宜药物剂量时,具有明确的治疗效果,为后续其在临床应用研究提供了理论基础。

体育赛事直播节目可版权化问题研究 下载:46 浏览:454

李海威 《中国体育科学》 2025年1期

摘要: 随着市场经济的迅速发展,体育文化产业的市场规模不断扩大。在这样的大环境下,体育赛事直播节目侵权案件也频繁的成为司法实践领域热议的话题,如比较具有代表性的“新浪诉天盈九州案”“央视诉暴风影音案”等体育赛事直播节目的侵权纠纷案件。对于体育赛事直播节目如何确立统一的独创性标准,在审判实务方面存在着很大的问题,比如在“新浪诉天盈九州案”中,一审法院认为体育赛事直播节目具有独创性,并认为体育赛事直播节目整个的拍摄过程及编辑、拍摄角度,以及精彩回放方式等,是和一般的录像制品有所不同的,所以应当以著作权法意义上的作品加以保护;但二审法院并没有采纳一审法院的观点,认为体育赛事直播节目的独创性并没有达到作品标准,认为体育赛事直播节目的创作过程是基于一致标准的,所呈现的个性化表达内容很少,所以应当认定为录像制品,并不认可体育赛事直播节目具备可版权性;再审法院的看法则又与二审法院出现了分歧,认为体育赛事直播节目超过了录像制品的认定范围,应当认定为视听作品。本案由一审法院到二审法院再到再审法院,有关体育赛事直播节目能否可版权化的问题产生了争议。我国《著作权法》未对独创性的标准给予明确的细致划分,这也就导致了学界和司法实务中目前对于体育赛事直播节目是否可以版权化的认定存在争议,导致了不同法院产生了同案不同判的司法乱象,这损害于司法公信力和良好营商环境的建立。所以,针对体育赛事直播节目是否可版权化而产生的争论亟需深入研究与处理。

家族企业内部会计控制现存问题研究 下载:77 浏览:772

刘芊羽 《会计研究杂志》 2025年4期

摘要: 家族企业是我国最为普遍存在的一种企业形态,它为我国的经济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然而在众多家族企业中,尤其是中小型家族企业,有些企业在内部控制制度的建立与实行方面并不完善,存在着诸多问题,这些问题严重损害了家族企业的利益,影响了企业发展。本文探究出国内家族企业普遍存在的问题,从公司的内部会计控制体系现状来分析其控制流程以及制度履行情况,针对国内家族企业的特点和所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几点改进意见,希望以此来为公司内部会计控制制度的建立与完善提供借鉴。

刑法中行为无价值和结果无价值讨论 下载:67 浏览:737

朱海龙 《争议解决研究》 2025年4期

摘要: 行为无价值论和结果无价值论,与其说是两种不同的刑法理论,不如说是两种价值观念。但是,我们更应该明晰的是,在刑法条文已经确定基础上,即使是价值观念有所不同,但是我们也没有办法在短时间内用二者之间的哪一种观念或是价值观去指导刑法条文的修改。对于两种理论研究的现实意义是,能在多大的程度上影响司法实践。在具体的司法裁判时,就算发条相同,但是根据不同的理论是会得出不一样的结论的,所以讨论两个理论那个更能贴和我们当今社会的价值,是具有很大的现实意义的。

刑法中行为无价值和结果无价值讨论 下载:66 浏览:768

周麟 《争议解决研究》 2025年4期

摘要: 行为无价值论和结果无价值论,与其说是两种不同的刑法理论,不如说是两种价值观念。但是,我们更应该明晰的是,在刑法条文已经确定基础上,即使是价值观念有所不同,但是我们也没有办法在短时间内用二者之间的哪一种观念或是价值观去指导刑法条文的修改。对于两种理论研究的现实意义是,能在多大的程度上影响司法实践。在具体的司法裁判时,就算发条相同,但是根据不同的理论是会得出不一样的结论的,所以讨论两个理论那个更能贴和我们当今社会的价值,是具有很大的现实意义的。

我国胎儿利益的民法保护 下载:79 浏览:985

严佳欣 《争议解决研究》 2024年8期

摘要: 原《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总则》(以下简称《民法总则》)第16条明确了胎儿利益保护的规定,但其所明示的涉及遗产继承、接受赠与的胎儿利益保护类型已不能满足现实生活中胎儿利益保护的扩张需求。同时,由于不同的法官对该条款的理解存在差异,司法实践中存在着大量同案不同判的现象。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以下简称《民法典》)第16条内容沿袭了《民法总则》第16条之规定,故在之后的实践适用中仍将囿于如上困境。基于此,应当明确胎儿的民事法律地位,扩大胎儿利益的保护范围,并及时出台相关的立法司法解释或操作办法,以期为现行《民法典》第16条的理解与适用有所助益。

文化创意产业视域下的高校艺术教育发展探究 下载:103 浏览:2056

上官明洁 《当代艺术》 2024年11期

摘要: 现阶段部分高校将艺术教育作为了后续的教育教学体系建设主要目标,并推动教育体制逐渐走向了完善化的发展以及建设进程。然而,由于在转型阶段出现了一定程度的问题与不足,所以为了保障学生未来发展阶段的稳定性,需要制定健全的教育方针,并在文化创意产业革新理念的指导下,打造多样化的教育形式,同时加强高校教育与艺术教育之间的紧密联系,在新型的文化产业的支撑下,为高校的艺术教育发展提供明确的指导方向,加强了高校艺术教育与文化创意活动的适应性,发挥出了艺术教育在文化产业当中的实用价值。

对我国反垄断法中行政垄断的研究 下载:83 浏览:1015

谭浪 《争议解决研究》 2024年3期

摘要: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经济活动对日常生活的影响日益加深,我国《反垄断法》对行政垄断有所规制,但仍存在缺陷。当前,我国行政垄断现象普遍,这些行为不仅损害了市场公平和资源配置,还导致市场调节机制受行政权力干预而失效。因此,本文从行政垄断的概念出发,深入研究反垄断法中的政府垄断问题,分析行政垄断的成因,进而提出了规制政府行政垄断实施路径。

预防原则在海洋环境保护中的适用 下载:78 浏览:759

张海博 《中国海洋学报》 2024年3期

摘要: 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科学和技术的飞速发展,极大地改变了人们生活的方式。与此同时,高科技对人类社会造成的危害也越来越明显,具体表现为:大气污染、全球气候变化、水体污染、土地的沙漠化和生物资源危机等。然而,受科技进步的限制,许多时候,我们无法判断人为因素和环境破坏之间的因果关系。但是,在人与环境之间,当科学发展到能够确凿地证实某种人类行为与环境的损害有因果关系时,这种环境的损害往往是不可避免的,甚至是不可逆转的。基于此,提出了预防原则。

地方立法中的公众参与问题研究 下载:117 浏览:1507

徐小雨 《中国法学研究》 2023年5期

摘要: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建设过程中,社会公众出现在地方立法动中的身影愈发频繁,立法要求具有科学性、民主性等特点。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民主立法”,为立法民主化提出了更高要求,深入研究地方立法中的公众参与问题,有助于厘清公众参与地方立法的法理基础,为公众有序、有力地参与地方立法提供方法论指导,解决当下实践中面临的问题。细化相关规定形成完善的公众参与制度,在现有规范基础上进一步切实保障公众实际参与地方立法,能更好促进地方立法充分体现民意,广泛集中民智,实现“法为民所立”的理想效果。

黑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智力成果的知识产权保护研究 下载:89 浏览:1341

潘悦 《争议解决研究》 2023年7期

摘要: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各族人民世代相传,并视为其文化遗产组成部分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以及与传统文化表现形式相关的实物和场所。在世代相传的过程中,传承人的智力成果是非遗传承的核心要素,其中传承人是非遗成果的创造者,传承人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中创新性的智力成果也为新时代非物质文化遗产注入灵魂。随着2023年黑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会议的召开,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的智力成果的知识产权保护方面几乎没有提及。因此,本文根据黑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智力成果知识产权保护的现状及面临的问题,提出对非遗传承人智力成果知识产权保护的完善建议,保障非遗传承人的合法权益,不能让传承人“寒了心”。以充分发挥非遗传承人的创造性精神,使黑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在传承中创新,在创新中传承。

行政调解:困境掣肘与优化路径 下载:98 浏览:1278

李言 《争议解决研究》 2023年6期

摘要: 随着社会矛盾纠纷呈多元化趋势发展及“诉讼中心主义”理念影响,导致案多人少,法院系统诉讼爆炸。此时,在厘清行政调解制度发展现状的前提下,作为多元化解纷机制的关键途径之一,其地位应该予以重视。但实践中,行政调解制度的运行存在诸多问题,主要包括缺失统一的规范体系、行政调解主体瑕疵以及行政调解范围不明。为了使行政调解发挥实效性,应该统一行政调解制度的规范体系、优化行政调解主体资格以及明晰行政调解范围。

营商法治环境评价的有效性之我见 下载:127 浏览:1773

冯铄 《争议解决研究》 2022年7期

摘要: 在大力推广优化营商环境的大氛围下,法治因素必不可少。随着我国各类评价体系的不断建立,推动社会各行各业蓬勃发展的营商法治环境评价也在逐步的推广。而评价结果的可接受度,也成为评价工作的关键性问题。本文试从营商法治环境评价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角度出发,来思考营商法治环境评价的有效性问题。

数字法学的本土化研究 下载:190 浏览:2517

李飞蝶 《中国法学研究》 2021年3期

摘要: 新文科背景下数字时代的兴起给法学领域带来新的发展机遇,一系列数字概念的出现刺激了法学领域的变革。数字法学概念的提出引起无数学者讨论。数字法学不是现代法学的理论增补,也不是现代法学的新兴分支,而是现代法学适应数字时代变革发展的转型升级,是对现代法学的理论重建。其本身的特征与局限确定了数字法学的发展必然是一个系统性工程。数字法学发展的定位以及研究路径引起广泛学者的探讨,而如何在中国法治现状以及现代法学基础上探索出适合中国特色的数字法治模式更是研究的重中之重。

浅析经济法下专利侵权保护制度 下载:123 浏览:1256

宋一晨 《中国经济》 2024年3期

摘要: 创新是我国的新发展战略内容之一,而知识产权的发展又是创新战略的要求之一。在对于我们国家的知识产权司法案件进行分析后,发现存在较多专利侵权案件,存在取证困难、权属不明确、专利权侵权依法不正当竞争现象频发等问题,亟待解决。研究我国关于专利权侵权保护制度立法现状后,同时对于美国和德国的专利侵权保护制度的内容进行了分析借鉴。鉴于此,有必要通过充分发挥立法和司法保护功能、利用数字信息技术明确权利主体、健全专利权大数据管理机制、司法解释完善专利侵权惩罚性赔偿适用标准和明确专利权侵权损害赔偿的数额限度的措施来对专利侵权行为进行制约,保障合法权利人的利益,维护社会公平秩序,激发创新活力,推动经济的高质量发展。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