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浅谈蚯蚓养殖在农业有机废弃物资源化中的利用现状及展望 下载:38 浏览:430

张亚波 李劲彬 《农业研究进展》 2025年2期

摘要:
我国作为农业生产大国,每年有大量的农业废弃物产生,农业废弃物的处理需求极大。本文从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角度出发,浅述了当前蚯蚓及蚯蚓粪在不同领域的应用现状,同时对蚯蚓养殖技术及农业有机废弃物资源化再利用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行浅析,以期为我国现代化农业和蚯蚓养殖业发展助力。

遥感技术在农业应用中的进展 下载:115 浏览:1195

崔国屹1 刘思琪2 彭飚3 《农业研究进展》 2023年5期

摘要:
农业是遥感技术应用的主要领域。本文总结了近年遥感在农业应用方面的研究进展。包括农业遥感数据获取、农作物的遥感分类和识别、农作物的病虫害动态监测、农业灾害的监测与预报4个方面。分析了遥感技术在农业应用上的发展趋势。

沸石在土壤改良中的应用研究 下载:75 浏览:876

徐艳 李俭 《土壤研究》 2025年3期

摘要:
沸石在农业生产中可作为一种土壤改良剂,沼液中富含优质有机肥料,利用沸石吸附特性,将沼液中有效营养物质全面吸收并用作土壤改良,可谓一举多得。本文通过文献调研,综述沸石结构特性,对沼液营养物的吸附现状及其对土壤的改良机制,以期为沸石基沼肥在土壤改良方面的应用提供依据。

不同施肥方式对土壤肥料利用率的影响比较 下载:166 浏览:1724

汪晓霞 董超 《土壤研究》 2024年8期

摘要:
土壤肥料的利用率是农业生产中的关键因素,直接影响作物的产量和质量。施肥方式的选择对肥料的有效利用具有重要意义。传统施肥方式往往采用均匀撒施或深施,这些方法虽然操作简便,但可能导致肥料的过量使用和养分的不均衡分布,从而降低肥料的利用率。随着农业技术的发展,精准施肥、缓释肥等新型施肥技术逐渐被采用,这些技术能够根据土壤特性和作物需求精确控制肥料的施用量和释放速度,提高肥料的利用效率。比较不同施肥方式对土壤肥料利用率的影响,对于优化施肥策略、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具有重要价值。

探析道路桥梁隧道软土地基处理 下载:171 浏览:1764

张志远 《土壤研究》 2024年5期

摘要:
在道路桥梁隧道等施工过程中,常遇到以粘性土、粉质土为主的软土地层,其中粉质粘土含量高,所占比例大,由于没有很好的承载能力和渗透性,因此,软土地基将会对整体的地质构造产生不利的影响。在工程建设中,若遇软土土层,应特别注意其加固措施,以免对工程产生不利影响,严重时会导致工程的安全事故。为此,需要施工单位采取有针对性的施工方法,以达到对软土地基进行有效的加固,从而保证施工的质量。

图像隐写分析技术研究进展 下载:419 浏览:3463

石磊1,2,3,4 《光电子进展》 2022年10期

摘要:
信息隐写技术是指将密文隐藏于常规且和密文不相关的普通数据中传输的一种技术。信息隐写技术在古代即有所使用,如藏头诗、隐写墨水和报纸码等。如今,借助于多媒体技术的发展,这种信息隐写技术在安全通信领域重新迸发生机。随着互联网以及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政府、企业以及个人越来越依赖图像、语音等多媒体形式进行消息的获取和传递,而隐写技术能够将密文嵌入普通信息传递却不被发觉,这就使得公共信道可能沦为不法信息传递的通道,为夯实通信安全基础,封堵秘密通信的漏洞,公共信道的隐写分析技术研究显得颇为重要。随着隐写分析技术的深入研究,算法提取的特征越来越复杂,其维度也越来越高,导致计算复杂度不断升高,对算力要求也越来越高。同时,因为JPEG图像数据广泛应用于网络传输过程,所以面向于图像信息和语音信息的隐写分析技术在实现网络安全和通信安全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基于榆林黄土高原丘陵沟壑水土保持区的山水林田湖草系统修复与治理研究 下载:49 浏览:543

庞喆1 蒋红丽1 王启龙2 《水土保持与应用》 2025年2期

摘要:
榆林市是国家定位的高端能源化工基地,长期以来受高强度的矿产开采、水资源超采、国土开发等因素影响,导致榆林地区生态系统破坏严重,历史遗留问题多,为推进榆林地区山水林田湖草系统修复与治理,本文依据陕西省确定的国土空间生态修复分区,针对榆林黄土高原丘陵沟壑水土保持区,结合榆林地区山水林田湖草系统修复治理理念,分析该地区的特点、现状及存在问题,提出合理措施建议,为榆林该地区山水林田湖草系统修复与治理研究奠定基础。

关于国土空间规划背景下农村土地规划策略探究 下载:60 浏览:593

刘风 《中国土壤》 2024年12期

摘要:
进入新时期以来,我国经济发展迅速,城市化进程加快。与此同时,国土空间规划也逐步提上了日程。农村土地规划涉及环境、耕地、土地供求等诸多问题,对农村经济的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在国土空间规划背景下,如何对土地进行有效管理,推动乡村建设,已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这关系到农村民生问题,关系到我国农业发展和农村可持续发展。为此,必须对农村土地规划管理给予足够的重视。

促进土地工程科技创新,推动土地工程产业发展 下载:271 浏览:2877

蔡亚希 《土壤研究》 2023年10期

摘要:
土地工程科技是促进土地工程创新与产业化进程的核心驱动力。面对土地市场化的明确导向,为保障土地工程产业持续、稳定、快速发展,加快土地工程科技的研发、应用和创新,已成为该领域的核心关注点。本研究提出应加快土地工程科技成果向实用化转化进程提升其应用效能,并加大对土地工程科技人才培养的扶持力度,因此,为土地工程科技的持续创新和产业化发展构建科技和管理上的坚实支撑。

地质建模方面三维GIS应用的研究进展 下载:248 浏览:1399

张庭瑜 石磊 夏利恒 《建模与系统仿真》 2023年7期

摘要:
传统的二维GIS只是把高程作为地理要素的属性而并没有高程坐标,因此随着社会科技的发展,在很多领域遇到了瓶颈。当前的三维GIS由于其有着强大的地理空间对象建模和空间分析能力,在地质领域、采矿、环境、测量、生物等方面都有着不错的应用。主要分析了近年来,GIS基于钻孔数据在地质空间及可视化方面的成果和应用,回顾GIS的发展历程,重点介绍了三维GIS在当前所研究和探索的技术问题及发展趋势,指出当前研究所存在的问题并且做出分析展望。

国土空间规划中的土地利用优化与布局研究 下载:258 浏览:2883

崔国屹 《土壤研究》 2023年9期

摘要:
国土空间规划是指对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土地资源进行科学合理的规划与布局,以实现国土空间整体均衡发展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土地利用优化作为国土空间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通过科学规划和有效管理,提高土地利用效益和经济效益,促进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本文将对国土空间规划中的土地利用优化与布局进行深入探讨,以期为相关实践提供理论支持。

有机污染物对土壤润湿特性的影响 下载:264 浏览:2780

魏样 张钊熔 《土壤研究》 2023年9期

摘要:
文章简述了土壤润湿性的基本概念,分析了土壤斥水性产生的原因,同时归纳总结了土壤润湿性的基本测定方法。概述了有机污染土壤在不同的润湿性测定方法条件下,不同类型污染物对润湿性的影响程度,结果显示以石油为代表的有机污染物均会降低土壤的润湿性,使土壤产生不同程度的斥水性。学者们针对土壤润湿性开展了较多的研究,但是也存在一定的缺陷和不足,需要在有机污染土壤润湿性产生的机理、润湿性与土壤水力学性质之间的相关关系等方面继续开展探讨研究,从而为污染土壤的修复利用提供理论依据。

土地工程科技:内涵、特点与研究对象 下载:103 浏览:805

荣懿 罗玉虎 刘哲 《中国土壤》 2024年3期

摘要:
土地工程是运用工程手段解决土地问题,把未利用土地变为可利用土地或把已利用土地进行高效利用,能动协调人地关系和谐发展的过程。土地工程能够合理分配土地资源和组织土地利用,从宏观到微观,从全局到局部,保持较为合理的土地利用结构,以获得最大的功能效益。土地工程的核心任务是增加土地利用范围、提高土地生产力。文章提出了土地工程的含义,并浅析了土地工程的特点、研究对象和研究方向,在强调土地工程重要性的同时推动土地工程学科、技术体系的发展建设。

不同施肥方案对猕猴桃土壤地力和果实质量的影响 下载:273 浏览:2813

茁优 叶胜兰 《土壤研究》 2023年6期

摘要:
本研究旨在探讨不同有机肥占比施肥对猕猴桃土壤地力和果实质量的影响。通过分析土壤理化性质、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以及果实产量和品质的变化,揭示有机肥施用比例对猕猴桃生长和果实质量的调控机制。研究结果表明,适当增加有机肥占比能够显著改善土壤地力,提高果实产量和品质,为猕猴桃种植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土壤性质空间变异性研究方法综述 下载:151 浏览:1461

张钊熔 石海兰 《中国土壤》 2023年8期

摘要:
土壤性质空间变异性是自然和人为活动的共同结果,研究土壤空间变异性对土地土地资源利用、农业技术研发和土壤生态质量评价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文献法阐述了土壤性质空间变异性研究的主要方法,旨在综合现有研究成果并对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植物联合修复土壤重金属污染的研究进展 下载:294 浏览:3017

张庭瑜 石磊 夏利恒 《土壤研究》 2022年12期

摘要:
在工农业高速发展的现代,土壤重金属污染问题已成为全世界强烈关切的环保问题,寻找一种具有对环境友好,可以就地修复,成本低等优点的新型土壤修复技术尤为重要。由于植物联合修复技术具有低污染、价格低廉、操作简便等优势,已成为重金属环境污染土壤修复领域的研发热点。相较于单一植物修复技术,植物联合修复重金属技术是一条较为合理的生态恢复路线。从植物-微生物、植物-电动、植物-纳米材料、植物-化学药剂等方面介绍了植物联合修复技术的研究进展;总结了植物联合修复技术中各修复技术的优缺点及实际应用,并对该技术的研究方向提出了展望。

土地利用转型与土地资源管理策略分析 下载:294 浏览:3061

张庭瑜 夏利恒 石磊 《土壤研究》 2022年12期

摘要:
随着城市化建设的快速发展,城市范围内可开发利用的土地资源面积不断减少,如何满足日益增涨的使用需求,实现城市土地利用与管理工作的协调发展,是当前亟待思考的一个问题。应与国家的发展结合,通过土地资源管理,实现长期发展规划及土地资源效益的最大化。对于土地利用的探讨持续深入,采用科学土地利用转型策略和资源管理措施,可以提高土地利用率。针对现代土地资源浪费问题,对土地利用转型与土地资源管理之间的关系进行了解,并提出相互协调的发展策略,有助于土地利用率与管理水平对提高。

矿山土地复垦分析 下载:296 浏览:3044

王娜 陈微微 《土壤研究》 2022年11期

摘要:
矿山生产活动通常对当地的生态系统造成严重破坏,引发地裂缝和地面塌陷等问题,从而改变了原有的地形和地貌景观。为了修复矿区的生态环境,恢复植被覆盖,以及恢复地质环境系统的功能,必须采取一系列有针对性的措施,以抵消矿山活动对当地生态系统的不利影响。这些措施包括拆除建筑物、清除煤矸石、填充地裂缝等。通过这些步骤,可以恢复原有的生态系统,确保植被重新生长,减少水土流失,并改善生态环境。这一过程是实现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核心路径,因为它有助于平衡自然资源开采和生态保护的需求。文章将重点分析与矿山恢复治理和土地复垦工作相关的策略和方法。

遥感信息提取在农业土地利用中的研究进展 下载:297 浏览:3048

张庭瑜 夏利恒 石磊 《土壤研究》 2022年11期

摘要:
农业用地占到全球土地面积近一半,农业土地利用变化直接影响到粮食安全、水安全、生态安全和气候变化。遥感已经成为土地利用信息获取的重要手段,近年来中分辨率遥感卫星如Landsat、Sentinel以及中国高分卫星等的免费开放,为国内外农业土地利用信息提取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取得了一系列重要研究进展。本文从耕地分布、作物类型识别、农业种植制度以及农业土地管理4个角度分析了土地利用信息提取的最新研究进展。结果发现:耕地分布产品已经由过去的粗分辨率提升到10~30m,耕地现状数据较为丰富,但挖掘遥感数据实现耕地变化历史回溯的能力有待加强;作物分类方面多采用地面调查数据和卫星遥感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在北美和欧洲得到了业务化运行,但对作物种植面积早期监测的能力有待加强;基于遥感的农业种植制度信息获取(如撂荒)研究多集中在东欧等地区,在中国由于经济和政策因素导致的撂荒、轮作、休耕等现象也十分普遍,但具有针对性的遥感监测研究目前还相对缺乏;

植物联合修复土壤重金属污染的研究进展 下载:304 浏览:3143

张庭瑜 石磊 夏利恒 《土壤研究》 2022年6期

摘要:
在工农业高速发展的现代,土壤重金属污染问题已成为全世界强烈关切的环保问题,寻找一种具有对环境友好,可以就地修复,成本低等优点的新型土壤修复技术尤为重要。由于植物联合修复技术具有低污染、价格低廉、操作简便等优势,已成为重金属环境污染土壤修复领域的研发热点。相较于单一植物修复技术,植物联合修复重金属技术是一条较为合理的生态恢复路线。从植物-微生物、植物-电动、植物-纳米材料、植物-化学药剂等方面介绍了植物联合修复技术的研究进展;总结了植物联合修复技术中各修复技术的优缺点及实际应用,并对该技术的研究方向提出了展望。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