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正确评价排砂采油射流泵井百米吨液耗电及系统效率 下载:29 浏览:288

冷仁春1 刘振浩2 冷冰3 《中国石油工业》 2018年4期

摘要:
用折算百米吨液耗电及折算系统效率来评价排砂采油射流泵井百米吨液耗电及系统效率的方法,推导出了其计算公式。油层排砂后,表皮系数降到一个绝对值较大的负值,作为油藏驱动力的生产压差减小,动液面升高。射流泵排砂采油往往不但降低了生产压差,而且产量也会增大。油藏驱动效率的增大相当于降低了传统意义上的百米吨液耗电,增加了传统意义上的系统效率。对于排砂采油,排砂前污染越严重以及排砂后表皮系数负值越大,折算系统效率越高。给出了胜利油田郑408-8井经过不排砂有杆泵开采及后来的排砂采油射流泵开采的实例。该井折算百米吨液耗电为7.97KW·h/(100m·t),折算系统效率为30.18%。这两个数据都与不排砂的有杆泵井处于同一数量级。

杭锦旗地区锦72井区盒1段沉积特征 下载:72 浏览:460

曹桐生 《天然气进展》 2019年12期

摘要:
为了明确鄂尔多斯盆地北缘杭锦旗地区锦72井区下二叠统下石盒子组沉积特征及展布规律,以主力气藏盒1段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岩心、粒度、测井、录井等资料,归纳出7种岩相类型和岩相组合,总结出5种典型测井相和4种典型测井相组合,进行了沉积微相判别,建立了研究区盒1段纵向沉积序列,刻画了沉积相平面展布,并总结形成了研究区辫状河沉积模式。研究结果表明:①锦72井区盒1段靠近物源区,沉积物以牵引流为主,发育大套厚层块状层理砂岩相和含砾粗砂岩相,判别沉积环境为冲积平原辫状河沉积;②可识别出心滩、辫流水道及河漫沉积3种沉积微相类型,优质储层主要形成于心滩微相中,该类沉积微相具有沉积物粒度粗、测井曲线显示为光滑箱型的特征,多套叠合的岩性圈闭砂砾岩构成的叠置心滩为最有利的勘探目标。该研究成果对确定研究区天然气有利靶区具有指导作用。

青藏高原东部河湖相沉积中的软沉积物变形的主要成因类型及其特征 下载:65 浏览:504

钟宁1,2 蒋汉朝3 李海兵2 徐红艳3 黄小龙1 《地球科学探索》 2020年1期

摘要:
软沉积物变形构造的成因和触发机制是灾变沉积学的一个热点问题。除地震成因外,非地震成因也能够导致软沉积物变形。因此,区分地震成因与非地震成因的软沉积物变形构造是理解其变形过程和地质事件的关键。论文重点讨论了青藏高原东部河湖相沉积中地震成因和非地震成因(暴雨与河流冲刷、风暴浪、洪水、重力碎屑流、崩塌滑坡、落石沉陷、冻融作用等)的软沉积物变形构造,并对其形成特征、环境意义和区别标志作了初步的归纳和分析。此外,对同震的软沉积物变形构造与震后相关的沉积构造关系进行了讨论。初步认为地震成因的软沉积物变形构造,是一种层间的,变形尺度较小(一般为厘米级)的变形构造,并具有侧向连续性和垂向重复性,变形强弱和频率与之到断层的距离存在明显相关性。对青藏高原东部软沉积物变形的成因进行区分,有助于为正确认识该区的地震灾害类型和致灾机理提供重要的基础资料,也可为更全面地认识该区的古地震事件提供新的依据。

辽东湾表层沉积物的重金属污染特征与质量评价 下载:74 浏览:353

蓝先洪1,2 孟祥君1,2 梅西1,2 徐扬1,2 黄龙1,2 陈珊珊1,2 《海洋研究》 2020年2期

摘要:
本文研究了辽东湾表层沉积物中重金属的分布及污染特征,评价其生态风险及环境质量。对辽东湾表层沉积物8种重金属(As、Cu、Cd、Cr、Hg、Ni、Pb、Zn)的空间分布进行了研究,采用Hankanson法和Igeo(地累积指数)分析了该海域重金属潜在生态风险,并评价了该海域的环境质量。在辽东湾葫芦岛附近海域、西南部六股河口东南部海域以及西部近岸海域表层沉积物中As、Cu、Cd、Cr、Hg、Ni、Pb和Zn含量偏高。地累积指数法及生态风险指数法对重金属污染程度评价结果一致,辽东湾生态环境具有潜在危害的重金属主要是Cd、Hg和As,8种重金属潜在生态风险系数由高到低依次为Cd、Hg、Cu、Pb、As、Zn、Ni和Cr,各站位重金属综合潜在生态风险指数均大于150,生态风险总体上处于中等生态风险等级。Cd和Hg是该海域沉积物重金属中主要污染物,局部区域达到中、中-强污染程度。环境质量评价表明,辽东湾表层沉积物重金属引发有害生物效应的可能性不大,但Cd和Hg显著富集,应予以重视。

底栖有孔虫壳貌微观特征对海域低氧及酸化环境指示的研究进展 下载:73 浏览:364

王飞飞1,2,3 于志刚1 刘健2 许博超1 宫少军4 《海洋研究》 2018年4期

摘要:
受人类活动和全球变化的影响,河口和近海海域的低氧以及酸化等环境问题日益突出,近年来已成为科学研究的热点问题并受到社会广泛关注。本文通过梳理底栖有孔虫壳貌微观特征对海域低氧及酸化环境指示的研究现状,总结了壳体特征(壳径和壳重)、壳孔特征(密度、孔径、形态)、壳饰(牙突、瘤状物、脐翼)、壳面溶蚀及壳体重新钙化所引起的房室畸变等指标应用的理论基础和方法技术,并分析了影响结果的各种干扰因素,指出了在研究中若干需要注意的问题和研究方向,提出了一些具有可操作性的建议,为更好地将其应用于近岸海域低氧和酸化环境的研究中并推进至地质历史时期此类古环境的演化研究提供参考。

基于地质建模的水平井微构造图绘制方法 下载:138 浏览:875

张冬旭 《建模与系统仿真》 2024年10期

摘要:
微构造图是水平井设计的关键图件之一。为提高其绘制的质量和效率,本文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和方法,通过软件优势功能组合,解决了实际工作中可能遇到的一般问题,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威海南部近岸泥质区晚更新世以来的重矿物组合特征及对物源的指示 下载:66 浏览:328

刘金庆1,2 宋红瑛3 印萍1,2 张勇1,2 曹志敏4 《海洋研究》 2018年1期

摘要:
对威海南部近岸泥质区WHZK01孔(孔深25.1m)岩心开展重矿物分析,结果表明,WHZK01孔主要以普通角闪石(22.1%)、磁铁矿(20.0%)和绿帘石(17.7%)为主,晚更新世以来自下而上可分为3个矿物组合带。氧同位素3期晚期河流相沉积(DU3)主要矿物组合为普通角闪石-绿帘石。末次冰后期河漫滩-河口湾相沉积(DU2)主要矿物组合为普通角闪石-绿帘石-钛铁矿-褐铁矿。全新世滨-浅海相沉积(DU1)主要矿物组合为磁铁矿-绿帘石-片状矿物-自生黄铁矿。重矿物物源判别表明,DU3和DU2层沉积物主要来自山东半岛南部沿岸河流输入。DU1层沉积物主要来自沿岸流输运的大量黄河细粒物质,沿岸河流物质和岛屿侵蚀物也有少量贡献。

仪器录井技术在石油钻井中的应用分析 下载:84 浏览:845

邵志加 《中国仪器》 2024年5期

摘要:
在能源产业的核心进程中,石油钻井扮演着关键角色,其操作的精湛度与安全性对资源开采的整体效能和经济潜力具有决定性影响。伴随着科技的日新月异,特别是仪器录井技术这一前沿创新,已经在石油钻井的实践中占据了显著地位并日益凸显其价值。仪器录井技术在石油钻井中的应用是多方面的,本文主要对仪器录井技术在石油钻井中的应用内容进行了详细概述。

金属矿床深部找矿中的地质研究重点分析 下载:173 浏览:1960

李成 《地球科学探索》 2024年3期

摘要:
金属矿床的深部找矿是矿产资源开发中的重要课题。本文通过对地质研究的重点分析,探讨了金属矿床深部找矿的关键问题。首先,深入研究矿床形成机制和成矿规律,以揭示深部矿化体的分布特征。其次,结合地球物理、地球化学等多学科方法,深入探测矿床的地下构造和矿体延伸情况。同时,注重研究矿床的遗传类型和物质来源,以提高找矿效果。最后,借助现代技术手段,如遥感、地球观测等,加强对矿床的综合解译和预测。本文的研究结果将为金属矿床深部找矿提供科学依据和指导。

达尔其低幅度油藏效益开发对策研究及应用 下载:173 浏览:1886

刘秀珍 侯平舒 白亮 刘阿超 伍文婷 魏超 刘鑫 《地球科学探索》 2023年10期

摘要:
达尔其油藏属于常压中孔中低渗低幅度小断块边水油藏。产量递减快、采出程度低、开发和经济效益指标恶化、开发经营困难。我们立足油藏实际及开发阶段性,以地质研究为基础,开展效益开发对策、提高水驱开发技术、低成本工艺配套技术、精细管理对策研究,加强成果转化及应用,增加产能规模,提高开发效益,为低幅度断块油藏效益开发探索新途径。

渤南洼陷页岩油地质研究现状与勘探开发建议 下载:197 浏览:1710

李磊 高源青 陶洁 桑丛雨 刘一粟 《地球科学探索》 2023年5期

摘要:
济阳坳陷渤南洼陷页岩油资源丰富,加强地质研究对页岩油勘探开发具有指导意义。通过对该区页岩油的储层甜点标准、页岩油的有效储集空间、页岩油富集主控因素多方面地质研究现状进行阐述,提出首选“夹层型”轻油质页岩油区域、采用水平井结合水力压裂方式开发、试验二氧化碳吞吐增产提采技术多项勘探开发建议。认为该地区的页岩油勘探开发具有良好前景。

现河庄油田地质综合研究 下载:139 浏览:1581

范晶晶 《地球科学探索》 2023年4期

摘要:
现河庄油田位于山东省东营市东营区,构造上位于东营凹陷中央隆起带西南段,为一向西南方向倾没的鼻状构造。其东北、西南与东辛油田、牛庄油田相邻,西北、西南分别与郝家油田、史南油田相连。

探究油气田开发中的油藏工程地质问题 下载:510 浏览:3287

托合尼亚孜·马木提 刘中国 《天然气进展》 2021年1期

摘要:
油气田是石油开采的重要空间场所,随着工业经济的日益发展,对石油能源的需求量越来越增加,油气田开发问题也越发显得尤为重要。对于油气田开发来说,由于受到所在区域的气温环境和地质条件等因素的影响,存在着油藏工程地质问题,这些问题会引发地质体沉降和地震活动等问题,从而对开发进度和开发质量效果产生影响,在严重情况下,还会引发工程事故,造成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因此为了解决这些问题,确保开采工作的正常开展,避免安全事故和经济损失问题的发生,需要对相关地质问题展开深入的研究分析。

石油测井技术在油藏描述中的应用研究 下载:98 浏览:1055

胡睿 《中国石油工业》 2024年9期

摘要:
在中国的油气资源勘探领域,随着勘探活动的不断深入,目标逐渐转向那些更为隐蔽且地质构造复杂的区域。这一战略调整不但显著提升勘探工作的挑战性,也对在未知条件下进行地层研究的技术提出更高要求。目前,对储层精细化描述、油气层迅速识别以及油藏综合评估的标准普遍提高,传统方法已逐渐显得不再适用。因此,本文将深入探讨石油测井技术在油藏描述中的应用策略。

石油地质研究中的特征与规律 下载:210 浏览:2244

李涛 《石油科学研究》 2023年8期

摘要:
石油作为一种能源材料,在全球范围内有着非常广泛的应用。社会和人民生活对石油的依赖程度很高。因此,石油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全世界都在开采石油。在地球多年的积累和沉积过程中,地下油气藏的位置会有一些特征性的反应和规律,这是石油勘探的一个重要规律。因此,有必要加强石油地质研究,为今后合理利用和开发做好基础准备。

矿井地质工程地质研究 下载:266 浏览:2878

汤凯凯 《矿山工程与技术》 2022年5期

摘要:
随着社会资源的逐步减少,我国煤矿矿井产业发展也引起很多人的关注,尤其是在地质工程研究方面显得尤为重要,在矿井工作中具有重要意义。自从08年实践开始,将地质研究工作成为新的研究项目,不仅保障人员生命和财产,还会降低产业经济损失,推动其工作更加稳定。本文重点介绍矿井地质工作,了解矿井地质类型以及特点,研究其工作的注意事项,为做好充防范措施提供有效帮助。

甘肃文县阳山金矿区阳山矿段找矿方向浅析 下载:299 浏览:2888

谢杰桥 《矿山工程与技术》 2021年10期

摘要:
甘肃文县阳山金矿区位于陕甘川交界地带,在大地构造位置上属西秦岭南亚带,矿床产于中泥盆统三河口组浅变质岩地层中,受文县弧形构造控制。成矿与区域上三叠纪末期—侏罗纪早期的构造、岩浆活动关系密切。矿床受地层、构造及岩浆活动共同控制。经过20年的勘查工作,阳山金矿带已完成安坝、葛条湾、阳山、高楼山等六个矿段的勘查工作,形成一条近似20km长的成矿带。虽然阳山金矿已取得重大找矿突破,但外围找矿一直成效不大,葛条湾勘查工作结束后,阳山金矿面临将新一轮找矿瓶颈。本文详细总结阳山金矿地质特征和找矿勘查标志,以此建立阳山金矿地质、地球物理、地球化学找矿综合模型。综合分析认为,阳山金矿依然具有良好的找矿前景,阳山矿段观音坝一带具备较大找矿潜力。
[1/1]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