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土木工程桩基设计与应用分析 下载:124 浏览:1060

张莹莹 《中国土木工程》 2025年4期

摘要: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对建筑的需求日益增加,在工程建设中,桩基的设计要求也随之提高。桩基础是土木工程的地基,它是整个施工过程中不可替代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桩的稳定不仅关系到施工的整体安全,同时也关系到施工成本。因此,国内许多有关技术人员和学者对桩基础的设计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并对其在实际工程中的运用进行了严格的审查。文章简要讨论了土木工程桩基础的设计和应用,着重阐述了桩基础质量问题的重要性,为有关单位提供借鉴。

土木工程施工中桩基础施工技术 下载:152 浏览:2044

《中国土木工程》 2025年4期

摘要:
经济的快速发展,加快了土地资源的使用,大家也开始讨论怎样高效的利用土地资源,能想到的最好的办法就是建筑高层化,而目前高层建筑也成为了大部分城市的主要建筑部分。要想保证高层建筑的安全性,高层建筑的施工技术就尤为重要,施工团队要十分重视桩基础施工技术的监控与应用,“万丈高楼平地起”,只有保证基础是扎实的、牢固的,才能提高高层建筑的安全性和使用年限。

基础前沿交叉领域2019年进展与趋势 下载:19 浏览:191

刘小平2 吕凤先1 《中国科学研究》 2020年9期

摘要:
基础前沿研究具有重要战略意义,受到美欧等世界主要国家的重视。在数学及其交叉﹑物理及其交叉﹑化学及其交叉、纳米科技方面,世界主要国家部署战略﹑计划,对基础前沿交叉领域的发展进行顶层设计。对2019年基础前沿交叉领域重要进展进行分析发现,在数学研究中,黎曼假设的证明、欧拉方程的失效条件、极大数字乘法算法等取得重要进展;在标准模型研究中,反物质波粒二象性﹑电荷-宇称对称性破坏﹑五夸克态﹑中微子质量等研究取得重要进展;在对黑洞探索过程中,多国联合观测增加了人类认识宇宙的能力,2019年人类首次绘制出黑洞照片,多国科学家联合发现最大质量恒星级黑洞;在拓扑物态领域,科学家首次在块状材料中发现三维量子霍尔效应,在自然材料中筛选出大量可能具有拓扑结构的材料,改变了拓扑量子材料的研究范式;在化学合成领域,围绕预测结构与特定功能的化学合成取得重要进展;在纳米科技领域,纳米医药、碳纳米管芯片、纳米机器人、纳米器件取得重大突破。基础前沿交叉领域的进展表现出了向微观深入﹑向宏观拓展﹑绿色化﹑融合发展等特点。

基础前沿交叉领域2019年进展与趋势 下载:17 浏览:225

刘小平2 吕凤先1 《中国科学研究》 2020年8期

摘要:
基础前沿研究具有重要战略意义,受到美欧等世界主要国家的重视。在数学及其交叉﹑物理及其交叉﹑化学及其交叉、纳米科技方面,世界主要国家部署战略﹑计划,对基础前沿交叉领域的发展进行顶层设计。对2019年基础前沿交叉领域重要进展进行分析发现,在数学研究中,黎曼假设的证明、欧拉方程的失效条件、极大数字乘法算法等取得重要进展;在标准模型研究中,反物质波粒二象性﹑电荷-宇称对称性破坏﹑五夸克态﹑中微子质量等研究取得重要进展;在对黑洞探索过程中,多国联合观测增加了人类认识宇宙的能力,2019年人类首次绘制出黑洞照片,多国科学家联合发现最大质量恒星级黑洞;在拓扑物态领域,科学家首次在块状材料中发现三维量子霍尔效应,在自然材料中筛选出大量可能具有拓扑结构的材料,改变了拓扑量子材料的研究范式;在化学合成领域,围绕预测结构与特定功能的化学合成取得重要进展;在纳米科技领域,纳米医药、碳纳米管芯片、纳米机器人、纳米器件取得重大突破。基础前沿交叉领域的进展表现出了向微观深入﹑向宏观拓展﹑绿色化﹑融合发展等特点。

基于多维指标的省域基础研究发展现状分析 下载:21 浏览:236

欧阳 峥峥 陈云伟 杨思飞 刘小杰 熊永兰 《中国科学研究》 2020年3期

摘要:
基础研究是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基石,当前各省高度重视并积极推进基础研究。本文从省域视角出发,遴选东部、中部和西部共11个省市,从基础研究相关的科研政策环境、科研体系基础、科研人力资源、科研经费投入、科研论文产出和国际科研合作等六个方面进行分析,形成由6个一级指标、12个二级指标组成的指标体系,多维度、多层次地反映各省市基础研究现状、水平及发展趋势。研究发现,东、西部省市的科研政策环境各有侧重,政策的执行与落地程度各不相同;基础研究在科研体系基础、经费、人才上均存在区域发展不平衡、不均衡现象,呈现出东部优于中部优于西部的态势;部分中西部省市表现出较高的基础研究效率,呈现出追赶势头,但仍未充分发挥其良好的科研体系基础优势;基础研究学科分布在省域之间同质化明显,区域特色不够突出;国际合作能大幅提升省域基础研究影响力,但大部分中西部省市的国际合作仍需加强。

科技强国面向未来的科技战略布局特点分析 下载:24 浏览:286

陈云伟1 曹玲静2 陶诚3 张志强2 《中国科学研究》 2020年2期

摘要:
通过梳理美国、英国、德国、法国、日本等科技强国,欧盟以及在某些特定领域领先的其他科技发达国家近年来发布的重大科技战略布局,归纳出科技强国面向未来的科技战略布局趋势与特点,包括:长期战略部署稳定支持基础研究;重点战略部署量子科技、人工智能、先进计算、网络空间与安全科技、未来信息通信、健康与生命科学、现代农业与食品科技、纳米科技与新材料新制造、空间科技、科学与技术大数据等前沿科技领域;重视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领域的科技创新;培养与造就适应未来科技创新需求的人才队伍。最后,提出了4点建议,即:长期稳定支持基础科学研究,夯实创新根基;创新组织方式,加强引领性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前瞻规划部署未来重大引领性科技创新领域;营造良好创新生态,培养一流创新人才等,以期促进我国从科技大国走向科技强国。

我国与主要创新型国家基础研究投入比较研究 下载:35 浏览:245

姜桂兴 程如烟 《中国科学研究》 2019年12期

摘要:
本文对中国和美、日、德、法、英、韩、俄七国近20年基础研究投入状况和发展趋势进行比较,发现我国基础研究投入有总量大、增速快的优势,也存在占研发总投入和GDP的比重低、经费来源相对单一、执行结构较为失衡等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五点建议:遵循基础研究投入增长规律,紧扣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战略安排,稳定增加基础研究投入;大力发挥中央财政资金的引导作用,建立多元化基础研究投入机制;努力发挥不同研发活动主体的优势和特色,构建各有侧重、协调互补的一体化基础研究体系;进一步健全和完善基础研究投入统计工作,详实反映我国基础研究经费投入的真实情况;营造重视基础研究的社会氛围。

我国与主要创新型国家基础研究投入比较研究 下载:35 浏览:249

姜桂兴 程如烟 《中国科学研究》 2019年12期

摘要:
本文对中国和美、日、德、法、英、韩、俄七国近20年基础研究投入状况和发展趋势进行比较,发现我国基础研究投入有总量大、增速快的优势,也存在占研发总投入和GDP的比重低、经费来源相对单一、执行结构较为失衡等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五点建议:遵循基础研究投入增长规律,紧扣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战略安排,稳定增加基础研究投入;大力发挥中央财政资金的引导作用,建立多元化基础研究投入机制;努力发挥不同研发活动主体的优势和特色,构建各有侧重、协调互补的一体化基础研究体系;进一步健全和完善基础研究投入统计工作,详实反映我国基础研究经费投入的真实情况;营造重视基础研究的社会氛围。

俄罗斯政府基础研究投入、布局和主要发展措施 下载:34 浏览:268

张丽娟 袁珩 《中国科学研究》 2019年11期

摘要:
俄罗斯曾是基础研究强国,但苏联解体致使其科研体系遭受严重破坏,基础研究能力大幅下降。进入2000年以来,随着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好转,俄罗斯政府重新审视国家的基础研究发展战略,并出台了一系列重大措施支持基础研究发展,旨在重返世界基础研究大国行列。为此,俄罗斯加大经费投入,并采取了5项重点措施支持基础研究发展,包括改革国家级科学院系统、牵头建设国际大科学项目、支持国家科学中心开展跨学科研究、设立并完善国家科学基金制度和加强青年科研人员培养。整体来看,俄罗斯政府对基础研究的支持呈现四大特点:顶层设计完备、投入力度大、重点领域突出、青年科研人员培养成效显著。

澳大利亚国家科技基础设施路线图制定及启示 下载:31 浏览:272

樊潇潇2 李泽霞3.4 曾钢5 郭世杰3.4 吕琨6 宋伟1 《中国科学研究》 2019年11期

摘要:
科技基础设施兼具科学、技术与工程性,因此路线图的规划方法对其非常适用且行之有效。本文通过分析澳大利亚2016年路线图的制定方法、过程和内容,深入研究了澳大利亚发展重大科技基础设施规划的思路和做法,并剖析了澳大利亚设施路线图的重要制定原则、组织模式、项目遴选程序、重要管理观点以及政府对于路线图的响应等多个方面,最后提出针对我国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发展规划制定工作的几点启示。

建筑类央企参与PPP项目可融资性影响因素研究 下载:54 浏览:372

杜亚丽1,2 袁正伦1 李大光3 苏京晖3 刘志3 《建筑与工程管理》 2020年10期

摘要:
为探寻我国建筑类央企参与PPP项目中"融资难"问题的成因,对我国建筑类央企参与PPP项目的可融资性影响因素进行剖析。通过访谈和网络资源收集相关资料,基于扎根理论方法,采用NVivo11质性分析软件对资料进行编码分析,归纳识别出建筑类央企参与PPP项目可融资性的影响因素,并深入分析各影响因素对PPP项目可融资性的影响机理和作用强度。结果显示,项目基本面、政府方因素、社会资本方因素以及外部环境因素是影响建筑类央企参与PPP项目可融资性的4个核心因素。研究成果以期在建筑类央企参与PPP项目前期,为PPP项目可融资性的评估和决策提供理论支持。

基于系统动力学的充电基础设施PPP项目充电定价研究 下载:44 浏览:335

张中杰 张琳 《建筑与工程管理》 2020年10期

摘要:
近年来,政府引入PPP模式推动充电基础设施建设,但是由于项目组成复杂与收益能力不确定等问题,充电基础设施PPP项目仍难以推广。从充电定价角度入手,分析充电基础设施PPP项目充电定价的影响因素,运用系统动力学原理建立充电基础设施PPP项目充电定价模型,并通过Vensim软件进行仿真模拟,从项目投资收益角度和消费者效用角度对模拟结果进行了分析。进一步运用敏感性分析确定了影响充电定价的关键因素,结合我国充电基础设施建设情况提出了相应对策建议,为优化我国充电基础设施PPP项目充电定价、推动充电基础设施PPP项目发展提供决策参考。

大数据有限排他权的基础理论 下载:86 浏览:507

崔国斌 《中国法学研究》 2019年11期

摘要:
人类社会进入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时代,大规模数据集合的知识产权保护问题日益突出。诞生于"小数据"时代的知识产权法满足了数据产业的基本需求,但还是留下了一些空白。处在公开状态的没有独创性的大数据集合缺乏具体的法律保护手段。为了避免这一领域的市场失败,同时避免限制公共领域的行动自由,应当为耗费实质投入并达到实质规模的大数据集合设置有限排他权,即公开传播权。这一保护机制既能够满足数据行业的需求,又能够兼顾后续数据利用者的利益,不会损害著作权法等法律所维护的公共政策。

输电工程斜向螺旋锚基础费用计列研究 下载:53 浏览:354

张弘扬 张灿 屠庆波 靳书栋 《建筑与工程管理》 2020年6期

摘要:
斜向螺旋锚基础施工技术作为输电线路工程中的一项新技术,可以有效减少工程对环境的影响,提升输电工程建设的效率,但目前对其费用计列还缺乏相应计列标准。运用统计分析法和比较类推法两种方法,对样本工程斜向螺旋锚基础工程施工人工、材料和机械台班消耗量及单价信息进行收集测算,形成定额形式的施工费用基价,进而完成全费用价格的取定,再通过与样本工程合同费用的对比,合理确定输电工程斜向螺旋锚基础费用计列标准,应用该费用标准分析斜向螺旋锚基础与传统钢筋混凝土基础的造价水平差异。

泰兴花鼓在基础音乐教育中的传承 下载:65 浏览:405

夏禹 《中国音乐学报》 2019年12期

摘要:
如何站在生命成长的高度,为孩子成长提供丰富的营养、快乐的元素呢?让地方历史文化成为宝贵的教育资源,使其教育元素与愉悦因子融合,则是有效方法之一。享誉省内外的泰兴花鼓,是极其珍贵的地方历史文化,它于2009年被确定为省非物质遗产。它的存在和传播,是泰兴人的骄傲;它的保护和传承,是泰兴人的责任。而肩负教书育人重任的学校,对它的保护和传承更是义不容辞。为此,我们从去年起以四年级为实验年级,进行了泰兴花鼓的保护和传承的尝试,从而让学生在泰兴花鼓的亲近和触摸中享受了成长的快乐。

高职院校艺术设计类专业基础课程的再造实践 下载:45 浏览:459

石慧 《设计研究》 2020年6期

摘要:
当前高职院校艺术设计类专业基础课程的课程目标和教学内容主要沿袭自本科美术学教育,与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和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规律存在一定错位。文章通过梳理高职院校艺术设计类专业基础课程的开设现状,分析其课程目标、课程内容以及教学组织与高职院校艺术设计类专业实际承载功能的不适应,并基于上海工艺美术职业学院广告设计与制作专业的改革实践,提出高职院校艺术设计类专业基础课程的再造路径。

城市轨道交通项目前期工程推进方法研究 下载:52 浏览:360

许锋1,2 陈达1,2 胡爱武2,3 《建筑与工程管理》 2019年12期

摘要:
城市轨道交通项目,特别是首条轨道交通线路,首选沿城市核心生活圈和商业圈布置,线路长、影响范围广,对城市发展具有深远影响。针对城市轨道交通项目的特点,分析前期工程推进涵盖的主要内容,根据工程实践总结得出征地拆迁、管线迁改、交通疏解等几个主要专业的前期工程推进重难点。在此基础上,从轨道交通项目施工单位的角度建立了以技术为主导的前期工程管理组织架构,并提出了具体的推进思路和方法,前期工程推进效率提高显著,对类似项目的前期工程推进具有较强的参考和借鉴意义。

基于复杂网络的重大基础设施工程风险管理网络演化模型研究 下载:54 浏览:372

陈志超 孙绍荣 《建筑与工程管理》 2019年12期

摘要:
重大基础设施工程系统的复杂性、不确定性,使得研究重大工程风险管理主体的策略选择行为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基于风险管理主体交互行为形成的复杂网络,引入经验权重魅力值学习算法,构建重大工程风险管理主体决策行为的"Agent—元胞自动机"模型,对风险管理策略竞争演化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各参与主体的风险管理策略选择除了受自身预期收益的影响之外,还受项目内其他异质性主体风险管理策略选择的影响,不同策略间的兼容性对参与主体行为影响较大,风险管理策略具有先发优势。研究结果为重大工程风险管理策略的实际推广和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被追诉人的权利处分:基础规范与制度构建 下载:78 浏览:485

郭松 《中国法学研究》 2019年1期

摘要:
被追诉人处分权利是现代刑事诉讼维系协商性乃至行政式案件处理方式正当性的关键机制。我国在制度层面明确确立被追诉人权利处分机制,既有现实必要,也有理论根据。当然,认可被追诉人处分权利,并不等于任何条件下的权利处分都具有正当性,更不意味着权利处分可以不受任何限制。相反,被追诉人处分权利必须满足特定的程序与实体要件,并受他人权利、法律优位与公共利益等因素的制约。鉴于权利处分必然减损被追诉人受法律保护的程度,再加上我国保障被追诉人权利处分合法性的相关机制存在较多疏漏,当前在制度构建方面最为紧要的工作是明确权利处分的构成要件与可处分的权利范围,并确立必要的核查机制,以防止被追诉人的权利处分沦为公权力主体实现特定目的的工具。

关键信息基础设施保护的合作治理 下载:78 浏览:501

陈越峰 《中国法学研究》 2018年12期

摘要:
关键信息基础设施保护是网络安全治理的重中之重和难点所在。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安全具有公共属性,在无法完全通过市场机制由私主体独立提供的情况下,政府规制具有正当性。关键信息基础设施保护的治理对象需要系统分类指定和审慎动态调整。在关键信息基础设施保护的主体架构上,层级制与部门化的政府组织结构局限性明显,合作是必然的选择,这就需要在高效统一的领导和广泛深刻的政府协同基础上,形成紧密的公私合作伙伴关系。关键信息基础设施保护需要系统性的过程控制,事前审批和事后处罚等传统行政活动方式的实效性不足。为更好实现保护关键信息基础设施的目的,需要综合运用"规制—担保—给付"等多元行政活动方式,基于公私合作采取全过程风险治理措施。
[1/46]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