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反刍思维对大学生社交焦虑的影响:孤独感的中介作用 下载:42 浏览:328

马俊军1,2 安连超3 《心理学研究》 2019年6期

摘要:
为研究孤独感在反刍思维与大学生社交焦虑间的中介作用。研究选取617名大学生为研究对象,采用反刍思维量表、孤独感量表和社会交往焦虑量表对被试进行测量。结果表明:(1)反刍思维和孤独感分别可以显著正向预测社交焦虑;(2)反刍思维可以正向预测孤独感;(3)孤独感在反刍思维与大学生社交焦虑间起中介作用。结论:反刍思维可以直接影响社交焦虑,也可以通过孤独感间接影响社交焦虑。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积极作用及实施对策研究 下载:165 浏览:2790

杨荣 《中国教育研究》 2022年4期

摘要:
近年来随着社会的发展,对于大学生心理健康也逐渐的开始重视起来。调查研究发现,目前有超过百分之二十的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存在着问题。大学生作为当前社会的人才,需要我们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关注,以确保大学生可以成为对社会有利的高素质人才。本文从实际出发,对目前大学生存在的心理健康问题进行了分析,并给出一定的建议,以期望对大学生的健康发展提供帮助。

网络信息化时期的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改革探索和研究 下载:131 浏览:934

陈筱婕 《心理学研究》 2024年12期

摘要:
专业教育和素质教育在高校教育同等重要,而素质教育中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尤为重要。随着高校课程教育的不断改革,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也在寻求新的教学理念和模式,以提升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提高大学生的心理素质,培养大学生的健康人格,培养成对国家有用之才。为了适应网络信息化时代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需求,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在课程任务、教学方式、教育资源开发等方面应做出相应的转变。本文根据新的时代特点,试图从课程任务、课程教学方式转变与教育资源的开发等方面探索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学与课程改革的新思路和新模式。

传媒艺术类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创新模式研究 下载:147 浏览:794

韩佳彬 严再兴 王志伟 闫智慧 《心理学研究》 2024年9期

摘要:
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入推进,教师也逐渐从传统的教学模式中解放出来,不断的摸索、研究新的教学方法。近十年来,我国传媒艺术类高校的招生规模不断扩大,传媒艺术类高校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备受社会各界的关注。传媒艺术类高校的招生人数呈现大规模递增,一方面将促使传媒艺术类高校的教育从精英式教育演变为大众普及式教育,另一方面将为传媒艺术行业输送一大批具有国际视野的传媒艺术类人才资源。在大规模培养传媒艺术类高校大学生时,他们的心理健康备受社会各界的关注。本文就传媒艺术类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创新模式展开探讨。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课程思政”初探 下载:135 浏览:793

陈红艳 《心理学研究》 2024年6期

摘要:
本文通过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联系,在教育教学过程中通过不同的方法和途径融入思政教育,实现“育心”和“育德”的统一。

辅导员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伦理困境及应对分析 下载:127 浏览:1413

​许若涵 《国学研究》 2023年12期

摘要:
本文主要自三个方面,详细阐述了辅导员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伦理困境及应对分析。首先分析了树立辅导员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伦理的根本原则,其次探讨了辅导员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伦理困境,最后则对辅导员应需要如何才能够良好的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提出了相关的解决对策。其中包含避免出现多重身份问题的发生,确保辅导员与学生之间的纯粹关系、辅导员与家长之间进行相互配合,促进家长与学生之间的沟通交流、对学生们的权益进行考虑,并以学生们的权益为主。旨意为相关人员的研究工作提供参考资料。

体育锻炼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研究 下载:124 浏览:1004

杨洁 《心理学研究》 2024年2期

摘要:
在当前经济迅猛发展的时代,高等教育阶段的学生不可避免地面临来自学业、日常生活、人际交往、职业规划以及经济负担等多重压力,这些压力往往导致他们情绪波动,进而可能引发各种心理疾患。针对现代大学生心理健康的现状,已成为高等教育领域亟待解决的重要议题。本研究综合运用了查阅文献、归纳提炼等多种研究方法,对大学生普遍存在的心理健康问题进行了梳理并重点探讨了体育活动对于促进学生心理健康的作用及其影响。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工作的探索 下载:165 浏览:778

赵嘉菱 《心理学研究》 2024年2期

摘要:
随着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心理健康问题逐渐变成了大众关注的焦点,尤其是大学生。大学生心理健康受多种因素的影响,会对自身造成多方面的问题。而有效的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对大学生的身心健康和日常生活显得尤为重要。本文旨在探索当前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工作的现状、面临的问题及实施建议。

自媒体环境下大学生心理健康影响的研究 下载:155 浏览:1887

谢晓欣 张祥宇 《心理学研究》 2023年8期

摘要:
通过调研陕西某高校1100名大学生对微博、微信、抖音三大自媒体平台使用情况,在人际交往、学习生活、心理健康、个人自律性等方面产生的影响进行分析研究,引导大学生端正认识、树立正确价值观、恰当利用自媒体促进学生健康学习生活、建立和谐人际关系、有效助推学业进步。

短程心理咨询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价值 下载:154 浏览:1818

彭保华 《心理学研究》 2022年3期

摘要:
本文主要对大学生生存心理进行调查,重在分析心理影响因素,及就在当前高校开展短程心理教学几种方法进行研究,同时就当前大学生在学习、生活中所存在的困扰进行调查,拟论证短程心理咨询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价值,以及所起到的作用。帮助大学生解决心理问题,才更有助于我们开展多方面研究工作,并帮助有需要的大学生解决心理、情感困惑等,帮助他们走出内心的恐惧与不安,这也研究的意义所在,其次,也为日后更好推动短程心理咨询,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发展提供更多理论依据,为我国培养出更多优秀的有目标有理想与志气的大学生而做好准备。

社会心理学视角下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研究 下载:350 浏览:3549

李安然 《交叉科学研究》 2021年9期

摘要:
近年来,社会竞争的日益激烈,大学生就业问题难度逐步增大,受此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形势不容乐观。作为社会建设的主力军,通过有效的心理健康教育,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是现阶段心理学界研究的热门话题。本文从社会心理学的视角出发,充分结合现阶段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现状,探讨了几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建设性意见和策略。

体验式教学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应用探究 下载:74 浏览:774

孙军敏 《中国教育探索》 2024年3期

摘要:
随着我国教育领域不断改善与创新,素质教育逐步受到社会各界重点关注,这就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体验式教学是一种新型教学模式,注重学生参与感和实践体验。将其融入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之中,能够为学生带来更优质的教育服务,使其通过良好教育形成较强的心理调适能力,以积极乐观心态面对生活和未来的挑战,从而实现自我认知与升华,达到知情合一、知行合一境界。基于此,文章首先对体验式教学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应用意义加以明确;其次,提出体验式教学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应用策略。

社交媒体使用对大学生心理健康影响的社会调查 下载:74 浏览:959

何佳伊 袁伟桐 《中国社会科学学报》 2024年4期

摘要: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社交媒体已成为大学生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们为大学生提供了便捷的社交和信息获取途径,但同时也可能对他们的心理健康产生影响。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开始关注社交媒体使用与心理健康之间的关系,但结果并不一致。有的研究表明社交媒体使用可能增加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的风险,而有的研究则认为社交媒体使用有助于缓解孤独感,提高生活满意度。因此,本研究旨在揭示社交媒体使用与大学生心理健康之间的关系,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提供科学依据。

体育锻炼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研究 下载:156 浏览:1514

丁伟峰 《中国体育科学》 2023年9期

摘要:
本研究旨在探讨体育锻炼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通过对国内外相关研究的综述,我们发现体育锻炼能够有效地减轻压力、改善情绪、提高自尊和增强社会交往,对大学生心理健康具有积极影响。然而,过度锻炼也可能带来心理压力和运动伤害等问题。因此,我们需要深入了解体育锻炼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机制,以期为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提供有效途径。通过分析大学生体育锻炼的现状和存在问题,我们提出了一系列建议,如增加体育课程设置、开展丰富多样的体育活动和加强体育锻炼指导等,以期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总的来说,本研究为提高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提供了有益的参考。

课程思政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实践探究 下载:429 浏览:3457

​龚雪 《课程教育研究》 2021年9期

摘要:
大学生作为社会发展的潜在动力,全社会都非常重视高校教育发展状态。在高校的课程设置中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对高校课程进行思政元素的挖掘和设计,使学生在接受专业教育的同时得到思想教育,有利于提高高校学生的综合素质。在我国当前“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指导下,将思想政治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相结合具有深远的意义。

网络负面新闻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 --基于“00后”大学生群体特点的对策研究 下载:124 浏览:1224

杜灵敏1 李丹1 温豪2 《新闻传播研究》 2023年9期

摘要: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迅猛发展,网络负面新闻在公众视野出现的频率大大增加。“00后”作为当前大学生群体的主力军,还未形成较为成熟的价值观体系,而负面新闻的广泛传播将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产生消极的影响。本文拟从信息传播的不同阶段分析相关主体的责任,结合当前“00后”大学生群体的特征提出应对策略,以缓解网络负面新闻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负面影响。

基于社会性发展视角分析大学生心理健康 下载:232 浏览:2469

林楠 王晓旭 李洪霞 《中国社会科学学报》 2022年8期

摘要:
本文将详细介绍社会性发展与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关系,通过专业的研究与调查,精准找出社会性发展视角中优化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有效措施,其措施内容包含加强心理辅导、增设心理教育活动、创设心理建设沟通渠道及增加对学生的职业规划等,从而有效促进大学生的心理健康。

基于肥胖问题的大学生心理健康和运动营养的研究 下载:254 浏览:2571

任秀萍 《中国食品与营养》 2023年4期

摘要:
本文主要对肥胖问题以及运动营养和运动习惯的基本知识进行了概述,然后对运动营养、体重控制与心理健康三者之间的关系及策略进行了阐述,明确了前者在后两者中所起到的重要作用,从而让人们能够更加健康科学地塑造良好体型,从而提高人们的心理健康水平,提升幸福感。

积极心理学视角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改革路径研究 下载:65 浏览:1094

米聪 《教育研究与发展论坛》 2023年11期

摘要:
大学阶段在人的一生中是重要的成长期之一,他们常常体验着学业压力和挑战。因此,在这个阶段,学生们容易产生自我意识不断完善,进一步的塑造自我认知,避免产生心理问题,因此,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有重要意义。

啦啦操运动对高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干预研究 下载:162 浏览:1740

李锦梅 《现代教育教学研究》 2022年12期

摘要:
随着全民健身理念不断深入,社会群体对体育运动参与热情也有明显提升,而这也直接促进啦啦操运动更好发展。该背景下高职院校将啦啦操引入对于强化大学生主体身体素质和心理健康皆有超强促进作用,鉴于此,为将啦啦操运动作用充分发挥,并促使学生能够保持健康心理状态持续发展,本文主要对啦啦操运动对高职大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影响、现存心理健康问题和教育干预策略展开分析。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