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论生产模式变迁与职业教育形态的演变 下载:25 浏览:295

叶伟媛 《中国职业教育》 2020年5期

摘要:
人类社会发展经历了四种典型的生产模式,职业教育形态也随之发生演变,其演变路径为:从企业教育到学校教育,再到校企双主体教育。当前,我国的职业教育正处于从学校教育向校企双主体教育的转变中,需要解决诸多问题,建立成熟的校企双主体职业教育体系还需一个较漫长的过程。

武术在学校教育中的发展 下载:62 浏览:462

傅晓1 王超2 《中国体育科学》 2019年8期

摘要: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武术教育作为学校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他的发展关系着民族的发展。因此,本文通过分析武术在学校教育发展中存在的相关问题,并通过强调武术教育中的"规范性"、重构教学理念与教学模式以及将"国学"融入到武术套路的编排等策略中,提高武术在学校教育中发展,从而提高文化自信。

小学研学实践教育与校内教育融合的研究 下载:157 浏览:2670

罗斌 《中国教育研究》 2022年4期

摘要:
“研学实践教育”是教育部在2018年之后对研学旅行的改称。自2014年开展研学旅行以来,各级各类学校已经在不断的探索中,积累的丰富的经验。但是想要形成系统性的教育态势,还需要进一步深入探索和研究。尤其要不断加深研学实践教育的成果转化,让其与校内教育充分融合,才能进一步体现研学实践的教育价值。

劳动教育应成为家校教育的有机联接 下载:58 浏览:394

周洪宇 范青青 《中国教育探索》 2019年9期

摘要:
劳动是一种改造自然的生产实践。由劳动的经验传承形成的劳动教育,构成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重要部分。将劳动教育作为家校教育的有机联接,有利于在家校教育中实现学生的品德内化、知识转化、习性优化和理念同化。摆正劳动教育在家校教育中的地位,让劳动教育回归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中,并择选合适的劳动项目,教给学生劳动方法,是十分必要的。

智能化:智能社会学校教育发展与变革的必然趋势 下载:91 浏览:507

张进良 《中国教育探索》 2018年2期

摘要:
工业化背景下的传统学校教育存在教与学环境封闭、教学方式单一、优质教学资源匮乏、教学评价落后等四个弊端。虚实融合的智能化教与学环境、智能化的学习资源、无缝的学习方式、动态伸缩的学习型组织、多重角色的教师、数据支持的学习评价,是智能社会学校教育的发展趋势。

变革文化与学校教育改革 下载:69 浏览:510

阎亚军1 祝怀新2 《教育研究与发展论坛》 2019年10期

摘要:
变革文化是学校组织内在的精神力量或意义体系,是学校变革能够发生与维持的基础。学校是教育改革最重要的承担主体之一,然而部分学校参与教育改革的态度并不积极,缺乏变革文化是重要的原因之一。学校变革文化是一种自觉的文化,其核心内涵是进取、创新。学校变革文化的形成,需要经历"发现变化——适应变化——主动变革——管理变革"几个阶段,学校领导者和教师应承担各自的职责。

试论统编本一年级语文教材的知识选择 下载:47 浏览:408

李英英 《国际教育论坛》 2020年4期

摘要:
统编本一年级语文教材的知识选择内涵丰富,特征鲜明,具有国家性、全面性、衔接性、建构性。较"一纲多本"下的教材,统编本语文教材有些许新变化,一是完善了知识类型,表现为增设中国和中华民族风格知识、国家和民族基本价值观知识,减少识字、写字量,增加阅读量,有利于树立学生的价值导向,建构学科素养,达到"浇花浇根,育人育心"的效果;二是重构了内容结构,表现为调整汉语拼音、识字顺序,增设"快乐读书吧""和大人一起读"栏目,有利于降低幼小衔接坡度,促进家校共育,实现学科育人。同时,教材的统编统用给家庭及学校带来新的育人机遇与挑战,这需要两个场域重审关系网络,建立与新教材使用相适应的型构。

传统伦理道德教育的当代境遇及其超越——以《弟子规》为例 下载:28 浏览:264

沈艳艳 《国际教育论坛》 2018年6期

摘要:
现代生活的进行离不开对传统伦理道德的批判继承,传统伦理道德中的孝悌、谨信、仁爱精神对现代生活的构建发挥了积极作用。在学校教育中,旨在维护社会秩序的伦理道德教育放弃了对人的关注,不合时宜的伦理道德内容面临合法性危机,自我保全理性下的非理性教育方式弱化了伦理道德教育的效果。为强化传统伦理道德的教育影响力,学校教育必须将人作为教育的主体,对伦理道德内容进行现代阐释,对教育方式进行民主变革。

浅述小学语文中高年级古诗词教学策略研究 下载:54 浏览:703

杨澜 《中文研究》 2024年8期

摘要:
古诗词是人们了解不同时期文化特色的重要途径之一。借助优美的语言,学生可以进入古代人们的世界,体悟他们的情感。然而,考虑到小学生的理解能力有限,教师需要充分利用自己的教学经验,并引入多样化的教学策略来优化教学模式。本文具体分析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策略,旨在让学生领略诗词意境。

学校、社会、家庭形成良性互动教育机制的研究 下载:167 浏览:1746

刘萌青 《交叉科学研究》 2024年8期

摘要:
在快速发展的现代社会中,教育不再局限于学校围墙之内,而是需要家庭、学校、社会三者的共同参与和协作。本文旨在探讨学校、社会、家庭如何形成良性互动教育机制,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提升教育质量。通过理论分析与实践案例的结合,本文提出了具体的构建路径和实施策略。

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的融合发展路径研究 下载:44 浏览:360

刘雪莹 《中国职业教育》 2025年4期

摘要:
职业教育与应用型本科教育关系到培养高素质人才,促进社会经济发展,增强国家竞争力。要解决高职院校与应用型本科院校之间的矛盾,就必须对人才培养模式进行双向衔接研究,以帮助提升人才培养水平,适应社会需要,促进高职院校和应用型本科教育的良性发展。

新时代学校教育教学管理的改革探究 下载:75 浏览:618

潘德坤 《教学管理研究》 2025年1期

摘要:
本研究旨在探索新时代背景下学校教育教学管理的改革。随着技术的发展和社会需求的变化,教育体系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和机遇。本文首先分析了当前教育环境的主要挑战和改革的必要性,强调了更新教育理念和方法的重要性。本文的研究不仅为学校管理者提供了实用的改革策略,也为教育政策制定者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

小学体育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小组合作的有效措施 下载:62 浏览:665

王永1 刘程2 《体育学报》 2024年12期

摘要:
当前,小组合作教学模式在各学科中广泛应用且成效显著,同样适用于小学体育教学。小组合作契合小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能有效打破传统教学的刻板与单一,极大提升学生的参与热情。这种教学模式的引入,无疑为小学体育教学的开展注入了新的活力,起到了显著的推动作用。基于此,本文将针对小学体育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小组合作的有效措施进行分析和探究。

单亲家庭学生的教育探索 下载:132 浏览:1333

徐茂华 《中国教育探索》 2023年3期

摘要:
教育是一个复杂的系统性的工程,涉及到诸多方面,社会上每一方面的细微因素都会对教育的开展,成效产生着影响。在今天这么一个社会经济高度发展,信息传播日益快捷,各要素流动日趋强大的背景下,单亲家庭的孩子,作为一个特殊的教育群体,其存在的教育问题和难度,比一般的家庭大的多,本文试图从单亲家庭的成因及对孩子产生的心理及行为等方面的影响,并由此带来在教育面层次上面的影响,做一个系统分析,从而以教育角度学着手,对单亲家庭孩子的教育进行加以分析讨论,寻求合适的教育方法,更好为这个群体孩子的教育成长提供帮助。

新形势下乡村初中叛逆期学生教育方法的探索 下载:121 浏览:1233

张东泊 《中国教育探索》 2023年3期

摘要:
教育教学改革永远在路上,作为一线思政课教师,更是需要思考、需要践行这项工作。尤其是在当前“双减”“双增”新形势下,面对处于青春期、对世界有了懵懵懂懂认识、行为逐渐有些叛逆的孩子的时候 ,如何去做好教育引导工作,更值得每位教师去深思。

探索高等学校教育教学管理工作的有效途径 下载:195 浏览:1977

张凯 《中国教育探索》 2022年9期

摘要:
对于我们国家打造新时代人才具有重大意义的即是高等院校教学的有效管理,但是高等院校的相关教育管理工作在碍于传统思想观念的情况下,导致其自身的教育管理工作并未得到一定的重视,因此教育水平也一直都处于一种相对比较低下的层次。这样的问题存在对于国家的教育事业发展是非常不利的,所以对于高等院校教育管理水平的加强是势在必行的。基于此,本文对高等学校教育教学管理工作的有效途径进行了探索。

关于学校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侧重点的思考 下载:133 浏览:1154

冯段 《社会科学研究进展》 2024年2期

摘要: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一项重要任务,是学校德育工作的主线。笔者认为,学校要把爱党爱国、理想信念、奋发图强和民主法治等方面的内容作为侧重点,通过各种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对学生进行教育引领,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落到实处。

小学学校教育管理创新探索 下载:214 浏览:2173

王俊杰 《中国教育探索》 2022年4期

摘要:
随着教育改革进程的不断深入,教育管理已逐渐成为教师日常工作的重点内容,只有做好管理工作,提高教育管理的质量和效率,才能获得更好的发展空间和前途,使小学生的学习能力与效率都能得到有效提高,同时提升教师的教学管理水平与专业技能。本文就小学教育管理问题展开分析,并提出几点对策。

学校教育评价视野下财经素养教育的实践探索 下载:265 浏览:2702

黄伟 刘燕 《中国教育探索》 2021年5期

摘要:
从教育评价的角度探讨学校财经素养教育,建构了科学的课程框架,明确学段目标,确定了主体化、序列化、立体化的多维共进的实施模式和多元的评价体系。通过多主体协同评价,充分利用各类财经素养教育资源,为财经素养教育提供更为多元、更为宽广的文化环境。评价类型丰富,包括过程性评价、阶段性评估与总结性评价。评价法方式多样,既有定量评价,也有定性评价。

新时期对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关系的再认识 下载:239 浏览:2469

李佳秀 《中国社会科学学报》 2022年3期

摘要:
“学校一家庭一社会”三维教育中,教育部的主导和干预提供重要保障,学校的合作组织及合作内容提供发展基础,社会组织提供外部支持。基于我国实际,我国初中可以在建立多元主体的运作方式、构建完备的合作育人体系、以及探索特色的育人合作之路方面进一步发展和完善。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