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大学生用户画像描绘及舆论引导策略构建研究——以中国石油大学为例 下载:67 浏览:411

刘杰1 姚海田2 韩立峰3 《新闻传播研究》 2019年6期

摘要:
用户画像描绘对于构建网络舆论引导策略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利用PolyInfo网络流量深度分析云系统,建立能够直接反映大学生网络用户直接行为的动-静态指标,根据多项动-静态指标的描绘和说明,构成大学生用户群体的形象集合。宏观上,将大学生网络用户画像描绘与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工作相结合,理性构建网络舆论引导策略,让大学生网络舆论引导工作从被动走向主动,由低效、点对点走向高效、群体式的新型舆论引导方式。

中学生良心与学业成就的关系:学习投入的中介作用 下载:43 浏览:251

王小凤1,2 燕良轼2 《心理学研究》 2019年1期

摘要:
采用青少年良心问卷、学业成就量表和学习投入量表,对1028名中学生进行调查,探讨学习投入在中学生良心与学业成就之间的中介作用。结果发现:(1)良心及各维度与中学生学业成就、学习投入均呈显著正相关;(2)学习投入在良心及其责任心、孝敬心、宽恕心、诚信心、是非心维度与学业成就之间起完全中介作用,表明中学生良心及其上述维度可通过学习投入间接影响其学业成就。

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统摄“普世价值”论争 下载:69 浏览:301

孟凡平1 赵佳宾2 《航空航天学报》 2018年1期

摘要:
找准"普世价值"论争的症结,需要对"普世价值"进行具体的分析,认清西方国家宣扬的"普世价值"实质。为了凝聚全国人民的磅薄力量,我们要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此统摄"普世价值"的论争。

“互联网+”背景下高校德育实践创新方法研究 下载:69 浏览:306

李刁 《中国教育学报》 2019年3期

摘要: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高校师生的学习、生活、社交等各个方面对互联网的依赖越来越大,高校德育实践的外部环境和内部结构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改变。"互联网+"时代具有无限开放的生态环境、稳固高效的社会关系及潜力无限的个体价值等特征,在分析和把握"互联网+"时代特征的基础上,从德育主体素养提升、德育实践体系优化及德育过程模型构建等方面研究"互联网+"时代高校德育实践创新的有效方法,旨在提高高校德育工作实效性,为国家培养优秀人才。

新时代高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难点与对策研究 下载:20 浏览:253

刘仲宇 《中国教育探索》 2025年4期

摘要:
心理健康教育是高校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强化学生心理素质、解决学生心理危机、培育学生综合素质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新时代背景下,高校心理健康教育面临着严峻的挑战,提升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效性成为高校教育质量全面提升的应有之义。文章简要论述新时代高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意义,分析心理健康教育的难点,重点从渗透压力管理策略,搭建网络教育平台,面向学生全面发展三大方面阐述新时代高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对策。
[1/1]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