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童年期创伤对大学生抑郁的影响:早期适应不良图式和负性生活事件的作用 下载:41 浏览:325

秦红霞1,2 许燕2 史慧玥2 蒋奖2 《心理学研究》 2020年7期

摘要:
目的:考察早期适应不良图式、负性生活事件在童年期创伤与大学生抑郁间的影响机制。方法:采用童年期创伤问卷、Young图式问卷短版中文修订版、青少年生活事件量表及90项症状自评量表对1423名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表明:(1)童年期创伤既可以直接正向预测大学生抑郁,也可以通过早期适应不良图式中的分离和拒绝、自主性及能力受损两大图式类别间接地正向预测大学生抑郁;(2)负性生活事件调节了早期适应不良图式在童年期创伤与抑郁间的中介作用。

反刍思维对大学生社交焦虑的影响:孤独感的中介作用 下载:42 浏览:329

马俊军1,2 安连超3 《心理学研究》 2019年6期

摘要:
为研究孤独感在反刍思维与大学生社交焦虑间的中介作用。研究选取617名大学生为研究对象,采用反刍思维量表、孤独感量表和社会交往焦虑量表对被试进行测量。结果表明:(1)反刍思维和孤独感分别可以显著正向预测社交焦虑;(2)反刍思维可以正向预测孤独感;(3)孤独感在反刍思维与大学生社交焦虑间起中介作用。结论:反刍思维可以直接影响社交焦虑,也可以通过孤独感间接影响社交焦虑。

浅析音乐教育与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融合策略 下载:41 浏览:442

黄绮华 《中国音乐学报》 2025年4期

摘要:
音乐具有情绪表达的功能,在音乐旋律中,学生高声歌唱,抒发内心情感,有助于学生消除消极情绪,特别是音乐的感染功能,一段欢快的旋律,学生边唱边表演,能很快忘却烦恼,跟着集体的步伐积极做快乐有意义的事情。对于一些有心理障碍的学生来说,音乐可以帮助他们解除思想上的顽疾,将负面情绪释放出去。那么作为一名音乐教师,该如何用音乐陶冶孩子情操,帮助学生养成健康的心理呢,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是音乐教育与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融合策略。

积极心理学视角下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探究 下载:64 浏览:485

王淑珍 《中国教育研究》 2018年9期

摘要:
文章通过探索积极心理学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意义、现阶段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现状和问题、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路径等三方面的内容,以期实现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理念、教育方式的转变,构建积极有效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体系。

班主任视角下技工院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对策研究 下载:154 浏览:1502

彭立丰 《中国教育研究》 2023年5期

摘要:
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现代职业呈现出高度复杂性、综合性的特点,对于人才培养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技工院校作为应用型技术人才培养的基地,需要转变教育观念,不仅要重视学生专业技能水平的提升,而且要重视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的开展,引导学生以良好的心态投入到学习活动中,增强学生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关键能力和良好品格,有效提升技工院校的教育质量。基于此背景,文章将以班主任的视角,探讨技工院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对策,旨在为相关教育工作者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与建议,希望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积极作用及实施对策研究 下载:165 浏览:2790

杨荣 《中国教育研究》 2022年4期

摘要:
近年来随着社会的发展,对于大学生心理健康也逐渐的开始重视起来。调查研究发现,目前有超过百分之二十的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存在着问题。大学生作为当前社会的人才,需要我们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关注,以确保大学生可以成为对社会有利的高素质人才。本文从实际出发,对目前大学生存在的心理健康问题进行了分析,并给出一定的建议,以期望对大学生的健康发展提供帮助。

家庭教育促进中小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实践与研究 下载:309 浏览:1307

蔡翠桃 《中国教育研究》 2024年2期

摘要:
中小学生处在身心发育的关键时期,家庭教育对其精神发育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本文在总结前人关于学校和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提出了自己的看法。结果表明,我国的相关研究大多集中在心理健康概念的界定,中小学生心理健康的现状和原因,以及心理健康教育的初步开展。而家庭教育的作用是通过父母的榜样作用,家庭的养育方式,以及家庭的环境来实现的。

初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策略研究 下载:180 浏览:1568

李小芳 《中国教育研究》 2023年3期

摘要:
初中生的心理健康直接影响未来的发展。学校与家长要互相配合,互相交流,及时了解学生的心理状况。教师应该教育学生,当你发现自己沮丧、厌烦、困惑或其他心理问题时,你需要正确的引导,以解决心理问题。学校也要积极地面对中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比如,学校可以开设心理健康课程,开展更多的教育活动,努力营造有利于学生身心健康的良好课堂环境,促进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实践探索。

初中音乐教育中审美功能对学生心理健康的作用探讨 下载:520 浏览:3145

曾慧仪 《当代音乐研究》 2021年2期

摘要:
音乐乃是人在满足了衣食住行基本需要之外对精神的追求。音乐创造于人,也共情于人。它对人的心理、情绪都有莫大的影响。初中生心理通常会因处在青春期而躁动不安,甚至在没有良好的引导的情况下出现问题。为此,文章阐述了初中音乐教育中的审美功能对学生心理健康的驱动自我表达、缓释不良情绪、促进心智发展几个作用,并提出以文化精神带动心理发展和以审美体验带动情绪状态两个音乐审美教育方法。

新时代高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难点与对策研究 下载:20 浏览:252

刘仲宇 《中国教育探索》 2025年4期

摘要:
心理健康教育是高校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强化学生心理素质、解决学生心理危机、培育学生综合素质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新时代背景下,高校心理健康教育面临着严峻的挑战,提升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效性成为高校教育质量全面提升的应有之义。文章简要论述新时代高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意义,分析心理健康教育的难点,重点从渗透压力管理策略,搭建网络教育平台,面向学生全面发展三大方面阐述新时代高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对策。

浅谈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探索 下载:17 浏览:217

刘丽丽 《中国教育探索》 2025年1期

摘要:
我国科教兴国的教育战略下,社会对学生的理论与实践教育加强,培育力度和水平的提高也在推动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但在注重提升学生学习能力的同时,也应注意到逐渐在小学生群体中普遍出现的心理问题,小学生尚处人生初级阶段,人生经验不丰富,内心和思想较为稚嫩,易受外界影响产生难以独立解决的甚至影响人生发展的心理问题,所以及时发现并解决其心理问题极为必要,本研究将针对于对小学生心理问题的基本状况和解决对策展开。

浅析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有效策略 下载:160 浏览:983

斯庆毕力格 《心理学研究》 2024年12期

摘要:
随着社会各界更加重视德育,教师也应该与时俱进,除了传授学生课本上的文化知识外,也要重视提高学生的道德素质。道德素质低下的人大多都是后天受到错误思想的引导,导致心理扭曲,没有得到纠正才会引发最后的悲剧。由此可见,心理问题和道德问题之间是有一定联系的。令人发指的新闻屡见不鲜,这些看似是因为父母管教不当或者是父母意外去世等原因导致孩子犯错,但其实主要是孩子们的心理扭曲,没有正确的价值观引导。我们开展心理活动主要就是帮助孩子洗涤自己的心灵,树立正确的价值观,避免出现意外情况,让每一个孩子都有着健康积极的心理,在家能体贴父母、尊敬长辈,在校能尊敬师长,与同学们和睦相处,共同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本文立足于小学教育教学角度,分析了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有效策略,希望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网络信息化时期的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改革探索和研究 下载:131 浏览:935

陈筱婕 《心理学研究》 2024年12期

摘要:
专业教育和素质教育在高校教育同等重要,而素质教育中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尤为重要。随着高校课程教育的不断改革,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也在寻求新的教学理念和模式,以提升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提高大学生的心理素质,培养大学生的健康人格,培养成对国家有用之才。为了适应网络信息化时代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需求,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在课程任务、教学方式、教育资源开发等方面应做出相应的转变。本文根据新的时代特点,试图从课程任务、课程教学方式转变与教育资源的开发等方面探索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学与课程改革的新思路和新模式。

小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及解决策略 下载:196 浏览:884

孟庆丽 《心理学研究》 2024年10期

摘要:
当前,小学生存在心理自负或自卑,行为偏差;自我意识发展不成熟,拖延严重;家庭教育缺失,人际焦虑等心理问题。教师可通过倾注真情,促进情感内化;积极暗示,激励健康成长;家庭教育,构建家校和谐;个案辅导,建立心理档案等途径,培养学生的心理保健能力,促进学生的心理品质正常健康发展。

农村小学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问题的对策研究 下载:172 浏览:872

何兰 《心理学研究》 2024年9期

摘要:
随着经济的不断向前发展,各种教育因素、社会因素、家庭因素制约着农村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发展,在不断进行教育改革实践的过程中,教师和学生都应当在课堂教学中进行积极的转变,学生获得健康身心的过程中,也能够形成重要的心理素质。小学生正处于身体和心理发展的关键时期,为了能够更好地进行心理辅导,促进小学生的健康成长,需要在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也能够注重小学生的心理健康,在不断意识到农村小学生心理健康问题以及教育滞后分析的过程中,不断地找到农村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途径和有效方法,在培养社会主义四有新人的同时,也能更好地让学生进行有效的心理转变,形成重要的学习意识,在不断规范自身行为,形成正确价值观的同时,进行心理辅导和心理指导。学校、教师、家长一起联合建立一个有关心理健康的教育机制,督促学生能够自己处理一些心理方面的难题,形成积极向上的发展面貌。

传媒艺术类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创新模式研究 下载:147 浏览:794

韩佳彬 严再兴 王志伟 闫智慧 《心理学研究》 2024年9期

摘要:
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入推进,教师也逐渐从传统的教学模式中解放出来,不断的摸索、研究新的教学方法。近十年来,我国传媒艺术类高校的招生规模不断扩大,传媒艺术类高校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备受社会各界的关注。传媒艺术类高校的招生人数呈现大规模递增,一方面将促使传媒艺术类高校的教育从精英式教育演变为大众普及式教育,另一方面将为传媒艺术行业输送一大批具有国际视野的传媒艺术类人才资源。在大规模培养传媒艺术类高校大学生时,他们的心理健康备受社会各界的关注。本文就传媒艺术类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创新模式展开探讨。

初中班主任如何开展留守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策略研究 下载:195 浏览:770

梁剑辉 《心理学研究》 2024年8期

摘要:
留守儿童问题引得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全社会都要关心留守儿童的成长,尤其是从事教育事业的人们,更要积极与留守儿童的父母以及在读学校进行沟通交流,疏导他们走出心理阴影,正确看待自己的生活状况。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课程思政”初探 下载:135 浏览:793

陈红艳 《心理学研究》 2024年6期

摘要:
本文通过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联系,在教育教学过程中通过不同的方法和途径融入思政教育,实现“育心”和“育德”的统一。

农村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个案研究 下载:132 浏览:879

余小亮 徐小双 晏紫琪 《心理学研究》 2024年5期

摘要:
本文从农村小学生心理健康问题个案着手,分析了农村小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表现及原因,并给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以期为农村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提供参考借鉴。

辅导员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伦理困境及应对分析 下载:127 浏览:1413

​许若涵 《国学研究》 2023年12期

摘要:
本文主要自三个方面,详细阐述了辅导员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伦理困境及应对分析。首先分析了树立辅导员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伦理的根本原则,其次探讨了辅导员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伦理困境,最后则对辅导员应需要如何才能够良好的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提出了相关的解决对策。其中包含避免出现多重身份问题的发生,确保辅导员与学生之间的纯粹关系、辅导员与家长之间进行相互配合,促进家长与学生之间的沟通交流、对学生们的权益进行考虑,并以学生们的权益为主。旨意为相关人员的研究工作提供参考资料。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